关于旅行的歌,女的唱的
我是勤劳的小蜜蜂,到达青旅收拾停当后,开始见缝插针的工作。小鱼躺在我对面要订票,这一路的穷游,小鱼一定要体验一把高铁一等座的感觉,因为这十几元的价格差我们不心疼。青旅的感
我是勤劳的小蜜蜂,到达青旅收拾停当后,开始见缝插针的工作。
小鱼躺在我对面要订票,这一路的穷游,小鱼一定要体验一把高铁一等座的感觉,因为这十几元的价格差我们不心疼。青旅的感觉其实不错,大堂开放,也很具有文艺气息,只是有些人的聒噪还是让我有点烦。
青旅大堂
第二天一早,我们急匆匆赶高铁,眼看时间就不够了,只好又在排队的人群中往前挤。过安检时,安检人员一边打量我们一边说:你们确定是今天要去吗?这是明天的票!我们俩彻底懵了。幸好售票员的提醒,我们去碰碰运气改签,说好的一等座没有了。我笑着对小鱼说:我们加起来省了二十几元。
去往吐鲁番的列车马不停蹄的往前开,这里面有游客,有售票员,还有犯人。第一次在火车见到犯人,我好奇又紧张,毕竟在传言比较紧张的新疆,以及各种小说里关于火车上的意外,流弹,文艺女的敏感神经发挥倒淋漓尽致。而这里还有美好的时光,阳光透过列车玻璃窗照在脸上,小鱼和咖啡诠释着蠢蠢欲动的文艺。
时光与咖啡
这时大概已经不是吐鲁番的旺季,一出车站,旅行社的人就开始拉客、凑客,我们坚决拒绝与陌生人包车同行,这样游览时间长短很难控制。最后我们两个人包了个车,旅行社把一个维吾尔族的90后帅哥司机派给我们,这一路也是秀色可餐,好感都是始于颜值,长于沟通。
坎儿井简介
按照帅哥司机兼导游的建议,我们首先去了坎儿井。当一大片普通呈现在你的眼前,那种新疆遍地是葡萄的感觉蜂拥而至。小时候的课本里都是新疆人坐在自家的葡萄架的院子里唱着歌儿,生活太美。然而坎儿井的魅力绝对不是视觉能传达的,而是深入骨髓的理解。它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它让荒无人烟的荒漠有了勃勃生机,也让新疆人在这片土地绵延几千年历史。走进坎儿井底下,那种不是水泥却比水泥还硬的泥土墙壁,清泉在地底下潺潺的流着,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它将灌溉良田无数,孕育生命无数。如此延续,你不得不佩服人类与自然作斗争,倔强生存的智慧与勇气,奋斗的力量刹那间在自己的血液里奔腾。
新疆处处有葡萄架
在路上远远就可以看见苏公塔,到了景点,包括我和小鱼只有4个游客,典型的工作人员比游客多。白塔高高耸立,在烈日的照射下,另有一种庄严。一位维吾尔族的老人坐在门口,吐鲁番的阳光尽在他脸上,我们跟他问好,他严肃的脸上多了一点温和。苏公塔内部很多地方禁止进入,大概就在门口转了转。它就像这骄阳下的沉闷,隐藏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而我们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什么,只是站在广场上看到白塔背后的骄阳,以肃穆的心。
烈日下的苏公塔
假如再去吐鲁番,一定要记得留足够的时间去交河故城,一座在泥土上建造起来的城市。我们到达交河故城时,遇上了吐鲁番的沙尘暴,狂风卷起黄沙,白色裙子成了灰扑扑的黄。工作人员努力劝阻我们再往深处走,我们沿着修好的栈道迎着风沙往前,手机信号已经消失。站在上面,满目此起彼伏的黄土地,没有一丝绿意,而房子在地底下,这是一座藏在地下的城堡。小鱼喜欢这种苍茫的感觉,天地黄沙与岁月的融合。我的长发早已凌乱,打结,满身风沙。这里有历史,也许你可以想象昔日的繁华,人们的脸上被风霜雕刻,却那么笃定和安然。
交河故城门口
交河故城
人相对自然,是那么渺小,又那么伟大。风景深深印在我心里,但愿在苍茫岁月,不负生命,不负时光,让每个人都以倔强的姿态活着,在逐渐消逝的生命中寻找永恒。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