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贵州的旅行团
贵州黄平县重安镇枫香寨、黄猴村等从今年春节初一至初七期间,阴、阳两系组织积极召集凯里、黄平36寨的革家群众欢聚一堂,以“弘扬民族文化,助力脱贫攻坚”“加强民族非物质文化
贵州黄平县重安镇枫香寨、黄猴村等从今年春节初一至初七期间,阴、阳两系组织积极召集凯里、黄平36寨的革家群众欢聚一堂,以“弘扬民族文化,助力脱贫攻坚”“加强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等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踩亲节”活动,北京、上海、江苏、台湾、贵阳等地的媒体记者还专程到各个集会点采访报道。

吹笙踩舞,情于其中
枫香寨是贵州省革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最多的部落村寨。这里有完整的阴、阳两系组织,有祖鼓崇拜、射日图腾和生殖标志等。这里的阴、阳两系除了几十年要举行隆重的“哈冲节”外,每年均要开展喜闻乐见的“踩亲节”集会活动,目的是沿袭古代以吹笙跳舞形式举行集会,为少男少女提供自由恋爱的机会。今年黄平县革家踩亲节是历年来连续举行会期最长的一次,如枫香寨从正月初一至初七举行结束后,重安镇黄猴、榔木、马场、石头堡四个村又接着联合在拐子路举行,将“踩亲节”活动推向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踩亲节”,又称芦笙节,也叫“踩姑娘节”。在开节当天,由革家村寨里阴、阳两系自然领袖主持“起笙”后,前来参与的村内村外的青年后生、姑娘才逐渐进入芦笙堂内。在观众的簇拥和参与下,几十人围成一个或数个大舞堂,踩地作台吹笙跳舞。每对吹笙的青年男子身后都有2~6人不等的异姓家族姑娘跟着踩芦笙。通过芦笙舞来传递恋爱信息,达到沟通情感的目的。在吹笙踩舞中,若前面的吹笙人中意身后跟随步舞的某位姑娘,就有意地轻踩一下她的脚尖,如果这位姑娘不接受后生的爱意,就不予理睬。若她喜欢上前面这位吹笙者,就用手轻轻在他的背上拍一下。这种踩脚拍背的无声信息增进爱情和追求恋人的习俗,在革家人的习俗生活中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今年黄平县各个革寨的“踩亲节”与往年的举办的活动项目已增加很多新的内容,重点是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加强民族文化自信开展宣传,同时还将进行“农村清洁风暴”“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农民工应知应会知识等宣讲。集会期间,人们除了举行传统的吹笙踩舞比赛外,枫香寨、拐子路等还进行服饰展示、古歌古词对唱赛、斗鸡、斗狗、斗鸟和融入现代元素的广场舞、健美操等赛事。在连续一个星期的“踩亲”集会里,重安镇革家阴、阳两系在凯里和黄平县上、下36个寨子的男女老少前来参与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和旅行团前来参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