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0岁人群喜欢什么类的旅行


公众号:邮马书晴
旅行热点 游记 | 情感文 | 音乐
别拿庸碌当平凡,还说可贵!
文/孜孜

梦是自己做的没错
可是只有醒来还记得的梦才算真的做过。
有时候我常在想,什么

公众号:邮马书晴

旅行热点 游记 | 情感文 | 音乐

别拿庸碌当平凡,还说可贵!

文/孜孜

梦是自己做的没错

可是只有醒来还记得的梦才算真的做过。

有时候我常在想,什么会是我们想要过的生活,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事情会是我们热爱的,想去追随并且会获得快乐的,又或者说是不会有遗憾的。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不同,都有着不一样的梦。可是现实终归是现实,我们没办法做到随心所欲。

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在小号“贩梦一生”上发起了一个话题:

“是谁扼杀了90后的创业梦?”

粉丝们给我的答案基本都围绕着四个关键词“贫穷”“自己”“现实”“家庭”。

我个人觉得“贫穷”和“自己”从来不该是自己不该去做这一件事情的借口,只要你想做,哪怕你去上几个月的班省吃俭用也能累积下一笔不菲的钱。

也不是只有成功的上市公司才叫“创业”。“创业”是自己拿着自己的财富,带上自己的热情用时间去实现它,只要能换来受益匪浅的经验亦或等价值的金钱就已经算创业了。

很多人想想都觉得都太难了,不愿意尝试,不愿意迈出第一步,还要过着朝九晚五毫无波澜的生活。

可是只有你去做了才会知道,这tm远比自己想的还要难得多!但确实波澜起伏,不负一生的光阴。

虽然00后CEO在节目中所阐述的产品并没有实现,可作为90后的我们是不是真的该认真的反思一下自己,00后都能登电视告诉所有人自己的梦。

我们呢?我们真的在干什么?

敲击手机回复评论,判断是与非吗?

是否真的在玩着王者荣耀,每天睡着懒觉?大概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的。

我们90后究竟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呢?

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第一批90后胃已经垮了。这是媒体送给我们的标签,当然随着00后的成长,90后的成年,这些标签又会属于00后。

可是被批判为“垮掉的90后”一代,却是最容易实现自己梦想的一代人,也是人格发展最为健全的一代人。

我们有富足的生活,有足够的思考和创造力,我们更加懂得倾听,也更加懂得谅解。比那些自以为是的老人要好得多,当然90后也不全部都是这么善良的小可爱。

我难过的是,作为家长的他们不懂90后面临着哪些压力,90后其实还是蛮顽强的。

家庭成长的孤独,个性的孤独,我们长期将自己禁锢在网络里,再也不肯抬头,这是90后的现状,也不仅仅只是90后会这样。

我更难过的是,我们更像是都市里的漂泊人,小说里的浪子。

环顾四周

我身边的90后朋友大多分为三类人:

第一类

无所事事,每天都不知道在干什么

年纪大致为15-23岁,人群占比15%

心理承受能力极弱

一点小挫折都会让他受到极大的挫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好像除了吃喝玩乐之外从来没什么事是需要自己考虑的,也不想去考虑。

他们恐惧现实,得过且过,沉迷于短暂的快乐,喜欢玩网络游戏,能够得到快感,这类人的年纪大多都在23岁以下,辍学或者毕业生为主。

我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时期,也曾迷茫过,更理解他们。

校园和社会终究是不一样的,校园更为纯粹,社会却缺少了容忍度,没有效益就会被淘汰太过残酷。

从校园到社会,意味着责任,意味着你要自己养自己了,再也不能顺理成章的拿父母手里的钱了。

这种快速变化和心理压力让他们不知所措,他们太过于迷茫,只能通过最为直接的消费,享受方式去度过。

可是这样的日子基本不会太长久,一般家境优越的家庭都早已把路铺垫好,家境一般的也不会容许青年的“慵懒”。

无论你在这里停留了多久,现在该迈出步子走一走了。

第二类

“超人般”每天都很忙的存在

年纪大致18-28岁,人群占比5%

心理承受能力极强

这类人群与第一类人群是完全相反的,他们很清楚自己应该干些什么,对未来的规划也十分的清晰,休息的档期也早已安排至30岁之后,甚至40岁。

他们算是某一个领域的佼佼者,同年纪人群中的领跑者。当然,每天忙碌的工作和接触的新人群新机会会让他们的想法更多,知识面更广,这类人群是创业最有可能成功的。

第三类

吃饭,睡觉,上班,三点一线的工作生活。

年纪大致为15-50岁,人群占比80%

心理承受能力中

这类人不像第一类那般自由也不像第二类般能去逐梦。

社会和现实的残酷教会了他们低头,服从。父母的催促,房贷的压力,一边想要自由,一边努力活着。

每天做不完的工作,不只是朝九晚五,还有不断的加班。少到屈指可数的时间早已固定住了自己的人生。

偶尔可能会冒出一两个新奇的小泡泡也会在思考任务没有完成,明天该吃什么等问题上瞬间幻灭了。

对于他们来说吃一顿大餐,看一场电影,完成一场旅行他们都需要想很久很久。即便是想要出去旅游,也要看一下能不能回来,人多少,人多了就还不如在家里虚度时光。

他们比谁都渴望自由,羡慕别人不一样的人生。可是自己却没办法逃出自己现有的生活环境,或许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吧。

也可能是顾虑的事情太多,付出的代价太大,还有很多我们想不到的原因。

当然这一切都是我的猜忌,我并不知道每个人的真实想法。

—关于我自己

—读书不好吗?

—哪怕你不想读书了家里给你安排一个像样的体面的工作也是没问题的啊。

这是我刚去丽江跟家里摊牌后,家里人给我的回复。

再之后呢,我毅然决然的跟家里提出了退学的要求,我也不愿意回家,不愿意就这样过完庸庸碌碌,毫无色彩的一生。而是选择继续一个人留在2000km之外的地方,完成我的梦想。

我的想法很简单,读书于我而言是不可能是事情,因为家里的原因,我个人在初二便早早放弃学业和校园生活。

当时的我意识到我自己已经读不进书了,课堂上的ABCD我也看不懂,更不愿意再多一步思考。

这样的生活无非是打着为了所谓文凭的借口,浪费着宝贵的青春时间。

可是时间过了之后呢?我还能剩下些什么?一张什么都不是一点屁用都没有的学校文凭?

说真的,我挺难过的,我不想我就这么短短一生的时间还白白浪费这几年。

但是,我意识到了,这又有什么用呢?家人不这么想,老师不这么想,他们一句“我为了你好”,“读书才是出路,不读书你能干什么?”就把你未成年的嘴死死堵住。

是啊,我还是个小孩,我能怎样呢?

既然靠你们改变不了的命运就我自己来改变吧。

我在一场去丽江的旅途中和家人说了自己的想法,他们也迫于无奈不得不向我妥协。

我很庆幸我的家人们都是爱我,理解我的,即使他们知道这是一场“胡闹”的玩笑,他们也将计就计给我机会完成我的“梦”。

关于最初的话题

—90后应该创业吗?

我觉得应该,但前提是有经验,有把握,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有完整的计划下才去做。

“盲目”,“冲动”是这时候最最最不该有的。网络上铺天盖地而来的成功案例往往会让一些想创业的小伙伴“麻木”,把事情想的极简化。

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我想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像“创业”这种事是经不起一次失败的。

因为它带给你的后果可能是你难以想象的外债和信任危机,你要是在没有“经济”,“资源”的条件下想东山再起是很难的。

就像你在悬崖上掉落下来摔得稀巴烂了还想站起来拍拍屁股吗?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很多人可能就会质疑我了。

为什么我自己高二就辍学也没有经验基础还要来这里告诉这儿,讲述那儿的。

其实,我并不是没有准备的,初中开始我就熟悉网络推广和运营,能用贴吧软件创造和制造收益,这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并带来了第一批关注我的粉丝。

之后的空暇之余又在“旅游”吧记录了自己的丽江生活,哪怕弃更早有一年,也有15000+的回复,这为我带来了第二批关注我的粉丝。一年半的经验累积和对丽江市场充分了解,给了我一定的信心。

在开“清玖”之前我在丽江还有过两家小青旅,我知晓一次盲目投入上百万的资金开店倘若失败,那么我将“永无回头日”。

【虽然现在还是不咋地吧,但起码还是能承受的住的。】

我这一路都很顺畅吗?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想有这个想法的人一定都在逗我呢。

让我整个人都精神崩溃,长期的精神压力无法合理发泄导致我现在有抑郁症。

甚至我都会在想,我做这一切真的值得吗?是不是还不如安逸的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比较好?

身边不少开民宿的朋友都回到了普通的工作岗位中去了,好像店不开了,代表着他们的青春的梦也醒了。

最后该怎么说呢?

创业之路,且行且珍惜吧。

• end •

编 辑 | 筱 宝

图 片 | 网 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