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父母旅行
有人说一起出去旅行是“检验真爱”的最佳方式,因为旅行远远不是简单的“玩儿”,特别是当你和父母一起出行的时候。目的地的选取,建议还是一步一步来,先从国内的开始。考虑到父母
有人说一起出去旅行是“检验真爱”的最佳方式,因为旅行远远不是简单的“玩儿”,特别是当你和父母一起出行的时候。
目的地的选取,建议还是一步一步来,先从国内的开始。考虑到父母在老姐妹之中的交际需求,最好选一些父母同辈人都听过的目的地。有些年轻人觉得没什么好去的地方,长辈们却会很喜欢。
经过国内刷完经验之后,就可以考虑国外了。先从周边华人多的国家开始,比如东南亚。华人面孔会给父母一种天然的安全感和熟悉感。即便走散了,父母也能通过周围人的帮助和你汇合或者回到酒店。
另外,出行之前让父母了解目的地背景,这样到外头也不至于走马观花看完就忘。
等东南亚的副本刷完了,就可以欧洲、北美自由选择了。目的地最好是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和社会治安都比较让人放心。若铁了心就想看一看中东的战火,尝一口恒河水检验自己的消化系统免疫力,那就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了。
自由行还是报团游?如果是国内,建议自由行。
如果是国外,当地交通方便或者能自驾的话当然很好。但涉及多个城市的交通和多种交通工具的换乘,比如安排父母来一次从爱丁堡、约克、曼彻斯特、伦敦的全景旅行,我觉得还是报个团吧。
毕竟不是每个国家的城际交通都像北京到天津买张高铁票这么简单,父母年龄大了,不像年轻人经得起折腾。
如果报团,建议选择目的地参团,自己解决机票。因为旅行社为了压缩成本,航班的选择可能会涉及转机和红眼航班,不如自由选择出发时间和直飞航班来得舒服。
当然,十二天欧洲八国游这种“上车睡觉,下车撒尿”的团,还是算了吧。
自由行的话,一座城市最少停留两晚,不然旅行很容易成为一种劳役。
酒店尽量选择品牌连锁酒店,位置一定要距周边景点不太远,最好不要超过走路半个钟头就能到的距离,如果父母中午想回酒店休息也很方便。
另外,国外的人工贵,打车真心不便宜,如果选了个位置偏僻的酒店,几个景点之间的交通分分钟就能把偏僻酒店的价格优势抵消。
一定要带爸妈去著名景点,不要觉得人多就畏难,还要可劲儿给他们拍照。去巴黎不去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偏要拉着爸妈去拉雪兹朝圣或者蒙马特寻找菲茨杰拉德,那他们就没有在同事和老姐妹之间炫耀你的资本了,对他们来说,这就像是来了一个假的巴黎。
给父母(尤其是母亲)带一些色彩明丽的衣服,最好别忘了墨镜和丝巾,神器,不骗你。
然后拿出给你男/女朋友拍照的劲头,给他们想好姿势/构图,顺便多来一些漂亮的风景照,好给他们发朋友圈用。
药品、U枕、眼罩、耳塞、保温杯、插座转接口这些常规的就不说了。由于很多国家没有喝热水的习惯,最好给父母带上一个小型电热水壶,不至于喝不到热水而影响心情。
安排好的行程和攻略除电子版之外,最好打印一份纸质版,手里拿着实在的东西老人心里会比较踏实。
如果父母吃不惯当地的食物,那么老干妈和火腿肠就派上用场了。相信我,你再看瓶子上老干妈头像时,会不禁赞叹“今夜的老干妈竟如此妩媚!”。
父母基本上都退休了,时间上会可控很多,所以在旅行的选择上尽量避免十一、春节这种高峰时期,到时候就不一定是旅行了,而是在数人头。
然后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和自然环境,7月份的迪拜和1月份的西伯利亚,可是会出人命的。
最好是春、秋的旅行淡季,性价比超高!
与其事无巨细全凭一己之力来安排,不如更多的听取父母的意见。哪怕你做好几个选项供他们选择,都会让他们很开心。
在他们选择之前,最好把优缺点都告诉他们,至于怎么掌握这其中的分寸,就看你安排了。
如果全部都自己计划好,其实不一定会让父母产生“孩子长大了太会安排了”的欣慰感,反而有可能让他们觉得“唉,我们都老了,连这点小事都决定不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