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青蛙的旅行qq表情包

朋友圈近日“听取蛙声一片”。一款名为《旅行青蛙》的手机游戏赶超微信淘宝,持续在APPStore国内免费游戏排行榜上高居首位,微博上的相关话题阅读量截至目前已近3亿,

朋友圈近日“听取蛙声一片”。一款名为《旅行青蛙》的手机游戏赶超微信淘宝,持续在APPStore国内免费游戏排行榜上高居首位,微博上的相关话题阅读量截至目前已近3亿,其正在成为手游市场上继腾讯荣耀系、网易吃鸡系、恋爱养老公系之外的第四股势力。这款游戏迅速爆红的背后,反映出当下人们生活娱乐方式以及情感诉求的改变,同时也显示中国手游女性市场和二次元市场的无限潜力。这对于我国的手游研发和营销也颇具启示。

“蛙”带来各种火热

靠独自旅行吃饭,一只蛙意外爆红,两个月内创下800多万下载量,更带火一批佛系玩家。不仅如此,这只“蛙”还引发各产业跟风,带来连锁反应。

其一,掀话题热点并刷屏朋友圈。毫无征兆的,“旅行青蛙”成为热词搜索、表情包和公众号热捧的网红,“你的青蛙回家了吗”等话题成为时下热门的社交语言,《旅行青蛙》同名主题曲也开始热播……究其原因,《旅行青蛙》中有大量不可控元素,让游戏世界更为逼真,而一改厮杀转为温情的卖点更容易让玩家产生新鲜感,甚至引发情感共鸣。《旅行青蛙》的走红,也表明中国女性玩家开始接力2018年的手游市场。

其二,全民养蛙趋势下,各大品牌借势营销。华为手机、ofo小黄车、美团外卖、杜蕾斯、美的空调等各品牌都凑热闹搞起了营销。分析认为,根据爆红游戏场景进行再创作,既能抓住时效性,又能突出个性化,不失为借势营销的好方法。

其三,灰色产业链出现。利益驱使,爆红游戏也引发相关违法行为,免费游戏却衍生出付费的山寨产品——一款要价30元的山寨版《旅行青蛙》日前上架苹果商店,还提供14种语言选择,而遭遇差评投诉之后的结果只能是丢脸下架。警方也提醒,用户下载山寨APP要小心被恶意扣款。

事件爆红的两面性

事物总有两面性。《旅行青蛙》能火多久?现象级小游戏走俏是不是一阵风?此类问题伴随游戏爆红,也有人提起。

“红”得有理由。腾讯GAD游戏开发者社区的开发者和玩家为《旅行青蛙》火爆总结了“操作简单、画风治愈、情感交互到位、玩法和内容本身具备社交讨论性”等四个原因。而细分题材、分享话题吸引女性用户则是《旅行青蛙》等一夜蹿红的手游的共同点。极光大数据行业研究院还指出,和“吃鸡”类游戏相比,养成类游戏通常比较轻量化,所占据的是更为碎片化时间,在使用习惯上较为友好。

但也需指出,游戏热点切换快意味着游戏生命周期可能不会太长。业内人士认为,“《旅行青蛙》操作碎片化,简便性程度不如微信小游戏,盈利模式单一,时间久了容易出现审美疲劳,导致用户粘性差。长远来看,这些爆火的现象级只是游戏市场拐点的过渡期产物。”

启示

眼下,中国手游市场增势与滞胀并存,手游厂商们过得并不轻松。此番《旅行青蛙》爆红,是否与中国游戏市场上此类游戏存在空白有关值得深思,其又能给中国游戏厂商带来哪些启示?

一方面,《旅行青蛙》80%的用户是女性,这预示着,女性用户将成为手游新蓝海。Talkingdata、伽马数据还显示,2012~2017年中国手游用户数从9000万增长至5.54亿,其中女性用户占比从24.9%上升至49.4%,由此估算,女性用户规模达2.7亿,5年复合增速高达64%,贡献手游市场2014~2017年手游新用户84%的增量。

另一方面,二次元游戏逐渐成为手游市场重要的细分领域,潜力无限。根据《2017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7 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161.2亿元,其中二次元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59.8亿元人民币,相比2016年增长45%。

当然,以差异化产品引爆市场热点是《旅行青蛙》的成功所在,中国手游厂商不妨也从小而美、创意十足的游戏入手,足够简单却能发挥足够想象力,更能收获足够关注度。而付费也不再是手游唯一的商业模式,用户流量成为变现法宝,植入广告、衍生品、IP改编都将伴随用户流量的增多而一一实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