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青年旅行的经营理念
近日,重庆市发布了1-5月重庆市旅游接待及收入完成情况引起全国关注。据初步统计测算,2018年1-5月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20608.9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66.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
近日,重庆市发布了1-5月重庆市旅游接待及收入完成情况引起全国关注。据初步统计测算,2018年1-5月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20608.9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66.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3%和28.62%。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11.3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491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58%和13.94%。出境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76.14万人次,同比增长6.14%,其中:出国游65.97万人次,同比增长3.84%;港澳游7.29万人次,同比增长14.39%;台湾游2.88万人次,同比增长57.15%。
无可置疑,重庆不仅是各大视频网站的“网红”城市,更是旅游业发展升级新热点。而全国各地正在全面战略布局的全域旅游,迎来了旅游多元化的模式。全域旅游即在指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以旅游业带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发展理念和模式。
重庆3大知名景点围绕
因地制宜发展以旅游为核心的重点专业
旅游产业无疑成为未来各大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标,旅游市场持续升温,人才大量缺乏(尤其是高素养专业型技能人才),高校旅游毕业生成为人才培养源头,受到各大企业的追捧。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重庆市教委主管的一所公办旅游类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旅游产业高素养专业人才中极具代表性。

依山傍水的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享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周边都是重庆热门景点,如同在一幅灵秀的水墨丹青画中。学院毗邻优美壮丽的黔江城市峡谷公园。“神秘芭拉胡、魅力阿蓬江”,群山苍茫气势磅礴,碧波娟秀溪流翠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旅游管理系是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最早成立的教学系之一,设有旅游管理、导游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3个专业。其中,旅游管理专业是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首批设立的专业之一,也是渝东南第一个和唯一的高职层次旅游管理专业。
产学结合,工学交替
推出多样化教学 行业领军人物到校说课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构架以“一条主线、两大平台、三项职业要求”为支撑,教学方法多样化,贯彻“以赛促学,以赛促就”的学习与就业理念,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

学子们在2018年全国高职院校技能比赛导游服务赛项中荣获(国赛)二等奖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旅游管理系秉承“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模式,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校内实训方面,建有3D虚拟旅游实训室、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导游资格考试实训室、旅行经营管理、酒店客房、酒店餐饮、酒吧、茶艺等一系列有特色的校内实训室,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实行了毕业生双证书制度。

日常课堂教学
旅游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讲师8人,校级学科带头人2人,青年骨干教师4人,双师型教师9人,全部具有硕士、博士学历,全部拥有双证和行业企业经验。总体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的特征,活力较强。
此外,旅游管理专业还聘请行业领军人物和企业技术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其他高校相关专业教师作为兼课教师。目前本专业聘请了张家界京武铂尔曼酒店李明杰、杭州东方文化园集团吴钟毅、宁波远洲酒店 3名兼职教师,四川师范大学李欣华博士、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张文萍等2名兼课教师。聘请美国中美友好志愿者2名作为本专业的英语口语教师。邀请高宝立、张诗亚、余宣萱、杨润勇等数十名专家学者、行业人物召开讲座。
实习基地26个,深融合企业10个
订单式培养打通产学合作新途径
订单式培养是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一大特色,是学校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岗位实际,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讨论和修订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使其培养目标更符合该企业的生产要求。

学子风采
该专业首期“订单培养”试点选择与有多年合作关系的杭州东方文化园集团和宁波远洲集团,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深度合作建立远洲班和文化英才班,打通产学合作的途径,实现校企互利双赢。教学与顶岗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针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重点岗位重点培养,优先提供晋升空间。

学子风采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现有校外签约实习基地26个,深融合企业10个。包括张家界京武铂尔曼酒店、杭州太虚湖酒店、宁波远洲酒店等五星级酒店,横店影视城、湖北三峡人家等5A级景区,重庆世纪游轮有限公司、重庆长江国际旅游公司等游轮企业,重庆新干线国际旅行社、恩施鄂西之旅旅游联盟、贵州铜仁商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型国际旅行社企业。
据悉,自2010年开办以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招生规模稳步扩大,办学影响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达96.1%,专业对口率82.7%,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