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旅行 斯蒂文森 讲解
Day4兰州定西阅读书目:石黑一雄《长日无痕》可当然,那也并不意味着偶尔不存在这种时候--特别是那孤独的时候--那是你暗自思忖,‘我对生活犯下了一个多么可怕的错误啊!’而且你
Day4兰州定西
阅读书目:
石黑一雄《长日无痕》
可当然,那也并不意味着偶尔不存在这种时候--特别是那孤独的时候--那是你暗自思忖,‘我对生活犯下了一个多么可怕的错误啊!’而且你会开始构想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一种你曾经可能拥有的更美好的生活。……总而言之,现在完全不可能让时钟倒转了。你不能永远总是对过去也许会发生的事耿耿于怀。你应该认识到你与大多数人一样过得很好,或许还要好得多,那就应该心满意足了。
1
“兰州,总是在凌晨出走;兰州,夜晚温暖的酒。”是低苦艾,是野孩子,或读过的一篇张玮玮的青春故事。我们想到甘肃看看,到兰州看看。在腊八的凌晨,我们待在街旁瑟瑟发抖,去看那支他们歌里的黄河水。
我们一直在想象兰州,想象它是漫天黄沙,武侠片的几座龙门客栈插在那片土地上。兰州的上方是白银,东面是定西。我们在网络上早已熟知了这几个地名,想象力又在跃动,以为它是肃杀、寒朔的孤寂之地。如果我们这时不来,有一天踏足此地,也绝对是因为那积攒了太久的好奇和无知的关切之心。
兰州城藏着太多游人的故事,给人的感觉它是一座悲伤又引人眷恋的奇异城市。一个高中同学,爱慕一个考上兰大的小伙子。鼓足勇气乘车来到兰州,和男孩吃了一碗牛肉面,再没发生其他故事,满腹泪水离开兰州。认识的一个觉得冯小刚越来越无趣的甘肃姑娘,在千里外的海岛城市,坚毅而自信地打拼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与她同岁的我,比起来真是自惭形秽。
天知道为什么我和刘小流又起了干戈,持续的无法建立良好沟通,让我们都开始不自觉疏远对方。公交车上我们挤在一起,我开口说:“我们这趟旅行就不能快乐一点吗!”他好像也无意于此,却反问:“那你的脾气不能小点?”那咄咄逼人的态度,我赌气再也不和他讲一句话了。
到了黄河大桥,那发出潺潺流水声的无疑就是黄河了。瞧见公路下方有人沿河边走路,我在想肯定有走下去靠近黄河的路径。我模仿刘小流惯有的沉默,他也坦然地接受两人的静寂状态。
我们踩梯子下到黄河平面,几个锻炼身体的黑色人影从身边闪过去,这风景也像杭州京杭大运河的两岸。“黄河水啊,不停地流。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黄河水并不会送人们离开他们的家乡,但走向各地的兰州人看到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流,难免也会泛起乡愁。我继续往黄河深处走,走到碎石子遍地的河旁。黧黑色的河水,对方建筑洒的灯光折碎在水面上。是天色的作用,一切都看不清楚,河道中央似是生长着水草,一些黑色轮廓的野鸭在翻扑起跳。我想象冬季的黄河应该结冰,开春才会解冻流凌。《九九歌》可是唱着三九四九冰上走,但眼前我们只看到河边的湿地被结实冻住了。
2
刘小流察觉到我们之间的龃龉已经太硌牙了,嚷嚷让我开口讲话。我不领情往远处走动,他窝火地停在了原地,我不理睬地踢着石头一直走到一个靠近码头的地方。天逐渐亮堂发白了,近处的水打着旋飞流。这样的画面隔绝感太强了,像电影中不亲密的镜头运用,我们不在一个画框里,相隔如此之远。
刘小流开始追究这场出走的意义,绝不是来供我们两个人来吵架,给心里添堵。他辩称那些我看不惯他身上的行为习惯,我应该默许它们的存在,练习和它们磨合。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在网上可以和我无话不谈的哥哥,现实中生活在一起,我仿佛在讨好巴结一个主子,激发他讲话、观察事物的兴趣。他说那些无关紧要的小毛病,我完全没必要夸张地讲出来,这样只会令彼此不愉快。保持适当的虚伪。
我们在河边大声争吵了数分钟,没有心情看波光摇曳的黄河水,凌晨时分变幻的事物颜色,也不顾那些岸上晨练的人们。我想把话和刘小流吵个明白,而不是把这根针刺揣进口袋装糊涂,面和心不和地继续进行这趟无意义的旅行。
我指出刘小流对这一路上遇到的一切态度都出奇地冷漠,围着我们爬终南山那两条互相追逐的犬,他只有驱赶,绝不探出手摸摸它们友好的尾巴。甚至在家里,父母问他话时,他好像也不经过大脑思考,烦躁地回答。他在用校园独来独往的身份对待所有生活中出现的人,可是他也到参加工作的节口了,我担忧他的领导同事,会喜欢这样哥哥吗?“我知道我有问题,我感觉我就是一个病人!”
日裔小说家石黑一雄拿下了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我们这天就选择阅读他的代表作《长日留痕》,一位公爵府上尽职尽责的绅士男管家的故事。打开这本书,我们发现《长日留痕》也是主人公的一趟旅行。新主人为他放了假,让他出门走走,男管家短短六天的往事追忆和现实时间的走动构成了这本书的内容。
我们的紧张态度变缓了,我甚至不时故意擦碰他的肩膀。他比谁都更了解自身的病,不仅是无意识的自言自语,是内心的荒漠,对任何事物都不想再付出感情。
“你的大学太失败了!从没有认识一个要好的朋友!就算他们不好,归根结底你没有认识一个啊”。
我一直觉得刘小流选了一个糟糕的学校,那学校虽是一本院线,有秀丽的风光但毫无生气可言。替刘小流上了几节课的我,忍不住在课堂昏睡。他的那些同学呢?刘小流描述他们每天钻在宿舍玩游戏,全是睡不够的大懒虫。
刘小流说不仅仅是学校的原因,是他在喂食豢养自身的病症。他的冷漠针对所有人,包括家人都像是在勉强维持良好的一面。而他却享受这种病态,孤独至极的纯粹之境。
“你不知道有时一个小问题,放任它发展下去就会变成一场大灾难”!我理解刘小流的话,他变成这样更多是无可奈何,只能躲进书的山洞。就像裘帕.拉希莉短篇小说《解说疾病的人》中的那个妇人,她完全没有心情参与进和家人印度之旅的拍照览景的行动中,而是想把隐藏在内心的巨大痛苦,倾诉给一个职业是解说疾病的司机。刘小流的问题是他的疾病很难描述,他也不愿向谁倾诉。
《长日留痕》的男管家斯蒂文森,为了维护那家族和职位至高无上的尊严,也选择没有感情的活着。他的父亲去世时,他陪宴服侍着那些纵横捭阖的国家政治手腕,克制着感情的汹涌,从而错悭父亲的最后一面,女管家肯顿小姐也只能对他摇头叹息。
我和刘小流讲这个斯蒂文森就是你,他还感到不情不愿。他读完这本书,极度厌恶这位男管家,他太冷冰冰了,那是一具丧失情感的机器!他甚至有冲上去煽他一耳光的冲动,“那你应该给你自己一巴掌!”我说。
3
刘小流的话要么没有,要么便是两三个词的短句,迅速收进腹腔。我旁敲侧击鼓动他说更多更长的话,用语言解说清楚自己的疾病。我们刚才的怨怒消失了,穿过一座结织着灯笼的跨黄河大桥,攀上亭榭庙宇堆积的白塔山。
登上白塔山最高处的庙宇,天已透亮,可以远眺大半个兰州城。太阳半隐在云雾之中,细射出的光,使这座城市看起来淡雅清新,像积木玩具般清晰简洁。兰州的两面被山夹击着,等我们下了白塔山,通过步行便走到了另一侧的山。
对面的山上也有拉客登山的司机驻守路旁,我们吃了一碗的确不同其他城市的牛肉面,满碗的辣椒油,想徒步上山。但陡峭、不知何处登山的公路,我们放弃了再找累的想法。而是攀上一座土坡,想看这里生活的人家。
一排房屋坐落在山坡的顶部,一块像陨石坠落砸出的盆地深可比摩天楼。我们拾阶而上,不由紧张会不会一个趔趄栽下去。一条灰土狗在半山腰玩耍,远处人家几个孩子在打闹。
他们一定有更便捷的路下山采购生活必需品吧,也可能他们很少下去?但是那些孩子总得上学吧!我们盯着坡地上的一家庭院,家庭的单位总是让我迷恋。我用想象延展他们的生活,却感到受限。那户人家的黄狗开始狂吠起来,仍想往上登攀的刘小流,我提醒他前方有条狗可是正准备唤集更多的狗来。
在随行带的苏西.罗托洛的《放任自流的时光》,开篇引用了卡尔维诺的一句话。大意是我们是谁呢?是阅读过书,走过的路,思想的集合。卡尔维诺是在说思考的重要意义,但如果这些事物摄入过多,人还是一个正常的人吗?他的生活、情感有可能对应地极度缺乏。
刘小流形容现在的他就像是文字编码组成的,把看到的事物转化为一瓶文字精华液。他阅读,在疏离的感同身受中离生活更遥远。小说中人物的情感他视而不见,他只看到了文字是如何组合,用了何种写作技巧。所以我们回想太宰治,他看到的形象可能更多是怎么也提不起精神再活下去的人间失格,而我永远记得太宰治字里行间燃起的一丝盼望美好生活的温柔心肠,那才是我想靠近的太宰治。
4
我们会因为讨厌一个小说人物讨厌那本小说吗?《长日留痕》塑造的斯蒂文森先生,石黑一雄潜进他的内心传话,把他写得如此使人生厌。但可以无所顾及、大声吐露内心想法的读者,对他有的更多是同情吧。和史蒂文斯先生一样,哥哥想打破固有状态的那股冲动,全化作面容上的平静如水,岁月长河里能留下的只有惆怅,他已然丧失了使用感情的能力。
刘小流破开了自己内心,说自己曾拒绝过很多女生想要发展感情的告白,听得我大为震惊。她们只是被他的文字迷惑了,真实的孤独她们没有人懂,他压根不是神一般的孩子。他在文章里也询问过自己,这究竟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还是一种无法回头的不幸?
《告别有情天》剧照
什么都不在乎,是因为太在乎一件东西了。当肯顿小姐内心的涓涓流水淌到干涸,不再全然托付斯蒂文森先生。那灯烛摇曳的房间,肯顿小姐赞赏他读浪漫小说的画面,斯蒂文森要在很久以后才会痛悼他出奇的冷漠。她将要离开府邸,和一个人步入婚姻时,质问这些年的共处斯蒂文森是不是只有一句冰冷的告别祝福之言。斯蒂文森仍在推辞公爵在楼上召见他,那里决策的事情可是会影响世界的发展进程!
谁曾想刘小流也用最淡漠的方式对待过那样一个女孩,他躲开了,以他没有生活能力的理由,没有能力去爱一个人的理由。二十岁的他从童年离开后,再没有好好生活过,他对待生活的中自己太随便了,我有时真的怀疑那个瘦弱的刘小流,怎么有力气养活他的大脑,写出让我咋舌敬服的文章。
坐在亭下红色木桩上的他,找出了一篇文章给我阅读。我朗诵完了那篇文章,从背后抱住了他,但他依然不接受,可是我偏要紧紧抱住想要挣脱的他,勒了他数分钟。太阳露出半张脸,一片黄河水溶解着它的光芒。这段黄河水的颜色不是黄的,而是绿的。
5
我还想去白银,想去定西,但刘小流觉得那里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看的。其实兰州也没什么好看的,它太寂寥了。横穿这个城市,我盯着那些冒着热气的特色小食,望着奢侈品、火锅店的招牌,清真寺旁边那些年龄不大的小伙子也戴着礼拜帽。
似是天外来物般的片片雪花飘落下来,我们想尽早南下。但还是一个冒失,买错了车票,送自己到了定西。
长日留痕,也可能无痕。定西,夹边沟,克拉玛依,大凉山……这些陌生的地域,都因为某些特殊的过往,某些作家的书写,给了我们异样的心理看法。但时过境迁,真去了哪里,你并不能再闻到那熟悉的悲惨气息,那里的人们自然已经展开新的生活了。
风雪中的定西车站
车至定西,地面已经下白了,我们仍不知正在行往一块极度陌生的区域。弯弯曲曲的盆地,被大雪覆盖。车辆行驶在深渊边缘,这壮丽而清冷的白地风光,给我的却多是温暖。
刘小流夜里没睡好,他想打起精神看书,还是倒下去昏沉着。白雪掩盖了所有分辨时间地域的可能,童年的我们会在雪地里奔跑狂欢,那时的我们还是两个什么都不曾经历的孩子啊。没有发生过爱情,也没有一桩极为悔恨的不甘。我听着陈升的《菟丝花》,“哪里会有人没有家你又不是天生爱流浪。”不由眼泪滑下来。刘小流的大学就这样告尾声了,如此空洞,如此潦草。
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写那些打成右派的人流放到夹边沟劳动,茫茫的荒漠找不到任何食物。他们啃草皮,吃老鼠肉,甚至跑到埋葬死人的地方吃人肉。为了食物争斗打仗,屈辱如蝼蚁。不想饿死的人,鼓起雄胆穿越望不到尽头的冰雪野路,逃往兰州,又耐不住风雪冻毙路旁。鲜少人能离开夹边沟,登上回乡的列车。
《定西孤儿院记事》也关于饥饿,读这本书即使吃饱了饭,也会感到饥肠辘辘,难受到呕吐。很多读者始终不敢打开这本惨绝人寰的禁书,他们不相信这些事真的发生过。一群孩子在大雪纷飞的土地寻吃的,死亡寻常,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却找不到一个债头。
6
这里的男人都被这西北的厉风,吹出了一张张风格化的脸庞。凹深的脸纹路,肆意的胡须。一位画家来到这里,一定喜欢以他们为主角入画。雪越下越大了,地图上显示我们往北而行。盆谷地的深度也在加深,偶而闪过的房屋好像这里已与世隔绝。
售票员阿姨似乎留意到了我们,告诉我们要去的地方快到了。我们看了一眼窗外飞白的大地,投去愕然。阿姨问我们到这里有何贵干,刘小流说是来玩的,我意识到这句话对整列车的乘客冲击力甚大,他们开始议论纷纷了。我便接过去是找同学,但好像是来错地方了。
整车的乘客都开始关注我们两个了,阿姨说这两天估计都不会再有车了,大雪明天还会持续,客车停运。这里没有镇子,全是零散的小村落。我们请求将我们放在一个临近稍微大一些的村落,想办法明天再回去。阿姨和车上的乘客忧心不已地目送我们下车,我们不断回复着没什么问题,我们会想办法住下来。
是一个镇子,但只有门可罗雀、无精打采的商铺。积雪踩下去吱吱作响,天将晚了,假如我们找不到住处,一定会冻死在这山头的 。我和刘小流商议去私人家里借宿,也许会有一场不错的交际。去超市买了水,说着方言的老汉劝我们还是尽快回去,不然第二天整条路都会结冰。一筹莫展之际,镇头竟有一辆出租车,从定西来的司机是要送一户家人去更深处的镇子。
那一家三口是回娘家,女人远嫁了异乡。他们买了一后车厢礼品,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我们挤进这辆车里,小男孩便坐在我的腿上。司机逞强似的和男人讲着笑话,在崎岖蜿蜒的路上猛踩油门。但赶上特别复杂的路况 ,他也发怵连连。
一家人在看不到任何房屋的地方下了车,一眼望去白茫茫的世界,沟壑远山,又抹去了时间的痕迹。我们可以感知那个年代的定西和夹边沟了,刘小流说要是流放到这里干脆自杀了事,省得受罪。那一段历史就这样渐渐远去了,不可谈论。我挥手向那个男孩告别,他们会这里住上一段时日吧。我信赖男孩的记忆,他会在宽阔的未来时间记住些什么。傍晚路面全凝成了冰,司机只能极缓地往前推行了。我们读完了《长日留痕》。
几乎对日本没有什么了解的石黑一雄,他的这部长篇小说,除了令人赞叹的对英国历史的熟稔及写作技巧,内在骨骼却有着日式的勉韧滋味。像是小津安二郎的电影,那些人永恒地被困在生活的迷思中。斯蒂文森偏执地遵循着某种秩序,大英帝国的绅士派头。时光无情,转眸再看一切哪有什么应当,值得恪守。
结了婚很多年感到很不幸福的肯顿小姐,最终接纳了生活,但时不时也觉得自己犯下了一个天大的错误。她生命的另一条路径,在继续过着和斯蒂文森管理达林顿府的日子。改编的电影,最后那场送别的画面曾让我潸然泪下,不知刘小流是否这样。那长日已尽,美好再不可触及。《长日留痕》的结尾仍是积极的,年迈的老管家觉得还能活出一个新的自己。而亲爱的哥哥,你才二十岁。不如就从这段旅行,做一个完全自己不认识的人。
我念着他那篇文章结尾部分,之后便抱住了他:爱智慧,就会多少看到世界的丑陋,但更要爱生活,因为生活愿意去热爱的人才能看到美丽,看到美丽,一个人才会幸福。幸福才是真正正当的,应该追求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