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旅行青蛙适合几岁人玩

日本手游“旅行青蛙”(图片来自英国广播公司网站)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外媒称,最近,日本手游“旅行青蛙”(旅かえる)风靡中国,已经超过两周在中国的App S

日本手游“旅行青蛙”(图片来自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外媒称,最近,日本手游“旅行青蛙”(旅かえる)风靡中国,已经超过两周在中国的App Store免费游戏排行榜稳居第一。尽管这是一款全日语的游戏,但并不影响中国玩家“摸着石头过河”。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月30日报道,游戏的主角是一只可爱的青蛙,而你是青蛙的主人,你可以给青蛙命名,但不能控制它的任何行动。青蛙住在一个小屋子里,它会在那里吃饭,写字,读书,以及削木头。毕竟还是一只小Baby,蛙读书的时候也会犯困,如果被你逮到,你就可以录一段小视频分享在社交媒体。

据报道,游戏里还有一个院子,玩家可以在那里收割三叶草。三叶草是游戏里的主要货币,可以用来给蛙儿子买食物和道具。三叶草每隔三小时会长满,也就是20颗。如果你是个急性子,觉得草长得太慢,你也可以花钱买。

青蛙会坐在床上看书,它有时候也会打瞌睡(图片来自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游戏最撩人的地方就是,你根本不知道你的蛙儿子什么时候出门,去哪里玩。你只能乖乖等着。青蛙会周游日本,有时几个小时后它就回来了,有时候要四天它才会回来,你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和你的蛙互动。

作为蛙的主人,你可以做的是,给你的蛙准备好食物、道具,以及护身符,这些物件可以三选一,也可以全选,如果你有足够的三叶草的话。然后蛙就会带着这些东西出门,回来的时候会给你带它的旅游照片、手信、三叶菜,有的时候它会什么都不带就自己回来了。

据报道,一名90后新媒体编辑小申表示:“这款游戏玩着实在是太省心了,你甚至不用刻意去管它,蛙都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很适合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的90后们。说肉麻一点,就是这是一款能真正给人心灵慰藉的游戏。”

青蛙竟然还去朋友家做客(图片来自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体验为人父母

1月20日上午,小申在刷微博时发现,自己的微博首页几乎一夜之间被这款游戏占领了。因为之前玩过Hit-Point(旅行青蛙的开发公司)的猫咪后院,他马上下载了旅行青蛙。

据报道,刚开始玩时,小申看手机的频率明显增加,有事没事都要看看自己的“蛙儿子”有没有好好出去旅游,有没有寄明信片回来。“每一次打开都有一种期待的感觉,就和大家说的'养了儿子'一样。看到蛙出去了就会想它什么时候回来,看他在家就又想让它赶紧出去玩——就像大学时候放寒暑假回家被爸妈嫌弃的我们。”

青蛙在日本境内到处旅游,但你永远知道,下一张它寄给你的照片是什么(图片来自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同样是被朋友晒图吸引的,还有今年25岁的咸小姐,下载游戏后,她会十几分钟就查看一看手机,看看蛙儿子出门没。“我家蛙拍回来的照片基本都没朋友,所以如果寄回来的照片是一个人或者是重复的就感觉很绝望,今天它给我寄了一张和小老鼠的合影,我感到非常欣慰。”

“不过养蛙算是体会到了我妈的心情,蛙在家的时候盼着它出门,出了门又盼它回来,大概跟我假期在家被我妈念是一样的。”咸小姐说。

很多玩家都亲切地青蛙为“蛙儿子”,很多90后女性会自称“老母亲”。

据报道,由于蛙儿子时常一走就是很久,为了打发蛙儿子不在的寂寞时间,小申专门建了一个微信群,并取名“90后空巢老人抱团取暖群”,他拉了同在玩这款游戏的朋友和同事们入群,大家一起分享“育儿心得”。

“因为我用的是安卓系统,不然说不定我也会花钱给儿子买三叶草,毕竟谁都不想看着自己的蛙儿子过得比别人惨”,小申说。

很多时候青蛙寄回来的是独照,但它也会交朋友,寄跟朋友的合影给你(图片来自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中国玩家远超日本

据报道,总部位于旧金山的App市场数据分析公司App Annie表示,这款游戏自2017年12月上线至2018年1月28日,在苹果中国的App Store下载量已经超过了390万,并且中国用户在这款游戏的总花费已经超过了200万美元(1美元约合6.3人民币——本网注)。

然而,同期的日本数据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在日本,苹果App Store加上Google Play的总下载量只有近40万次,日本玩家在这款游戏上总计才花费了10万美元。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类App层出不穷,在用户粘度很高的社交媒体平台上,朋友的分享很容易引发跟风。

青蛙孤独的身影,有的玩家会发愁青蛙没有朋友(图片来自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据报道,2017年第三季度,微信及其国际版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已经达到了9.8亿。此外,微博也有近3.8亿用户。很多玩家称,他们都是在微博或者微信朋友圈看到朋友分享截图,好奇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玩,才去下载玩的。

目前,社交平台上已经出现了很多中文的养蛙攻略,知乎上,也有很多用户在分享玩游戏的体验。

“青蛙”还能火多久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30日报道,这款日本小游戏风靡中国并非偶然,它的成功,在于抓住了当代都市人的“痛点”。一方面,忙碌焦虑的生活需要“安静治愈”;另一方面,孤独干涸的心灵又需要“温暖抚慰”。没有什么比养一只萌萌的青蛙更适合了。

更何况,这是个“佛系青年”大行其道的时代:淡定中带着点小憧憬,孤寂中又有点小确幸。像旅行青蛙一样自由自在,背着行囊去看世界,不也是人们自己的梦想吗?

与一般认知中的电子游戏相比,旅行青蛙自有其优势:内容简明,适合普通玩家;萌点多、画风美,适合女性;占用时间少,适合时间碎片化的人群;媒体的热炒、朋友圈的带动,甚至引来了一批平日根本不玩游戏的人加入。

和一些对战激烈、玩家直接在内部互动的游戏不同,旅行青蛙吸引人们独自探索、收集美图,然后在朋友圈之类的社交媒体分享交流。对玩家来说,不用耗费过多精力;对游戏本身来说,影响力也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层面。

不过,旅行青蛙的优势也正是它的不足之处。内容简单不易深度沉浸、养“蛙儿子”需要耐心,这些特点会让很多年轻玩家久而厌倦。另外,由网络话题产生的热度,来得快去得更快,曾经火爆一时的精灵宝可梦,如今只剩下一些真正的粉丝还在坚持,旅行青蛙的未来也是一个未知数。

或许旅行青蛙注定不会火太久,但作为一款小游戏,它已足够成功。况且,只要现代人的生活状态依然,能抓住痛点、热点、萌点的游戏就会层出不穷。青蛙终将远行,但还会有美好有趣的事物牵动人心。

【延伸阅读】日本手游“旅行青蛙”下载量破千万 中国占95%日本仅2%

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港媒称,近期日本手游“旅行青蛙”红遍内地,有日本媒体引述开发商的数据称,该游戏在APP应用商店的下载量已突破1000万,中国占95%,团队正考虑开发中文版等。

据《香港经济日报》网站1月30日报道,“旅行青蛙”爆红,“我的青蛙岀去整天没回来,好担心”、“去了旅行一整日,没有手信只有照片”等晒蛙潮在内地大热。

报道称,由日本公司Hit-Point开发的“旅行青蛙”玩法简单,玩家只需收集三叶草,用三叶草换旅行道具后,就可以帮青蛙打包行李,青蛙之后就会去旅行,去哪儿、去多久都是未知,有时去玩几小时、有时是几天,玩家只能等它回家。而青蛙旅行回家后,或会带照片和纪念品。

虽然游戏界面全是日文,但画法清新,吸引不少玩家加入,特别在内地爆红,有人称游戏可以一尝当父母滋味,有人喜欢让这只“佛系青蛙”代替自己做想做的事,更重要的是,它填补都市年轻人寂寞的心理。

日媒《周刊朝日》报道称,“旅行青蛙”在APP应用商店的下载量已突破1000万次,其中中国占95%,日本仅2%,美国为1%。

报道指出,开发团队正研究游戏流行的原因,正在讨论今后增加中文、英语等多语言版本。

资料图片:“旅行青蛙”游戏截图。(《香港经济日报》网站)

(2018-01-31 00:21:01)

【延伸阅读】山寨版“旅行青蛙”遭下架 一天收数千评论斥其“丢人”

参考消息网1月27日报道港媒称,“旅行青蛙”游戏成了这几天中国的苹果手机用户下载最多的免费游戏,在微博上的讨论话题也被点击了4亿次。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26日报道,由日本的Hit-Point公司开发的这款游戏只有日语版本。

但23日,一个中国版本开始在苹果手机的付费下载区上线。

它提供14种语言选择,包括繁体和简体中文版。

这款游戏也迅速冲到了付费游戏的下载第一名。

截止到24日,它已经收到了近8000条用户评论,但大多数都是负面的。

“我怎么会错下了这款?这不是朋友推荐的那个游戏!”一个用户说。

“真丢人!这明显是假的!我要给差评,提醒大家,这是个很差劲的山寨版!”另一名用户说。

因为允许这款游戏上线而受到批评的苹果很快将其下线。

在“旅行青蛙”游戏中,玩家通过收集三叶草来给青蛙买食物和其他周游世界所需要的用品。青蛙之后会给主人寄回“礼物”和旅行照片。(编译/王笛青)

《旅行青蛙》游戏界面截图。(图片来源:新华网)

(2018-01-27 00:16:00)

【延伸阅读】美媒称中国手游热或退潮:核心年龄段玩家“老了”

参考消息网1月8日报道美媒称,中国手游业面临一些风险,首先,中国玩家在手游上的花费相对其他国家玩家来说已经太高,其次,核心年龄段玩家的数量将减少。这意味着过去几年逾50%的爆发式增长阶段已经过去。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月2日报道,过去几年,在中国市场销售手机游戏已成为全球最赚钱的业务之一。

据研究公司Newzoo,2017年中国手游行业收入近180亿美元,是两年前的两倍多。如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游市场,收入占全球总收入约三分之一。手游业兴旺推动占市场半壁江山的中国最大游戏公司腾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只排在Facebook Inc. (FB)之后。

不过中国手游业面临一些风险。首先,中国玩家在手游上的花费相对其他国家玩家来说已经太高。据Newzoo,从每位中国付费用户获得的月均游戏收入为26.5美元,比美国玩家高9%。考虑到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上述数字仍然相当高。

其次,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可能会减缓手游市场增速。据欧睿国际,2020年15-44岁核心年龄段玩家的数量将较2016年减少3400万。中国老龄化趋势已存在多年,但过去几年智能手机的爆发式增长及随之而来的手游热潮掩盖了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其中约三分之一是游戏玩家。

报道称,这并不是说中国手游市场将萎缩——该市场会继续增长,而且增速很可能超过其他国家。不过Newzoo认为,像过去几年那样年增50%以上的爆发式增长阶段似乎过去,明年的增长率料在高双位数,略高于全球平均增速。

报道认为,这意味着中国游戏公司可能不得不在增速不如以前的手游市场争夺份额。

资料图片:2017年8月4日,2017中国·石家庄第十二届国际动漫博览交易会在石家庄解放广场开幕,这是参观者用手机直播手游比赛现场。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2018-01-08 00:13:00)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