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马可波罗东方旅行

讲述一段多元共生的中西文化交融的故事

讲述一段多元共生的中西文化交融的故事

[page]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开幕

新湖南客户端1月26日讯(记者 李婷婷 摄影 郭立亮 通讯员 李叶)“从四海到七海”、“指南针指向东方”、“大都的日出”、“马可·波罗的行囊”、“来而不往非礼也”……别出心裁的展陈设计,向观众讲述一段多元共生的中西文化交融故事。

1月26日晚,“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作为省博2018开年原创献礼特展,此次大展以物溯源,带领观众体验一场跨越亚欧大陆的时空旅行,感受一次影响世界的深刻变革。

湖南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相关领导,近50家国内外文博机构的领导,中央美院人文学院相关领导、专家,以及博物馆理事、高级会员等逾300余人出席开幕式。

展览聚集了来自湖南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22家国内博物馆,和来自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意大利罗马国家博物馆等26家国外博物馆近250件(套)文物精品。

展厅内,记者看到,展品或大师遗作,或精美绝伦,或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给现场观众带来独特的视觉享受。

乔托真迹“圣史蒂芬”、新晋“网红”三星堆青铜人像都在这里

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之一、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乔托的真迹“圣史蒂芬”;枫丹白露画派的代表作之一“沐浴中的女人”;中意两国贸易文化交流的见证者“马可·波罗罐”;仿“中国制造”、用于西方外交礼物赠送的美第奇软瓷罐;纯金质地、精美华丽、堪称绝品的“卧鹿缠枝牡丹纹金鞍饰”;搬上荧屏、荣登《如果国宝会说话》栏目,成为新晋“网红”的三星堆青铜人像等,都在展览中得以完美呈现。

万水千山总是情。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这两个位于亚欧大陆两端的“巨人”,都是代表着当时最高文明成就的伟大古国,虽隔洋相望,但却在悠悠千年的历程中,从茫然走向摸索,从相识逐渐相知,最终跨越千山万水,实现美好长情的相遇,并在青铜、玻璃、丝绸、陶瓷等诸多历史遗存上留下了彼此文化交融的痕迹。

如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大量纺织品:绢地“长寿绣”丝绵袍等,都是中国乃“丝绸之国”的极好实证。随着中欧商路的打通,“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国丝绸以奢侈品的身份,亮相世界舞台,引领罗马时尚。现藏于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庞贝古城出土的壁画“花神芙罗拉”,虽历经岁月打磨,已使壁画显得有些陈旧,但却能清晰地看到一位身着丝绸的女子,襟飘带舞,尽显轻盈曼妙身姿。

[page]

直径196厘米圆形模式地图:“中世纪地图学最伟大的记载”

面朝东方,情归大都。随着中国发明的指南针、罗盘的广泛应用,通往繁华富庶世界的道路被打开。在海上、陆地,各种航船商队,大批航海家探险家,都不期而同地涌入东方天堂——元大都。

在15世纪中期,意大利地图学家弗拉·毛罗以惊人的准确度,绘制了一张“旧世界”地图——《弗拉·毛罗地图》。这幅直径约196厘米的圆形模式地图,涵盖了当时全部的已知世界,地图中不仅有各地山川河流的精细描绘,还有对于世界各地详细地注释,被誉为是“中世纪地图学最伟大的记载”。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地图中左下角能清晰地看到一座体量颇大的桥梁,凌驾于河流之上,这即为永定河与卢沟桥。作为蒙元帝国和大都城地理位置重要象征的卢沟桥,不仅在《弗拉·毛罗地图》中得以描绘,《马可·波罗游纪》中也有专门记述。

在展品《卢沟运筏图》轴中,描绘了这座当时“独一无二”的卢沟桥上精美的石狮雕刻、数拱的桥梁设计以及水运繁忙的商贸场景。而这与马可·波罗在其《游纪》中的叙述也大体一致。

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吗?《马可·波罗的遗嘱》将为你提供线索

[page]

跟着马可·波罗去旅行。马可·波罗是13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商人,他借着蒙元帝国开辟的驿站交通之便,完成了纵贯欧亚大陆的往返旅程。其一生主要的成就就是自述了《马可·波罗游纪》,这是欧洲人撰写的第一部详尽描绘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游纪。《马可·波罗游纪》自成书以后,被广为传抄、印刷,至今已有近120种文字版本。

此次展出的《马可·波罗游纪》抄本是书写在兽皮纸上的,是目前意大利威尼斯所保存的《马可·波罗游纪》文本的最早来源。马可·波罗到底是怎样的人?他是否来过中国?展出的《马可·波罗的遗嘱》将为此提供线索。在这份遗嘱中,还详细记录了他对自己“百万身家”的安排,具体包括缴纳税款、捐赠教会、免除他人的借债,对自己妻女、鞑靼(蒙古)仆人的安排等。

在展览中,马可·波罗并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指往来于亚欧大陆两端的商人、传教士和外交使节们。当“马可·波罗”们从神圣的东方国度满载而归时,行囊中装有琳琅满目的各类物品,有纹饰精美、做工精巧的丝绸;有造型精致、工艺高超的陶瓷;有画面写实、以场景描绘为主的风景画等。文化的交往是双向的。“马可·波罗”们也在中国本土留下了西方物质与艺术文化的痕迹,这些痕迹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流逝,13-16世界亚欧大陆两端活跃的文化交流或许已被人们淡忘,但两国间文化交流的种子,早已在彼此间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悟,开始一场跨越亚欧大陆的“寻乡”旅程吧。

【参观小贴士】

成 人 票:30元/人

优 惠 票:15元/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在校学生、现役军人、低保户凭有效证件)

免票对象:65岁以上的老人、残疾人凭有效证件,由家长陪同的1.3米以下的儿童

展出日期:2018年1月27日-4月30日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 9:00——17:00 (16:00停止售票,每周一为闭馆日,逢法定节假日顺延,除夕闭馆一天)

展出地址:湖南省博物馆特展一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