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标志马踏飞燕
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寓意什么精神
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冲形象上是说,我国的旅游事业开始的时间短,但是发展的速度快,寄望我国的旅游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马到成功。马踏飞燕,寓意
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寓意什么精神
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冲形象上是说,我国的旅游事业开始的时间短,但是发展的速度快,寄望我国的旅游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马到成功。
马踏飞燕,寓意“马到成功” 。
马踏飞燕的象征意义:马踏飞燕为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神奇而稀有的瑰宝,现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既体现了中国旅游文化的深厚低蕴,而且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腾飞! 马是古代陆地上速度的象征,而燕子是天空中速度的象征。
马踏在飞燕身上,有一种“天马行空,无所羁缚”的感觉,充满体现了自由与开放!马踏飞燕具有的蓬勃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或许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竞标成功,而更需要的是蕴藏在铜奔马身上的精神,一种神奇与速度,一种勇往直前,与时俱进的精神!...
马踏飞燕为什么成为旅游标志?
马超龙雀。
曾命名“马踏飞燕”。
后经历史学家考证,东汉张衡的《东京赋》云,迎娶飞廉并铜马”的记载,逸兴腾飞,无所羁缚:“龙雀蟠蜿,天马半汉。
”《后汉书》也有“明帝至长安,其涵义是: 1、天马行空,故正名曰:“马超龙雀”,简称“天马”。
选择“马超龙雀”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全国导基》第25页:“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早有各种旅游图形标志,用以塑造和传播某个国家和城市的旅游形象。
中国国家旅游局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和研究,于1985年确定选用马超龙雀为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
中国旅游“马踏飞燕”标志图的寓意
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 1.天马行空:“龙雀蟠蜿,奋进的象征。
马超龙雀,曾命名“马踏飞燕”,后经历史学家考证中国国家旅游局于1985年确定选用马超龙雀为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天马半汉。
”《后汉书》也有“明帝至长安,东汉张衡的《东京赋》云.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迎娶飞廉并铜马”的记载。
选择“马超龙雀”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其涵义是,象征前程似锦的中国旅游业。
2,逸兴腾飞,无所羁缚,故正名曰:“马超龙雀”...
中国的旅游标志为什么是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
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
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
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 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
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
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
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
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马踏飞燕为什么被选为中国旅游业的标志?
1、最终选择将“马踏飞燕”作为旅游行业标志,主要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20世纪80年代,外国游客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最感兴趣。
“马踏飞燕”无论是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能代表中国数千年的灿烂文化,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二是自古以来,马就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旅行工具,与旅游有一定关系;三是马具有积极上进、一马当先的精神象征。
旅游业处于初创期,需要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也预示着中国旅游行业繁荣发展、方兴未艾、前程似锦。
现在的旅游行业标志——蓝底、白马,中、英、日、法四种文字书写的“中国旅游”,外加红色圆圈。
“这4种语言文字的确定也是有讲究的。
”,当时中国第一大客源国是日本,大约占来华游客总数的1/3左右;第二大客源国是美国,占1/5左右;接下来便是欧洲,其中法国又是欧洲各国中的客源大国。
2、马踏飞燕简介: “马踏飞燕”是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的一件文物。
青铜质地,属东汉灵帝时期(公元168—189年)作品。
其造型是一匹骏马,作风驰电掣般的奔驰状。
最动人处是骏马的右后蹄附一飞鸟,其形似燕,故称之为“马踏飞燕”。
...
为什么选中马踏飞燕作为中国旅游业的标志?
中国于1985年确定选用“马踏飞燕”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主要有几个涵义:1、马超龙雀的表铜制品,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显示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2、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
3、天马行空,逸兴腾飞,无所羁缚,象征前程似锦的中国旅游业。
《马踏飞燕》的象征意义
马踏飞燕:有人将其称为“马踏飞燕”,以表明奔马正在作凌空掠过燕背的飞驰。
郭沫若也将之命名为“马踏飞燕”,并曾泼墨挥毫写下了“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的豪迈诗句。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鹞)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 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
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
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
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
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
为什么‘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云雀 甘肃省武威市出土的东汉时期的青铜器 一、青铜器代表中国几千年文明之意,马踏飞燕更是青铜器中的极品,作品饱含理学、美学等二、中国旅游业在早年以历史旅游为主,以接待外籍来华为主,这一标志的采用能形象的体现出中国古老文化内涵和博大精深的文明。
三、沿用至今以上为个人观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