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浙江(杭州)途易旅游集团

杭州西湖的资料
[编辑本段]简介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它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是我国

浙江(杭州)途易旅游集团

杭州西湖的资料

[编辑本段]简介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

它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

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五个地区,总面积49平方公里。

西湖的美在于晴天水潋滟,雨天山空蒙。

无论雨雪晴阴,无论早霞晚辉,都能变幻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

湖区以苏堤,白堤两个景段的优美风光称著。

西湖景区是立体和全方位,不论从哪个角度多能看到她的风姿,具有"景在城中立,人在画里游"的感觉。

历史上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等,最著名的是南宋时定名的"西湖十景"。

1985年评出了"新西湖十景",2007年又评选出了西湖新新十景。

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在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

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

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 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2007年5月8日,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秀美的西子正展现出她婀娜的芳姿迎接来自五湖的朋友,来自四海的嘉宾。

[编辑本段]一.西湖的水文特征: 西湖古称武林水、钱塘湖,又名西子湖,古代诗人苏轼就对它评价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形态为近于等轴的多边形,湖面被孤山及苏堤、白堤两条人工堤分割为5个子湖区;湖中有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岛。

子湖区间由桥孔连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掺混,形成各湖区水质差异的特点。

大部分径流补给先进入西侧3个子湖区,再进入外西湖。

湖水总面积6.145平方公里。

总容积0.1247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235米。

西湖的底质是由含有机质特别高的湖沼沉积而成,属于粉砂质粘土及粉砂质亚粘土,最上层为藻骸腐泥层(黑色有机质粘土),中层为泥炭层及沼泽土层,最下层为基底粉石砂层。

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涧,主要补水河流为金沙涧、龙泓涧和长桥溪泄流 。

西湖湖面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原面积5.64平方公里,湖中岛屿面积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

平均深度1.21米,最大深度6.52米,最浅处不到1米,泥泞最深处有5米,所以在西湖水面游玩要穿着救生衣物。

如今伴随着“西湖西进”扩大了6.5平方公里,基本达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积。

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

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立方米,西湖水由原来的一年一换变成每月一换,透明度由原来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西湖多处水域处于富养化状态,年平均水温17.6℃,最高10月份, 28.6℃;最低3月份,4.0℃;基本无湖冰,但在2007年至2008年冬季时期,就有深层结冰,厚达20厘米; 西湖的鱼类有51种,分属10目16科43属。

鱼类来源有:(1)固有野生杂鱼;(2)钱塘江流带入鱼类;(3) 人工引进驯化的养殖鱼种。

养殖鱼类现在已经成为优势鱼种。

西湖里还有一定量的乌龟和甲鱼,多是放生者投放的。

[编辑本段]二.西湖的著名景点: 西湖的美既在于湖,也在于山。

群山峻岭环绕着美丽的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山、临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南山;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宝石山等,总称北山;它们像众星捧月一样,捧着西湖这颗江南明珠。

山体的高度虽然不超过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

南北高峰遥相对峙,高插云霄。

1. 南宋时期的西湖十景,基本围绕着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 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这十景各擅其长,组合在一起代表了古代西湖景观的精华,主要分布在西湖内湖地区和湖区中心。

老十景或可称谓为内环景色。

2.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它们是: 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 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这十景基本分布在靠近西湖的周围群山之中,以山景为主,景点面积较广,视野开阔。

仅阮墩环碧是西湖中的小岛景色。

新十景或可称谓为中环景色。

3.2007年杭州人民和各地群众又评选出了西湖的新新十景: 灵隐禅踪、 六和听涛、岳墓栖霞、 湖滨晴雨、 钱祠表忠, 万松书缘、杨堤景行、 三台云水、 梅坞春早、 北街梦寻. 这十景主要分布在距离西湖较远的群山峻岭之中,山因水清,水因山绿山水相映辉。

湖滨晴雨、北街梦寻靠近西湖岸堤。

新新十景或可称谓为外环景色。

其它景点还有保俶挺秀、长桥旧月、古塔多情、湖滨绿廊、花圃烂漫、金沙风情、九里云松、梅坞茶景、西山荟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国、中山遗址、灵隐佛国、岳王墓庙等,具体称谓有待商榷。

西湖不仅山水秀美,林壑幽深,更有大量...

杭州石祥瑞莱克斯酒店距离西湖多远

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简介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梅翁等。

浙江诸暨人。

出身农家。

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

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

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

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

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生平 自幼嗜学,白天放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返,忘其牛,间壁秦老怒挞之,已而复然。

母愿听其所为,因往依僧寺,每晚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

后从会稽学者韩性学习,终成通儒。

但屡应试不第,遂将举业文章付之一炬。

行事异于常人,时戴高帽,身披绿蓑衣,足穿木齿屐 王冕学画,手提木制剑,引吭高歌,往返于市中。

或骑黄牛,持《汉书》诵读,人以狂生视之。

著作郎李孝光欲荐作府吏,冕宣称:“我有田可耕,有书可读,奈何朝夕抱案立于庭下,以供奴役之使!”遂下东吴,入淮楚,历览名山大川。

游大都,老友秘书卿泰不华欲荐以官职,力辞不就,南回故乡。

隐居会稽九里山,种梅千枝,筑茅庐三间,题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以卖画为生,制小舟名之曰“浮萍轩”,放于鉴湖之阿,听其所止。

又广栽梅竹,弹琴赋诗,饮酒长啸。

朱元璋平定婺州,攻取越州,屯兵九里山,闻其名,物色得之,置幕府,授以谘议参军,未就。

元惠宗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以兵请冕为官。

冕以出家相拒,并扩室为白云寺。

旋卒于兰亭天章寺。

? 作品特点 王冕以画梅著称,尤攻墨梅。

他画的梅简练洒脱,别具—格。

其《墨梅图卷》画横向折枝墨梅,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

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 三君子图、含苞都显得清润洒脱,生气盎然。

其笔力挺劲,勾花创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画出来。

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那种高标孤洁的思想感情。

加上作者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题画诗,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使这幅画成为不朽的传世名作。

刚开始,在放牛期间,王冕用攒下来的钱买了些颜料,学着画荷花。

他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便学着画荷花。

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后边大有长进,那和花的形态形状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后来,人们都争先恐后的来买他的画。

他便用的来的钱买些东西孝敬母亲。

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如《伤亭户》《江南妇》《对景吟》《吴姬曲》《墨梅》《剑歌行次韵》等。

有《竹斋诗集》3卷,续集2卷。

他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亦善画竹。

求者踵至。

画梅学杨无咎,花密枝繁,行草健劲,生意盎然,尤善于用胭脂作没骨体,别具风格。

对明代画梅高手如刘世儒、陈宪章、王牧之、盛行之等影响甚大。

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

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

《明史》有传。

王冕考古 王冕隐居在山明水秀的诸暨枫桥镇北九里山的水南村。

村上共有三户人家,一年到头辛苦过活。

一条溪水像带似的流过,挺秀的山峦耸立在屋后,山上竹木茂盛,一片葱茏。

山光水色相映,景色秀丽,环境清幽,正如他诗篇中所说:“青山隐隐带江流,江上轩窗面面幽。

”他在此地“种豆三亩,粟倍之,梅千树,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种鱼千余头”(《芝园后集》卷十)。

王冕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在这么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山村中度过的。

朴实的生活与清幽的山水孕育了他的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性格,赋予他的诗画创作以浓厚的生活气息。

王冕隐居地--九里山梅花屋,白云庵王冕的祖代,原住在关西的王景(函谷关以西)。

他的十世祖宗是王德元,在宋朝做清远军节度使的官。

王德元有两个儿子,一是王琪,曾任阆州观察使;一是王琳,做过统制官。

从王琳开始迁居诸暨,传到王冕已经八代了。

王冕的远祖,无疑是官僚家庭,但传到王冕的父亲已成为一个一贫如洗的农民。

徐显的《稗史集传》载:“父力农,冕为田家子。

”在王冕的《竹斋诗集》中说:“九里先生两鬓皤,今年贫胜去年多。

敝衣无絮愁风劲,破屋牵萝奈雨何。

数亩豆苗当夏死,一畦芦穄入秋瘥。

相知相见无他语,笑看生前白鸟过。

”(《九里山中》)“白日力作夜读书,邻家鄙我迂而愚。

破甑无粟妻子闷,更采黄精作朝顿。

”(《过山家》)“江南古客无寸田,半尺破砚输租钱。

好山好水难夤缘,荃房日薄蒙荒烟。

”(《有感》) 从这些诗句来看,他是亲身参加各种劳动的,读书作画不过是他的一些农余活动,而且是为了生活,以卖画易米糊口和纳租付税,他写诗作画自然与一般士大夫吟风弄月、消愁 王冕《白梅》遣恨有所不同。

由于他“耕无寸田,牧无风刍”,生活一年不如一年,冬天无棉絮过冬,草屋破漏无力修补,庄稼抗不住天旱,家中破甑无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