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旅行 英语对话
$$张天旭对话卞亚梦之BMW 6系GT 最纯粹的生活方式之车$$一直以来,“GT”一词在国人眼中代表的是大马力、高性能的跑车。但实际上,这是国人对GT概念的混淆。直到BMW 6GT这款车
一直以来,“GT”一词在国人眼中代表的是大马力、高性能的跑车。但实际上,这是国人对GT概念的混淆。直到BMW 6GT这款车的推出,可以说才重新完美诠释了GT车型的含义:集奢华、美学、性能及长途舒适性于一身。也因此,6GT可以称得上是宝马家族中最纯粹的生活方式之车。
为了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这款车的精髓,易车网当家主持人——旭子(@莲石路车神),请来了一位极懂宝马品牌的好友,跟大家来聊聊他眼中的全新BMW 6GT。
旭子(@莲石路车神)的这位好友叫卞亚梦,是一个纯正的Bimmer,也就是宝马的忠实粉丝,曾经还在宝马中国任职产品传播经理。因爱好创作,卞亚梦在十余年的工作中发表了逾百篇汽车类文章,成为多个品牌的特约撰稿人,出版了数本介绍汽车品牌的书籍,如《宝马M圣经》、《宝马3系40周年》、《阿斯顿·马丁惟美品牌书》,目前正在制作《法拉利70周年宝典》。同时,他还创建了一家协助汽车品牌进行企划类项目的公司,并成立了微信公众号“梦子说”。
旭子@莲石路车神本名是张天旭(微博ID:莲石路车神),资深汽车媒体人,易车网核心IP、当家主持人。他拥有十多年的汽车评测经验,试驾过千余款车型,测评态度专业理性,话术风格诙谐幽默、浅显易懂。于2017年创立张天旭工作室,并推出风格化视频评测节目《旭叨车》,视频全网流量高达2亿,节目覆盖超过50家媒体平台,平均单期节目流量高于100万+。
张天旭:照例先来介绍一下你自己吧。
卞亚梦:我是一个纯正的Bimmer,宝马是我最爱的品牌之一,曾经因为热爱这个品牌而在宝马中国公司负责产品传播相关工作,也分别参与编写过两本宝马品牌书,关于BMW M Power和BMW 3系40周年。我现在拥有一辆335敞篷车和一辆2002老爷车。离职后回到家乡,从事汽车品牌企划咨询类工作。此外,从大学时代起我就是一名撰稿人,我还刚刚注册了自己公众号——梦子说,也敬请各位关注。
张天旭:在我的印象中,BMW应该是第一个推出GT轿跑车这种车型的品牌吧?包括之前的5GT、3GT,以及现在的6GT等等。
卞亚梦:是的。在我看来,BMW所推出的这种GT车型才是对GT概念最完美的诠释,尤其是这代6系GT。因为最早的GT车型指的就是贵族在度假出行时所乘坐的大型豪华马车,这种车辆的特点就是:奢华、空间大、乘坐舒适。其实GT这个词的拉丁文全称是Gran Turismo,英文翻译为Grand Tourer,译成中文应该是豪华的旅行车才比较准确。而现在很多国人因为一些性能跑车也被称作GT,比如GTI、GTR等等,所以对这个词的含义理解有些混淆。事实上,那只是GT一词在赛车领域的含义罢了。
卞亚梦:再说回这款6系GT,刚才说了,GT在当初指的是贵族们乘坐的大型豪华马车。但实际上,对于5系GT和3系GT来说,它们的推出还算是一种尝试,更多是为了验证市场的反馈。所以BMW当时并没有推出GT的旗舰,而是先将GT车型放到5系中,虽然用的其实是F01那代7系的底盘。但总的来说,第一代5系GT从级别上来说还不能称得上是GT概念的完美还原,因为它还不够极致。不过现在事实已经证明,这种在空间实用性上甚至优于旅行车的GT车型,确实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所以BMW才会推出这款全新的6系GT,相比5系GT,它更大、更奢华、更具美学特征,当然也更加舒适。也因此可以说:BMW 6GT的推出,完美诠释了GT车型的含义,它是宝马家族中最纯粹的生活方式之车。
张天旭:所以BMW才没有继续以5GT来命名这款车,而是直接将其列入6系的族谱下吗?
卞亚梦:没错,因为目前来看,6系GT绝对可以算作是BMW的旗舰车型之一。它依然是基于7系标轴(G11)的底盘打造而成,并且共享很多7系上的高科技装备。当然除了从级别上来考虑外,从整车造型上看,这款6系GT拥有原先6系Coupe车型的经典元素:流畅的车顶弧线、完美的车身比例以及无框车门的设计,这些足以让这款车成为BMW家族中的美学担当。
$$外观及内饰$$张天旭:在我看来,6系GT在外饰造型上有很多6系的元素,而在外部配置上又有很多7系的元素。
卞亚梦:其实无论是6系还是7系元素的加入,除了突显设计感和品质感外,我一直信奉一句话:设计都是要满足功能的。在这款6系GT上,最好的体现就是其风阻系数仅仅为0.25,这个数值对于这样一台大型车来说几乎是很难想象的,要知道上代车型的数值可是0.29。
卞亚梦:智能降阻进气格栅、前轮拱周边的空气导流设计、更短更倾斜的尾窗、几乎完全封闭的底盘,这些都对整车的风阻系数甚至NVH表现,起到至关重要的改善作用。另外,尾部的主动式扰流式尾翼,可以在车速超过110公里/小时时自动升起,即便只是升起很小的高度,也足以起到稳定车身的效果。
张天旭:内饰乍一看同5系如出一辙,尤其是在仪表台的区域,你如何看这样的设计?
卞亚梦:我认为BMW这样设计有几点考虑,首先肯定是成本的考虑,如果能与现款车型进行一些零部件的共享,在设计研发时就可以节省很多开支,尤其是模具的成本和研发过程中的时间成本。那么为什么6系GT的驾驶舱没有采用7系的设计而是用了5系的呢,我认为这是车型定位的考虑。对于GT车型来说,它所体现的是运动感与豪华感的完美结合,而7系的整体内饰设计相比较来说太过厚重了,会让人缺少一些驾驶的欲望。这样看来,还是5系的会比较合适。
当然,如果你仔细观察比较6系GT和5系的内饰设计,会发现除了材质的运用不同以外,门板和方向盘的造型设计会有所不同,显然6系GT的豪华感和品质感要更明显一些。当然,在豪华配置方面,这款车与5系一样同是像7系看齐的。例如手势控制、3D环视倒车影像、全彩平视显示系统、互联驾驶等等。
张天旭:刚才你有提到这种GT车型的空间要优于旅行车,据我所知,这代6系GT的后备厢容积较上代确实有所增加。
卞亚梦:确实,6系GT的后备厢空间比上代增加了20%,达到了610升,是目前BMW轿车家族中最大的。前段时间我刚好开着这款车进行了10多天的欧洲自驾游,当时车里一直装着3个28寸的拉杆箱,还有几个双肩背,即便这样也丝毫没有影响后方的视野。而且如果真的行李特别多的话,完全可以按照需求放倒可4/2/4比例折叠的后排座椅,这样整个后备厢空间可以扩展至1800L。而且我试驾的那款车还选装了BMW便捷进入系统,只需要在后保险杠下方抬一下脚就可以实现尾门的开启或关闭。
卞亚梦: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这代6系GT的尾门开启方式只能像掀背车型一样,后备厢盖连同后窗一起打开。而最初的5系GT的尾门可以有两种打开方式,另一种是像传统三厢车一样只打开后备厢盖的部分,这样在一些低矮的空间内取放小件物品比较方便。当然可能是成本考虑,不过好在尾门打开过程中可以进行人工干预,让尾门停在任意位置,所以总体来说,灵活性依然还在。
张天旭:既然你已经对这款车进行了比较长期和深入的体验,不如跟大家来聊聊这款6系GT的实际驾驶表现吧。
卞亚梦:我在欧洲开的是顶配的640i车型,也就是3.0T六缸涡轮增压版本,不过可惜的是当时那个版本并没有配备xDrive智能四驱系统。总体来说,在操控性方面,这款6系GT保持了BMW一贯的运动特性。发动机、变速箱与底盘之间的配合非常完美,转向的响应也非常迅速,能带给用户应有的驾驶乐趣。
卞亚梦:但最令我记忆深刻的,却是这款车在长途驾驶时所体现出的极致舒适性。虽然同为CLAR平台下的产物,同样运用了空气悬挂、主动防倾机构等尖端科技,但因为不同的调校方式,让这款车在舒适性的表现甚至要优于同平台的7系。尤其是在德国这种快节奏的交通环境下,车道相对较窄,大家车速也很快,身心都会高度紧张。但一天开几百公里的路程,身体并不会感到有多疲惫,在我看来,这才是大型GT车型所必备的属性。
卞亚梦:其实通常上来说,操控性与舒适性是相互矛盾的,极致的操控性能必然会影响乘坐的舒适程度,而极致的舒适性也势必会减少驾驶乐趣。但对于BMW 6系GT来说,可以说在操控和舒适性方面达到了绝妙的平衡,并且综合成绩很高。
卞亚梦:另外,车内的NVH控制也是比较让人惊喜的一点,毕竟对于无框车门这种设计来说,控制外部噪音的难度本身就很大。但在德国的不限速高速上,即便开到160公里/小时以上的速度,也不会影响车内的正常交流或是欣赏Bowers&Wilkins钻石环绕顶级音响所演奏出的动人旋律。
张天旭:所以,你对于6系GT这款车的预期是什么?
卞亚梦:以目前市场的接受程度来看,国人对GT这种大型休旅车的兴趣正逐渐提升。因为它既满足了用户长途出行的旅行需求,同时奢华感和品质感也能满足那些挑剔客户的胃口。更重要的,GT具有一般轿车、旅行车、SUV所不具备的独特美学设计,又能给驾驶者提供充分的Driving Pleasure。可以说,这是一个各方面性能及其均衡的车型,我身边已经有很多开5系、3系的车主,已经把下一辆车的目标锁定在6系GT上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