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场景速写旅行团

1.王小波《红拂夜奔》:王小波的书,有趣的极致。该小说有两个时空的故事,第一个是现实故事,讲述数学家王二的故事;第二个是古代故事,讲述了李靖、红拂、虬髯公的故事。现实故事中,王

1.王小波《红拂夜奔》:

王小波的书,有趣的极致。

该小说有两个时空的故事,第一个是现实故事,讲述数学家王二的故事;第二个是古代故事,讲述了李靖、红拂、虬髯公的故事。现实故事中,王二在北京一所大学教数学,成天想入非非。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证得费尔马定理,虽然这件事本身很无趣,但是最有价值,因为这样会让领导喜欢。王二证出费尔马定理以后,他果然成了领导上的"人瑞"。当了"人瑞"的王二成了体制之内的人,再也不敢想入非非,他自己也成为无趣之人。

古代故事中,李靖是个伟大的数学家、哲学家、军事家,是个知识分子。他的故事可分为两部分,洛阳城里的李靖和长安城里的李靖。洛阳城里的李靖是个体制外的知识分子,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过着有趣的生活,红拂被他的有趣所吸引,和他一起私奔;后来李靖建造长安城,不知不觉向体制靠拢,成为体制内的知识分子。李靖由此从一个一文不名的知识分子摇身一变成了声势显赫的大唐卫公,也因此失去了有趣的生活,装傻充愣,成了一个垂垂老矣的无趣之人。 全书分为十章


2.鲁迅《故事新编》:

陈丹青《笑谈大先生》说鲁迅很好玩,很多人不同意,那是因为没看过《故事新编》吧?这是鲁迅的书里,极有趣的一本,恶搞老子、大禹、后裔……

《故事新编(插图本)》从开手写起到编成,经过的日子却可以算得很长久了:足足十三年。

第一篇《补天》--原先题作《不周山》--还是一九二二年的冬天写成的。那时的意见,是想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来做短篇小说,《不周山》便是取了"女娲练石补天"的神话,动手试作的第一篇。

直到一九二六年的秋天,一个人住在厦门的石屋里,对着大海,翻着古书,四近无生人气,心理空空洞洞。而北京的末名社,却不绝的来信,催促杂志的文章。这时作者不原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写了十篇《朝华夕拾》;并且仍旧拾取古代的传说之类,预备足成八则《故事新编》。

现在才总算编成了一本书。其中也还是速写居多,不足称为"文学概论"之所谓小说。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而且因为自己的对于古人,不及对于今人诚敬,所以仍不免时有油滑之处。过了十三年,依然并无长时,看起来真也是"无非《不周山》之流";不过并没有将古人写得更死,却也许暂时还有存在的余地的罢。


3.高军《世间的盐》:

画家写人写事,说书似的,好玩,极富画面感。写80年代秦大伯发明电风扇,爆笑。“风扇显灵了……全院的人以各种姿态在半空中飞行,跟夏加尔的油画似的。”

《世间的盐》是高军出版的第一本书。他笔下的人与故事充满智趣。他有敏锐的触觉,观察细致入微,将日常的所见所闻,描摹得生动有趣。他俚俗掌故、吃喝玩乐、行走见识、家常咸淡、邻里小事,什么都可以拿来写,什么都可以拿来说;他似乎没有什么胆怯的东西,抓过来了就是十分有趣的见识;他兴味起落、挥笔飞白,都是文章,热闹里头自有真意趣在。


4.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刘亮程是最接近庄子的活人。当地球人都觉得时间不够用,他花大把光阴,去介绍两只蚂蚁互相认识、研究驴为什么不穿内裤。这书是农民卖萌指南。也是人类卖萌指南。

刘亮程是真正的作家,也是真正的农民,是真正的农民作家。作为农民,写作真正是他业余的事情;而作为作家,他却无时不在创作,即使在他扛着一把铁锨在田间地头闲逛的时候。 在文章里,刘亮程是一个农民,但是作为农民的他,是否意识到自己是个作家呢--或者说,在他的内心深处,是否也以作家自许呢?我不知道。我揣测,在他的村庄里,在与他一样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村民们的眼里,这个无事扛着铁锨闲逛,到处乱挖,常常不走正道却偏要走无人走过的草丛中的人一定是个难以捉摸、有些古怪的人吧。在他们眼里,这个说不出却总觉着有点不一样的人是不是有点神秘呢?当然,他们也许不知道这个人在跟他们一样的劳作之外,还喜欢偷偷观察着村里的人,以及驴,兔,飞鸟,蚂蚁,蚊子,以及风中的野草和落叶,甚至村东头以及村西头的阳光……

摆在你面前的是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不同于其他作家所写农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不是站在一边以"体验生活"的作家的身份来写,而是写他自己的村庄,他眼中的、心中的、生于斯长于斯、亦必葬于斯的这一方土地。这就是《一个人的村庄》之命题和立意所在吧。


5.冯内古特《冠军早餐》:

作者一上来就画了个屁眼。故事很搞怪,语言非常有趣。还推荐冯内古特《猫的摇篮》、《5号屠场》、《没有国家的人》。

《冠军早餐》小说,从外星球者的角度讲述了地球上两个人,即汽车代理商德威恩·胡佛和科幻小说家基尔戈·屈鲁特被邀请参加艺术节的故事。一位穷困疗倒、默默无闻的科幻小说家屈鲁特,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受邀去美国中西部城市密德兰市举办的艺术节上发表致辞;经过长途践涉,与当地的一名正在走向精神崩溃边缘的富有的汽车经销商胡佛不期而遇,从而引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骚乱。


6.彼得·海斯勒《寻路中国》:

美国纽约客记者潜伏中国多年,试图呈现民间中国。很多段子都特别搞笑,但作为中国人,笑完了,又觉得悲哀。作者牛在基本上只白描,不过多评判。他的《江城》和《甲骨文》都是同一主旨。

《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

《寻路中国》是我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它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如前两本书那样,它研究中国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着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我经常在一地连续呆上数月、甚至数年,跟踪变化。我不会仅仅听主人公自己讲述,我会睁大眼睛,看着他们的故事在我面前一点点展开。

这三本书横跨了我的中国十年,从1996至2007。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处于世纪之交的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时期之一。正是在这十年中,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开始增大。更重要的是,这是邓小平去世后的第一个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历史的面貌开始变化,大规模的政治事件与强力领袖开始从中退却。相反,中国巨变的推动者变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农民、边学边干的企业家,他们的能量与决心是过去这十年中的决定因素。从《江城》到《甲骨文》再到《寻路中国》,我所讲述的都是他们的故事。


7.《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

英国人类学教授凯特·福克斯写的英国人的自黑大全,用学术的态度,严密论证了英国人的虚伪、矫情、别扭、装逼、蔫坏。

《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的出版引起英国人自己的大辩论,有人认为它泄露了太多英国人的秘密,也有人认为它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英国人行事风格背后的潜规则。不过所有人都一致同意,这本书实在是太有趣了。"老实说,我真弄不懂,人类学家想要研究那些带有古怪观念、神秘习俗的陌生部族文化,为何非要冒着得痢疾、疟疾的危险,大老远地跑到偏远地方,而最古怪、最叫人费解的部族明明近在眼前嘛。"

为什么英国人一见面总是在谈天气,英国酒吧要有多种游戏器具?为什么英国人似乎都有社交拘泥症,而英国足球流氓却一反常态?《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作者将这些带有民族性的怪癖和性情放在人类学的显微镜下,从中发现了奇异而迷人的文化,以及背后错综复杂的不成文规矩和透着神秘感的行为规范


8. 刘瑜《送你一颗子弹》:

刘瑜的文字聪明、有趣,金句密布。

这本书里记录的是作者2005-2009年左右(尤其是2006-2007年)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在这本书里,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由于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出发点并不是写一本书,所以不同文章往往风格迥异,长短不一,质量不均,随着社会形势、荷尔蒙周期以及我逃避生活的力度而起伏


9.《疯狂实验史》:

雷托·U·施奈德

人类历史上的重口味科学实验集。为了研究黄热病的传染方式,吃下病人呕吐物;把尸体的头切下来通电,看它能做出多少种鬼脸等。类似作品还有《冒烟的耳朵和尖叫的牙齿》。

本书是一本以轻松的笔调讲述的科学实验史,这些实验有喜有悲。有的实验者因此断送了婚姻,结束了科学研究生涯;有的实验尽管从来没有进行过,却引来了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宣传。有的实验令人作呕,有的实验堪称恐怖,有的实验具奇幻色彩,有的实验引发了社会伦理问题。

不管怎样,疯狂本身不是目的,它只不过说明了人类的求知欲。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什么样的人,都有通过自己的方式了解未知世界的愿望。


10.《唐朝穿越指南》:

如果你要穿越到唐朝,衣食住行要注意些什么?这本书选题很牛逼,考据详实。

如果有一天,您一睁眼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唐朝--不要惊慌,来,拿起这本《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

先过了语言关,学几句中古汉语、唐朝国骂;再混进官府食堂开开小灶,品茶喝酒。记住,像穿越小说中那样大大咧咧走在街上,随手拿出纹银几两是会悲剧的,户口簿、暂住证一个也不能少。可随旅行团游览长安城最热门的五大景点,顺便逛逛青楼,看看马球,带上豹子去户外狩猎。更可入乡随俗,像个

唐朝穿越指南

唐朝人一样过端午、元旦(指正月初一)、七夕情人节。想洋气一点也没问题,圣诞节唐朝就已有!运气好的话,还能受邀去别人家里做个客,唱K、跳舞,乐不思蜀,最后买套占地十亩限价房。

如果您是女士,这本指南能使您掌握长安最潮时尚衣饰。万一落地生根,嫁给唐朝人,也能了解婚礼细节,及婚后各种斗小三秘籍。

如果您有心混入政界,本书也提供唐朝公务员薪资、法律和政治制度以供参考;无论您想做文官,做武将,还是想穿越成外国来的留学生,攻略都已为您备好。

穿越无限好,乐活在唐朝。

11.保罗·福塞尔《恶俗》:

《格调》同一作者,对一切流行现象说坏话。希望远离恶俗或者希望变得更恶俗的,都可以看这本书。

12.《隐疾》:

医学博士博尔温·班德洛写的,假设戴安娜不是王妃,会是个抑郁、暴饮暴食的购物狂;如果梦露没成为明星,会成为流落在好莱坞街头的兼职妓女。专讲名人的人格障碍,看名人的恶疾还可读《天才梅毒与狂人之谜》。

13.理查德·怀斯曼《怪诞心理学》:

为什么我们相信星座?夏天出生的人比冬天出生的人运气好?挺好玩的心理学普及读物,同类还有《拖延心理学》、《重口味心理学》等。

14.《离奇死亡大百科》:

作者花了十年以上,统计各种死法,发现美国人死起来真不挑时间不挑地方,笑死、打嗝死、接吻死、口臭死等等。死亡主题的书很多,还有《先上讣告后上天堂》、《死亡课》等。

15.奥利维雅·贾德森《性别战争》:

企鹅搞GAY,海豚是西门庆……动物们提出各种性爱困扰,性学博士给予它们生猛又专业的回答,把枯燥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写得轻松搞笑。

16.东野圭吾《《白夜行》

认为东野圭吾最牛逼的作品还是、《嫌疑人X的献身》、《恶意》和《圣女的救济》。

17.傅尼叶《爸爸,我们去哪儿》:

有两个残障儿子该怎么办?照样毒舌、照样嘲讽!超越苦难的方法之一,就是调戏它。国内有《爸爸爱喜禾》、《爸爸爱喜禾2》。

18.《鱼为什么放屁》:

狗为什么吃屎?哪种软虫会从你的鼻孔里爬出来?——这就是英国人写的“无用及恶心的知识大全”。同类还有国内科学松鼠会的《冷浪漫》、《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等。

19.村上龙《所有男人都是消耗品》:

村上龙是作家中三观不正的典范:“美人三天就腻味,这是使丑女免于自杀的谎话。丑女就连遭人腻味都谈不上。”“美丑、出生、成长、命运,这些都是才能的一部分。”村上龙的《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很重口味,今年内地还出了他的《孤独的美食家》。

20.黄永玉《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黄永玉去意大利写生时的随笔集,他评价徐志摩,说后者最极限的功劳便是为意大利的一些地方取了美妙的名字,比如翡冷翠,比如康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