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国庆旅行手绘

“今年国庆长假,我哪都没去,也没花一分钱,就在家里画画。”说着,王根生抽出自己刚刚完成的一幅农民画,画里集合了9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还有一家国际旅行社的门面,“我们萧山农民富

“今年国庆长假,我哪都没去,也没花一分钱,就在家里画画。”说着,王根生抽出自己刚刚完成的一幅农民画,画里集合了9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还有一家国际旅行社的门面,“我们萧山农民富裕了,也经常出国去玩呢。”

农民画,很多人可能不熟悉。这是一种通俗画,多为农民自己制作和自我欣赏的绘画和印画,风格奇特,手法夸张,涵盖范围也广,一些农民手绘或自印的门神、灶君神像画以及山墙檐角的吉祥图案,都可以称为农民画。

“农民画画的都是农民或农村的生活,散发着泥土的芳香。”王根生近两年痴迷于农民画,他觉得农民画俗中见雅、拙中见美,很吸引他。

王根生原本擅长的是工笔和山水,家里挂满了他的得意之作,工笔画作巧密精细,山水画作潇洒写意,与农民画完全不同。“农民画比较随意,不讲究透视,都是平面布局,可以夸张,就算画成儿童画也行。”王根生说,只要喜欢,剪纸、刺绣等手法也可以融入进去,构图饱满、整体和谐就好。

去年,萧山区农民书画协会成立,专门在老年大学开设了农民画培训班。培训班开课25期,吸引了上千人参加,而王根生是培训班班长,见证了农民画人气逐渐高涨。

王根生的农民画表现的大多是萧山百姓的新生活,也有不少已经消失的旧场景。比如,农闲时的妇女边打毛衣边给孩子喂奶、小女孩跟着奶奶学做萧山花边、一艘艘乌篷船排着队迎亲……这些都是萧山人熟悉的农村生活场景。王根生的作品《美丽乡村》已被萧山博物馆收藏,在那幅作品中,湘湖景区的老虎洞、政和桥等标志性景观汇聚在一起,湖中满是鱼儿、鸭子,一条鱼画得和一个晨练的人一般大。“一幅农民画,哪怕它是长卷,讲的肯定也是一个故事,而且画里的人物、动植物在随意布置后充满了趣味性,很有味道,人们看了常会哈哈大笑。”王根生说。

目前,萧山区有50多人专门创作农民画,以女性居多。“可能有人觉得农民画上不了台面,但千万不要小看它,画起来还是需要基础的,而且很费时间。”王根生说,国庆期间的那幅作品,他9月30日就动笔了,之后足不出户,到10月8日才算正式完成,“有时候吃晚饭都顾不上,等放下笔往画室外看,我们家老太婆都出去了,家里没人了。”

其实,退休后的王根生十余年来一直潜心作画,已经开过3次个人画展,他经常把自己的作品当作礼物送给亲友,而那些同道中人也会送他字画作为回赠。在王根生家的客厅最醒目处,挂着一幅朋友送他的书法作品:“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这其实是灵隐寺中的一副对联,王根生说他特别喜欢这句话,“我们画画也是这样。有人说,我的画画得那么好,人家怎么不把奖评给我。我跟他们说,我这么大年纪了,又不是为名利,评不评得上奖有什么关系,心态放宽一些,自己称心就好。”

11月1日至20日,“美丽乡村--萧山农民画作品欣赏”展览在杭州市科技交流馆1楼展出,参展的76幅作品中,就有王根生的画。如果你有兴趣了解一下农民画里的萧山,不妨去现场看一看。

欢迎推荐或自荐 “酷爸酷妈”

我们寻找热爱生活、喜爱分享的老人,请他们与大家分享生活技能和人生经验。

每位成功入选的“酷爸酷妈”,我们都会送出一份奖品。 “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还有积极的生活态度、阳光从容的精神风貌和出类拔萃的专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