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国内旅游市场数据

国内旅游收入数据
2010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增长5.8%;

国内旅游市场数据

国内旅游收入数据

2010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

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增长5.8%;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566万人次,增长9.4%;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增长15.5%;出境旅游人数5739万人次,增长20.4%。

二、旅游收入1000亿元以上省份 1、江苏:2010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685亿元,位列全国第一。

接待国内旅游者首次突破3亿人次,达到3.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突破4000亿元,达到4287.9亿元。

2、广东:201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804.1亿元,约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1/4,同比增长23.98%;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23.83亿美元,增长约23.48%。

3、上海:2010年旅游总收入超3400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930亿元,同比增长50%;接待入境旅游者7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9亿美元,同比增长13%。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8亿人次,同比增长45%。

4、浙江:2009年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24410万人次,同比增长16.8%,实现旅游总收入2643.7亿元,同比增长17.5%。

2010年旅游总收入将突破3000亿元。

5、山东:2010年山东实现全省旅游总收入3058.8亿元,同比增长24.7%。

其中:入境旅游收入21.55亿美元,同比增长22.1%,接待入境游客366.8万人次,同比增长18.3%;国内旅游收入2915.9亿元,同比增长25.1%,接待国内游客3.49亿人次,同比增长21.2%。

6、北京:2010年力争实现境内外旅游总人数达到1.76亿人次,同比增长5.3%,旅游总收入2615亿元,同比增长7.1%。

7、辽宁:2010年全省旅游收入目标锁定2500亿元。

力争全年接待国内游客突破2.9亿人次,国内旅游总收入2400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3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0亿元。

8、河南:2010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6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82亿元,较上一年相比,两项数据分别增长了13%和15%。

9、四川:2010年全年共实现旅游总收入1886.09亿元,同比增长28.1%;2010年四川省累计接待国内旅游者2.71亿人次,同比增长23.8%。

10、湖南:201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1425.8亿元,同比增长29.68%,喜进全国10强,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02亿人次。

11、福建:计划201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预期超过1300亿元,接待国内旅游者预期目标是1.12亿人次。

2010年1-10月福建旅游总收入约925.59亿元比增6.3%。

12、天津: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1200亿元。

2011年计划接待海外旅游者力争达到196万人次,同比增长18%;旅游外汇收入达到17.32亿美元,同比增长22%;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06亿人次,同比增长15%;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380亿元,同比增长20%。

13、湖北:2010年,湖北将全力打造一批旅游精品名牌,计划实现全省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82亿人次,总收入1,200亿元,分别增长20%。

14、山西:山西省旅游总收入达1083.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39%。

其中,海外旅游接待1302856人次,同比增长22.01%;海外旅游创汇46459.91万美元,同比增长22.93%;国内旅游接待12496.84万人次,同比增长17.8%。

15、贵州:2010年我省旅游总收入达1060亿元,同比增长了30%左右,旅游接待人数达1亿人次。

16、安徽:2010年目标是实现旅游总收入超千亿元,接待入境游客175万人次,国内游客1.4亿人次。

三、旅游收入500-1000亿元省份 17、陕西:201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98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7.6%;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人数达到1.4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6.1%。

18、云南:2010年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是,旅游总收入达900亿元,力争增幅比2009年提高15%以上。

2010年1-7月,旅游总收入达498.4亿元;全省累计接待海外入境游客345.71万人次,其中海外旅游者达178.89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6.75亿美元,同比增长12.22%;接待国内游客7961.2万人次,同比增长15.25%。

19、河北:预计2010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将达到9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接待海内外游客将达1.5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3%以上。

20、重庆:2010年全市旅游收入918亿元,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1.62亿人次。

21、江西:2010年旅游总收入818亿元,同比增长21.08%,相当于全省GDP的9.2%;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1.08亿人次,同比增长15.06%。

22、广西:2009年广西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09.9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4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4%和6.9%;接待国内游客1.1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57亿元,分别增长21.9%和33.6%;旅游总人数首次突破1亿人次,达1.2016亿人次,同比增长21.5%;旅游总收入达701亿元,增长31.3%, 23、吉林:2010年旅游收入达到725亿元,预计2011年将提升25%。

24、内蒙古:2010年旅游业总收入目标锁定720亿元,同比增长17.77%。

25、黑龙江:2010年上半年,黑龙江省接待国内游客6311.67万人次,同比增长39.2%;国内旅游收入为357.49亿元,同比增长33.6%。

四、旅游收入100-500亿元省份 26、新疆:2010年旅游收入281亿元;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06万人次,创汇3.2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3038万...

2017年国内和入境旅游人数超过51亿人次是真的吗?

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日前发布了《2017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2018年发展预测》。

其中预计,2017年中国国内和入境旅游人数超过5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5.3万亿元,明年预计旅游总收入将超6万亿元。

2017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3.17%和16.55%。

周末游、自驾游、都市游、乡村游、周边游等细分市场延续高速增长态势。

2017年中秋、国庆超级假期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增长了11.9%和13.9%。

出境旅游市场增长稳定,入境市场增长近期虽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全面恢复增长通道,全年国际旅游市场有望保持平稳发展。

蚂蜂窝联合创始人兼CEO陈罡表示,旅游已成为中国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旅游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旅游需求日益多元化、碎片化。

赴欧洲游是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

据报道,近日相关部门和旅游网站一起发布了2017《上半年赴欧洲旅游趋势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赴欧洲游客实现了65%的同比增长,赴欧洲游正在逐步演变成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

报道称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赴欧洲游客实现了65%的同比增长,其中跟团游实现了81%的高增长,目的地跟团游增长翻番,增长率达103%。

尽管选择自由行的中国游客占比仅为15%,但增长速度较快,自由行游客规模同比增长了26%。

从游客评价看,受调查的中国游客对欧洲游整体满意度达94.8%。

从网上数十万跟团游客的点评看,平均评分高达4.7分(5分制),欧洲游从硬件配套、导游服务、行程规划等方面获游客高度认可与好评。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人赴欧洲游将呈现两大发展趋势:一是随着二三线城市与欧洲开航及包机的增多,欧洲游客源市场将向二三线城市分流渗透,且以经济型旅游团为主,而一线城市将倾向于选择精品化的深度旅游产品;二是自由行、半自助游市场会有较大增长,私家团、定制游成为部分客人的选择。

专家表示,旅行社应该在此趋势之下加强创新升级产品和服务以迎合需求,满足更多人的旅游需求。

...

2017年中国出境游人数达到多少亿人次?

8日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透露,2017年,我国人均出游已达3.7次,旅游成为衡量现代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刚需。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中国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地位。

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旅游市场为5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为4.57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01.15%。

2017年入境旅游人数为1.39亿人次,其中,外国人2017年为2910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7%。

在出境游方面,2017年出境旅游市场为1.29亿人次,比2012年增长了4580多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9.17%。

在旅游投资方面,预计2017年全国旅游投资达1.5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民间资本投资占60%,形成了民营为主、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投资格局。

政府怎么样发展旅游业 2017国家对旅游业的政策

争议2017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三大趋势 1、出境游挑战与机遇并存,东欧、东南亚看好 2016年11月9日,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

当天,旅业网发表文章《特朗普胜选美国总统,对中国旅游业有哪些影响》,文章中,我们做了一些预判: 全球各热点地区地缘格局可能出现微妙变数,对于时刻祈祷世界和平的中国出境游业者来说,我们也很想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

特朗普在竞选过程中曾再三强调,将对美国的移民政策乃至入境政策进行调整。

这当然并不是针对华人,但是肯定也会影响到华人,程度大小而已。

而这对于赴美游肯定不是什么利好,尤其是自由行。

再考虑到近来欧洲整体上保守主义的回暖,不难想象,欧洲游尤其是自由行,将可能会和美国游一样,会有一些波动。

4个月过去,当初的预判似乎正在应验。

随着美国入境政策的收紧,赴美游正在出现波动。

而自去年以来,受安全局势影响很大的欧洲及中东非旅游,因为今年将要举行的备受瞩目的荷兰、法国、意大利大选,及其可能随之出现的“特朗普效应”,现在看起来,无论团队游还是自由行,都难言乐观。

好消息则是,对于东欧旅游来说,2017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之年。

就更为广阔的亚洲市场而言,台湾游看起来很难回暖,韩国游基本上已经降到了冰点,显然这给了日本市场更多的机会,而更大的机会,或许会落到传统的东南亚市场,尤其对于致力于转型升级的泰国游来说,这绝对是个天赐良机。

2、IP终受市场青睐,驴妈妈或成最大赢家 与出境游市场的雾里看花不同,国内游市场继续稳步上升。

来自国家旅游局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出境旅游人数1。

22亿人次,同比增长4。

3%,国内旅游44。

4亿人次,同比增长11%。

预计2017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48。

8亿人次,同比增长10%;远高于正常情况下出境旅游人数的1。

23亿人次,及4%的同比增长。

由此可见,国内游势头之强劲。

大好局面下,国内游的竞争也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其中最大的赢家,或许将是一直推行IP战略的驴妈妈。

所谓IP,特指“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对于IP的内涵,现在大家约定俗成的会着重强调其非凡价值。

通常认为,品牌、粉丝群、产业链是IP存在的基础。

成为IP应该具备几个条件,这也是其具体价值的体现: 1)知名度高。

在目标受众中影响巨大,有广泛的粉丝群。

2)衍生能力强。

能够以IP为核心开发大量衍生产品,形成系列产业链条,附加价值高。

3)迁移能力强。

在衍生产品开发时可以吸引IP原有粉丝群的迁移性消费,形成固定的消费群体。

自去年起,驴妈妈及其母公司景域集团便开风气之先,强力推行其IP战略,发力于三大品类IP品牌:渠道IP、服务IP、产品IP。

半年多下来,已是成果累累,收获多多,充分阐释着洪清华对于景域2017年的战略:“合纵连横、饱和攻击;IP矩阵、落地生根;企业建设、资本助力”。

远的不说,单说最近其3月来的三大动作。

3月3日,由句容市人民政府、丰盛集团、景域集团主办的“赤山湖国际旅游度假区IP引擎项目签约仪式暨启动大会”在赤山湖湿地公园隆重举行。

赤山湖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总投资达260余亿元,此次首期签约项目包括中国乡村旅游第一“网红”袁家村、国内首个野奢度假酒店品牌帐篷客、著名足球明星孙继海旗下秒嗨潮流运动乐园、源自日本的KANDU亲子小镇和虹之汤温泉小镇等5大特色度假IP项目,志在整体打造成为继迪士尼、长隆后的中国旅游度假目的地全新强IP。

3月9日,武汉卓尔足球俱乐部2017赛季出征仪式暨新球衣发布盛典在武汉举行,驴妈妈成为球队的赞助合作商,开始体育+旅游布局。

此前一天,全球第二大旅游景点营运公司默林娱乐集团、景域集团战略合作发布会在上海乐高探索中心隆重举行。

以往驴妈妈主要是与默林旗下景区在票务方面合作,境外有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新加坡杜莎夫人蜡像馆、伦敦眼、暹罗海洋公园等,境内包括上海长风海洋世界、武汉杜莎夫人蜡像馆、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上海乐高探索中心、重庆杜莎夫人蜡像馆等,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此次合作是上升到集团层面的战略合作,景域集团不仅要为默林旗下已开景区和即将新开的重庆海洋探索中心、沈阳海洋探索中心、沈阳乐高探索中心以及北京、上海乐高乐园等场馆输送更多游客,还要通过整合营销、大数据等为默林带来综合价值,尤其在亲子产品创新、联合营销等方面加深合作。

用默林娱乐集团中国区总经理陈洁的话来说,景域集团是国内唯一可以为景区提供从规划设计、营销策划、运营管理、项目投资、游客输送,到IP打造以及投融资等上下游旅游O2O“一站式”产业链服务企业。

由此可见,旅业巨头在比拼传统硬实力的同时,IP打造及运营能力正在成为新实力的象征和重要指标,而在这方面先行一步的驴妈妈,或许终将成为最大的赢家。

3、门店焕发新生机,携程将要一统天下? 最近有一个被旅游业界普遍忽略的新闻来自于去哪儿网创始人庄辰超。

庄辰超现在的身份是斑马资本创始合伙人,出手投资的第一个项目,是叫做“便利蜂”的便利店。

没错,就是街边的便利店。

2017年我国在线旅游行业政策分析 《关...

国内旅游收入数据是什么?

大兄弟,你问的问题我很晕啊,你已经到了忧国忧民的境界了。

众所周知,我国将在2020年成为第一大旅游目的地,第四大旅游客源地。

可以说从现在这个阶段,我国的国内旅游应该是一片欣欣向荣了,前程无比了,号称“无烟产业”。

但观察一下现实,我国的旅游市场一片死气沉沉,活跃度低,部分旅游企业,旅游从业者,涉及旅游的相关市场给整个旅游产业都带来了很差的影响。

中间原因很多,在这不一一例举。

只有一句话:我们所知道的和我们所能做到的还远远不能达到整治国内旅游市场的目的。

如何加强国内旅游市场管理,我只能天马行空,不痛不痒的畅我所言:一、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旅游市场。

《旅游法》--这是个鸡肋二、政府放开旅游监管和门槛,让平民百姓参与到旅游市场中,让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涌入到旅游市场,这样才能形成竞争机制,百姓从中获得利益。

现在的情况是,大型旅游国企都像一匹匹待要僵死的骆驼,死不死活不活的,占据了好资源好资金,就是不产生效益,空损国家资源,而小企业根本没有权益和利益可言。

总之,我认为,当今旅游市场不活跃的重要原因就是,政府介入的太多,管的太多。

政府的经济职能是宏观调控,扶持市场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而现在政府所作的是,严格控制民间进入,政府和国企瓜分旅游资源开发和收益权,导致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当然还有其他措施,没什么新意。

不多说我的见解,仅供参考

2016年中国出境旅游多少人次?

近日《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

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共有1.22亿人次出境旅游,共花费1098亿美元,出境旅游市场增长呈趋缓态势。

该报告由中国旅游研究院组织专家团队编写,是自2003年以来连续出版的第十三本出境旅游研究报告。

报告展现了2016年出境旅游市场的总体状况、客源地产出特征、目的地消费行为与满意状况。

报告称,过去一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需求进一步释放。

2016年我国出境旅游市场达到1.22亿人次,出境旅游花费1098亿美元,同比增长4.3%与5.07%。

虽然各省(区、市)出游人次从东到西仍然表现为“6:2:1”的递减形态,但西部地区爆发出强大的旅游消费潜力,云南、四川、青海、内蒙古、新疆等省份旅游消费增长速度较快。

收入的增长让中国游客的旅游消费从“买买买”向“游游游”转变。

调查显示,游览观光和休闲度假是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

其中广州和重庆的游客对旅游景点及目的地吸引力最为看重,上海游客对旅行费用和景点吸引力较为关注,北京游客对旅行费用敏感度较低、对休闲的环境要求较高,而成都游客对旅游地交通、住宿及饮食的要求相对更高。

...

2018年春节国内旅游将达多少亿人次?

2018年春节消费市场运行保障、文化活动、假日旅游等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晓峰介绍相关情况。

今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18年春节消费市场运行保障、文化活动、假日旅游等情况新闻发布会。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晓峰在会上表示,春节是探亲访友、阖家团聚的节日,家庭游特色明显。

综合旅游市场预订等情况预测:春节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市场将达3.85亿人次,同比增长12%,预计将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60亿元,同比增长12.5%。

王晓峰指出,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成为广大群众度过春节的重要方式,春节旅游市场将持续红火。

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调查显示:我国居民2018年第一季度出游意愿为83%,其中48.9%的游客选择在春节出行。

交通的便利以及旅游产品的丰富,使得南北方的人们在过年期间,可以打破空间的限制,感受季节在旦夕之间交替的乐趣。

北方人热衷到海南晒太阳,南方人则选择到北方看冰雪,南下避寒、北上玩雪仍是广大游客春节出游的重要动机。

调查显示,在春节具有出游意愿的居民中,65.9%选择国内中长线游,比例最高,三亚、哈尔滨分列国内旅游目的地城市前两位,海岛游、冰雪游热度最高。

52.7%的游客选择了家庭自助游,34.5%选择近郊游,显示出越来越多久居都市的城里人愿意在过年期间,到乡村农家院或客栈民宿感受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带来的乡愁,体验浓浓的年味。

此外,都市旅游方面,二、三线城市商业街区、博物馆、主题公园、游乐场、动物园、庙会有望迎来大量游客。

王晓峰透露,据调查显示,度假休闲超越了景点观光成为居民春节假日出游的第一动机。

选择度假休闲排解工作压力的游客占到50.5%,选择观光、增长世面的游客占48.9%,温泉游、养生游等康养休闲游最受游客关注。

此外,以发现和探索为出游动机的游客占比达到36%,表明越来越多的游客更加追求旅游品质。

与冰雪游相结合的运动休闲产品,与研学游相结合的高科技体验产品,与家庭游相结合的生态采摘、美食品尝等个性化高、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备受欢迎,有望迎来更多游客。

2018年中国旅游经济总体情况如何?

据报道,中国旅游研究院和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近日发布了第十部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2017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2018年发展预测》,明年旅游经济总体持乐观预期。

报道称,《分析》预测,明年国内旅游持续增长,出境旅游稳定增长,入境旅游平稳发展,旅游投资维持高位,旅游就业稳步增加。

国内和入境旅游人数有望超过5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预计突破6万亿元。

旅游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新解决旅游就业100万人。

2018年,稳步复苏的世界经济将进一步夯实国际旅游市场的经济环境,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推动旅游业更平衡、更充分发展,旅游业政策红利将加快释放,这些都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利好。

《分析》认为,2018年应抓住旅游经济继续繁荣增长、理性发展的主基调,把品质旅游作为全年旅游发展的工作导向,围绕更多国民参与、更高品质分享两大目标,全面深化全域旅游、供给侧改革、旅游外交等一系列重点工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