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牛降旅行费用
点雨绕山岚石台降牯牛那没有踪影的山风拂起了多少年岁带着多少传说在这山林中在那流云间镌刻静默忘了尘世据说,古代的牯牛降山中生活着一只名叫雀的怪鸟。《山海经》说这种鸟
点雨绕山岚
石台降牯牛
那没有踪影的山风
拂起了多少年岁
带着多少传说
在这山林中
在那流云间
镌刻静默
忘了尘世
据说,古代的牯牛降山中生活着一只名叫雀的怪鸟。《山海经》说这种鸟"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以各种飞禽走兽为食,连人也敢吃。弄得方圆几百里的山中,鸟兽绝迹,不见人烟。话说春秋时期的老子为了传授教义,他辞官归隐,云游四方,到各地传经授道。一日,他骑着青牛,路过牯牛降山中。行了半天,天上不见飞鸟,地上不见野兽,水中不见一个活物,甚感奇怪。当他跨下坐骑,准备打尖休息时,忽然一声怪叫,狂风呼啸,一只巨大的怪鸟从天而降,直向他和青牛扑来。正在吃草的青牛,对天一声长哞,瞪圆双眼,张开四蹄,腾飞而起,用双角向怪鸟顶去。这雀平日见啥吃啥,骄横惯了,哪把这只牛放在眼里,不防这只青牛有此神力,一不小心,被牛角顶折了翅膀,怪叫一声跌落在一道山梁上。青牛见状,纵身跃上山梁,将怪鸟紧紧压在身下,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时间一长,青牛化作了巨石,怪鸟的尸骨烂成了泥土,羽毛变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树。为了纪念这头大青牛,人们便把这座山起名叫做"牯牛降"。
石台牯牛降,是一直想去的所在,每一次在网上瞥见青山云海的画面,就特别向往。毕竟这里没有我时常行走的高海拔,毕竟这里植被繁盛。
爬山,阴雨天气对于纯粹的游山玩水来说是件好事,微凉的山风,淡淡的青草山林香;可对于我这个已经在旅行途中有着不拍照就很崩溃的强迫症患者而言,那就是天公不作美。从酒店出来,本想放无人机,却因为那淅淅沥沥飘着雨的天而作罢。
满怀的遗憾,索性只带着相机,去往景区。
直至走进景区,点雨绕山岚,这我从未想过雨天如此的景象,在那一刻,扬起了笑意。或许不带无人机,只带着个相机,呼吸着沁人的清新空气,享受着细雨纷飞,打在身上的秋的凉意,焉知非福。
龙门潭水 梦回九寨
刚走进景区,似乎就像牯牛降的昭示,叩问我的不安与预设立场的遗憾是一场笑话。
龙门潭,是从一开始的惊艳。很多时候,水的艳丽秀美,来自阳光的眷顾,可在雨天的青山流水,却显得碧玉如洗,带着初秋渐渐泛黄的叶,仿佛跳跃时空,让人有种置身九寨沟的错觉。
拾级而上,沿着潺潺流水声踱着步子,逃离了刚劲混凝土的都市丛林,喻情山水间,说不上的舒服惬意。
偶然间,瞥见远处,如仙子般远眺,已不知是景美,又或是人美。
不多久,来到一处吊桥,溪水从桥下湍流而过。
走上吊桥的晃动,亦或静立吊桥上的安静,都让那一切的画面,显得醉人。
栓牛石 目连戏 你不能错过的风景与文化
走过吊桥,路开始变得相对辛苦。原因是:该爬山了。
但这对于我一个常年游走在高原户外穿越的人而言,或许没太大的感觉。而这段路,带着些许的遗憾是——天作迷宫。既然名曰天作,顾名思义,就是老天的杰作,据说天作迷宫中石洞几许、环环相扣、有趣而易迷路,所以就有了迷宫之称。
我和小伙伴们到了天作迷宫外,由于雨势渐大,为了安全考量,不得不放弃了天作迷宫的行走。可我一直在想,天作迷宫如果在晴天的日子里,光透过石缝与林间,斑驳的美感又会是怎么样一场引人入胜的画卷。
只是这一切没有如果,我们只能顺着普通的游客道拾级而上。遇见山间的凉亭,遇见栓牛石。站在凉亭远眺,雨带起了远山的云雾,如落入凡尘的仙山。那一刻,突然释怀,突然觉得,就算是没有了光的雨天,在牯牛降也未尝不是一种享受,一种另类的美。
拐过栓牛石的凉亭,已没有太多向上的山路。
雨滑落亭角,滴落,或挂在崧间,又或溅起丝丝清亮。
回首望向栓牛石,回首远处的山田,远处的凉亭,远处古朴的白墙灰瓦,那美如画的风景中,曾几何时,我们是否也是那画中人,亦或画中仙。
中午,是在山顶的一处茶亭吃着砂锅饭。
却恰恰遇上了景区里演出的目连戏。目连戏是个复杂的文艺现象,是各种思想历史积淀,它涵盖多元思想,包容多种艺术。在思想内容方面溶合儒、释、道三家思想;在艺术形式上,目连戏演出时,有脚色行当、唱做念打,包容各种杂技、歌舞、百戏,以及大量的民间风俗,并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矛盾冲突的安排,具有结构艺术的整体性,对研究中国戏曲的形成及发展衍变都是一个极好的剖析个例。
而牯牛降范围的目连戏又独具特色,由于古时交通不便,加之山匪横行,于是往往山村间小范围地域内会形成一种当地独特的切口又或者独特的小众方言,在外界来听来是完全不懂的,这牯牛降目连戏是口口相传的当地小众方言,就算是现在生活在石台的老人都不是每个人都能听懂的。
竹林风 飞瀑如梦
午后饭饱,离开茶亭。
下山的路,幽静蜿蜒。竹林带起的风,响起沙沙作响的乐章。
同行的伙伴问我,一路难得见人的雨天,牯牛降是否如我所想的喜爱。
我说,为什么不呢?这份静谧,这份清凉,也许是晴天难觅。
穿过竹林,我们来到牯牛降的另一个景点,四叠瀑布。我也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出行已不再去做详细的攻略,就算是在一个景区里,也喜欢这样随心随性,停停走走,享受着那份慢悠悠。也因此,很多也许旁人明知的美景,在我这,反倒成了惊喜。
我也忘记我看过的瀑布有多少,可我还是喜欢。
喜欢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
喜欢飞瀑溅起水汽湿湿的空气。
四叠瀑布最特殊的地方在于,瀑布之下必有深潭,可在瀑布最下端的地方,因为山石嶙峋,所以并没有所谓的深潭形成。
严家古村 隐世山间
东汉隐士严子陵的后裔,在这位于石台的牯牛降山脚下,千百年风雨,化作了这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皖南古村。我们谁也说不清历史的流向,也经不起时间的流逝,只有这些建筑,在陪伴春去秋来,在诉说过往。
雨天,你遇不见太多的人文,却找得到躲雨的屋檐。
整个村子,在大雨中,显得更加深邃、静谧。
光与影的交错处,雨滴仿若繁星,星星点点的坠落。
敲击着黛瓦白墙石板地,滴答错落的声响又是多美的乐章。
后记
离开牯牛降主景区。
阳光才渐渐拨开雨雾,像躲猫猫一般又稍纵即逝。也难怪,向日葵田里的向日葵,少有的背对着太阳。
路旁,一个老者,正慵懒的享受着晴雨交错的时刻,点着旱烟枪,似乎在低头沉思着些许过往。
食宿
回到龙门山庄, 螳臂当车的螳螂真的挡住了我的去路。
简单农家菜的晚餐,丰盛而舒服。哎,谁叫我已经在藏区吃了快一个月的牦牛肉。这里农家菜里鲜甜绿色的农家蔬菜,真的让人都变得清爽起来了。
可小伙伴们不甘心,晚上又搞起了烧烤,好吧,我只能默默的接受,我的“清肠”计划又失败了。
晚上沉沉的在雨夜中入睡。第二天离去的清晨,牯牛降像是和我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放晴了。我也不想纠结太多,或许旅途中的每一场遇见,每一段的阴晴雨雾。就像这一个清晨的无人机拍 摄,阳光照见山谷,直抵心田。
tips:
牯牛降景区门票价格:105元
A.免费政策:身高1.2米(不含)以下儿童免票;军官凭军官证免票;70岁(不含)以上安徽的老人免票。
B.优惠政策:身高1.2(含)--1.4米(不含)儿童半票;残疾人凭残疾证半价 ,优惠票景区不提供发票。网购有优惠,85元哟~
住宿:景区内酒店和民宿很多,但唯一一家星级酒店是龙门山庄,它以典型的徽式建筑为特色,酒店房间风格倒是还有点档次,就是山里虫多,记得带上些防蚊虫的喷雾为好。
价格:200-400元不等
交通:1、各地到池州:
上海、苏州、南京等地到池州,从6点到18点基本每小时一班,大约3个半小时就能到池州
安庆到池州,基本半小时一班,20分钟就到池州
合肥到池州,一天9班高铁,1个半小时到达池州
北京、山东等地到池州,一天一班,6个半小时就可以到池州了
2、池州到石台:
每半小时都会有一班车从池州西门汽车站发往石台县,一个半小时到达
3、石台到牯牛降:
有公交车前往牯牛降景区,7点半开始,基本半小时到一小时一班车,车程1小时不到
4、池州九华山机场距离牯牛降景区约3小时车程;池州火车站距离牯牛降景区约2小时车程,距离较远,打车费用较高,不太介意,个人觉得不划算,当然如果你不差钱,这也是一种到达景区的方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