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旅行奥义
佛法讲坚固的执着叫『爱保』。他怎样保持住?「贪心深重」叫『贪重』,『爱保贪重』。他不了解事实真相,连自己的身心都保不住,何况身外之物?佛教我们的决定正确,佛不教我们保财,佛
佛法讲坚固的执着叫『爱保』。他怎样保持住?「贪心深重」叫『贪重』,『爱保贪重』。他不了解事实真相,连自己的身心都保不住,何况身外之物?
佛教我们的决定正确,佛不教我们保财,佛教导我们生财,这个意思多好,能生财,不要保这个财。财怎么生的?财就是财布施生的,你有多少财你就布施多少财,这叫生财。愈施愈多,愈多愈施,它是循环的。那就愈施愈多,这才真正懂得叫爱保,世间人把它搞错了,完全搞颠倒了。
法布施亦如是,自己知道的,恨不得人人都知道,我好好教他,愈施,愈生愈长智慧,愈长智慧就愈多行法布施,愈施愈多。无畏布施因果亦如是,肯修,健康长寿,愈是健康长寿愈要多行无畏布施,老而不衰。这叁种布施得叁种大福,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叫生福。
贪悭与布施完全相违背,菩萨六波罗蜜第一个布施,布施就是度悭贪的。悭贪吝啬,这是错误的,但是这种人还特别多,尤其是现代,走遍全世界到处都能看到。那看到他们的果,『心劳身苦』,操心,患得患失,没有得到的多求,贪而无厌;得到之后,实实在在说保不住,想尽方法来把它保住,希望自己能够佔有,希望自己能够支配,殊不知全是假的。
我们看到的「终生劳苦」,一直到「寿命终尽」,他还没放下。他的罪业轻的,不能放下就畜生道去了,造的一身有罪业,他得不到人身,畜生道。生在哪裡?生在他珍藏他的钱财的地方。那个财库裡头没人住,有蟑螂,有老鼠,有蚂蚁,他去投这个胎,捨不得离开,很可怕,这是事实真相。
我很相信,佛教与科学,是孪生双胞胎,既各有侧重,又出自一体。科学,毕竟不是本人专业,因此,对引力波的理解不免偏差,但因爱教心切,特写此文,不妥之处,请方家教正。
引力波:宇宙时空的弯曲
100多年之前,牛顿经典物理学的引力理论和绝对时空观,被爱因斯坦只手推翻,爱因斯坦提出了时间、空间互为一体、不可分割的理论,并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根据相关科学家的介绍,在牛顿力学中,万有引力被认为是有质量的物体相互之间所存在的引力。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则指出:物体的质量会使时空弯曲,比如,人在沙发上坐下时,沙发就会向下凹陷,沙发周围的物体就有向中间滑落之势,万有引力是这样产生的。在宇宙中,恒星、行星、黑洞等大质量的天体,会让时空弯曲,产生引力。而引力波则是时空的扰动以波动的形式向外传递,故引力波又被诗意地称为“时空的涟漪”。任何带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都会产生引力波,但是日常的引力波都太弱了。科学家介绍说,引力波的强度跟天体的质量和运动剧烈程度有关。天体质量越大,运动越激烈,产生的引力波就越强。宇宙中发生重大事件时形成的时空扰动,比如黑洞并合、星系合并、超新星爆炸等,这类引力波相对容易探测,但是难度仍然很大,而且对仪器设备和人员水平的要求都非常高。
了解引力波的发现历程,感到今天科研事业所投入的资金和人员规模是令人惊叹的,同时,现代科研成果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
“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瞎子。”“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他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识上,这种宗教意识来源于宇宙万物合而为一的体验。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宗教。若问哪种宗教可以应付现代科学进展的需求,那么这个宗教便是佛教。”在《爱因斯坦文集》中,记录着这位伟大科学家关于科学与宗教问题的感悟。
诚如爱因斯坦所言,佛教是富有科学精神的宗教。
佛教是智信、理性的,而非迷信、盲信,佛教是探索宇宙万物及生命规律的智慧之道。佛教和科学的不同之处在于,科学主要关注物质世界的规律,而佛教还关注心灵世界的规律;科学对于世界的研究局限于现世,而佛教的研究贯通生命的三世。
作为佛教徒,每当有重大科技进步的事件发生,我自然会用佛教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引力波的发现让我联想到佛教的时空观。
佛言不虚!详解引力波与佛教的时空观
引力波与佛教的时空观
支持爱因斯坦在100多年前预言引力波存在的时空观,是时空一体、不可分割的相对时空观。爱因斯坦指出,时间与空间皆是相对的,绝对独立的时间与空间是人的错觉,是不存在的。时空一体,还会“弯曲”,产生引力、引力波,这超出了一般“眼见为实”的世间经验。正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理论物理终身教授、著名物理学家丽莎·兰道尔在《弯曲的旅行》一书中所说:有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空间(以及时空)由一个静止的舞台,演变成为一个能够移动和弯曲的、有着自己丰富生命的动态实体。
可以说,爱因斯坦是一位罕见的天才,而爱因斯坦的时空观,则与佛教的时空观有类似之处。比如,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缘起性空,是如实洞见宇宙中一切万事万物,都依赖于各种因缘的结合而产生。以缘起的观点来看,时间、空间、物体都是相互相待而成的,没有绝对独立存在的可能。
佛教时空观的重要特点,是不二一如、圆融互摄。时空不二,小大一如,这用一般世间的常识、经验是难以想像的。
爱因斯坦的圣经-可以反复吟诵的宇宙史.自然史与科学史-(上下全二册)科学与自然书籍¥56购买
《六祖坛经》云:“佛法是不二之法。”所谓“芥子纳须弥”,“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海,自他不隔于毫端。”“针锋上立无边身菩萨,藕孔中丝悬须弥之山。”“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时间的刹那与永恒、空间的藕孔与高山可以不二,可以融会贯通。时空也是不二,万古长空可凝聚为一朝风月,一朝风月可涵摄尽万古长空。
如《楞严经》云: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维摩诘经》云:于是长者维摩诘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三万二千师子座,高广严净,来入维摩诘室,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见!其室广博,悉皆包容三万二千师子之座,无所妨碍……
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广之座,于毗耶离城,无所妨碍,又于阎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诸天龙王鬼神宫殿,亦不迫迮。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华严经》云:小世界即大世界,广世界即狭世界,一世界即不可说世界,不可说世界即一世界。
又云:所谓一切世界入一毛道,一毛道入一切世界。一切众生身入一身,一身入一切众生身。不可说劫入一念,一念入不可说劫。一切佛法入一法,一法入一切佛法。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云:“一一微尘中,各现无边刹海;刹海之中,复有微尘;彼诸微尘内,复有刹海;如是重重,不可穷尽,非是心识思量境界。”
华严十玄门的奥义,亦揭示了微细相容安立门,一多相容不同门等事事无碍的真理。
佛言不虚!详解引力波与佛教的时空观
时间与空间、有限与无限、微观与宏观,圆融无碍,不二一如,不可思议。
正版一次完全读懂佛经佛教常识了解佛教心经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家庭读本易懂白话图解¥29.8购买
佛教时空观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时空及一切现象都是唯心所现的相对时空观,所谓万法唯心、三界唯识。这,与爱因斯坦的时空观有相似之处,与现代物理学量子理论中,观察者与被观察物密不可分的观点也极为相似。
佛教认为,包括时空在内的万事万物都与众生的心密不可分。
《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又云:始从一念终成劫,悉依众生心想生。
我们人眼中所见到的水,在不同层次的众生,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天人眼中的水为琉璃庄严,鱼所见的水是自己的房子,鬼见到的水则为脓血。
天人的时间,与人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四王天的一日,相当于人间五十年;忉利天的一日,相当于人间一百年;夜摩天的一日,相当于人间二百年;兜率天的一日,相当于人间四百年;化乐天的一日,相当于人间八百年;他化自在天的一日,相当于人间一千六百年。
了凡佛语:感恩每一个人的出现
每一个
在你生命里
出现的人
都有原因
都有使命
喜欢你的人
给了你
温暖和勇气
你喜欢的人
让你学会了
爱和自持
你不喜欢的人
教会了你
宽容和尊重
不喜欢你的人
让你知道了
自省和成长
没有人
是无缘无故
出现在你生命里的
每一个人的出现
都是缘份
都有原因
都值得感恩
爱因斯坦传值得珍藏的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的传记传记书籍¥88购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