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旅行导游
成都马女士和丈夫为了度蜜月,在当地的国际旅行社报了一个7天5夜的泰国旅行团,费用为2180元每人,成团最低人数为30人。两人都是第一次出国游,但经历却没有期望中那般美好。晚上11
成都马女士和丈夫为了度蜜月,在当地的国际旅行社报了一个7天5夜的泰国旅行团,费用为2180元每人,成团最低人数为30人。
两人都是第一次出国游,但经历却没有期望中那般美好。
晚上11点半的飞机,第二天凌晨2点到达泰国曼谷,在前往酒店的大巴上,负责接待她们的泰国男导游说了这么一句话。
“ 他说如果要好玩,就走他介绍的自费项目的行程。”
当时又累又困的马女士也没多想,因为在签合同时,已经写明了旅途全程无强制消费,自愿购物。
可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不止酒店住的一般,就连景点也跟赶场似的,匆匆游览一下就走了,导游对大家的态度也不怎么友好。
向领队反映也没用,对方还劝大家好好听导游的话。
听到导游的话,无非就是掏钱呗,马女士和团里的其他成员主动找到导游,加了几个自费项目。
但花了钱也没得到应有的尊重。
在一个卖乳胶产品的购物点,因为团里只有一名成员购买乳胶枕头,导员就骗大家说大巴车没来,硬生生拖了大概两个小时,不让大家上车。
实际上,大巴就在门外候着。
在领队和导游的协调下,团成员们好不容易上了车,却在车上遭到了导游的辱骂和威胁。
“ 我不信你们中国人不用逼的。”
“ 逼到你们做出来为止。”
领队也被导游这番话给激怒了,回怼过去,“ 谁让你这样讲话 ”。
导游并没有因为领队说要投诉的话而有所忌惮,态度反而更嚣张了,让领队直接下车,明早自己打的回曼谷。
回到酒店后的团成员们,越想越后怕,尤其是导游总是反复说道,泰国治安不好、警察效率不高,觉得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
当晚,马女士和团成员们便准备 “ 逃跑 ” 了。
他们拿着行李偷偷下楼准备打车去曼谷,前台发现异样后跟导游打了电话。
团成员们在的士上“ 逃亡 ”,导游就骑着摩托在后面追,中途换了辆车,才把导游甩掉。
没追到成员们的导游,在群里发消息称,如果第二天上午9:30之前,没有见到各位,他就会报警并通知中国驻泰使领馆。
团成员们并没有回应。
第二天凌晨1点多,团成员到达曼谷。下午5点,和领队在机场汇合,乘坐次日凌晨3点10分的飞机回国。
事后安全回国的团成员,向旅行社要说法,对方却似乎不以为然。
“ 这个在行业里就是一件小事。”
在美国,你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在中国某旅游网上花万元,费用包括机票在内,行程包括洛杉矶、拉斯维加斯、黄石公园、大峡谷、马蹄湾、圣地亚哥等,让你玩到哭!
杨女士赴美自由行就经历了,哭的事情...
杨女士通过国内旅游网站,缴纳9607元人民币参与此次美西11天游,签约时就和该旅游网站说好,行程中的“自费游”项目可以自行选择参加。到达洛杉矶后,由几个旅行社凑成32人团组出发,被巴士载到圣伯纳汀县巴士度(Bastow)附近的酒店下榻。
她指出,在旅行团出团行程中标注,9日、10日两天都是自由行,就意味着团员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分别在9日前往大峡谷(南峡)和10日到羚羊谷游玩。可没想到导游8日通知大家,参加未来两天自由行需缴纳520美元团费。由于自己赴美前刚刚发烧痊愈,这两天烈日炎炎,而且还突然有工作要完成,她便跟国内来的领队和美国地陪邹姓导游表示,不想参与两天的旅游项目。
“当时导游表示,“如果你不参加自费游,公司本不应该同意你进团”,“要跟公司报告”等等。”
据杨女士说,第一天包括她在内共有九名团员,不想参与第二天自由行。但一早如期出行的旅行团,竟然行至中途将他们九人留在公路旁的一个加油站内,没有出租车也没有公共交通,从上午11时半等到晚间8时,才等到巴士将他们接走。
杨女士说,有了第一天的不快经历,其余八位首日没参加自由行的团员,第二天都乖乖缴纳260美元团费参加,她因为身体不适、调节时差,依旧坚持第二天不参加。10日一早9时多,羊女士又被单独留在中途一个汽车旅馆旁的加油站。无奈下,只好到旅馆借用无线网络才能保持和朋友联络。
杨女士哭诉,这两天的经历让她对首度赴美旅游十分失望,真实的接待环境与赴美前的合同所述也完全不同。行程安排本来写到下榻旅馆是三星级,到地一看是汽车旅馆。本来说好的自愿付费旅游,变成强制性,不想参加就要独坐一整天加油站,白白浪费时间。
美国地广人稀,你不用逃,直接扔你荒漠...
在导游这个行业,这几乎是一种潜规则。导游没有底薪,羊毛要出在羊身上,不是有一本书《叫我如何不宰你》,“知道我在宰你吗?”人地生疏,语言不通,在国外更离不开导游,对导游的依赖性就更重,我们的导游说:“你不被我宰,还是要被别人宰,倒不如我来宰。
不过,宰人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况且现在出门旅游特别出国旅游的人也不是等闲之辈,要宰他们也不是那么容易,看看我们的导游有哪些“绝招”。
为了写这篇稿子,专门约当导游的朋友聊天,这位导游朋友特幽默,可爱,开着玩笑,半真半假讲到了从接客到送客的整个过程。
一,接到客人:“欢迎来到孤独的天堂”,不是人们常说:中国是“好脏好乱好快活”,美国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吗?所以美国华人导游用那样的开场白。当然要讲很多注意事项,安全,语言等等。人地生疏,一开始你就自觉不自觉地听导游的,导游是你唯一的亲人。”
二,住的地方,尽量在郊外,酒店价格便宜外,有利于控制客人,因为有些旅客来美国就跑掉了,离开旅游团,留在美国不回去,这是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让客人没有机会自己买东西,所以住的地区尽量离市区远,晚上回到住处,四周黑麻麻的,想跑也没有地方可以跑,例如:旅游团到纽约,差不多都是住在曼哈顿对面的纽泽西。
三,玩的尽量累,把你的时间排得满满的,你根本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有朋友接应,也不会出去。”
四,玩累了,快要回国了,出国一趟,总得买点纪念品给国内的朋友们吧,这时候你就像菜板上的鱼,任导游带到哪家店。
导游一般都会把旅客带到专门卖回国纪念品的地方,这些商店一般都不会在临街的店面里,往往是在楼上,电梯上去以后,就不太方便到街上的其他商店买东西,导游一般都会在门口,一有人出来,就说,不安全,不方便,时间不多等等理由,让客人不要出去。
如果你说要抽烟,他就会带你到早准备好的过道或者房间,这样就无法比较这里的商品价格和其他商店价格的高低。第二天就要回国了,没时间,将就买吧,每个人饥不择食,大包小包,店主脸上笑开了花,导游心里乐滋滋。这种地方平常不开门,只是针对旅游团,有团来了,就开,特别为旅客服务。
有些客人问:为什么在这里买的东西比在中国买的还贵呢?
据说有游客买护肝方面的药,别的药店12美元一瓶,这里58美元一瓶,店主说这是美国最好的保护肝的药品,结果标签上还有中文“金牛牌”。
国内人很喜欢的黄油,美国其他商店3美元一瓶,在这里20到30美元一瓶。
擦脸的美容品,擦一下年轻10岁,擦2下年轻20岁……有些人一下子就买几十瓶,几十到几百美元一瓶,有人一买就几十瓶。
店主回答:你看到的肯定是中国制造,这可是美国制造!然后你就只能说:哦,原来是这样的!
我问导游一般什么时候拿回扣的钱呢?
客人下去,假装回去看看,还差谁呀?全车的人都在等你呢……这时候就是和店主结账的时候,包括在餐馆,导游走在最后,清点人数是理由,拿回扣是真正的原因。
有趣的案例:满满一车人,天天在一起,每天都是起早摸黑的,各处景点,忙的了不得。在车上就有人问导游,要买贵重的包,手表,在哪里有便宜的?
导游讲解,全车人听得热血沸腾,强烈要求导游带路去买。
导游说这样可不行,是违法公司规定的,线路上没有这个安排。于是众人导游说服帮忙,导游不好意思,半推半就帮了游客的忙,带到那些东西的专卖店。众人感恩不尽,大买特买,人家导游多好啊,美国感谢不是空口白说的,赶快给导游小费,导游不小心就赚了几大百小费。当然,大笔的钱,还是来自于那位带头要他帮忙的“游客”,原来那个所谓的“游客”不过是个托儿,他们都是一伙的,嘿嘿!
又来一有趣的案例: 一大群游客到达导游带到的购物地点以后,来自各地的口音的服务人员,“哎呀,大哥,听你的口音是从重庆来的呀,我也是,来美国10多年了,你是我碰到的第一位老乡,异国他乡,碰见老乡不容易,一定要好好招待你”,“这里的东西一般,你是老乡大哥,我给你看看我们仓库里保留的,一般不给外人……”
写到这里,同学们是不是觉得这场景好熟悉哦……
这位重庆大哥回到中国,拿出那位老乡推荐的东西,和其他人买的东西一比,贵了好多,被亲爱的老乡特殊照顾了。原来,在这支队伍来之前,导游就已经电话告诉了商店,哪个客人是哪里,哪个是大款,要买什么东西,所以就遇到了热情的老乡……
还有另外的一下旅客,经过几次大家都买东西的考验,还是立场坚定,没有下手,到最后的最后,实在万不得已,想买点西洋参,本来车就路过好多家西洋参店,但这些都不是导游的根据地,于是导游开车绕道,描绘了他熟悉的那家西洋参店,还说,明天我休息,如果有事情需要帮忙,通知我,这些天我们在一起,相处得很好,谁叫我们是朋友呢。
客人自己去,导游打电话给店主,描绘那个客人的长相……心里美滋滋,又一个猪头上当了……结果老第二天,老板来电:“你说的那个猪头没来呀?”
“ 咋没来呢?明明说得好好的,那猪头不是拿得满满的几大包西洋参吗?”结果这猪头有人在这里,帮他买了,导游和店主竹篮打水。
不过,跟我一起聊天的那位导游朋友说,他们经常在旅途中有客人建立了友谊,成了好朋友……
客人也觉得导游应该得到他们应有的收入,毕竟,导游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在美国一定要给小费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