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旅行后车保养

自驾车旅游回来对车有哪些维护保养?
1. 轮胎,损伤的轮胎。长途行车后,需要检查四个轮胎的气压和备胎的气压是否合适,检查轮胎花纹的磨损程度是否超出极限,胎面是否有偏磨现象 2.

旅行后车保养

自驾车旅游回来对车有哪些维护保养?

1. 轮胎,损伤的轮胎。

长途行车后,需要检查四个轮胎的气压和备胎的气压是否合适,检查轮胎花纹的磨损程度是否超出极限,胎面是否有偏磨现象 2. 变速箱 。

检查变速箱的底部是否有漏油现象或磕碰现象,如发现有泄漏部位或磕碰的部位应及时修理,以免影响变速箱正常工作或因为油位过低导致变速箱损坏。

3. 刹车系统 刹车检查 长途行车后应该对刹车系统进行详细的检查,检查刹车管路是否有磕碰、损伤和泄漏情况,因为车辆在高速行驶时,飞溅起的石子打到底盘的刹车油管上,会导致刹车油泄漏或刹车失灵,如刹车油管被磕扁后还会导致单个车轮刹车失灵。

4. 转向和传动系统 皮带转动检查 检查转向系统是否有漏油现象(指装有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车辆),转向横拉杆是否有松旷现象,如发现有松旷现象需要及时更换,否则可能会造成行驶中车身摆动或方向盘旷量大等故障。

5、发动机检查 6、车身检查 7、电器及空调系统检查

车子是要长途前保养还是后保养?现在孩子放假全家想出去旅行,我准...

当然前后都要去保养啊。

开长途前去保养是确保汽车的安全。

开长途后再去保养一次,可以做长途后的修护工作啊。

我建议你可以选择博世,大品牌,专业到位。

而且最近博世线上“车主有礼”活动第二波要开始了。

这个最适合你了,只要注册了并且参与问卷,就能获得价值5,010元的全年汽车保养套餐,包括了各种让人心动的保养内容! 如果你觉得大奖比较难的,没关系。

还有88份机油 (美孚速霸1000系列)及 机油滤清器(每份价值为350元),88个活性碳空调滤清器(每份价值为130元),888对雨刮片(每份价值为50元),8888份专业洗车服务(每份价值为20元)相信你都能用得到。

什么是车辆的例行保养?为什么要做好车辆例行保养?

例行保养是驾驶员出车前、行驶中、收车后的检查、清洁、紧固加添作用。

汽车的各部情况随时都在发生变化。

停放时也会发生机件的失灵或损坏等。

如不能及时发现并认真排除这些故障,就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机件的寿命及燃料、润滑油的消耗。

因此,必须认真地做好保养工作。

大家知道汽油为什么要升级呢?对车辆保养好吗?

A、计划篇 根据经验,你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包括:方式、费用和路书等。

方式:首先是参加人员,如果是打算单人单车,你需要考虑的问题可能主要还是安全,但如果是拖家带口或者随车队前往,就存在车辆选择的问题。

租车或者采用自有车辆各有利弊。

租车的好处是你可以根据参加人数和目的地路况选择不同的车型。

费用:自驾车旅行必须要考虑的费用主要包括:燃油费、过路过桥费、住宿费用、饮食费用、景点门票费用以及人身财产保险费等。

路书:所谓路书就是行车计划,路书需要包括的内容主要有日程安排、途经主要城市、行驶里程、三餐投宿地点、沿途景点以及道路状况等。

一句话,路书越详细越好。

B、检测篇 这个提醒真是老生常谈,但这的确是不容忽略的重要环节,无论你工作多么繁忙,都一定要抓紧时间将车送到4S店做个全面的保养和安全检查,任何侥幸的心理都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和麻烦,也许你会说就在家门口转转,一点小毛病没关系,也可能这个小毛病就是安全的隐患,不及时解决真可能酝酿大祸,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马虎。

其实,现在很多4S店都有在长假前后,针对客户推出的一些免费保养跟检测项目,车主应该在出行前主动象经销商咨询相关信息。

以下几项是出行前检测时特别要注意的。

1、在着车时检查发动机灯、气囊灯、ABS灯、S灯(S键关闭时)是否启亮,如果不启亮,则要进维修站维修。

2、检查制动系统:看看制动距离是否正常。

如果是旧车跑长途,应计算一下自己上次更换制动片、离合器片的里程,以保证不会因为上述两片的过度磨损而造成车辆故障。

3、检查方向系统:检查是否有方向发抖、发摆、跑偏现象。

4、对机油液面、防冻液液面、变速箱油液面、转向助力油液面、刹车油液面进行检查,通过观察车辆部件外观以及车下的地面,看看是否有油或液的泄漏。

5、对雨刷、轮胎、后视镜等外部设备进行检查。

特别应注意轮胎气压,轮胎气压过低易造成高速行驶时的爆胎事故。

6、凡是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发动机的车辆,添加汽油时要千万注意,最好选择国有大中型加油站,劣质汽油易对发动机造成损害。

C、装备篇 自驾出游,如果可能最好把家都带在身边,那样可能是最令人放心的。

当然这只是一种奢求。

基本上就出行准备而言,可分为五大类型。

1、文本类: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养路费及购置税证件、车辆使用税证件、路线地图、信用卡、保险费单、笔记本及笔等。

尤其是去不太熟悉的地方,事先准备一张地图是非常有效的。

目前GPS导航仪也日渐成为必备装备之一。

出发前还应该准备些喜欢的音乐,自驾的快乐就是车、人、音乐、过程,日后的回忆也常常因为那些音乐而浮现得更加清晰。

2、日用品类:适时衣物、太阳帽、手套、适宜驾驶的软底鞋、雨具、照明用具、保温水壶及餐具、照相器材、洗漱用具等。

照明用具:除了必要的充电式露营灯、汽化灯等基本照明,建议可以多带些仙女棒、蜡烛等营造气氛的小道具,为旅行增添情趣。

3、药品类:绷带、创可贴、消毒药水、消炎药、防暑药、防晕车药、驱蚊虫药水等。

所带药品都应注意使用期限,切勿使用已过期的药品。

4、车辆备件类:“四大法宝”随车携带,有备无患。

这些法宝是拖车绳、蓄电池连接线、三角停车警告牌、备用轮胎。

最需要强调的是水,除了饮用水,还需要用10L以上的塑料桶装自来水,可以用来洗手也可用来在紧急情况下补充发动机冷却液,避免“开锅”。

有条件的话可带上一桶机油跟汽油,以备急用。

5、其他:应急装置、多功能手表、指南针、通讯装置、组合刀具、野营装备等,如有汽车救援卡,最好也要随身带着。

D、驾驶篇 自驾游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驾驶。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从喧闹的都市驾车到宁静的郊外,或者从一座城市驾车到另一座城市游玩。

因此城市道路、山路和高速公路等路况的频繁变换在所难免,相应的驾驶技巧及注意事项就应格外关注。

1、经常留意查看汽车仪表盘上水温和机油压力数据,超出正常范围或者汽车行驶中发觉有异常响声或其它不正常现象;如闻味或见到冒出大量热气等必须立即停车检修,然后才能继续行驶。

2、尽量避免夜间行车,如果需要夜间驾车,应减速慢行,多用变换远近光灯的技巧,在遇到对方灯太亮时,正确的做法是减速或停车。

3.山道驾驶,往往弯多且急,此时切不可在弯道超车或在看不清前方有无来车的情况下占对向车道过弯,过弯前要减速鸣笛。

4、长途驾驶,首先应该避免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是造成意外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感到困倦之时,应该停车小歇片刻,或者换人驾驶。

千万不要勉强赶路。

5、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停车时,应停靠在应急车道。

如果长途驾驶需要休息,可以在高速公路的服务区或收费站出口处停靠。

6、野外临时停车时要注意不要在转弯处,某一方向视线不好处,坡度大处,有可疑人逗留处,或者其他你感觉不稳当的地方停车。

停车休息时,务必锁好车门车窗,注意个人财产安全。

特别路段注意事项 1、通过山路:山路一侧靠山,另一侧为悬崖或河流,路面窄,弯道多,山洞多,视野有限,对面来车不易预...

撞车后车辆贬损费用如何认定?

如果车辆虽经修复,但其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以及耐用程度乃至整体性能都出现下降,这将会造成车辆价值的贬损。

其还会表现在该车辆再转卖时估值的贬损。

由于车辆的贬损主要是由于车辆修复后难以完全恢复事故前性能所导致的,因此在判断车辆是否可能存在贬值时,一般应考虑受损部位即维修部位是否是严重影响车辆安全及性能的部件,比如大架、发动机等。

而其他如车灯、保险杠等部位由于受损后本身均能修复到原有性能,一般就不会有贬损。

应向有过错的车辆驾驶人主张。

由于其是侵权行为人,且对受害人的车辆造成了价值上的损失,通过修复亦不能完全弥补,因此对于其相应未能弥补的部分价值应予以赔偿。

由于在机动车保险合同当中,一般都有保险公司对事故造成的间接损失免除理赔责任的约定,所以像车辆贬损费、误工费等间接损失保险公司是不予赔偿的。

司法鉴定委托函、车辆行驶证复印件,车辆维修清单复印件,车辆受损部位照片。

首先在起诉状中确定车辆的贬损价值,一般参考车辆维修人员的意见或是二手车市场专业人员的意见来预估;其次,在庭审过程中如侵权人否认存在价值贬损或不认可贬损费用,则原告应提出鉴定的申请,预交鉴定费,委托有相关鉴定资质的专业评估鉴定机构对是否存在价值贬损以及贬损的价值多少进行鉴定;最后,法院将依据鉴定结论做出裁判。

《民法通则》 第一百零六条 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七条 侵占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财产,不能返还财产的,应当折价赔偿。

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

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并应当赔偿损失。

五菱之光跑长途要保养些什么

跑长途汽车保养 出车前请维修站对车辆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包括:车轮胎气压大小、有无鼓包或破损;留意三液(燃油、机油和冷却水)是否正常,防冻液、变速箱油、刹车油是否渗漏;测试刹车、喇叭、转弯灯、刹车灯、照明灯、雨刮器等是否需更换。

启动汽车后,仪表、充电显示正常,发动机及底盘无异响。

不常用的排挡、雾灯使用、挡风玻璃是否有裂纹等。

自己检查需注意一下几点 刹车系统 无论是走高速,还是冰雪路面,还是崎岖山路,刹车系统是事关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部件系统,因此,一定要仔细检测和保养。

汪宏伟告诉记者,主要是看刹车片有无异常磨损,一般厚度只剩1.5毫米的时候,就建议更换,此外,如果刹车盘起槽不平,就建议做光碟处理,将之磨平,如果厚度低于极限值,就一定要更换。

因为只有保证良好的接触面积,才能达到最好的刹车效果。

刹车油检测到含水量超过5%就要完全更换,否则,刹车会偏软,制动距离变长,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另外,一般带ABS、ESP等电子配备的刹车安全系统还要用专用的电子设备检测这些电控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卡口接头等有无松动,因为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

汽车轮胎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它的磨损程度对汽车是否安全、平稳地行驶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要检查胎压,其次要检查轮胎的侧面及接地部分是否有明显的损伤;另外,还要检查胎纹间是否有石子等异物。

另外一点就是轮胎是否磨损过度,这时如果离极限点1-1.5毫米就要更换轮胎,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您可以选择换上备用轮胎并尽快到附近的4S店进一步检查。

一般来说,要做4轮定位,确保轮胎与底盘匹配的参数都在最佳状态,天气冷了,可以将胎压打高一些,冬天胎压高点会省油,增强抓地力,并且有利于操控。

千万不要忘记检查备胎,由于长期存放,备胎胎压最好稍高于正常胎压。

汽车跑完长途后应注意以下几点的保养 刮痕:及时喷油漆 长假外出旅途中,由于车主对路面不熟悉或一些路面状况较差,可能会导致车辆的外部产生明显刮伤、撞凹的痕迹,特别是在前保险杆位置。

如果发生碰撞,车主要及时做外部的喷漆处理。

对此,车主可别大意,因为油漆的作用,不仅是美观,它更重要的功能是防锈。

有些撞击所导致的油漆层裂缝不是很大,因而车主认为没有影响到车辆美观,对它孰视无睹。

但其实油漆底下的金属已经开始生锈,等到车主能从外部观察到时,内部的金属层已锈蚀得很厉害了。

轮胎:淘汰磨损胎 轮胎是汽车惟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位,因此轮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

而长假外出行车后,轮胎很容易磨损和胎压不足。

长途行驶后,应检查轮胎气压、轮胎平衡,还要检查是否出现老化裂纹或创伤,磨损轮胎应及时淘汰。

一般轮胎的胎压均在油箱盖等处有明确标志,可以参照检查。

轮胎平衡分为动态平衡与静态平衡两种。

动态不平衡会使车轮摇摆,令其产生磨损;静态不平衡会产生颠簸和跳动现象,往往使轮胎产生平斑现象。

所以定期做动、静平衡检查可延长轮胎寿命,还能提高汽车行驶时稳定性,避免在高速行驶时因轮胎摆动、跳动失去控制而造成交通事故。

至于轮胎淘汰,要看其磨损程度,当有磨损标志显露时就要更换了。

一般而言,使用寿命是四五万公里。

如果行驶里程较少,当使用时间超过两年同样建议更换。

因为轮胎是橡胶材料所制,其受环境影响,时间一长会有变质老化现象,容易产生龟裂。

三液:勤查勤补充 在长途旅行之后,汽车的机油、冷却液、制动液可能损耗比较大。

如有缺少要及时补充,机油过脏的话,需要换新油和新滤芯。

冷却液水位应该在冷车时,以防冻液加至上限与下限的中间即可。

如果要自我检查,千万不要在引擎运转时或停止运转1小时以内打开水箱盖。

以免因高温的水箱水喷出而被烫伤。

特别应该一提的是制动液的检查。

长假归来后,应该好好看看制动液。

一是检查是否缺液,另外检查是否需要更换。

制动液俗称刹车油,用来将车主的刹车力量传输到汽车制动器上。

如果刹车油肮脏,由于制动液在制动管来回运动,刹车总泵与分泵的金属粉末会渗到制动液里。

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油泥等杂质,黏度增大,就会直接影响车辆的制动力,具体表现为车主感觉刹车过“软”,因此车主每行驶2万到4万公里,就必须更换一次刹车油。

以免行车中发生危险。

底盘:做专业护理 车主可以回忆行驶过程中是否有刮过底盘的经历。

同时,对比爱车假期前后是否有明显的变化。

如果出现底盘异响、方向盘抖动、车辆的停放位置出现油渍等现象,就说明底盘已经受损。

这是因为路面障碍物刮伤底盘后,可能导致底盘的一些零件变形,特别是上下摆臂、左右方向拉杆等容易发生变形。

一些轻微碰刮同样会引起机油底壳等发生轻微渗漏,而这些都是车主自行检测无法及时发现的问题。

建议去厂家做专业的底盘防锈护理,或者喷上涂料做一次底盘装甲以绝后患。

如果车辆涉水或者遇到暴雨、水浸等情况,车主可以通过检查车内地毯是否潮湿来看渗水情况。

据说,有些品牌的汽车底盘的一些孔是用胶塞塞住的,时间一长,由于胶塞的密封性下降,汽车在水浸、涉水等情况下,会有水进入车内...

自己的爱车怎么保养

俗话说得好用车宝典“七分养,三分修”,要让车车更好的为你服务,关键是做好“主动养车”,而不是“被动修车”!很多车友买了心爱的车车,往往对爱车保养一头雾水,除了按时送到4S店“被动”保养-“暗箱”操作,车主往往都不知道4S店做了什么,反而对车车后续使用埋下很大隐患,而且按照“商业利益优先”的原则,汽车修理的费用远远超过汽车保养的费用,所以很多黑心的定点4S店,明知你车车有问题,在保修期内就不告诉你(因为保修免费),等你保修期一过再去4S店就给你开出一长串的修理清单(动辄几千块),关键是可能很多车车还没等到保修期结束相信很多出保后再去4S店的车友都有此类“亲身”经历(被4S店“威胁”修车的感觉相信谁都不愿意!)。

为了避免这样的不正常现象出现,所以我们自己要了解和掌握汽车日常保养的基本知识,如果能够做到按计划保养、始终保持爱车在最佳工作状态,相信车车都会回报你-带给你最“爽”的用车感受!汽车日常保养主要分以下几部分:1、 汽车的心脏是发动机,如果发动机出了问题,那汽车装饰再漂亮,乘坐再舒适,音响再顶级,“不能走“的车车都是一个废物,所以爱车的保养首先要从心脏开始,发动机的保养,核心就是润滑,只要搞好了发动机的润滑,这样才能根本保证发动机的可靠稳定,关于润滑-简单来说就是按时换机油,其实换机油就像要加汽油一样,都是必须和常规的日常汽车保养,做个比喻:“没有人不知道汽车开动需要加汽油,但很多人不知道汽车也需要定期换机油”,所以换机油可以说是发动机保养的核心。

换机油有两个要求:一、 要定期换:再好的车车如果不按时换机油,都会导致发动机工作不正常甚至损坏,这个定期,国内的普遍经验一般是5000KM或3个月,也就是说你的车车跑了5000KM或离上一次换油周期间隔3个月就需要赶紧更换机油了,一些欧洲车型(如大众、雪铁龙)的保养周期订在7500KM,基本也差不多,总的来说就是勤换机油肯定是对发动机更好的。

二、 要用好机油:发动机的汽缸工作环境最恶劣,所以用好的机油也是保障发动机工作顺畅的关键,一般来说车车的说明书上都注明了本车需要的最低机油级别,比如API SF、SG、SJ等,这个S后面的字母就是机油的级别,字母排位越后质量约好,比如现在都车车都是要求达到环保国2以上的,所以最低都要求SG/SJ以上级别的才行(机油级别太低还会搞坏三元催化器)。

市场机油点评:SG级别的机油:典型如红喜力、美孚力霸,机油价格在90左右(均为4升数量),现在的4S店很多10W以内的车还在换SG级别的机油(典型如红喜力),其实这个机油只能说是勉强满足汽车发动机的最低要求,如果是营运车(的士)跑得多10天半个月换一次机油还凑合,用在私家车就确实不太合适了,所以建议除了首保用4S送的此类机油免费更换,首保后3000KM就自己换掉,后期都不要使用此级别的机油。

SJ/SL级别的机油:典型如黄喜力、美孚速霸、埃索超力富 ,机油价格在130左右,这个是10W左右车型的最常用机油,几个品牌的质量及使用效果都差不多,但是这个级别的机油假货太多,特别是黄喜力,估计市面上80%的都是假货,所以搞得很多人都不敢用这个牌子了,所以关键就是不能买到假货(特别是不能贪小便宜),有时在4S店换这个级的机油反而比较保险(贵不了多少)。

半合成SM级别的机油:如嘉实多磁护、蓝喜力、76白金天使,价格在200-300,这个级别的机油,除了20W以上的车型在4S店做为原厂标准保养机油外(在4S店换机油300左右的都是这个级别),建议20W以内车型的车主最佳升级就是这个级别的机油,原因在于合成机油的品质远远好过以上的矿物质机油,对于发动机动力及运转甚至省油等等综合来说有质的提升,而且合成机油保养周期保守计算都可以延长到10000KM,这样其实算下来也不到两次普通保养的费用全合成SM以上CF-4级别的机油:典型如美孚1号、灰喜力,价格在400-500,不用说了,顶级汽车机油,30W以上的车型都必须使用这个机油保养(否则又会出现砸BENZ、BMW的事件了),当然普通10多W的车车如果车主“十分爱车”舍得花钱保养,那也可以选择此类机油,特别是跑长途旅行,如西藏新疆,换这个机油全程路途中都不用保养了,省时省力,而且据说可以省油(厂家保守估计省油5%左右),一般来说全合成机油保守换油周期可达到15000KM,换油周期可达到6个月,也就是说车跑得不多偷懒的话一年只需要换两次机油即可!2、 汽车保养第二重要的就是轮胎和刹车的保养了,这个是很多车主日常使用最忽略的,4S店往往也不告知车主到底检查得怎样,轮胎日常保养最简单就是车主开车前看一下轮胎表面有无破裂或漏气,轮胎气压不足是很危险的,高速跑轮胎气压不足肯定爆胎(反而轮胎气压足是不会爆胎的),建议车主都自己买一个轮胎气压表随车经常检查,一旦轮胎气压不够就及时补气及维修,千万不要轮胎有问题跑高速,关于刹车的保养,其实属于二保四轮保养的范畴,常规的经验是每隔10000KM做一次四轮刹车保养,4S店往往嫌麻烦不做,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