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暑期旅行计划英文

先请大家,来回答一个问题:你觉得孩子的暑假长吗?有人说,长,长到每年暑假都要做好和熊孩子大战三百回合的准备,迎接他们旺盛过人的精力。也有人说,短,短到一天天下来,却一无所成,毫无收

先请大家,来回答一个问题:

你觉得孩子的暑假长吗?

有人说,长,长到每年暑假都要做好和熊孩子大战三百回合的准备,

迎接他们旺盛过人的精力。

也有人说,短,短到一天天下来,

却一无所成,毫无收获。

如何让孩子的暑期变得有节奏、有内容、有收获?

暑假,是每个有孩子的家庭绕不过去的话题,有人欢喜有人愁,整整两个月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

对很多孩子来说,暑假两个月就像坐过山车,刚放假的时候,觉得暑假有无限长的时间,先玩一玩再说,等到时间一点点过去,眼看着临近开学,开始火急火燎地补作业。家长也跟着着急,似乎又浪费了那么多时间。

如果我们把暑假当做一个好朋友,我们一起给“暑假这个朋友”画张像。暑假长什么样?如何和他相处?和他一起做点什么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01

视野·世界

仍有很多人对暑假的理解,也和时代有点脱节了。脑海里深深记着“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为了追求学校的学习目标,寒暑假的时间必须用来学习,各种培训机构轮流转。

但是,当我们回想自己学生时期的暑假,你仍然记得的或者觉得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是反复练习的暑假作业,还是其他经历?

借用京东刘强东的一句话:

我们可能很少谈论小时候的事情,但那并不意味着小时候的成长和生活经历对我们的人生不重要,恰恰相反,一个人的个性和人生观价值观,基本上形成于小时候,甚至其视野和格局,都可以在他的成长中找到源头。

所以,孩子们的暑假如何过?——真的很重要。

重要性我们知道了,新的问题又来了,平时工作忙,都没有时间关注暑假可以怎么过,除了培训班似乎也没什么地方可以去了,怎么办,我们先来看看世界各国的孩子怎么过暑假!

德国7岁孩子认知清单

这是德国教育部的一个教育项目研究,目的是如何更好地认识和发展孩子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们的社会潜能。详细内容可以看《小脑袋、大世界》这本书。

这份清单不是用来检验孩子是否已经具备某种经历或能力的,相反,它是为家长提供的对照表,家长通过它可以检验自己教育子女的情况,思索如何将欠缺的教育提机会供给孩子。(建议打印出来画√)

美国孩子暑假要做的100件事情

我问过生活在美国的朋友们:你家孩子有暑假作业吗?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

美国孩子一般是暑期学校、夏令营、社会义工、打工、图书馆活动和旅行等方式度过暑假。也有令人羡慕的是美国图书馆的各种summer reading,各种方法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read aloud、small gproup reading、reading log各种方式,甚至还有阅读马拉松(read-A-Thon)可以参加。

更少不了的是玩耍,美国学生暑期要做的100件事情,玩出花样来!

正如三川老师所解读的:玩是有价值的!身体健康是有价值的!懂得生活情趣是有价值的!到大自然中去是有价值的!学会亲情沟通懂得爱是有价值的!自由认真创作是有价值的!无意义的发呆,给生活留白也是有意义的!

澳大利亚:尽情地微笑,尽情放飞自我!

一直对澳大利亚没有太多的关注,直到朋友发了一张澳大利亚三年级学生的暑期家庭作业清单,我就被圈粉了。

一位妈妈说:他们在储能,我们在拼命!

“微笑、跑到你跑不动为止、吃好吃的、吃更多好吃的……”感觉布置作业的澳大利亚老师绝对是吃货一枚,这份作业清单好适合我!

中国:丰富多彩的选择

国内的暑假早已不是还停留在很多人脑海中的简单无聊无趣了,事实上,国内的孩子暑假有极其丰富的选择。就拿我身边的人来说,大致分为四类:

一类是参加各种国内外的夏令营。比如国内的盖娅自然教育夏令营、童书妈妈的儿童写作夏令营、童行的科考夏令营、启行营地、还有各种童子军夏令营、编程夏令营、艺术夏令营、篮球夏令营等,孩子1-2个星期的独立生活,通过和同龄人的沟通与协作,不一样的成长体验。

一类是暑期留学或游学。因为学制的差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暑假和孩子一起到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插班学习,去深度的体验一个国家和教育,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

一类是把暑假作为“第三学期”。暑假两个月的时间用来集中学习,奥数、英语、围棋等,大部分培训机构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暑期集训,有比较明显的短期学习效果,可以在短时间掌握很多知识。

一类是自由安排。暑假因为工作无法照看孩子,孩子回到爷爷奶奶家,在爷爷奶奶家度过完全放松的假期。

以上是不是已经有太多可以选择了?暑假的样子已经了解,万千家庭有万千种选择,只要适合自家情况,适合自己的孩子。切勿跟风,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去做什么,既耽误时间又浪费金钱。

有了这么多可以做的事情,如何将想做的事情安排到暑假时间中呢?

02

时间·计划

第一步:了解时间概念,对时间归类

时间管理和计划都是系统工程,暑期计划并不简简单单罗列暑期两个月做些什么事情,重点在“计划”两个字。不论年龄大小的孩子,妈妈都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心里有分寸,拿捏这个度,才能和孩子制定出一个可执行的暑期规划。

下面的几组概念需要了然于心,对自己对孩子都有用:

(1)固定时间和弹性时间

固定时间就是某个时间段,我们必须出现在某个地点,去做某件事情。比如大人的工作时间,孩子去上学的时间,妈妈带着孩子去上培训班的时间,陪伴家人的时间。

弹性时间就是我们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自己决定什么时间出现在什么地点去做什么事情,不受其他因素的制约,也不是强制性的,不去做也没有什么坏结果。往往一回顾自己的弹性时间,发现自己的时间全都浪费在了刷微信、追剧上而已。

固定时间会挤走弹性时间。所以把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固定时间,不要让没有意义的事情占据自己的固定时间。

(2)开心时间和痛苦时间

从一个小故事来说,法国神奇丝线的传说。

主角彼得是一个强壮能干但做事没有耐心的男孩。有一天,他在森林里遇到一个奇特的老妇人。她交给彼得一颗银质的球,球上面延伸出一条细小的金线。她告诉彼得:“这是你的生命线。如果希望时间快进,只需稍微抽一下线,但抽出的不可再绕回。”彼得高兴极了,他奋力一抽,便完成了他整个学生生涯。

只要艰苦沉闷,令人无聊的日子来到,他便用金线躲避难熬的日子,只享受生命中美好的时光。随着丝线的抽取,彼得很快就变老了,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愚蠢,后悔不该抽取丝线,一次都不该。他多希望自己能经历生活中的一切,不管好的坏的,那才成就了独一无二的你。

生活中不可能只有开心时间,这样是不可能也是不完满的,坦然接受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各种事情所烦扰,当有这样的心态的时候,才会珍惜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因为每一分钟都是算数的!

(3)心理时间和物理时间

爱因斯坦解释相对论:

“夏天,你和一个漂亮姑娘在公园长椅上坐一小时,觉得只过了一分钟;你紧挨着一个火炉坐一分钟,却觉得过了一小时。”

心理时间是个人凭借主观经验对时间的估计,对时间的感觉和记忆;物理时间是用计时工具测量出来的时间。两者经常是不一致的。

我们每个人凭借主观经验对客观时间的估计往往是不准确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对自己做时间管理的原因,我们往往习惯于自己的心理时间,而这个心理时间的感觉会影响我们的情绪,所以,大家可以多思考,怎么去重塑自己的心理时钟。

这也就是我在工作中经常和大家强调的:时间管理技巧是次要的,什么样的工具和形式也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时间的意识。

(4)计划时间和实际时间

在做计划之前,要让孩子明白计划时间和实际完成时间是不一样的。比如:计划每天作业的量是5页,时间1小时,实际可能是做完5页作业是30分钟,或者1个半小时。妈妈们需要逐步培养孩子对自己完成作业时间的估算,对时间的概念。

对完成事项的时间估算是受益一生的能力。不断改善和调整,不仅是对暑期计划,平时课余时间的管理能力也会增强。

(5)想做的事情和必须做的事情

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全家人围着他转,想做什么做什么,但是也需要让孩子明白除了想做的事,还有必须做的事情,比如:为家庭做贡献、学校的作业等,不是他不想做就不做的,这是一个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

在做暑期计划的时候,就可以跟孩子多讨论这个话题,不是一两次就能让他理解和做到的。

第二步:遵守以下几种时间原则

(1)简化+具体

不论是爱德华·德博诺的《简化》,还是斯特纳的《练习的心态》,都很明确的说了一件事情,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制定的计划必须简化、细分、具体才能执行下去。但是简化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是一种内化的思维习惯。

(2)灵活+规律

时间管理留白的艺术,就像绘画一样,不能太死,用来应对各种打扰和无法预期的事情。要给孩子玩的时间,甚至“玩”这也可以作为计划的一项。

但是灵活的同时也要形成规律,形成习惯。最佳的结果就是孩子自己知道该干什么。

(3)约束+奖励

约束:设定边界,让孩子自己去做选择。比如:一天30分钟屏幕时间,这就是边界,至于怎么去用这30分钟,早上还是晚上用,一次用完还是分几次用等等,都不管,只要不越界都行。

奖励: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以奖励为主。比如一天的安排,按时完成,1颗星星;提前完成,3颗星星;没完成,要求孩子必须补上,不能拖,今日事今日毕。奖励自己设定。

(4)时间分长短(先总后分)

整个暑期时间还是比较长的,一年的1/6,建议把暑期计划分成几个主题,也就是几个阶段。比如:

主题一:快乐作业(7.1-7.20)

主题二:开心夏令营(7.21-8.5)

主题三:兴奋出游(8.6-8.15)

主题四:……

不同的主题下,安排肯定是不一样。这样做的好处是,大人和小孩都不再纠结,好不容易做个计划,哎呀,总是各种打乱。

(5)时间分先后(设定优先级)

所有的事情设定优先级,重要的事情先做。自己回答这三个问题:

1. 一天24小时,假如我们把时间看成一个箱子。看看自己的箱子里都装了些什么?

2. 如果一天的时间变成25小时,那么多出来的一小时你准备用来干什么?(没有睡觉的选项)

3. 这个最想安排在多出来的一小时的事情,真的没有时间去做吗?比如运动、看书、旅游。

03

计划·选择

这么充分的准备工作,再来计划属于你和孩子独一无二的暑期就会容易很多。

暑期计划可以分成三类:自主学习为主的暑期安排、培训学习为主的暑期安排、旅行看世界为主的暑期安排。

不同的类别需要用不同的思路去制定计划。

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暑期安排

可分五步走

如果一整个暑假都以家为中心的活动,最重要的是规律。高效利用暑假是需要非常高的自律的,对妈妈和孩子都是挑战。

可以读一读《坚毅》这本书,坚毅是指对长期目标的热情(passion)和坚持不懈(perseverance)。小一点的孩子,妈妈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养成一些好习惯,大一点的孩子,妈妈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他非常有热情(passion)的领域的技能。

第一步:给暑期计划命名

把制定暑期计划,当作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和孩子讨论,个人觉得甚至花一两天时间都可以。磨刀不误砍柴工!

给暑期计划起个名字,这不是开玩笑,这是给孩子增加一种仪式感,有助于提升计划的执行质量。仪式感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能够改变自己。

仪式感,暗示你必须要认真地去对待这件事,所以我们需要仪式感。

第二步:明确暑期的时间长短

拿出日历,暑期有多少天,多少个星期,很重要的一点,告诉他暑期是有限的,很多想做的事情,也有很多必须要做的事情,却不一定能全部做完,做好。

第三步: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

感觉很长,但很快就会过完的暑假,孩子到底可以怎么做,可以参考前面各国的活动清单,让孩子自己分类,甚至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让暑期目标看起来更清晰。

运动(篮球、轮滑、羽毛球、滑板…)

吃(中国“八大菜系”挨个吃一遍,苏菜、闽菜、川菜、鲁菜、粤菜、湘菜、浙菜、徽菜……)

社交(同学、亲戚、朋友,计划一个sleepover…)

睡觉(充足的睡眠,睡觉习惯…)

品格(微笑、做家务,为家庭做贡献,情商…)

强烈建议把微笑、吃好吃的、吃更多好吃的都列进去!

鼓励孩子尝试一些新鲜事物,或者平时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尽可能多的列出来。

第四步:设定主题,分解计划

对第三步列出来想做的事情反复讨论,留下最想做的事情,就变成了一个比较长的to do list,就想我们平时安排一样,暑假的to do list是怎么把这些事情都安排到2个月的时间里。

大家可以设定不同的主题,在日历表上画出来,不同的颜色来代表不同的主题。

还有一种就是比较随意,按照事件的里程碑,不同的颜色来代表不同的事件完成的重要节点或者里程碑。

第五步:执行计划

计划制定好了,重点是执行了,最重要的一步来了,执行才是关键!可视化是执行非常重要的一步。

建议大家将计划贴在家里比较显眼的位置,或者孩子的书房,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心中自有一片天了。

执行力强的人可以将时间精确到小时,一般人到每一天,当天任务完成即可。事实上,暑期计划能完成60%以上就很不错了。不要过分纠结于要完美地执行计划。

以培训学习为主的暑假

培训学习为主的安排,对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直处于高强度的学习状态,所以让孩子心里有一个整体时间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的安排可以参照第一类,知识将每一个主题换成培训主题即可。

以旅行看世界为主的暑假

还要加上这三步

旅行看世界是帮助孩子讲脑海里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关联起来。因为有固定的行程,所以不需要太多弹性安排的时间。旅行的重点是用心看,用心感受。可以和孩子一起开启旅行手账,将所见、所得、所思、所想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

第一步:选择一本旅行手帐

出门在外,一切从简,带上一个本儿,几支喜欢的笔即可。孩子们的世界是五彩的世界,可以带上一套马克笔或者水彩笔,世界大不同。妈妈们也可以选择一个心仪的旅行笔记本,和孩子一起做旅行手账,可简可繁。

第二步:让旅行手账更有趣

打印一些适合孩子的内页,甚至可以自己DIY一本孩子的旅行手账,让这件事看起来又有爱又有趣。可以是这样的,打印出来做成小贴纸,每天贴一贴,记录每日天气。

可以是这样的:记录每天的行程、心情、交通等各种好玩的事情。

可以是这样的:用画的方式来记录你的一天。

第三步:让这个习惯坚持下去

最重要的依然是去做,不论什么方式,不用多么高大上,拿起笔开始就行。好的开始是成功一半,如果没有好的开始,不妨也试试坏的开始,因为一个坏的开始也要比永远没有开始,好得多!

愿孩子们在认真高效完成暑假作业的同时,更能过一个充实而满足的暑假!

来源 | 小鳄鱼国际俱乐部

作者 | 橙汁妈妈

排版编辑 | 中国网教育频道

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小编推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