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有关旅行海的文艺短句

横跨70年,爱,是一间“有很多很多房间的屋子”。一路前行,爱,是一场疑点重重的意外之旅!沿河而行,爱,是一部有温度的时间之书!这就是家!这就是家!“这就是家。”重复的词语蔓延开来

横跨70年,爱,是一间“有很多很多房间的屋子”。

一路前行,爱,是一场疑点重重的意外之旅!

沿河而行,爱,是一部有温度的时间之书!

这就是家!这就是家!

“这就是家。”重复的词语蔓延开来,同样的短句铺满了整页纸。密密麻麻的字母,每一行笔迹微微上下抖动:“这就是家。这就是家。这就是家。”然后,这种重复戛然而止,文字回归到旅途的漫记。

然而,翻过几页,同样的句子再次出现,写满了半页纸:“这就是家。这就是家。这就是家。”再往后,震颤人心的词语又一次出现,足足一又四分之一页:“这就是家。这就是家。这就是家。”

“这就是家”--在《葡萄牙的高山》([加] 扬·马特尔/著,未读·文艺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11月)反复出现,强调心灵对“家”的皈依情结。扬·马特尔就是那个红遍影视和传媒的名作《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作者,他在最新推出的《葡萄牙的高山》,分别写了三个故事:

1904年。有一天,托马斯开始倒着走路。在那之前,他失去了一生所爱--妻子、孩子和父亲。深陷痛苦泥沼中的他意外发现一本来自葡萄牙的神父日记,里面记载神父制作了一件“世间罕有”的圣物,后来辗转流落到了葡萄牙高山区。托马斯借了伯父的雷诺汽车,踏上寻找圣物的公路旅行……1939年。一天深夜,一位叫欧塞比奥的病理医师在解剖室邂逅了举止奇怪的妻子。尔后,奇怪的客人随之而至,一位带着破旧手提箱、从葡萄牙高山区的小村庄跋涉而来的老妇,想要知道自己亡夫的讯息……1980年。加拿大参议员保罗并不会知道,自己会在灵长目研究所与一只猿猴心意相通,也不会知道,当自己带着这只猿猴踏上寻根之旅时,自己的命运会与70多年前的怪人托马斯联系在一起……

三个故事的标题,分别以“无家可归”、“归途”、“家园”命名,横跨了葡萄牙高山区的70年时光。相隔70年的三位主角,都痛失至亲,都各自以不同方式,进行一场关于家园、信仰、爱的奇幻冒险之旅。

马特尔将爱比喻为一间“有很多很多房间的屋子”,他希望在《葡萄牙的高山》探索“人生的苦难会如何影响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联系”,并提醒我们,要学习治愈破碎的心灵,才能最终获得生命与爱的救赎。

《葡萄牙的高山》

[加] 扬·马特尔/著,未读·文艺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11月

一场疑点重重的意外之旅

“我正在开往杰克家的车上,去见他的父母,像是给我们的关系一个仪式性的册封。然而,‘我想结束这一切’的念头始终萦绕在我脑海。”

开篇出现的是一对年轻情侣,男主人公杰克邀请女朋友(书的讲述者)“我”去见他的父母。他的父母生活在加拿大一个偏远农场。虽然路途遥远,不过一路上还算惬意,唯一异样的是“我”却一直默默重复着一句话“我想结束这一切”,这也就是此书书名《我想结束这一切》([加]伊恩•里德/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11月)的灵感来源。

《我想结束这一切》是加拿大小说家伊恩的首部长篇小说,该书将有关自我归属、个体与群体的哲学探讨融入黑色幻想中。伴随着这对年轻情侣的旅程行进,整个故事笼罩在一种不祥的气氛:杰克失踪于荒野校舍,所有的迹象都表明,他已丧命。此时此刻,他怪异的父母,他不愿谈起的女孩,从他父母口中我才得知的杰克已故的哥哥,统统变成疑点……

一路前行,一路隐忧。不停地在书中反复出现的“我想结束这一切”,起初是指结束女主人公和男友的恋情,但伴随着“我”的不断暴露的秘密和隐忧,原来是“我”想结束的远非自己的爱情,还有自己毫无亮点的乏味生活,就像书中所写的那句话“大多数亲密关系都会像盒装牛奶一样有保质期,到期自然会变酸,虽不致生病,但也足以让人察觉到口味的变化。”

1种人生,可能有1 0重裂变。《我想结束这一切》从爱情一步步深化过度到探讨人性、人生,在悬疑恐惧和悲哀荒唐中,审度人和孤独的局限,还原了理想与现实强烈反差背后的生存真相。

《我想结束这一切》

[加]伊恩•里德/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11月

一部有温度的时间之书

“一条河流穿过大地,它会俘获这个世界,并加倍地回报世界。那是一个变幻不定、银光闪烁的世界,比我们习以为常的安居之地更加神秘。河流穿过一个个文明的城市,就如同绳线穿过一颗颗明珠,所有伟大时代都有一条与之相关的大江大河,我几乎想不出有什么例外。”

以河流为线索、讲述自然历史与人类文明的《沿河行》([英]奥利维娅·莱恩/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10月),沿着伍尔夫自沉的乌斯河,从源头开始徒步旅行,一直走向入海口。作者奥利维娅·莱恩在独行的四十二英里,将乌斯河与沿岸不同时期的历史串联起来,从十三世纪野蛮的贵族战争,到十九世纪博物学家对恐龙化石的挖掘,从古老的民俗传说,再到《柳林风声》之父创作背后的悲伤往事。奥利维娅还从伍尔夫的私人日记、文学创作和婚姻故事等角度,结合伍尔夫对河流的诠释,向我们展示出一个血肉丰满、敏感又深情的真实的伍尔夫。

在奥利维娅·莱恩的笔下,河流,是一部有温度的时间之书。一条河流,跨越数万年时间,见证着所经之地的文明与发展,它不仅流过空间,滋润着沿岸的土地,养育沿岸的人们,同样也穿越时间,无形的记录着古往今来,背负历史中的帝国兴衰、名人轶事与文学艺术--沿河而行,我们便可与历史和世界对话。

《沿河行》

[英]奥利维娅·莱恩/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10月

赏读

写给每一个关心世界的人

每次国际物价、汇率的变动,如何让我们立刻捂紧钱包?吃进口海鱼类、穿皮草、用象牙等动物制品,是否负有道德责任?我为国际慈善捐出的每一分钱,到底落在了谁的手里,如何计算结果等热点问题,《如何看待全球化:写给每一个关心世界的人》([澳]彼得·辛格/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11月)都会给我们一一解答。

《如何看待全球化》紧扣现实,以话题和案例,分析了进入新世纪16年来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政治、国际贸易、大气环境保护、人道主义救援等领域的最新变化,梳理了全球化现象背后的成因,探讨了全球化背后的道德难题,并提出了热心的解决建议,其中包含着他身体力行的世界情怀。此书可帮助读者快速建立全球化的知识储备,以更加理性的眼光去进一步理解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如何看待全球化:写给每一个关心世界的人》

[澳]彼得·辛格/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11月

【记者 潘小娴】

【编辑 橙子鱼】

来源:微社区e家通文化车陂(微信号:xxsbejtcb)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