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旅行杂志宜商宜居
备受关注的中国第一高楼 677米成都天府中心地块 11月28日上午10时 正式在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拍卖请点成都天府中心整体效果图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土拍现场据悉,最终通过
备受关注的中国第一高楼
677米成都天府中心地块
11月28日上午10时
正式在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拍卖
请点成都天府中心整体效果图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土拍现场
据悉,最终通过抽签方式
中海以3698元/平米的楼面地价、
总价47.9亿元拿下天府新区秦皇寺板块
该地块大小为299亩,商业自持比例100%
居天府新区CBD核心,3条轨道交通在此交汇
是未来天府新区的商务中心,区域站位极高
新地标将刷新绿地468高度
誉有宜商宜居世界名城之称的成都,今年在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幕会勾勒出了“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格局,这意味着未来五年,成都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这是要迈入可持续的世界名城行列的节奏。
摘走世界名城第一桂冠
已成名副其实的名城
在《BusinessTravel》(商务旅行)一期杂志中,成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力克美国的的波特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等世界名城摘走世界第一的桂冠。
与杂志排名相对应的是,成都一项数据显示:目前已有一万多名境外人员在成都定居。在世界九大宜商宜居城市中,亚洲城市较多,占据了四席;传统意义上的美、欧城市相对较少,排名也落后。特别是中国的成都、厦门,分别取得了第一、第二的好成绩。
另外,在《福布斯》杂志发布的全球“未来10年发展最快的城市”排行榜中,成都也位居第一。
拉近与世界的距离
265家世界500强落户成都
成都市投促委透露的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已签约引进重大项目136个,总投资1449亿元人民币;已有265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成都,成都成为除北京、上海外,世界500强企业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2003年,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仅81家。近两年,世界500强企业进入成都的步伐呈现出“加速度”。成都市投资促进委员会副主任陈赋认为,相对其它同类城市,成都具有人居环境舒适、经济腹地广阔、人才资源丰富、产业配套完善、商务环境优良、政务服务规范6大比较优势,这些比较优势成为吸引世界500强纷至沓来的重要因素。
“在‘全域开放’战略的引领下,成都进一步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正在从西南的内陆城市成长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陈斌说,“投资中国,首选西部;投资西部,首选成都”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海内外知名企业的普遍共识”。
据悉,如今已有戴尔、IBM、Intel等知名公司聚焦成都,戴尔宣布将在未来十年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首次将其研发、生产、客服、销售等企业核心链集中在一座城市;新加坡与中国在中国西部建立的第一个园区项目也落户成都。
宜居之名风靡全国地产大佬纷至沓来
近年来成都变了,置业风潮也变了。随着世界各大知名企业的落户,中国置业的风潮也由原来的北上广转移到成都,特别是近两年,成都楼市从回暖到大爆发,只用了很短的时间。是北上广不断上涨的各种成本,导致了大多数知名企业与大多数高精尖人才的转移,成都作为宜居城市,首先就成了他们的目标,一股置业风潮在成都悄然而起。
随着置业风潮的日盛,国内地头大佬相继看好成都潜力,竞相涌入。他们从投资成都主城的锦江区、武侯区、青羊区、高新区、成华区、金牛区,到2016以后不断扩大到高新西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土拍之争在成都可谓是愈演愈烈。
在疯狂的抢夺战中,地产大佬将生态宜居的城西视为香饽饽,龙湖、万科、保利等大佬的入驻给城西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尤其龙湖·西宸原著御景隐藏着的建面单价9980元/㎡起的宽景平层,占据西三环内醇熟配套,在样板间开放后在成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预示着,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将开启成都的主城区+近郊来到土地的“万元时代”。龙湖·西宸原著御景落址西三环内,三横两纵双地铁在此交汇,多个城市公园、全龄学校、繁华商圈在此荟萃。
亚洲开发银行称:
成都是中国内地最宜居城市
亚洲开发银行称,成都是中国内地最宜居城市,其次是广州和宁波。在对33座城市的调查结果排名中,北京排在第18位,上海则排在第22位。本次调查排名亚行用的是一个叫“环境宜居性指数”的衡量标准,包含水和空气质量、固体垃圾、环境管理等要素。
亚行负责该项调查研究的高级环境专家谢尔盖·波波夫表示:“本项目设计了城市环境可持续性综合指数,其中包括监测体系和城市排名。这将为决策者在决策和采取行动时提供有价值的科学数据。”
报告显示,成都的宜居指数高于华南、东部沿海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成都的宜居指数也高于那些拥有优越自然条件的城市,比如杭州、昆明和厦门。并且在更发达地区中,成都的环境治理能力也相当突出。
发展蓝图出炉
成都迈入可持续的世界名城
在多年的努力下,成都已誉有名副其实的世界名城的美名,但要保住这一名片,成都还需为未来勾勒出一套发展蓝图。今年,在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幕上,成都提出了 “ 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 城市发展战略的 “ 十字方针 ”。这个 “ 十字方针 ”新闻在成都炸开了锅,也带来了 “ 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 的最强解读。
未来五年,成都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打造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文创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此外,成都还将优化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宜商宜居性和舒适度,坚持“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格局,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高起点规划在东部区域,高水平发展在南部区域,高标准在提升西部区域,高质量在改造北部区域,高品质在优化中部区域,合理优化区域布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比如,东进和南拓区域,立足于支撑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增加新建商品房供应规模,适度超前,加快推进房地产业发展;北改区域则倾向于旧城更新和新区建设;中优区域控制新征土地,提升城市品质,减少房地产开发建设总量。
而西控区域则更多立足于生态保护和改善宜居环境,控制房地产供应总量,优化供应结构,也就是说原本就已经一地难求的西边,为了打出“生态城西”的标签,以建筑让步自然,所以,供地反而更加严格。
看完这些小四妹儿只想说
厉害了我的成都!
编辑:丁婉玲、李佳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