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志
这是肥欧娜和细西粒的第-48-篇文章FiFi:最近没怎么更新,却来了一批可爱的新粉丝,多是看了我朋友梁爽和晓庆的微博推荐找到我们的。欢迎呀。今天会选出三位留言的读者,送出犀利
这是肥欧娜和细西粒的第-48-篇文章
FiFi:
最近没怎么更新,却来了一批可爱的新粉丝,多是看了我朋友梁爽和晓庆的微博推荐找到我们的。欢迎呀。
今天会选出三位留言的读者,送出犀利、励志、自律的作者--梁爽的新书《你来人间一趟,你要发光发亮》作为礼物。

***
几个月前我就惦记着元旦这个短小的假期,惦记归惦记,压根没开始计划。有天得知杨千嬅年底要在红馆开唱,就定下去香港。当不知道去哪儿的时候,香港总是最易安排的,看演唱会,吃美食或者只是去购物都能很充实。
翻了翻酒店,中环腹地的四季酒店,太古的宠儿the upper house价格在新年来临之际飙升,有点肉痛。一位在香港的朋友支招,“不如你去住黄埔新开的一家酒店,价格适中,临海,看演出和怀缅兼得。”
人有个坏毛病,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喜欢不断地重复自己的过去。哼着那些烂熟于心的歌曲,看着那些连台词都背下的电影,把自己有限的经历一遍又一遍的摩挲,不可自拔。以前读书的时候在黄埔花园住过半年,一屋子五个人,两间房都是上下铺,剩下的一人住在客厅,拉张帘子做隔断。我房间临街,梦中听见汽车呼啸而过,几乎每晚都会被吵醒。屋内属于我的东西不过一张书桌,半个衣柜和高低床的上铺,而不至于住在昏暗的唐楼,有24小时大厦保安,室友nice,我觉得挺满意。要说有什么值得怀缅的,一定是如此知足的心态,越往后越难觅影踪。

由于航班晚点,到达酒店已经是凌晨两点,疲惫满身的我还是不忘记打开窗帘,想看看整片维多利亚港和闪烁的大厦灯光。呈现在我眼前的固然是一整片海,可惜正对岸是炮台山和北角,非商业区,见不到繁华。我悻悻地想“分给我们的是不值钱的那半边海景”,唉呀,踏入这片土地怎么就变得势利起来。
以前为了方便买东西连机场附近都住过,那边有个东荟城outlets。住市中心就更妙,东西买完直接送到酒店,逛倦了,回去打开衣柜,整整齐齐一排战利品,酒店的光线一般衬得皮肤很好,全身镜又好像有显瘦的功能,再轮番试一遍买回的衣服,购物乐趣double。
如果不刻意要求,在香港特别容易囹于石屎森林之间,一个地铁口钻进去,再从天桥走出来,几个快步就又绕进一间商场或者写字楼,只要你想,就能整日整日的杜绝风吹日晒雨淋,香港女生大多有着白皙的皮肤,与此脱不开关系。细想来,一面不失为城市的恩宠,但日子久了,难免开始怀疑生活的真实性,被装载于钢筋水泥中,是另一种“抬头不见天日”。
此行除了看演唱会和提前预订的跨年晚餐并无其他安排,我和老公都想轻轻松松。黄埔这家酒店算是选对了,酒店的色调是浅浅的木色,户外的遮阳伞和藤椅让人松弛下来,不同楼层都有能眺望远方的露台,似专程来海边度假。推开门,嗅到潮湿的海风,新鲜中带着一丝热气。温度刚刚好,裸腿配短裙也不觉凉。

丝毫不像在香港△△△
这天我决定一路不打车,走走路,坐坐船,搭搭地铁。
一路步行至地铁站,巧的是黄埔站地铁口就在住过屋子的正下方。我跟老公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黄埔花园是李嘉诚的地盘,这区住的都是中产阶级。街上的人群熙熙攘攘,楼房像一个一个方块似的鸽子笼,既不清净,也没有什么花园绿地,老公一脸怀疑兼同情地望着我。我说,你看这里有一个球场,不远处有海旁小径可以晨跑,附近有几间档次中等的超市和商场,学校和补习机构也不少,中产阶级无疑了。
“哪间屋子是你住过的?”
我抬头看密密麻麻的楼房,只记得是哪一栋,其他凭着模糊不清的印象数着“一、二、三、四,好像是四楼A。”不管住没住过,自此,四楼A就是我的“故居”了。
在尖沙咀码头我们乘上天星小轮驶向中环,游客必经的仪式,就像在曼哈顿码头乘船去瞻仰自由女神像,本是试过一次就足够的,可我百试不厌。码头老旧程度与武汉长江边的码头无异,钢板嘎吱嘎吱作响,价格也便宜,两三港币而已。墙上有几幅讲述变迁的照片,从开始的煤油船到如今的第三代天星小轮,竟已有百余年。早年两岸的广告牌都是HSBC、保诚保险这类外资企业,这些年内地的大企业至少占据了半壁江山,贵州茅台,中国建行,五粮液云云,前不久连中银大厦也被内地企业买下。
小轮平稳的前行,在海面上才能感受到香港难能可贵的宽阔,短短几分钟就到了中环。香港是可以细细购物的地方,从不会感到无趣、千篇一律。尖沙咀人流如织,一个海港城就囊括了所有奢侈品和新晋红牌,一站式购物的首选;铜锣湾既有传统购物中心时代广场,也有日系风的聚集地Lee garden,有好玩新鲜的潮店如徐濠萦的买手店Liger;上环、湾仔的小街小巷里藏着品味小众的家居店、香水铺;中环的置地广场名店屹立,散发着贵妇人的光辉。如果没有特别执着的品牌和风格,就想舒舒服服的行下街,我觉得去中环码头旁的IFC是绝对不会后悔的。
第一层原因自然是相对清净,在顾客不一定还是上帝的香港依旧能得到sales耐心专业的服务,大排长龙的午饭时间也没遇上排队。
第二层原因是IFC上到各大奢侈品,下到Jcrew, Zara不说,还有连卡佛。香港的几家大买手店,JOYCE贵,IT潮,这次见到亦舒小说里频频出现的诗韵,经过年代的更迭,好像有点脱离时代,而连卡佛既有天马行空的选品,也有我们普通人也能handle的时髦(和价格)。时装精黄伟文都说我们信仰的佛是连卡佛。
热门设计师品牌都有,比如Thom Brown、Sacai、Paul Andrew、Isabel Marant,还在源源不绝的吸收新的品牌。我喜欢他们的打折季,买鞋最好。鞋被单独拎出来摆满货架,平日喜欢的过季后十有八九都会出现在这里,它们不再按品牌分类,而是按尺码,一对对美丽的鞋履等待着新主人的宠幸。我只看35,36的鞋款,加起来应该有一百来双了。看中要先请sales预留在柜台,我下午付款的时候看到货架上自己喜欢的款式全卖光了,还好眼疾手快。
在IFC晃悠了大半日,以买了一盒Pierre Herme的开心果马卡龙作为尾声,便匆匆赶往演唱会。其实时间是完全足够,我只是想回酒店换条裙子,化个妆,再买上一只荧光棒,比较有氛围。
红馆外面,两三个黄牛用普通话叫卖着“买飞,收飞”("飞"即是门票),我自己的门票也是在淘宝买的黄牛票,正规渠道城市电脑售票网上特别难买到。票价一再炒高,480港币780人民币才买到手,还不用期待是好位置,好位置他们会再卖高价,说来也有点痛恨。
“红馆”是红磡体育馆的简称,应该是我这代人从小听到大的专属名称,华语歌手们都以在红馆开唱作为一种标志,杨千嬅演唱会尾场请来了余文乐,他也略带兴奋半真半假地宣布“完成了从红馆舞台下升上来的梦想”。
我在红馆听过十来次演唱会,听着歌潸然泪下过许多次,可每多一次都逐渐淡漠一点,没了张国荣梅艳芳,魔岩三杰、Beyond传奇早早谢幕,周杰伦梁咏琪成了怀旧标配,王菲无心恋战,郑秀文信了上帝,究竟还有什么好过以前,陈奕迅和杨千嬅好像是唯二既能延续过去又能通往未来的香港歌手了。
杨千嬅的歌简直是都市女性居家必备良药,爱上无法驯服的男生,“明知爱这种男孩子,也许只能如此”,明知飞蛾扑火,也要勇敢一试,“下半生不要只要下秒钟”,“烈女不怕死”,失恋仍有牵挂,又不能放纵自己脆弱到底,“忘掉爱,尚有多少工作失眠益有罪”,咬着牙的坚强,“离开,不应该再打搅爱人对不对”。有时忧伤又想得很透彻“原来过得很快乐,只我一人没发觉”,“我有爸妈挂念,事业还望发展,活着未曾靠诺言”。
最期待的《炼金术》、《笑中有泪》我去的那场没有唱,但听到《野孩子》和《假如让我说下去》也很满足。杨千嬅一直都在进步,她不再是往昔荧幕上永远傻乎乎的港女,也不再是唱着失恋小心思的情歌天后,44岁的她唱《WONDER WOMAN》,配上热舞,快歌一向不是她的主打,但那一刻我觉得她就是神奇女侠本人,勇气和力量爆棚。
我觉得歌手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一支歌反反复复已唱过千遍,可还能打动人,还能动己。最后一曲是新歌《一二三三二一》,大荧幕上缓缓播出一个女孩的一生,“初心伤过重新再跳,愿我真情性再大也改不了”,又何止是唱的她自己。
演出完毕,人们有秩序的缓慢退场,好像刚才那些激动沸腾的灵魂消失了一般。我一路哼着歌,慢慢走回酒店,再修图发个朋友圈,不知不觉就到新的一天了。
一些推荐
Rue Madame
这是IFC里的一家买手店,它们的总店在巴黎,主打法国品牌。明明都是新货,却有种走入vintage shop的感觉,门口最显眼位置摆着的都是基本款,各种颜色的打底T恤、高领衫。
这家店的衣服绝对是实穿型的, Jane Birkin , Jeanne Damas的衣服都像是出自这儿一样,潮流感不强,衣服都不怎么显腰身,看起来普普通通,又有蕾丝、花边带出天真的一面,能让人变身fa国时尚博主,轻松又妩媚。很多本地明星都在穿他们家衣服。
地址:中环IFC商场3088号铺


HarveyNichols Beauty
我知道现在靠代购和电商已经没有买不到的品牌了,再加上各类测评甚至都不需要试就帮你做出选择。但护肤品和彩妆这类东西最好还是亲自去体验,我看网上试色买的口红基本上就没有买准过。
HarveyNichols的护肤品品牌太全了,常见的品牌比如雅诗兰黛,SK2,雪花秀有,难买的Tom Ford、香缇卡、Valmon也有,sales很耐心,给我试粉底液就试了一个小时,关于化妆和护肤的问题都很亲切的解答,末了还送我一大堆赠品。
地址:金钟道88号太古广场

这几罐面膜真的好用,补水舒缓,让皮肤发光发亮△△△
后记:
几年前的五一假期,我去了西安,这座昔日古都的厚重与辉煌让我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兴奋,想立刻记录下自己看的想到的。断断续续写了一些,有点单薄,我又去翻阅秦朝和唐朝的历史,愈发觉得自己不懂的太多,便放弃了。几年来,差不多每篇游记的开始和结束方式都是如此。
至于另一种攻略式的游记,也不是没有想过。去了什么景点,如何网上订票,吃了什么餐厅,价位是多少,买了什么好物,在哪里买划算……但其实旅途最珍贵有时是阴差阳错和意料之外,大多是有那么一些点和你的经历、你的积累刚好相碰撞,就成为你个人的难忘moment,不是从人家那里复制行程就会有的。
自此以后我就不那么苛责自己了,哪有什么最完美的游记,用心写,写得开心就好。下个月我可能会去日本滑雪,在江浙一带过春节,游记这个栏目会一直写下去,希望大家也读得开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