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去旅行的笑话
2017年是神奇的一年,四川在为香港旅游行业带来熊猫、金丝猴后,又为香港带来了著名火锅品牌-海底捞!谁在打扰我的美梦?死胖子,都几点了,还睡!香港海底捞火锅位于弥敦道油麻地地铁站
2017年是神奇的一年,四川在为香港旅游行业带来熊猫、金丝猴后,又为香港带来了著名火锅品牌-海底捞!

谁在打扰我的美梦?死胖子,都几点了,还睡!
香港海底捞火锅位于弥敦道油麻地地铁站附近(这不就是我住的酒店附近?),属于市中心,人均消费在220元左右。好吧,我承认,这样的价格对于人均60元的四川火锅来说确实太过奢侈,但在世界金融中心来说还算“亲民”。
曾经有一个关于海底捞的笑话是这样的:一个外地人在一次旅行中遇见一成都人和一重庆人,十分高兴地说:“哇!你们四川的海底捞火锅真是太好吃啦!”
成都笑道:“海底捞在四川一点都不火,因为好吃的火锅太多。成都的小龙坎火锅可以碾压海底捞!”
重庆人笑得合不拢嘴:“在重庆小龙坎就只是一个地名,哪有什么小龙坎火锅,听都没听过。”

诚然,海底捞在川渝以外的地区十分火爆,但究其原因并非味道,而是极致的“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1、设施方面:店门口除了准备好必需的桌椅外,桌上还排放着象棋、军棋等打发时间的棋类游戏;餐桌有各类数据线,方便“低头族”边吃边充电;提供婴儿床,让宝宝可以安心休息。
2、特殊服务:别想歪了!免费做美甲、擦鞋,提供风油精等驱蚊止痒的药物。
3、补偿服务:服务员上错汤底,会赠送一张大饼,上面写大大的“对不起”;手机掉锅底,也会免费提供一些甜点等食物来安慰一颗破碎的心;单身狗来吃火锅,对面椅子上会放一只玩偶来陪你,告诉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还好不是熊本熊那个傻样,不然非揍死他!
对比于香港本地餐饮,服务态度差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店里的服务大妈摆着一张臭脸,找了张靠近风扇的桌子坐下,大妈说道:“坐那一边,这边我们已经收拾好了!”吃到一半需要加一个汤勺,“Duang”地直接扔在玻璃桌上,发出刺耳的脆响。吃完之后说“服务员买单!” “自己去前台买!”直接给你怼回来。“请问可以支付宝吗?”“不可以!”所以,总会给人一种老板租了我的店面,我来收租顺便吃顿霸王餐一样的感觉。
如果用粤语,态度会好些,如果用英语,态度更好点,那如果用川话呢,哈哈没试过!
著名散打评书艺术家李伯清老师曾说过:“做餐饮的重点一是堂倌(服务员),二是墩子(切菜工),三才是锅儿匠(厨师)。”
如果每个服务员见到客人都说这句话,“棒棒扁担门前搁,客人来了进去坐。弄死一个算一个,反正全天销陈货。”那后果可想而知。
餐饮行业的目的很明显-利润。谁会和钱过不去呢?迪士尼作为世界第一品牌乐园,为什么几十年了依然还在蓬勃发展?在为大大小小的游客造梦的同时,人性化的服务也吸引不少游客回头。难道你们希望游客来过一次香港后带着满满差评,誓死不再来吗?某些特色小吃口味确实不错,但也并非美味到非吃不可。只是希望服务态度稍微好点,这点对于消费者而言真的就那么过分吗?
如果黑与白是色彩中极致的对比,那海底捞的服务与香港本地饭店的反差就是餐饮界的一朵奇葩!
我等非吃瓜群众,殷切地希望海底捞并不只是给香港带来火锅这么简单,而是为香港的餐饮服务树立一个极致的模范!
希望若干年后,我们的故事不是这样。
一队情侣到了香港,女孩说:“亲爱的,你用美团或者大众点评查查看香港评价最好的美食是什么,我们去吃。”
“还是不去吧,我们吃点其他的。”
“我不管,我就要吃评分最高的。”
“排名第一……海底捞”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