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旅行的必要性
新欧洲侨报情感世界: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伟大的恋情,多数是奸情?小编的言论让人三观尽毁?纵观那些脍炙人口的影视经典作品,几乎所有感伤动人的爱情都有悖于道德常规。从《安娜卡
新欧洲侨报情感世界: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伟大的恋情,多数是奸情?小编的言论让人三观尽毁?纵观那些脍炙人口的影视经典作品,几乎所有感伤动人的爱情都有悖于道德常规。从《安娜卡列尼娜》到《英国病人》,从《泰坦尼克号》到《花样年华》,他们在传递人性温暖的同时,也帮助人们审视真实的自己。
《飘》中的女主人公斯嘉丽:想说服即将订婚的阿希礼和她私奔,遭拒后生气打了阿希礼一个耳光。后来缺钱时,她又看中妹妹未婚夫的财产,于是设计让他迷上自己。《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显然是不守妇道的:她已婚却还与英俊的军官渥伦斯基相恋,抛弃丈夫与儿子,和渥伦斯基住在一起,还跟情夫去国外旅行了3个月。《泰坦尼克号》中的罗丝:与母亲和未婚夫一道上船,却被船上的年轻画家杰克所吸引,戴着未婚夫送给她的名贵项链,让杰克为她画裸体肖像,最终成功劈腿。《卡萨布兰卡》中的伊尔莎已成为美丽高雅的经典形象,但伊尔莎先是放了情人的鸽子,后来再见时,为帮老公拿到通行证又去求助情人,几番纠缠中两人旧情复燃使她又想离开老公,留在情人身边。这难道还不够朝三暮四?还有《花样年华》中的苏丽珍:她的老公和他的老婆有了婚外情,她找到他一起商量对策,本来应该一起打小三的,结果居然爱上了对方!同样的尴尬还有《甜蜜蜜》中的“第三者”李翘:黎小军告别女友后到香港讨生活,期望有天挣到大钱回到家乡和女友风风光光地成婚,没想到却爱上了在快餐店里认识的李翘,无法自拔……举凡叫好的文艺作品映射的都是最真实的人性。那么,我们的爱情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背叛”?
进化论专家指出,人类天生就有追求新异刺激的倾向,雄性天生具有通过更广泛的交配扩散基因的冲动。而维持激情的神经递质,只能维持18到30个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爱情保鲜期。几乎所有的婚姻都会经历“七年之痒”,在外部信息高速发达的当下,恐怕两年就开始“痒”了:当人们从一段恋爱关系中得到满足后,就会不自觉地寻找新的刺激,这是人的通病。日本曾做过一项针对1000名已婚女性的调查显示:超过两成的调查对象曾发生过外遇,而且这一数字正在逐年增加。再美满的婚姻,也无法拯救灵魂深处的孤独和脆弱,金钱、压力、生存、迷茫、自我怀疑,人只要活着,就要不断经历,而亲密关系是一面镜子,能清晰地照见对方最为真实的人格,由此产生的厌恶和鄙视也会随之而来。战争、死亡、背叛、乱伦,之所以总是成为文艺作品的母题,正是因为它们说出了人性的不确定和真实性,即所谓道德的灰色地带。我们应当拿什么去约束自己的天性?一位社会学家曾在书中谈到,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婚姻已经“去制度化”,也就是说,一些过去被认为无可争辩的命题,如婚前性行为是否合适,或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离婚,甚至婚姻本身的必要性等等,都已不再有标准答案。中国早于韩国60多年就废除了通奸罪,新的婚姻法也不再保障原配妻子的财产,似乎是一夜之间,人们发现,除了舆论,不再有什么有效的东西能惩罚那些传统家庭结构的叛逃者了,而因此留下的道德真空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焦虑……人活着,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人性中的盲区。正是那些伟大的文艺作品,不断把我们带入他人的世界,带入意外,带入混沌,也带入思考……最后,我们发现:与其伤害别人,不如含泪说声再见,再伟大的轰轰烈烈也会化入岁月长河,最终沉淀为回忆。所以,平平淡淡才是真!不同意小编的观点?没关系!别再和微信圈里的红颜知己玩暧昧了,赶紧的,去帮老婆收拾厨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