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想买个包包
01“情绪是魔鬼。”最近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向网友求助——女儿要用她奖励的5w块钱去买LV包,该怎么办?事情是这样的。妈妈本身是出于好意,希望借用这笔奖金激励孩子:1)激励
01
“情绪是魔鬼。”
最近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向网友求助——女儿要用她奖励的5w块钱去买LV包,该怎么办?
事情是这样的。
妈妈本身是出于好意,希望借用这笔奖金激励孩子:
1)激励孩子考上理想的的大学;
2)让孩子明白付出才会有回报的道理。
然而让这位妈妈意想不到的是,
女儿开口就是要买LV包。
第一感觉就是女儿太虚荣,太过分。
女儿反驳说,钱已经给她了,那么支配权就在她那里,买什么不应该由妈妈来决定。
妈妈一气之下对女儿说,
“你德不配位。”

德不配位,真的是一句很刺耳的话。
特别是,这句话还是妈妈对自己的女儿说的。
明明是一件带着很美好的愿望去做的事,
最后却成为了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裂痕。
情绪是魔鬼,让人容易感性大于理智,做出很多令自己后悔的事情。
但不懂与孩子沟通的正确方法,才是许多为人父母者的
致命伤
。
02
“我们总是以己度人,却忘记开口交流。”
1、站在父母的角度
一个十八岁的即将上大学的女孩,想要买一个好一点的包,可以理解。
但一个才满十八岁的女孩子,就要花5w去买一个奢侈品,这不是虚荣心是什么?
2、
站在孩子的角度
第一种情况:
在大家都崇尚品牌的今天,孩子自然也不能幸免,特别是在这网络发达的时代。
品牌背后代表的是一种家庭经济实力,或许也可以说是阶层的象征。

孩子的世界已经不那么单纯了。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他们也无可避免的更想要和家庭条件好的人做朋友。
关于这一点,我想有的父母可能也会在私下里勒令自己的孩子要和学习好/条件好的孩子做朋友。
毕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还有句话是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所以当一个人想要从一个人群进入到另一个人群,是有一定门槛的。
就像不是所有人都能出现在王思聪的朋友圈一样。
而这个门槛要么是学识与能力,要么就是金钱。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
孩子在高压力环境下长大,会急于从心理认知上摆脱这种压力,渴望自由掌控自己的生活。
于是,他们会采用购买富余成人色彩的物品,以及进行高消费来表示自己的成长,来宣告童年时期的结束。
这个过程中,男孩会倾向于买摩托买火机买墨镜,女孩会倾向于买包买风衣买高跟鞋买化妆品。这是他们进行角色转换角色识别,与成人社会进行对接的必经之路。

而这颗种子早就在小时候就种下了。
我小时候对于长大后的畅想,就是未来能够拥有一双属于自己的高跟鞋。
而班里有的男生则是想要一双耐克鞋或是一套xx牌子的游戏机。
时代是在发展的。
就像以前我们喜欢的耐克鞋,现在却成了两三岁小朋友的标配。
那么现在的耐克鞋有没有可能就是一只“LV包”呢?
也许现在的LV包就像是我们那时候的电脑、耐克鞋一样。
所以,女儿想买LV的包,可能并没有那么可怕,对不对?
3、孩子和父母的相处越来越累,你想过是什么原因吗?
就是因为,我们猜来猜去,想的太多,说的太少。
就像买包这件事。
正常的发生了一件事,我觉得一般第一句都是“为什么”。
可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就成了,“你不应该”。
因为逻辑错了,事情就容易办不好,特别是在猜人心思这件事上,能够办好的人太少了。
而父母与孩子本该就是最亲近的人,何必去猜?
大家都坐下来认认真真地谈一谈,任何事情都不会变得那么糟糕。
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第二步,才是父母应该起到的作用——引导和帮助孩子。
听听她说,为什么想买一个LV?
问问她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LV的?
她喜欢哪款LV?为什么是这款?
1)
虚荣心
如果大多是因为虚荣心,也不必太过慌张,展开不必要的畅想。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有虚荣心,很正常。
毕竟,谁还没点虚荣心呢?
但是你得告诉她——
你可以有为自己的虚荣心而买的一天,
但作为父母,我更
希望有一天你是因为真正的需要去买
,
是真正有能力去买。
如果你做到了,那么我为你骄傲。
我还想告诉你,
什么是奢侈什么浪费
。
不管是LV,还是爱马仕,还是几十块的包包,
你拿着它装东西,用它挡雨,觉得沉就放在地上......
物尽其用,不是浪费。
但如果你只是供着它,这就是浪费。
2)
告别

如果是单纯的想要一只名牌包来告别自己的童年时代的结束。
那么,你可以出谋划策,帮助她一起刷贴吧、刷知乎、刷小红书,找到最适合她的那款。
你还可以告诉她,告别童年时代还有更多的方法:
可以是一次旅行、可以是一次投资理财、可以是请朋友一起去外面吃饭、可以是高跟鞋、可以是......还可以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而你,是她的朋友,是她永远的后盾。
然后,请你牵着这个像大人一样背着LV包,满眼都是对未来的期待的少女回家。
作为父母,最该怕的不是孩子会不会误入歧途,
而是你失去了孩子的信任与尊重,失去了教导他/她的资格,再也找不回来。
名存实亡,才是最绝的绝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