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旅游产业问题

旅游产业发展业态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1 大众化:随着国家《国民休闲纲要》的出台,国民带薪假期制度等得到保障,“两长五短”的公共假期设置,加快大众迈入休闲旅游产业时代。2 多样

旅游产业问题

旅游产业发展业态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1 大众化:随着国家《国民休闲纲要》的出台,国民带薪假期制度等得到保障,“两长五短”的公共假期设置,加快大众迈入休闲旅游产业时代。

2 多样化: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完善与旅游经济扶持政策的出台,农家乐、民俗村、田园农庄、农业科技园、古村落、乡村度假村等产品层出不穷。

3 多元化:随着我国人均GDP的不断上涨、城乡空间距离的缩短,低端化的初级乡村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大众所需,产品逐渐日趋精品化、高端化。

4 产业化:单打独斗的现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产业融合、规模经营、整合发展成为扩大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市场份额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5 可持续发展:发展乡村旅游不能以牺牲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代价,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其提升转型的必然结果,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和改善

个人觉得1、太过分散,各自为战。

没有一个协会或机构来统一协调或指导一些文化产业的建设、运营等。

2、像博物馆、展览馆的展品太少,过于单调,甚至有的展馆用游戏机等设备吸引游客。

3、相关部门监管理念过于陈旧,对一些老建筑等平时维护监管不到位,社会力量参与维修持消极态度,致使一些有意义的建筑不能很好的利用,导致个人维修使一些保护建筑面目全非,失去原有价值。

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规划不当。

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可供观光的旅游景区约1万余处,现在已开发并可以接待国内外游客的仅有1800余处,不足1/5,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

同时也存在规划不当的问题。

例如: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正是由于对风景区已超常开发,使得其人工化,商业化现象十分严重,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民族气息,历史文化“古城南京”在古城墙边上架设电梯的计划更是严重的景区开发过度。

2、文化旅游配套基础设施落后。

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交通业、饭店业,也包括融入新技术的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交通问题、饭店旅店业问题、文化旅游信息化问题等,尤其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即使它拥有很优秀的文化旅游资源,但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比如交通不方便,饭店入住不好等,也会导致文化旅游业受到限制。

3、发展资金不足,投融资渠道单一。

文化旅游业以文化为底蕴,以历史文物景观及文化活动的浏览观光服务为核心,涉及到各个方面,它是一个产业集群,因此它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目前文化旅游主要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投入,民营资本介入很少,其他像金融行业也没有发挥作用,融资渠道单一,而政府所能提供的毕竟是有限的。

4、法规体系不健全。

中国旅游法律体系应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居主导地位的完整的法律体系。

其中除旅游基本法外,还应当包括旅游业的各个方面。

但目前看来,这一体系的框架结构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同时各项旅游专业法规也不够健全,主要是范围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具有暂时性,后续法规缺乏。

由于对旅游业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法律缺失,导致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以及破坏旅游资源的等各种违法现象充斥着我国的旅游市场,例如“香港阿珍”事件,还有众所周知的“海南三亚宰客”事件,这些都必将导致该地区旅游业收入的急速下滑。

严重影响了文化旅游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5、缺乏优秀文化旅游产业专业人才。

21世纪,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然而我国旅游业是最近兴起来的,在人才的培养上明显落后与缺乏,尤其是精通以文化为依托的来发展旅游业的人才,更是稀缺。

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当前中国旅游业存在什么问题?

一是产业资源要素分散。

旅游资源普遍存在空间分布分散、集中度不够、多数资源单体规模不大、精致度偏弱、震撼力不强等问题。

同时,旅游资源同构性突出,致使低水平、近距离重复建设现象时有发生,缺乏个性特色和足够吸引力。

二是产业整体水平较低。

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缺少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同时,旅游盈利主要靠景区门票和土地收益,综合型盈利链条尚未形成,大地产小旅游甚为普遍,旅游盈利的科学性和持续性不足。

三是产业市场化存在障碍。

相比其他产业,受居民消费习惯的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市场化程度远远不够。

同时,由于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和管理方式粗放,也导致产业市场的理性发展不足,产业市场价值单一。

(一)旅游业规模化产业化层次较低,产品供给不足与居民旅游需求的矛盾长期存在当前全国很多景区,尤其是各个山区小景点,由于彼此间恶性竞争或者交通不便等原因,各自分散经营,相互合作少,游客消费成本高,旅游市场发展面临着尴尬瓶颈。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这一转变必然引起旅游产业链条的延伸,要求旅游集团从单一的“吃、游”向“吃、住、行、游、购、娱”横向延伸,从满足单纯的游览需求向专业和多样化需求的纵向延伸,以应对旅游业总量和结构上深刻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报道称,我国旅游产品牌化多样化进程缓慢。

国内旅游行业在品牌化多样化方面优势不足,尽管一些旅游景区已经取得了大部分旅游景区在挖掘自身文化内涵、细化景观设计、更新旅游理念、扩大延伸旅游层次方面进程缓慢,仍面临产品重复性高、专业化和多样性服务水平低的问题,导致对“门票旅游经济”的严重依赖。

中国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踏步前进,旅游已走进普通家庭,旅游业步入黄金发展阶段。

未来五年,中国旅游市场规模将超过2.5万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超过5亿人次。

但中国旅游产品数量供给不足与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旅游服务质量不高与游客不断提升的需求层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品牌化多样化进程缓。

...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首先讲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大家都知道对于我本人来说,我从事旅游业已经是20多年了,我想在这里把一些基本情况跟各位简要介绍一下,大家知道从1978年到今年2008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在这30年中国,中国旅游业跟中国整个社会经济一样,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是这么认为,中国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领各行业之先,在旅游领域里面迈入了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服务业总体规模的扩大和整体质量的提升,成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现在提出大力发展服务业,近几年来,国务院已经作出一系列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扶持、发展服务业,而旅游业在服务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有的人说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我认为也是恰如其分。

实践表明,发展旅游业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是统筹经济社会以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落实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因为旅游直接就是为人服务的,大家也知道,从中国的旅游业,过去不知旅游为何物,到现在认为旅游是高端消费,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国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这个也说明了旅游业的发展是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的一种需求。

3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旅游业已经明显具有比较巨大的优势和巨大的国内需求,成为消费潜力巨大、成长性能良好的服务产业,因为今天参加会议的人大多数都是从事地产行业的人,所以我在这里想把旅游业的情况跟大家做一个介绍,使大家对旅游业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刚才讲了从1978年到现在经过30年的发展,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产业规模不断的扩大、产业体系也是日趋健全、产业基础更加坚实,从上一届政府提出,旅游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现在正朝着这个目标不断的前进。

简单的说,或者概括的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点,是入境旅游,持续稳定增长。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上升、国际影响不断的扩大、市场拓展更加深入,入境旅游持续稳定增长。

其中,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发展很快,比如说在过去一年,2008年最终数字没有出来,2007年一共接待外国旅游者2161万人次,同比增长17.6%,我们中国的旅游是从入境旅游开始,纵观世界各国旅游发展,首先都是从国内旅游开始,先有国内旅游,然后才有入境旅游,我们国家从78年开始,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正在建设,外汇紧缺,首先是从入境旅游开始,所以我们一直都提倡入境旅游,政策是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入境旅游是我们的一个重点。

第二个表现是国内旅游,国内旅游持续全面增长,国内旅游是旅游量最大、潜力最深、基础性最强的,国内旅游良好的成长性能和强劲的带动功能继续蓬勃发展,居民出游人数持续增长,国内旅游首先是把入境旅游放在首位,应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国内旅游越来越显得重要,因为最近国务院领导同志也明确提出,国内旅游是旅游业的基础,只有国内旅游扎实了、规模上去了、质量提高了,才会有更好的国际旅游。

所以,国内旅游从一开始国家对于国内旅游政策上是不鼓励、不发展、不提倡,三不政策。

但是国内旅游确确实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虽然当年国家对于国内旅游是三不政策,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休闲时间的增长,荷包越来越鼓,现在国内旅游是迅猛发展,现在中国整个收入,中国旅游整体收入1.09万亿,中间国内的旅游收入占到了7771亿,剩下的国际旅游收入419亿美元,抛去港、澳、台,真正来自老外,来自外国人的应该是不多,所以国内旅游是三分天下有其二。

第三个表现是出境旅游,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出国旅游目的地不断的增多,我国国民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速度,出游范围更加宽广、出游方式更加灵活、出游规模日益扩大,2007年我国公民出境总人数达到4100万人次,同比增长19%,其中因私出境达到35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占出境总人数85%,快速发展公民出境旅游市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现在是三大市场,因为同中国旅游业发展之初,主要是入境旅游,经过30年的发展形成的入境、出境、国内三大市场持续健康并驱并取得发展,刚才讲了07年旅游业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据统计数字显示,全年入境旅游达到了1.32亿人次,增长5.5%,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6.1亿人次,增长15.5%,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7771亿元,增长25%,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9万亿元增长23%,出境旅游达到4100万人次,增长19%,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入境在全球来说是第四大,亚洲是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从国内旅游来说,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中国拥有13亿人口,这里把中国旅游业的现状做了简单的介绍。

一个是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

乡村旅游规划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纵观全国,我们会发现近年来在乡村旅游热潮的推动下,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乡村旅游项目,如浙江田园东方、浙江莫干山、西安袁家村、乌镇乌村等等,这些乡村旅游项目让乡村旅游投资变得炙手可热,大量的社会资本纷纷涌入乡村旅游。

但是,发展如此迅速的乡村旅游也面临着诸多困扰。

铭智旅游策划总结了以下几点:照抄照搬导致项目严重同质化对于大多数旅游项目来说,产品同质化其实都是其困扰所在,乡村旅游可能更为严重。

一个地方火了,其他地方紧跟着模仿,这点可以举袁家村的例子。

袁家村的高收益引发了众多的追随者。

这些追随者相继投运,虽然在建设风貌、旅游内容、经营方式上都类似,但在区位、文化、环境上都比不上袁家村,最终以经营惨淡告终。

乡村旅游从根本上是满足周边城市的需求,从市场饱和度的角度来看,同类型的乡村旅游项目都是在竞争同一批游客市场,当市场处于饥饿状态时,即便是同类型的项目都能获得成功,但当市场基本被瓜分殆尽后,后进入者如果不能在产品和服务上提供差异化,往往容易造成视觉疲劳,最终以惨淡收场。

产业链断裂很多乡村旅游区发展乡村旅游往往还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人吸引过来就好了,至于村落如何可持续发展,思考不深入,在发展乡村旅游的时候往往鄙弃了一些传统的农业产业,如畜牧业、养殖业、手工业、苗木产业等等。

除非当地本身具有发展旅游十分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否则对旅游产业过分乐观,盲目崇拜是不可取的,且单一的产业结构都是十分危险的。

一般来说,每个乡村旅游点从事餐饮、住宿、土特产品的农户,不能超过总户数的40%,否则,将会形成产业链条中断。

余下的60%农户可以从事养殖、种植、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工作,尤其是本地生态型餐饮原料的供应,一般一个农户需要8~10个供应户,产业链还可以以合同形式由本村延伸到周边从事乡村旅游的村寨。

传统文化与时尚创意之间的处理不当现在很多旅游项目往往在保持传统文化和迎合现代时尚生活关系上处理不当,容易犯两类极端的错误:完全保留传统,不迎合现代时尚,守旧如旧;过分迎合现代化的时尚和生活,丧失原本乡村具有的文化氛围和内涵。

这两种观念都不可取,好的乡村旅游开发一定是能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把握分寸。

以袁家村为例,当关中特色建筑、民俗小吃街模式被遍地移植时,袁家村早早发现其产业单一、体验性不强的弊端,开始布局精品客栈、酒吧、艺术长廊等业态,充分将民俗与时尚创意结合在一起,从业态结构上更为丰富,从体验上也迎合了现代文化青年的需求,基本做到了传统与现代结合。

从消费需求看,乡村旅游的消费主体是大中城市中青年人群,这一群体消费能力较强,同时文化素养、审美品位也较高,更加偏重旅游的文化感知、氛围体验。

因此,乡村旅游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应进行适当改良,传统与时尚创意应该完美融合,而不是绝对的鄙弃。

文化旅游发展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 1、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规划不当。

2、文化旅游配套基础设施落后。

3、发展资金不足,投融资渠道单一。

4、法规体系不健全。

5、缺乏优秀文化旅游产业专业人才。

苏州华采堂可以帮你弥补这些问题,可以试着请教一下他们。

旅游产业包括了哪些行业?

可以从行业的发展背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展途径,使用资源等方面指出旅游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使用(人文,自然),对社会和自然的影响,带来的弊端等。

最后落脚于发展旅游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界的影响,对经济的影响从全局出发,转移劳动力的同时保护环境。

就单卧给你说的方面就可以写8000字没问题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