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环球旅行的女孩
01最近,有一个80后爸爸对抗癌症的益视频感动了很多人。这个80后爸爸叫丁一酱(笔名),在两年前查出患有非常罕见的癌症--胸腺神经内分泌瘤,发病率只有十万分之3。发现时已是晚期,
01
最近,有一个80后爸爸对抗癌症的益视频感动了很多人。
这个80后爸爸叫丁一酱(笔名),在两年前查出患有非常罕见的癌症--胸腺神经内分泌瘤,发病率只有十万分之3。发现时已是晚期,几乎没有痊愈的可能。
32岁的年纪,正是人生中最璀璨的时光。对丁一酱来说,也是如此。
他是一个爱拼搏的人,他学习努力,考上了广东省名校,然后在大型国企任职,结婚生子。然而,正在事业迅速上升、女儿逐渐长大的时候,他却被告知得了癌症。
痛苦到泪崩。不过,他很快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在得知自己时日不多时,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他说:“虽然生命的长度没办法延长,但是我们还可以扩展生命的宽度。”
于是,他重新拾起年轻时曾经放弃的梦想--画画,开始把自己的经历画成漫画《丁神经和肿瘤君》。到现在,他的漫画已经连载了67期,小有名气了。
他在采访中说道:“如果没得癌症,可能我现在做的最多的也就只有工作PPT吧。癌症夺走了我最重要的东西,却让我认识了自己。”
“如果没得癌症,我可能再活30年,也还是不能真正懂得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比如,我一直都知道健康很重要,陪伴孩子、孝敬父母很重要,可总是因为工作、应酬等事情而耽误,直到得了癌症……”
他感谢癌症给了他一个活在当下的机会。
现在,他很享受在家陪女儿、画画的时光。他为女儿PS了二十多张照片--每张照片的成长环境都不同,甚至还有他想象中女儿长大后的样子。
“这是我想象中女儿长大后的样子。”
他想把这些照片做成相册,以后如果女儿的小伙伴来家里,她可以拿出来显摆,B格特别高。
他说,这样,女儿也许可以原谅他这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吧。
这个视频,我看得哽咽了,丁一酱用他的经历,狠狠地给我们上了一课。
我们总是以为,来日方长,事业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如果不拼命工作,人生怎么上升到更高的高度,我们又怎么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于是,我们每天早起上班,天黑回家,一次一次为工作熬夜,却没有时间陪孩子,就像以前的丁一酱一样。
然而,你有没有想过,万一哪一天,你突然离开了。那个时候,没能好好陪孩子也许会成为你一生的遗憾。
为什么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我们总是要到生命垂危的时候才能领悟到?
02
乔布斯说过:“‘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箴言。”
他说,十七岁的时候,他读到了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这句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那时开始,他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当答案连续很多次被给予“不是”的时候,我知道自己需要改变某些事情了。
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骄傲,以及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留下的是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真正跟随你内心的东西。
乔布斯的话让我想起,张智霖和袁咏仪这对娱乐圈伉俪的爱情故事。
到现在为止,他们已经认识25年、结婚16年,算得上是老夫老妻了。
然而,他俩还是经常被拍到,像初恋情侣一样,甜蜜恩爱地牵手逛街。
当记者采访张智霖时,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说:
“逛街的时候,我脑海中经常会出现一个画面,就是只剩下我自己一个人在走,即使牵着她的手,也会突然觉得只剩自己一个人。”
“我必定会有一天是独自一人行走,或是她独自一人行走,既然今天能够牵着对方的手走,为什么还要有那么多的不满,有如此不稳定的状态?而你能够在这一刻拥有着,就该好好珍惜,我只看到失去她时的痛苦。”
张智霖的回答,不就是对乔布斯说的“记住你即将死去”的人生箴言的践行吗?
这段话,狠狠地击中了我内心的柔软。
当我们用这样的人生哲学来看待婚姻和爱情,我们还会不会为一点小事儿鸡飞狗跳?
不会了。
那时,生活中的一地鸡毛将变得轻如鸿毛,我们的内心将变得平静而美好,我们的婚姻和爱情也会变得幸福很多。
03
在积木育儿刚刚结束的“满分父母”征文活动中,很多父母都选择了给孩子写信的方式。而在信里面,每个父母又都表达了自己对孩子的期望。
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说,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名人,或者考上名校,或者赚很多钱……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说,希望孩子永远幸福快乐,愿意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也许,在孩子小的时候,看着他们天真无邪的可爱模样,我们每个父母都会由衷地滋生这样的美好心愿。
然而,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却在一个又一个辅导班中迷失了。
我们忘了对孩子的初心,生怕他会输在起跑线上,生怕他未来考不上好大学,生怕他以后找不到好工作……于是,我们将孩子的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就连那个没有给孩子买800万学区房而选择带孩子环球旅行的爸爸妈妈,也未能脱俗。他们在文中说,之所以要辞职带孩子去环球旅行,是因为“很快,你也会像其他孩子一样踏入校园,每天忙于繁复的功课和读不完的补习班。”
一个12岁的女孩,给追求学区房和名校的父母们写了一封信,说了很多掏心掏肺的大实话:
人们以为北京的孩子都是精英,其实大部分都是学习机器罢了。我从幼儿园开始上课外班,一二年级开始学奥数,五六年级压力加大,与母亲争吵矛盾升级,有时我风尘仆仆地坐在公交车上,望着深深的雾霾,仿佛如我看不见光明的未来一般。
我并非个例,而是大多数。
……
我想努力适应这种学习环境,可是久而久之,我发觉我对课外班产生了变态的依赖,即使现在也未能消除。
那就是万分憎恶学习,毫无上进心,像一只被抽打久了的羊,突然重获了自由,却不知道如何奔跑了--那还是乖乖回羊圈去吧……
是啊,我们都知道,
每个孩子都有向上的力量,
每个孩子都有探索的欲望,
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兴趣……
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自然生长的力量却被一个个辅导班消磨殆尽,孩子们变成了看不到未来的学习机器?
04
面对孩子们的控诉,很多人都无奈地说:
“这个大环境就是这样,我们也不想变成怪兽家长。”
“我怕如果真的快乐学习了,孩子长大后会一事无成。”
听上去,我们真的是不得已,我们的焦虑都是因为这个环境--精英教育一天不改,我们就一天没法放松。
但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内心不够笃定。
如果我们用“记住你即将死去”的人生哲学,去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许我们的内心就会淡定很多。
试想,如果这是我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们会怎么对自己的孩子?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希望孩子怎么评价我们?
当我们真的把自己放到那个情境中,听从了内心的回答,很多教育子女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我家也有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豆包,我也迷失过。
在孩子上小学之前,我其实还是很淡定的,我只是应孩子的要求,给他报了钢琴课。可是,在他上了一年级之后,当我看到其他孩子都上了各种辅导班,尤其是英语,不少孩子已经能够和外教自由交谈的时候,我开始着急了,我担心他的英语跟不上趟,担心他会因此失去信心,担心他会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我给他报了当下流行的在线英语,并给他制定了每周4节课的学习计划。然后,每天下班回家,就催促他去完成。
然而,效果和我的预期完全不一样。孩子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已经很累了,还要接着上在线英语的课,上完课还要记单词,这让他很排斥,他以各种不认真上课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这个时候,我知道我必须做出改变--我折价把在线英语停了;如果当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我就把一些不需要提交、只需家长签字的作业给过滤掉,为了让他可以早点上床睡觉。
对于考试成绩,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即使考得不好又有什么关系,我希望孩子最终能成为一个人格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所谓的精英;我希望孩子能成为真正的自己,一个能够自主学习的人,而不是一个学习机器。
让我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从那以后,孩子每天上课都非常认真,还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每天回家,他还追着我,要我给他出题做,这种主动的学习状态和之前完全不一样。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已经比其他同学少上了辅导班,少做了作业,我必须上课更认真啊,要不然,我怎么学得好?”
哦,原来是这样,孩子心中自有杆秤。
婚姻中,少不了一地鸡毛;
育儿中,少不了焦头烂额。
当我们陷入苦苦寻找解药而不得的困境里,请记住:
“记住你即将死去”,才是最有效的治愈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