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旅行网电子商务论文
参考消息网4月2日报道西媒称,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新闻专业的120名研究生中有102名是中国人,占到总数的85%。据西班牙《国家报》3月28日报道,除了中国人,只有15名西班牙学生
参考消息网4月2日报道西媒称,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新闻专业的120名研究生中有102名是中国人,占到总数的85%。
据西班牙《国家报》3月28日报道,除了中国人,只有15名西班牙学生,此外还有分别来自希腊、德国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的3名学生。而且大多数非中国学生都不到教室上课,而选择在家完成论文,因为这个专业没有考试。他们抱怨课堂上的教学水平较低,很多中国学生根本听不懂西班牙语。
报道称,负责教授政治传播学的是记者克拉韦罗。在邻近学期结束的一堂课上,他主要的任务就是解答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遇到的疑问。
据报道,克拉韦罗教授偶尔会在课堂上讲一两个小笑话,但只有西班牙学生能够听懂。大多数中国学生对西班牙的政体和地理情况知之甚少。他有时不得不就一个问题解释多次,课堂的节奏明显放慢了。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开学后第一节课时他问全班有多少人懂西班牙语,只有3人举起了手。而且从开学到期末情况并没有好转。
报道称,一个西班牙学生表示自己感觉受到了欺骗,因为教授在课堂上根本不能集中精力传授专业知识,而是把时间都浪费在解释西班牙的涵义、本地风土人情和新闻基础知识上面。
西班牙学生表示这并不是排外情绪在作祟,令他们真正感到不满的是无法在课堂上学到真才实学。一名学生认为自己有义务告知这些中国学生到西班牙学习新闻专业意味着什么,而不希望他们浪费时间和金钱。这名学生说:“无论他们是中国人、俄罗斯人还是意大利人,我们都无所谓,但是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西班牙语听说能力。”
报道称,但也有学生和教授持不同看法。一位教授赞扬中国学生刻苦努力,只是他们应当设法尽快融入本地文化。他说,有些中国学生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在没有受到任何优待的情况下成绩非常出色。
少数能够讲流利西班牙语的中国学生之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中国研究生学业需要三年才能完成,而在西班牙仅需一年,而且还可以练习语言。但中国学生付出的代价也更高。2015年西班牙大学学费上调之后,外国学生需要支付的学费接近本地学生的两倍。
报道称,据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统计,2017年该校共有2045名中国学生。根据该校官网上的规定,要想在该校攻读研究生,必须具有本科学历,同时具有相当的西班牙语语言水平。但据数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称,这些规定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有的教授表示,虽然有些中国学生非常刻苦,但还有些学生几乎不能从课堂上受益。不过校方表示尚未接到相关投诉,很多中国学生对该校的课程感兴趣,而且其中不少人都非常出色。(编译/刘丽菲)
【延伸阅读】英媒:中国人喜欢上伊比利亚火腿 西班牙市场出现短缺
参考消息网11月28日报道英媒称,在发现了法国红酒、鱼子酱和松露的享受之后,中国人又转向了一种新的美食来满足他们对西方奢侈品的需求:这种美食就是伊比利亚火腿。但是,现在需求已经几乎要超过供应,导致西班牙人最珍视的这种圣诞美食面临着价格的猛涨。
据英国《卫报》网站11月26日报道,近来取消对这种高端火腿的进口限制使其“与鱼子酱和松露一样在市场上找到了恰当的位置”,著名伊比利亚火腿品牌Cinco Jotas的出口负责人雷内·勒梅对《国家报》说。
报道称,最喜欢吃猪肉的中国人现在发现了伊比利亚火腿的美味。但问题是,最好的火腿需要数年的制作,而随着需求超过了供应量,火腿的价格上涨了10%。一个7.5公斤的火腿售价在150欧元到600欧元之间(约合1180元至4720元人民币)。
报道称,西班牙火腿有好多种类,但要称作伊比利亚火腿(也就是中国人想要的那种),必须使用伊比利亚黑脚猪,或者至少有一半黑脚猪血统的杂交品种。而这种猪需要一年有几个月的时间放养在长满橡树的牧场上,以草和橡子为食。而在屠宰前的最后几个月,它们必须完全以此为食。
这类牧场相对较少——主要在西班牙西北部和西部——而且每头猪需要大约两公顷的土地才能满足其需求。屠宰后,猪腿将被放进盐桶中挂起来,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干腌至少36个月,而最好的火腿需要腌大约48个月。
“因此火腿在西班牙的价格不可避免地要上涨,”向中国出口火腿、红酒和橄榄油的享肴商贸(上海)有限公司负责人罗伯托·巴特雷斯说:“有中国贸易许可证的公司无法弄到足够的伊比利亚火腿来满足中国人需要。”
报道称,为了满足需求,中国人开始进口冷冻的伊比利亚猪肉自己进行腌制,不过巴特雷斯说这类产品腌得过咸了。
报道表示,顶级火腿的生产和消费也像高档红酒一样充满着令人敬畏和神秘的感觉。在火腿切割机上切割去骨伊比利亚火腿被认为是一种亵渎。火腿必须被钉在一个专门的火腿架上,用长而细的刀来手工切。在盛产火腿的埃斯特雷马杜拉、卡斯蒂利亚-莱昂和安达卢西亚地区,大多数城镇都会举行隆重的切火腿大赛,比赛往往会吸引许多人观看。
“他们在中国开办了一个切火腿学校,并设立了一个专业的协会,”巴特雷斯说:“这表明这种产品已经深入当地市场。”(编译/王笛青)
(2017-11-28 00:18:00)
【延伸阅读】西媒称西班牙语在中国日益受欢迎:打开通往不同世界大门
参考消息网11月21日报道西媒称,随着新一届西班牙语大赛的决赛在北京举行,西班牙语19日再次成为中国国家电视台的主角。西语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
据埃菲社11月19日报道,26岁的翻译专业学生冀禹辰凭借在西语语法和口语方面的过人能力获得了第一名。冀禹辰在获胜后向埃菲社表达了激动的心情:“我没有想象过自己能获得大赛的第一名。”“西语最令我喜欢的地方是,它拓展了我的视野,为我打开了通往一个完全不同世界的大门。”冀禹辰曾在智利从事过3年汉语教师的工作,他的愿望是成为一名联合国译员。
冀禹辰说,在智利生活和工作的经历对他的西语口语能力有很大帮助。
报道称,本届大赛的评委会由18位中国和西语国家的媒体、院校代表及外交官组成,其中包括埃菲社的代表。
获得第三名的向思聪是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学习西语只有3年。向思聪酷爱学习外语,除西语外还掌握了意大利语。他在比赛中熟练使用了一些高难度的专业词汇,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约有200名选手报名参加了初赛,初赛分为北京和上海两个国内赛区,以及墨西哥城和利马两个海外赛区。
事实上,目前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有100多所高校在进行西班牙语课程教育,有34000余名注册学生。另外,私立学校还有数千名学生。
(2017-11-21 11:24:00)
【延伸阅读】西班牙记者在华体验刷脸支付:“靠脸就能吃上饭”
参考消息网9月18日报道西媒称,杭州一家肯德基店推出刷脸支付系统,顾客只要在摄像头前扫描一下脸部,就能完成付款。这是首家接受中国主要移动支付服务供应商支付宝设计的最新电子支付系统的商家。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9月4日报道,“这是投入商业使用的这种类型的首款服务”,蚂蚁金服生物识别技术负责人陈继东说,蚂蚁金服负责为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集团管理支付宝服务。“在实体店应用生物识别技术并不容易,我们必须要注意是否有人试图假冒其他用户的身份。我们利用复杂的软硬件合成系统和3D摄像头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陈继东说。
报道称,使用刷脸支付很简单,首先在自助点餐机上选好餐;进入支付页面,选择“支付宝刷脸付”;然后开始人脸识别,大约需要1-2秒;再输入与账号绑定的手机号,确认后即可支付,如果是首次使用的用户需要先在支付宝App上开通此功能。就这样,无需携带现金、信用卡和手机,靠脸就能吃上饭。
陈继东说,“我们保护用户隐私和系统安全,不存储数据,所有发送去检验的数据都是加密的”。
支付宝推出的介绍视频显示,一名化妆或者戴假发的年轻女孩同样能刷脸支付,甚至在朋友的簇拥下,刷脸支付也没有任何问题。据介绍,机器是通过三维特征对人脸进行识别的,因此照片或者视频不能代替人脸支付。无论如何,蚂蚁金服保证赔偿因为用户身份被盗用引发的任何损失,该措施对于鼓励中国用户使用刷脸支付系统非常重要。
报道称,中国本身就是刷脸支付系统获得成功的理想场所。因为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像中国这样适应移动支付。据中国互联网观察统计,去年中国有4.6亿人使用电子支付,其交易额达到57.7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三分之二的电子支付通过手机完成,这种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预计到2020年,三分之一的支付将通过网络来完成。
报道称,当前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分别占据了移动支付市场54%和40%的份额,它们使用二维码进行网络支付。这个系统快捷简单,但是没有网络就不行,而使用芯片的银行卡可以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支付,但是未来的趋势是生物特征支付,人脸、虹膜甚至耳朵等构成身体独特特征的部分都可以用来支付,这些身份特征很难盗用,而且永远随身携带。
西班牙对外银行在2016年推出了生物识别技术系统,客户通过自拍就可以开设银行账户。(编译/王露)
(2017-09-18 00:19:01)
【延伸阅读】西班牙成中国人春节旅游新热点:游客人次增加近9成
参考消息网2月4日报道外媒称,今年春节期间,西班牙成为中国游客人数增长最快的海外旅游目的地。
据埃菲社2月2日报道称,一位中国导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选择到西班牙旅游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她在春节期间带领一个旅游团游览了塞维利亚和巴塞罗那等8座西班牙城市,游客年龄在25岁至70岁之间。
中国最大的在线旅游公司携程旅行网在节前曾预测,春节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600万人次。据西班牙“前进指南”旅游信息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国游客选择最多的依然是泰国、日本等亚洲目的地,而西班牙增长最快,游客人次同比增加了88.7%。
这一增长趋势还体现在其他指标上。据西班牙大使馆旅游处称,2016年西班牙驻中国使领馆发放的旅游签证数量同比增加了45.7%。
西班牙大使馆旅游参赞达里奥·波洛表示,两国之间加深联系是当前要务。2016年两国之间的航线从之前的两条增加到六条,2017年或将再开通两条新航线。
波洛还强调,到西班牙旅游的中国游客选择的旅游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已经从过去的以团队游为主变成了以自由行居多。西班牙旅游业希望通过社交网站和互联网吸引中国游客,例如在携程网等网站上发起旅游推广活动等。
虽然增长迅速,但西班牙距离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还很遥远。2015年中国出境游人数达1.2亿人次,其中仅有40万选择了西班牙。
一位中国旅行社员工对媒体表示,申根区对签证的要求很严格。要想获得申根区的旅游签证,必须进行生物识别数据采集,让很多怕麻烦的中国游客望而却步。相比很多实施宽松政策的国家,申根区国家就存在劣势。
资料图片:中国人兴起春节出境游。
(2017-02-04 08:16:14)
【延伸阅读】西媒:西班牙人痴迷研究汉字 或改变西方人学习方法
参考消息网12月24日报道西媒称,汉字是不是象形文字?汉字的字形能够完全表达出字义?这个问题让很多学者感到头疼。但西班牙人佩德罗·塞诺斯却痴迷于此。他已经在中国居住将近30年,在20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尝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据埃菲社12月22日报道,塞诺斯1960年生于马德里,1988年定居中国,大部分时间居住在昆明。他几乎足不出户,把所有时间与精力都放在研究成千上万个汉字之上。这项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5年前他重新开始了对汉字的研究。
报道称,致力于揭开汉字秘密的塞诺斯已经出版了两部研究汉字的书籍。如今他的两部著作都可以在西班牙的书店觅到。
日前塞诺斯在北京接受埃菲社专访。他表示:“汉字引发了我的关注,而且在研究过程中我对其象形性的兴趣愈发浓厚。”
塞诺斯并未接受过专业语言学培训,全凭自学阅读了所有他能够找到的有关汉字的书籍。塞诺斯通过对汉字的研究得出结论:汉字学习起来并没有西方人想象的那么难,因为一个汉字的每一部分都能表达出字义。
汉字大部分都是由几个偏旁组成的合体字,结构多为左右结构。一般情况下,左半部分能够体现出字义,而右半部分没有具体含义,但可以由此推测出这个汉字的发音。
报道称,塞诺斯18年前在其第一部著作中就尝试找到隐藏在汉字中的含义。他在最新著作中指出,实际上汉字的任何一个部分都能表达出字义,这或将彻底改变西方人学习汉字的方法。
第一部著作已经印刷了12本,销量达到1.6万册,但用他的话说,这本书只是他作为一名汉语学习者,向其他学习者传授的经验。他在这本书中没有拘泥于成规,而是尝试更深入地探索汉字的奥义。
塞诺斯表示,汉字的某些部分似乎与字义无关,主要是因为数千年前统治阶级不希望平民百姓都能接受教育,故意使汉字变得神秘。
塞诺斯在研究之余也从事导游工作。他表示,人们一直认为汉字很难学习掌握。他提出的汉字每个部分都能体现字义的观点也没有得到所有中国语言学家的支持。但是他的最新著作已经被送到马德里孔子学院,这表明中国文化部门已经开始尝试接触他的新观点。
塞诺斯虽然并不认为汉语将成为未来的语言,但也承认这种语言的覆盖面将更加广阔。和上世纪60、70年代掌握英语有助于商务谈判一样,未来掌握汉语将为个人发展提供很大助力,因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将愈发重要。(编译/刘丽菲)
资料图片:汉字文化创意作品。新华社记者孙参摄
(2016-12-24 00:19:01)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