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行囊去旅行回家
‘带上茶叶去旅行’是我的‘强迫症’。在峨眉茶园里,像陈雨这样年轻的茶农并不多,他明明可以在北上广靠颜值吃饭,却偏偏来到峨眉茶园靠手吃饭,大家都戏称他是“峨眉最帅茶农”。
‘带上茶叶去旅行’是我的‘强迫症’。
在峨眉茶园里,像陈雨这样年轻的茶农并不多,他明明可以在北上广靠颜值吃饭,却偏偏来到峨眉茶园靠手吃饭,大家都戏称他是“峨眉最帅茶农”。他小心翼翼又精准灵敏的采茶手法,不输给经验丰富的老茶农。春天是他最忙碌的季节,繁忙的茶期过后,喜爱旅行的他常会背起行囊四处走走。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作为一位茶农,他的背包里,他的镜头里,都少不了茶的身影。今天,他将和大家分享一段新年的的“茶味旅程”。
(陈雨拍摄的若尔盖大草原上的竹叶青)
(陈雨拍摄的青海大柴旦盐湖上的竹叶青)
在雪山路上迎接新的一年
我是一名茶农,也是一名旅行者,同时也热爱着用镜头记录旅程。
春节的时候,别人正在置办年货回家团聚,我却收拾行囊和朋友向着德格进发,毕竟,神秘的藏地文化对我的吸引力是致命的。
在康定到康定机场的老路上有个海子,当地人叫做加呷腊,这个季节湖面上结满了冰,虽然峨眉不缺雪,但这样和雪上相映成趣的冰湖是没有的。我开心的在上面小跑了一圈,远眺就是“蜀山之王”贡嘎山,皑皑白雪让棱角分明的山峰也变得柔和起来。
这样的冰天雪地里,最让人期待的就是热茶。我在雪地上放上杯子,投入茶叶,随着沸水冲入,饱满肥厚的茶芽随着水上下翻腾,慢慢停下来,弥漫的热气让这片天地多了些暖意。
用修行历练一颗平常心
前往亚青寺的路上,最开始映入眼帘的是甘孜高原上一片片枯黄的草皮,隐秘在这其中的卡萨湖,犹如一颗蓝色珍珠,在山峰的衬托下熠熠生辉。再往前走,我们邂逅了有着“中国第二个稻城亚丁”美誉的卡洼落日大雪山,冰雪覆盖下的山峰,露出别样的庄严感。
到达亚青寺的时候已是下午时分,高原上的夕阳给佛像渡上了金灿灿的光芒。许多年以前,宁玛派著名的大伏藏师色拉阳智尊者曾来到亚青,并作出“若于此建寺将令教法兴盛”的善妙授记。1985年,大喇嘛阿秋仁波切(即阿秋法王)遂在此建立了亚青邬金禅林,虽然历史并不十分悠久,却逐渐成为藏汉各地数万人传授大圆满法之殊胜引导,吸引着无数僧人在此修行。
他们的住所多是绕河而建,层层叠叠构建出禅意之美。我坐在寺庙前听着他们的诵经声,恍惚之间仿佛自己也成了他们其中的一员。不过如果真的来此修行,自己怕是承受不了如此清苦严苛的生活。对他们的敬意,因此又多了几分。
在德格印经院感受历史流转
我在德格印经院里迎来了新的一年,也在这里喝了我的新年第一杯茶,对我来说,这是一件充满仪式感的事情。
去往德格的路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超过4000米的高海拔引起了我的高原反应,220多公里走了近10个小时。这次没有赶上院里的印经时节,只有满墙的印经刻板记录着工匠的心血。阳光从缝隙里透过来,历史正在缓慢的流转。
据藏文《德格世德颂》记载,印经院系德格四十二世土司却吉丹巴泽人创建。始建于清雍正七年,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我转动着长廊上的经轮,为我的2017告别,也为我的2018许下一份期待。
小青:看来你是完全坐不住的性格,新年都还在外面浪。春天来了,天气这么暖和是不是又要出发了。
陈雨:(笑)浪不动啦,马上要回峨眉摘茶了,你们今年份的春茶可都在我手上,我不回去你们到时候喝啥。”
小青:对,你要是还不回去估计要遭茶友集体投诉!对了,广大茶友还要我转告你,让你务必提高手速,加快速度,他们都快等不及了。
陈雨:哈哈我尽量,保证质量的同时加快速度。毕竟只有喝上这杯茶,才算是迎来了完整的春天!
小青:新的一年,有没有什么新的规划呢?
陈雨:今年应该还是跟以前一样,围绕“茶”展开的一年,采茶、制茶、带上茶叶去旅行!
小青:所以活得这么潇洒的秘诀是什么?
陈雨:嗯……大概是多喝竹叶青吧哈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