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乐旅行箱-西藏
“走在半空中要人命的风就快要把我吹落你在那一头说你不爱我我挂在风里颤抖”--2000年,李泉《走钢索的人》李泉出生于上海,4岁学古典钢琴,15岁创作第一首原创歌曲《停留》。199
“走在半空中
要人命的风
就快要把我吹落
你在那一头
说你不爱我
我挂在风里颤抖”
--2000年,李泉《走钢索的人》
李泉出生于上海,4岁学古典钢琴,
15岁创作第一首原创歌曲《停留》。
1995年,李泉参加在香港举行的“沪港粤新秀选拔赛”,获得第二,陈奕迅获第三,
同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上海梦》。
1999年,为范晓萱创作歌曲《我要我们在一起》,改变了范晓萱唱甜心儿歌的个人风格。
2000年,李泉推出第三章个人专辑《走钢索的人》。
才华和机遇在他的左手和右手,但他与主流的音乐市场却总有那么一些距离。
凛冽的半空中,那个走钢索的人,还在眺望着些什么?
阳光保险名人面对面
面对|李泉
抢救民族音乐
2017年的夏天,音乐人李泉离开了城市。新疆的喀什、西藏的日喀则、青海的班玛县,平日里游客们更多是用眼睛去欣赏风景,而李泉带着他的录音设备,开始了他的聆听和游吟。
李泉与民族音乐人(来自微博)
李泉:
前两个月去拍了一个纪录片,聊关于中国民族音乐的状况。都是去一些山里,那一段日子很难忘。我们先要在拍这个片子之前,做很多的功课,不同的民族,它真正保留到现在的,还有哪一些的音乐种类,这一些种类里面现存了多少。我真正走到那些地方的时候,发现我们曾经有过的一些文化、音乐,现在已经没有了。
李泉关注民族音乐已经很多年了,他明白,音乐传播的载体总归得是人,然而民族音乐离市场太遥远了,如何抢救?如何让更多的人传唱,甚至走向世界。他有一个大大的理想。
许戈辉:
你这次采风之后,最终的成果会是什么?
李泉:
我觉得成果是说,我一定要坚持把这个世界音乐的厂牌做起来。因为这个世界上很多文化,如果不引起大家的关注,它就是会流失的。如果你把这些好的音乐留下来,不仅是在国内,还能够走到世界上去,能够有一首歌、两首歌,被世界上的人听到并且喜欢的话,自然而然会引来对这个东西的关注。就像我们今天整个流行音乐走到现在,会发现说,黑人的音乐很受人关注,它就是因为某一个机会,在美国被主流市场开发出来了,像R&B那样,变成街头巷尾年轻人的一个楷模的时候,这种文化的形态就会被保存下来。
李泉的采风之行(来自微博)
小时候讨厌巴赫
见过李泉的人,对他最深的印象,往往和钢琴有关。然而,这优雅的琴谱,曾经是他逃之不及的噩梦。
2012年仲夏,李泉在苏黎世写下一篇回忆:“从小,父母不在身边,四岁习琴,不知这世间尚有他物,就算是过继给音乐了吧。”
李泉:
我们小时候,最讨厌弹巴赫的东西,又难听又难弹,因为很难记。我记得小时候我们每个人每年都要开一个音乐会,我在12岁的时候,弹一个巴赫的意大利协奏曲,那个曲子很长,整个弹下来要35分钟,我整整背了一年半。当然这个音乐会,还要背很多其他的东西,但是这个是主要的。
我第一次个人的音乐会,第一个乐章弹完,我把手放上去,要开始弹第二个乐章的时候,我脑子里面完全一片空白,完全想不起来了,我背了一年半的东西。整个音乐厅,从鸦雀无声,到交头接耳,到声音开始变大,因为所有人都在聊这个小孩怎么回事,为什么就待在那,那天的收场就是我站起来就下去了,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弹。所以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个打击,特别重。
年轻时的李泉
许戈辉:
但是后来你有没有去过巴赫的故乡,去朝圣一下这位祖师爷,把童年的那个阴影,在他的照耀下挥去。
李泉:
有,以前不了解巴赫,他为什么写东西要写得那么复杂。但当你了解了宗教,了解了历史,就能慢慢理解。后来我非常喜欢巴赫,因为我看了很多宗教方面的书。
许戈辉:
这样想一想,我们的很多艺术教育是多么失败和欠缺。
李泉:
没有办法,我们的艺术教育,等于是先强迫你结婚了以后,再去让你找恋爱的感觉。比较惨的人是结了婚以后,一辈子都没有恋爱的感觉。
留住赤子之心
李泉在很多场合说起过小时候接受的古典音乐教育为他留下的创伤,一直到大学毕业三年以后,他还会突然从噩梦当中惊醒,突然想,我的音乐会弹什么?比赛要弹什么样的曲目?而后突然想起,自己已经毕业三年,已经离开这样的一个日子很久了。
李泉的第一张专辑《上海梦》
李泉:
所以很多人在形容,在我们这个体制下成长起来的这些人,已经是音乐家,他对于忧伤的很多理解,跟西方人也是不一样的。因为真正到了你表现的时候,你才会把你童年的那个感觉带出来,那个是最真的感觉。就像我现在在唱歌,很多的时候,我会觉得其实是在唱你童年的感觉,虽然你的歌词,你的音乐,已经是成人化的东西了,但是你真正的情绪,是那个无知童年的情绪。
许戈辉:
在童年的时候为赋新词强说愁,到了年长的时候,重新再唱,唱的却是真实的童年忧愁。
李泉:
我认为一个艺术家,他如果能够在长大的时候,接触到童年的那个灵魂,是一件蛮幸运的一件事情。就怕他到了一定年纪以后,已经走丢了,他如果在那个时候有太多的思绪、权衡、组织、经验,被这些东西压制住了以后,我就觉得就不太有意义了。
许戈辉:
你用了一个好生动的故事,和特别精准的总结,让我突然理解了,什么叫赤子之心,为什么赤子之心是如此难能可贵。
换了一种方式和音乐相处
李泉给范晓萱写的《我要我们在一起》,让她开始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在那之前,范晓萱一直是个唱儿歌的歌手。他为赵薇写的《天使旅行箱》,一度入选中国原创音乐流行榜和MusicRadio中国TOP榜年度金曲。
不过,再后来看到的李泉,很多时候是歌手旁边的嘉宾,“李泉与古巨基”、“李泉与杨宗纬”……却很少看到他自己,他换了一种方式爱音乐。他说:我找到了与音乐相处最好的方式。
李泉和范晓萱
李泉:
五年前,我可能还有哀叹的时间,我还会跟他们说,怎么会这样,埋怨或者什么。我觉得现在已经没时间去做这些事情了。现在就是你感兴趣的事情,赶快去做吧,因为你的时间很少,你想做什么,你就用力去做一下。
但是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强迫自己要被人懂,被人理解,或者你一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已经完全没有这种欲望了。你就是把自己一件一件事情做好,去推动它,往前走一走,如果碰到阻力太大了,你就停一停,因为有很多的事情,你是不能去改变的。
对于音乐,他有六件事情要去做,要坚持自己的创作、搞乐队;要玩电子音乐、和爵士大乐团合作;和顶级品牌钢琴合作继续弹钢琴;和世界音乐品牌合作传播民族音乐;还有创立音乐剧。他称自己的六件事情为,六管齐下。
李泉:
有的时候你会觉得音乐里面的门户之见特别严重。以前我在念音乐学院的时候,写歌跟唱歌是偷偷摸摸的,因为那个时候音乐学院对流行音乐是非常藐视的,他会觉得你弹古典钢琴的,怎么可以去唱这样的歌呢,我就被我的老师教训过很多次。
后来我自己长大了,毕业了,看到很多不同音乐领域的互相排斥,比如我是做爵士的,我不喜欢摇滚,我是做摇滚的,我不喜欢民谣,我是做民谣的,我其他其实也不会,我也看不起或者怎么样。其实不对的,做音乐的人,他是很自由的,一个真正的音乐家,他的心是非常宽泛的。因为他不用其他的一些形式,去对待这个世界,他用音乐的时候,他应该是宽的。
“人生太难猜多数时候好景不常在
童话里面人人若相爱白头就不离开
谁陪着我生活又是谁们教会我去爱
我终于明白我不是天才也不是尘埃”
--2012年,李泉《天才与尘埃》
|编导:李异
|新媒体编辑:刘梦琪
没看够?
周日晚 20:30
凤凰卫视中文台
《名人面对面》
专访
李泉
更多详情关注
凤凰卫视中文台
阳光保险《名人面对面》
首播时间:周日20:30-20:55
重播时间:周一
04:00-04:30
13:35-14:00
播出平台:凤凰卫视中文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