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战斗旅行澳门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如果生命是有颜色的,那会是什么颜色?或许我能猜到你的答案:是彩色的。 哥伦布说:是蓝色,我的一生都与大海为伴,蓝色是包容,是博大。袁隆平说:是绿色,五十个春秋,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如果生命是有颜色的,那会是什么颜色?或许我能猜到你的答案:是彩色的。 哥伦布说:是蓝色,我的一生都与大海为伴,蓝色是包容,是博大。

袁隆平说:是绿色,五十个春秋,我躬耕于陇亩,绿色,是奉献,是希望。

南丁格尔说:是白色,我披着一袭白衣呵护生命,白色,是关爱,是责任。

列宁说:是红色,我的一生都在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红色,是战斗,是理想。

其实,每一个人对色彩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色彩。从出生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为生命涂色,只是,这种色彩是无形的,不用于我们手上拿着的蜡笔,能描绘出各种鲜艳的颜色。 但有这样一座城市,被painting上了各种各样的色彩。

黄加蓝变绿,再加一点白

在绿色中加入一点的白色,就变成了薄荷绿,这抹绿永远带给人清新的感觉。此场此景,想到一句广告语——清新口味,你我更亲近。我想除了绿箭,也是为龙环葡韵博住宅式物馆量身定造的。

“龙环”是氹仔岛的旧称,“葡韵”是指这里葡萄牙的建筑风格。这里一共有五幢葡萄牙式的建筑,落成于1921年。原来是澳门离岛高级官员的官邸及一些土生葡人家庭住宅,在1992年,澳葡政府对该建筑群进行修复和改建为住宅式博物馆。

由西至东五间小房子分别为土生葡人之家、展览馆、葡国地区之家、海岛之家和迎宾馆。

土生葡人之家是澳门最具特色的博物馆和现存富殖民地色彩的官邸和大宅。 土生葡人是独特的一群人,指的是当时葡萄牙人与东南亚一带的马来西亚人、菲律宾人及南亚的印度人通婚后产生的族群,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化、生活方式及宗教,却又带有明显的东方人生活习惯,我们来澳门最喜欢吃的澳门葡国菜正是他们研制的菜式。

而海岛之家是澳门唯一一座反映路氹历史风貌的博物馆,通过十个专题的文物展示,包括路氹地区地形及名称演变、离岛考古、近代民生、离岛交通史、葡式建筑和特色食品等来反映路氹的历史和现状,个人觉得这是一座很有意义的展馆。

葡萄牙之家是一栋两层的建筑,主要展示葡萄牙多个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展品中有这些少数民族富有特色的服饰、图片和手工艺品,通过这些展品,可以了解到曾居住在我国的葡萄牙人的民族风情特色,可不比中国的少数民族风情逊色哦。

至于展览馆和迎宾馆,展览馆作为举办各种不同类型、性质展览的场地之用。楼高两层的迎宾馆并不对外开放,主要用于举行宴会、文化艺术讲座或举行一些特色美食活动等。

俘获少女心的粉色

红色的色感温暖,性格刚烈而外向,是一种对人刺激性很强的色。但在红中加入白色,就会大为婉转红色的感觉,变得温和温柔,趋于含蓄、羞涩、娇嫩,所以,每一个少女都没有办法抵抗粉色的原因。

在大三巴牌坊右边走下去,就会发现这条另你心跳加速的小横巷,它有一个浪漫名字,叫恋爱巷。若果不是出众的外墙粉刷,可能这条巷子不会受人瞩目,人们的关注点都在巍峨壮观的大三巴牌坊上。

一开始误入这条小巷的时候,被粉色的房子软化了我的少女心,当发现它的名字叫恋爱巷时,更是多了几分喜爱。房子色调主要以粉色和黄色为主,左边以粉色为主,右边还有一面的黄色,全长约50米。

恋爱巷的葡文名称是"Travessa da Paixão"。在葡文里,"Paixão"这个词表达的是“迷恋和激情”的意思。把它译成 "恋爱巷",还是很贴切的,巷如其名。粉白相间的雕花,就像少女心中一朵朵含苞欲放的小花,又像蛋糕上白色的奶油雕花,口感如棉花糖一般,甜甜的,软软的,入口即化。

走在巷里,仿佛置身欧洲石春小路中。恋爱巷还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但凡走过恋爱巷,不久就会遇上恋爱。传说总是美好的,不过我想悄悄告诉你,我第一次来恋爱巷的时候是一个人,traveling alone,当我第二次来的时候,已经牵着另一半的手。

路环市区,如你一般热情奔放

红色,除了给人热情奔放的感觉,还寓意吉祥,毕竟是国旗的颜色哦。其实路环远不止有红色,这里就是一座彩色的村庄,只要你慢下脚步来寻找,能集齐更多的色彩。红色只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座平房。

这栋房子不难发现,红色非常显眼,我首先关注到的是这个院子,种满了各种植物,绿意黯然,在红色的背景下很突出,但又没有半点觉得不和谐,院子大门闯开,我还没弄清这栋房子的用意,便忍不住跃进去。

在这里,感受到澳门难得的安逸,游走在十月初五街,很难想象这里从前人流熙来攘往,摊档林立。时光任苒,随着时光的流逝路环市区也变了另外一种韵味。

著名的安德烈蛋挞在开在此处,爱好宁静生活的安德鲁之所以选址在此,是因为路环能远离澳门市中心的喧闹,让自己可享受宁静生活之同时,为客人带来一种具有欧陆小镇风味的舒适气氛。

路环,蓝天碧海再加上休闲的民风,幽雅情调令人倍觉轻松。

这座城市不止一点色,还很黄

黄色是各种色彩中,最为娇气的一种色。为什么说它娇气,因为它给人冷漠、高傲、敏感、具有扩张和不安宁的视觉印象。然而我却要帮黄色声讨了,这些黄色的建筑明明就让人很欢喜嘛。澳门黄色建筑挺多的,给大家推荐两个打卡点,一个是位于官也街,土黄的咀香园饼店,另一个是大三巴附近的疯堂斜巷。

感觉在旅行中,大脑会自动安装GPS,就算不用手机导航,也会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去,也许美丽的地方会有向心力,人们不由自主地前靠。下公交站之后,往前走20.30米,就看着马路对面一片土黄色的墙,墙上都是colorful的涂鸦,还闻到四处飘散的饼香,毫无疑问,那就是官也街。

咀香园饼家於1935年在澳门创立,第一家门店位于澳门清平直街20号,品牌驰名中外,只是没想到还有一家这么可爱的店面,至今已经是7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港澳地区几乎无人不识其名号,与钜记同为澳门两大饼家。

原以为中山的咀香园饼家和澳门的咀香园饼家是同一回事,后来search了相关资料才发现竟然是不同的。首先从创立年份就已经不同,中山咀香园更早,始创于1918年,是南粤特色食品中的佼佼者。

土黄的咀香园饼家旁边就是小飞象葡国餐厅,比黄色还要低一个色调,显得高档大气,装潢有点像是皇室的餐厅,这大概就是葡国的味道吧。

第二个黄色打卡点——疯堂斜巷。

疯堂斜巷,从它的名字中或许能读出几分意思,没错,这里历史上曾是麻风病人的收容所。当时麻风病院是封闭管理的,为了让病人也有心灵寄托,在病院旁边建了一间小教堂,取名“望德堂”,供麻风病人做祈祷。由于教堂是专门为麻风病人而设的,所以人们称为“疯堂”或者“发疯寺”。而望德堂前的斜坡就有了「疯堂斜巷」的名字了。

后来这里成了收容一些战争流离失所或是未婚婆婆的“婆仔屋”养老院,10多年前,婆婆们逐一迁出后,这座有着小庭院、百年葡式建筑和两颗大樟树的几字形院落,就被澳门当地的艺术文化工作者看上,向政府申请使用,成为艺术创作与发表的空间。

建成超过100年的婆仔屋,1984年6月被澳门文化局评定为受保护的文物建筑,近期又更名为仁慈堂婆仔屋,属于澳门仁慈堂物业,这里转而成为社区活动、文艺活动和创意产业的园地。

黄白相间的院墙,繁茂的古树和一地被枝叶剪碎的光影,与路面铺着的彩色石子一脉相承,整片街区呈现纯粹的欧洲小镇情怀。沿着斜巷一路往上走,一间间色彩斑烂的房子让人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回头看,疯堂斜巷就像一幅画工精湛的油彩画展现在眼前,此刻,拿起相机,拍摄下这个如从梦境跃出的场景。

福利安利

每次过关之后手机就扔包包了,没有网络的手机跟咸鱼有什么区别?然而,这次我能用上网了,感觉释放了!!别问我哪家淘宝店买的电话卡,给大家安利免费的!!由发现澳门app赞助的CTM澳门通讯卡。

1.取卡

目前只有拱北关口可以取卡,拱北有两道关,过了大陆关之后往澳门关会经过一条长长的走廊,那里有一家免税店,取卡点就在那附近,仔细看你就会看见发现澳门免费4g上网几个关键字。

2.免费

其实你领取的是一张CTM的电话卡,免费领取,不需要押金,也不需要退还。内含200m的流量和20分钟的本地通话时间,激活内5天有限。

3.使用方法

建议提前下载发现澳门这个app,应该要通过这个app来激活电话卡,不然去到的时候恐怕网络不好下载比较慢。工作人员会帮你装好并耐心教你如何使用,虽然只有200M,但是可以通过发现惊喜这个功能,到相关目的地之后领取50M的流量,反正我全程导航妥妥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