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记 照片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世纪明德研学营黄金晶我们乘着北方南下的春风,在这样美好的青春岁月,同一群兴奋不已的伙伴,去往烟花三月的江南。我们经历了一次绝无仅有的旅行,一次回忆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世纪明德研学营黄金晶
我们乘着北方南下的春风,在这样美好的青春岁月,同一群兴奋不已的伙伴,去往烟花三月的江南。我们经历了一次绝无仅有的旅行,一次回忆起如梦般绚丽而失真的旅行。

江南的天气似是要考验我们这些来自北方的学子,我们只一到上海,便变了样子,给我们送来带着阴冷水汽的寒意。米奇大街炫目的橱窗暗了一度颜色,我在迪士尼游龙般的排队队伍里瑟瑟发抖。即便如此,我内心的雀跃却一如既往。披着刚买的毯子,我和友人兴奋地穿梭在童话世界里。对于从小看着动画片的我们来说,是否玩到最热门的项目并不重要,仅是看着粉蓝色的城堡,听着熟悉的音乐插曲,看见喜爱的角色放声歌唱就已经令人满足了。于是我们在一个个项目里与自己的童年邂逅,想象自己是爱丽丝落入红皇后的迷宫,仿佛自己是白雪公主踏入小矮人的木屋,史迪奇带我回到小学放学后的中午十二点,小飞侠唤起我对永不长大的再一次渴望。我们兴奋地指认着花车游行里我们熟知的人物,回应着杰克船长的口号,又与安娜和艾莎一起放声歌唱。尽管时间不返,过去的我却从未离开,她住在我心里最无瑕的地方,告诉我我最初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世界不可缺少的两个侧面。我们在科技馆和博物馆中体会人类理性与感性创造的别样美丽。在科技馆我看到了很多很多小朋友,我为此由衷地感到欣慰。如果在孩子们的童年就能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并且让他们了解一定的原理,将是多么有意义。我们接触到的科学,太多是在课本上,在油墨字迹间,在习题里的字符数字里。而真正的科学,正孕育在广阔的世界里,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科技馆就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让我们去了解身边的科学,让我们更容易被科学的美打动。自然,科学之美如星河绚烂,文史也自有他醇厚悠长的美。在广负盛名的上海博物馆,我们见到了一件件历经岁月沉淀的文物,他们无声地向我们倾诉者他们的生平,他们所见的故事。我和友人主要参观了玉器馆和陶瓷馆。一开始原始时期的器物还显得简单,粗糙,和我做的手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想想几千年前的先民就已有如此的智慧,我仍不得不叹服。随着展馆的深入,展品的时代也进一步靠近现代。每一件展品都开始呈现出各自的灵魂,展现出工匠们在其身上倾注的大量心血。我们在一件件展品面前停驻,观赏,虔诚地看向这些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时间不知比我们多多少倍的器物。有很多外国友人也在他们面前驻足。我想这就是文明与艺术的美,她永远不分国界。

其实我一开始并不想去外滩,因为外滩实际上就是人挤人的代名词。但此行的外滩却给我的研学之旅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一夜。那天我们才到南京路,正往黄浦江畔走,细密的江南小雨就变了模样,倾盆地涌泄下来,顺着疾风穿过伞的遮挡,打到我们的身上。一开始的计划全部被打乱,好不容易聚齐了人,辅导员才说要集体去江边看看。风,在江边更加猖狂,差点吹翻我的伞。而雨,也更加肆无忌惮,淋透了同行人的头发,似乎要将所见之物全部弄得湿漉漉的才肯罢休。我们拍了些照片就已失去了观景的兴致,冻得连伞都拿不住。不知是谁提了个建议,我们小队里的几个同学,簇拥到了一起,想帝企鹅一样,围成一个圈圈互相取暖。雨水打在最中间人的的伞上,又从旁边人的伞上落下去。我们的心情忽然高涨起来,嘻嘻哈哈地开始了自娱自乐。于是你可以见到,在狂风暴雨的黄浦江边,一群落汤鸡似的学生,拿着一把把弱不禁风的小伞,喊着“透心凉,心飞扬”的广告词,大笑着在雨中疾走。不一会儿,有人开头唱起了歌。我们兴奋的神经被刺激起来,一个个跟着相和。我们从校歌,到《将进酒》,到《喜欢你》,唱起一首首属于九班人共同回忆的歌。我们嘶哑着嗓子吼着唱,也不管在不在调上好不好听,就是情之所至,在雨里体会了一把青春的疯狂,感受了一次集体的温暖。我觉得,在那个时候,我们的心灵,是最相通的。

大学一日便是按部就班,我们有一点点对未来的憧憬,又有一点点对迎头而来压力的恐慌。
绍兴,人杰地灵,不知有多少大儒在这片土地生长。游览完鉴湖秀丽的山水名胜,我们去往了沈园,是啊,那一首道尽爱而不能的《钗头凤》便题在此处。沈园芳草依旧,只是陆游,唐琬,还有听闻他们故事来游访的一代代游人,都已不在了。“人面不知何处,桃花依旧笑春风?”物是人非,便是这样的感受吧。我注视着沈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阁,想像着它们曾经被何人注视,被谁的衣袂拂过。这一方庭院里,光阴是否可以停滞,令我们忽略掉元人带来的战火,忽略掉千百年来的盛衰更迭,只是静静坐在亭子里,看光影在水面浮动,听鸟啭虫鸣,人来人往,已逝的故人,是否也在其中呢?
至于鲁迅故里,我已太过疲乏,无暇思虑太多了。
剩下的最后一日,在杭州度过。京杭运河早已失去了历史中繁华如梦的盛景,只有两岸的垂柳,似乎哀叹着盛况不在。在西湖匆匆瞥了两眼,只见得满眼春色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情态。更多的却是望不到边的人海。令人颇为怀念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茫茫白雪之境,偌大一个西湖,只有几个“痴人”而已,便是天涯逢知音了。
一行五日,来去如梦,匆匆之间便已落下帷幕。回想起来,胜景,乐情皆在,朋友之间的情谊也更加亲近深厚。胜地不常,盛筵难再!但这份充斥着欢笑的记忆,将在我们的生命里成为永恒。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