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卫视爱尚旅行
济宁市依托境内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城市旅游形象品牌为统领,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整合、产品打造、创新营销,全力打造“东方圣地”文化旅游目的地
济宁市依托境内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城市旅游形象品牌为统领,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整合、产品打造、创新营销,全力打造“东方圣地”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努力实现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
突出规划引领,加强顶层设计
济宁市积极对接省旅游发展委和规划编制单位,做好《东方圣地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规划》的修改和完善,已形成终稿。将东方圣地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纳入《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规划》,纳入市旅游委今年工作头号工程。根据《东方圣地文化旅游目的品牌规划》的内容,指导曲阜市、邹城市、泗水县结合本地实际对接规划,严格执行规划,力求将规划落地。同时指导曲阜市、邹城市、泗水县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东方圣地”品牌建设融入全域旅游发展之中,促进曲阜、邹城、泗水旅游发展由一点支撑,向全域延伸,形成旅游业多点支撑,全面发展的格局,产业发展由单一业态向多业态深度融合转变;结构类型由观光朝觐向研学体验和休闲度假转变,全力推动旅游业发展提质增效。
突出新旧动能,强化产业支撑
启动实施旅游业新旧动能转换“1311”工程,培育提升10个特色旅游小镇、30个旅游特色村、10个康养基地项目、100个研学旅游示范点。全市96个项目列入全国重点旅游项目管理系统,总投资额1091亿元,2018年第一季度完成投资42.87亿元。尼山圣境作为全省重点旅游项目,孔子像去年已经全面落成,尼山书院酒店正式对外营业,目前正在进行大学堂内部装修、游客集散中心等景区配套工程建设,力争9月份对外开放。国际慢城春风雨鹿项目完成投资8000万,建设了矮马厩、国内标准跑马场、羊驼圈和亲子梅花鹿圈;玫瑰庄园建设日光高温大棚6个,种植牡丹、玫瑰等300余亩;熏衣草庄园完成投资1000万元;牡丹园正式开园;仙河花海投资一期开园纳客,二期正在推进中;葫芦套慢客仁家精品民宿改造完成,一期试营业。开工建设了孟子研究院一体化、凤凰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邹西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等一大批文化旅游项目,涵盖乡村旅游、休闲娱乐、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文化演出、生态观光、文创园区等7大领域。以旅游业态提升为关键,运用“旅游+”模式,重点建设了邹鲁一号房车自驾车峄山营地、绿鑫春营地,大力发展了溪湖厂中医养生、玉卉庄园中草药种植等康养旅游项目,重点培育了绿鑫春柜族酒店、上九山山里胡同等12家精品民宿,房间数量达到232个,创新举办了“艺无止境 气有浩然”书画展、上九山民俗文化节等旅游会展。
突出研学旅游,打造特色产品
中国研学旅游推广联盟去年在曲阜成立以来,我市抓住联盟秘书处落户在济宁的优势积极推动研学旅游发展,通过整合研学旅游资源、深化省市间旅游合作,开发推广研学旅游产品,塑造宣传研学旅游品牌。联合市教育局等10个部门印发了《济宁市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注册建设“中国研学旅游推广联盟”网站,开通联盟微信公众号,“东方圣地”资源在网站和微信平台全年进行宣传推广。委托《中国旅游报》编辑出版发行《研学济宁》图书,将“东方圣地”研学旅游产品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谋划举办中国研学旅游推广联盟2018年会,组织主要联盟城市旅游部门负责人、研学游机构、旅行社、媒体代表等来我市考察踩线“东方圣地”旅游线路。开展研学旅游志愿讲师征集活动,不断充实“孟子修学游师资库”,丰富拓展成人礼、孟府国学课等24项研学体验项目,重点打造了绿鑫春、三仙山、山青世界、峄山度假村等9处邹鲁研学旅游基地。指导各研学基地推出的“德行好少年”、“圣城少年行”、“圣域同游”、“王者气质”等专题研学夏令营产品受到社会热捧。进入4月,曲阜孔子六艺城景区先后接待了来自青岛、济南及周边省市等地20余个研学团队2000余人;曲阜清明期间接待了来自济宁、泰安、菏泽、聊城等周边地区的研学团队2500余人。
突出营销创新,拓展宣传渠道
将“东方圣地”旅游品牌作为济宁市旅游宣传营销的重中之重。在北京、济南举办了高规格的文化旅游招商推介会,推出了国学经典研学游、文化经典体验游等东方圣地文化旅游目的地系列主题旅游线路,现场推介了一批文化旅游节招商项目。开展“百万市民游乡村”活动,按照春季踏青赏花、夏季亲水避暑、秋季休闲采摘、冬季冰雪养生四季主题策划包装了108个乡村旅游特色节会活动,引导市民旅游消费“进乡村、进田间”。积极参与省旅发委“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活动,在央视、山东卫视等中央和地方电视台投放“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旅游形象宣传广告。与济宁电视台合作,开设《爱尚旅游》栏目,把“东方圣地”品牌宣传列为重要宣传内容,与全省17地市电视台和周边省市电视台置换播出济宁旅游广告。加强与大运河城市旅游联盟、西部经济隆起带、淮海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城市的旅游合作,将于五一前夕赴重点旅游客源市场举办旅游推介活动,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信息联动、共同发展的格局,实现互利共赢。
突出全域发展,完善基础设施
制定《全市A级景区提质升级行动计划》和《全市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建立5A、4A级景区创建梯队,2018年计划新建、改建170座;新建、改建第三卫生间6座。投资1.7亿元的济宁市游客服务中心项目正式投入使用,游客中心-景区直通车已进入试运行。青山游客中心等3个项目列入全省重点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名单。与市交通运输局、市民航局、曲阜高铁东站对接,召开“全市旅游景区直通车工作座谈会”、“民航+旅游”融合发展座谈会、“高铁+旅游+研学”营销座谈会,推进开通游客中心-景区直通车及研学旅游包机、专列。组建济宁旅游智库,邀请国内知名旅游专家、旅游院校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等,搭建旅游“智囊”平台,借助旅游产业发达和旅游研究繁荣的城市和地区的旅游专家力量,全面推进我市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