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全域旅游
贵州铜仁将建设全域旅游目的地是真的吗?
贵州铜仁以构建环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为引领,构建大旅游格局,建设全域旅游目的地。下一步,铜仁将按照“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
贵州铜仁将建设全域旅游目的地是真的吗?
贵州铜仁以构建环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为引领,构建大旅游格局,建设全域旅游目的地。
下一步,铜仁将按照“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要求,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古人云:“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
”寨沙侗寨是梵净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夜幕降临,人流涌动,侗歌悠扬;与之相邻的云舍村,竹林茂盛,村中神龙潭、村前太平河,流水欢歌,终年不竭。
寨沙侗寨共有76户304人,2010年之前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如今人均收入已达3万元,云舍村人均收入超过1.6万元。
这两个村都是贵州省提出在全省打造10个县级旅游示范县和20个重点乡村旅游点的号召下,江口县依托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势,打造的特色乡村。
“夜晚,住在这远离喧嚣的山村里,品一口梵净山生态翠芽茶,尝一下灵山秀水独有的山野菜。
这正是我们寻找的‘乡愁’。
”一位游客深有感触地说。
江口是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
近年来,铜仁市坚持以构建环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为引领,构建大旅游格局,建设全域旅游目的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十二五”时期,铜仁市旅游业完成投资近300亿元,实现旅游收入共计801.85亿元,年均增长28%。
通过实施产业融合发展,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
铜仁创新开展“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将18个园区打造成星级景区。
...
哪5省新增为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
8月3日,第三届全域旅游推进会暨“人文陕西”推介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与副局长李世宏为7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单位颁牌。
继海南、宁夏被列入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创建单位以来,此次大会上,陕西、贵州、山东、河北、浙江5个省新增为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
据了解,海南省是全国首个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
2016年1月29日,国家旅游局在海南海口召开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吹响全国发展全域旅游的号角。
海南坚持以“一业融五化”为工作理念,以“点线面”相结合为推进模式,以“美丽海南百千工程”为重要载体,高位推进创建工作,高阶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全域旅游“1+3”旅游综合管理体系新格局基本形成。
三亚市成立旅游警察为全国首创。
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调解委员会与各执法部门“四位一体”的旅游监管长效机制,获国家表扬、全国点赞。
宁夏自治区发展全域旅游措施得力,立足“全景建设、全业融合、全时体验、全民参与”新模式,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资源”新理念,着力全域化空间布局、全链条产业聚集、全景式持续推进、全方位提升服务、全时空立体营销,转方式、调思路、激活力、创品牌,打造塞上湖城银川、沙水辉映石嘴山、丝路回乡吴忠、红绿六盘固原、沙漠水城中卫,迈入了全域旅游发展新时代。
西安 陕西省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运用系统化思维,践行习总书记“五个扎实”的要求,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奋力实现赶超。
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核心产品引领、公共产品建设为重点,打出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组合拳;以促进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实现共建共享为目标,形成“旅游+”12个产业的融合发展陕西实践。
以厕所革命“三年任务两年完成”为目标,走出了厕所革命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同步推进的陕西新路子;以建设丝绸之路旅游走廊、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黄河旅游带、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四大旅游高地”,充分彰显陕西国际一流文化中心的魅力。
贵州勇立全域旅游发展潮头,积极建设山地公园省,做优做强旅游长板,促进“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提出“全景式规划、全季节体验、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的全域旅游发展路径,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旅游总体布局,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创新旅游监管服务体系,推动旅游业井喷式增长,推进旅游经济跨越发展,让更多群众分享旅游发展红利。
贵州将在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的进程中大步前行,把全域旅游发展的理念、行动和成效镌刻在广阔的贵州山水,助推贵州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山东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构建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三生三美”融合发展新格局,绘就了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新蓝图。
以“四新”促“四化”,坚持党政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突出城乡一体、陆海统筹、要素协调,形成了全域旅游发展的强大引擎。
东方圣地、仙境海岸、平安泰山、泉城济南、齐国故都、鲁风运河、水浒故里、黄河入海、亲情沂蒙、鸢都龙城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百花争艳竞相绽放,山东迈出了全域旅游发展的铿锵步伐 河北省通过党政统筹、区域联动、全民参与,整合资源、多规合一、新业态引领、产业化发展,“1+2+8”系列政策措施保驾护航,省市县三级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竞相比美,“京西百渡”、“京东山海”全域旅游样板片区精彩纷呈,冰雪旅游蓄势待发。
从坝上草原到燕山、太行,从渤海之滨到平原乡村,从燕赵古迹到巍巍长城,全域旅游的蓬勃发展让山川更秀,让城乡更美,让人民生活更幸福。
京津冀协同发展、京张携手承办冬奥会、规划建设雄安新区,三大战略机遇将带动河北旅游业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跨越发展,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昂首迈进。
浙江全域旅游是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勾勒出“旅游+行行”的产业融合样本。
旅游正以其独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成为联动一二三产业的纽带。
旅游业与多行业从简单相加到相融相盛。
浙江全域旅游是轰鸣的交响诗,吟颂着这旅游投资的热土、创业的舞台。
水乡古镇、文化创意、乡村旅游、海滨休闲、健康医疗、房车自驾、通用航空等产品呈现喷薄之势。
浙江全域旅游有着海陆空立体多元的大交通建设的宏大叙事,也有着厕所革命、通景公路、骑行绿道、景观步道等慢行系统以及标识标牌完善等细微布局。
只有把旅游业做精做强,才是健康的发展,既保护了环境又赚到了钱。
刚刚召开的第三届全域旅游推进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8月3日,第三届全域旅游推进会暨“人文陕西”推介会在陕西西安举行。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陕西省省长胡和平出席并讲话。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世宏、海南省副省长何西庆、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王和山、陕西省副省长魏增军、贵州省副省长卢雍政、山东省副省长季缃琦、河北省副省长王晓东、浙江省副省长梁黎明等出席会议。
李金早指出,习总书记对全域旅游充分肯定,全域旅游已成为国家战略,各地全域旅游发展精彩纷呈,涌现出以城市全域辐射、全域景区发展、特色资源驱动、产业深度融合、旅游功能区支撑等为代表的省、市、县多层级全域旅游推进新模式。
从一年多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来看,全国上下形成了特色突出、百花齐放的全域旅游创建格局。
李金早强调,一要践行习总书记新发展理念,深化全域旅游发展观,树立全域旅游的体制观、全域旅游的资源观、全域旅游的产品观、全域旅游的业态观、全域旅游的发展观。
二要坚持改革创新,加快建立现代旅游治理机制。
构建统筹发展机制,深入推进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系统营销机制,大力推进旅游数据改革,优化政策保障机制。
三要坚持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形成规范有效的规划体系,增加旅游产品有效供给,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向好,抓好以厕所革命为代表的旅游公共服务,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富民。
四要坚持特色化发展,提升示范区创建水平。
在“九大转变、十个突破”方面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全域旅游地方版,并向全国推广各地经验。
胡和平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全国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国家旅游局在陕西举办第三届全域旅游推进会暨“人文陕西”推介会,体现出对陕西旅游业的重视和支持。
陕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历史根脉源远流长,思想文化璀璨夺目,自然风光秀美壮丽,在这里发端的丝绸之路绵延万里。
陕西将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为契机,坚持系统思维,构建丝绸之路起点旅游走廊、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黄河旅游带、红色旅游等“四大旅游高地”,创建一批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风景名胜区、水利风景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鼓励支持旅游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构建“主客共享”发展格局,努力把陕西建设成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
会上,李金早与胡和平共同为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揭牌。
李金早与李世宏为7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创建单位颁牌。
会上还举行了“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全国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单位”颁牌仪式;山东、浙江、贵州、河北以及山西临汾、陕西汉中、四川邛崃、南京秦淮区8家单位通过视频介绍了全域旅游发展经验。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部、科技部、环保部的代表,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委(局)的主要负责人,部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负责人,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全国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单位代表,陕西旅游行业代表,以及企业界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到贵州旅游,线路应该如何安排?
贵州,简称“黔”或“贵”,拥有着“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民族文化奇观,尽显多彩贵州风。
在2017年首发版的《贵州全域旅游攻略》对贵州旅游有详细的介绍,涵括了贵州景点、美食、风情、娱乐、交通、特产以及行程推荐部分。
其中行程推荐部分还分为精品旅游线路、骑行路线和自驾路线,无论你选择哪种方式出游,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相应的介绍,对于每条线路都详尽介绍了景点特色、票价以及开放时间、交通线路、游玩时长、美食、住宿方式等信息,想你所想,内容详尽又富含乐趣,实为游览贵州的好帮手。
中国全域旅游魅力指数榜单已经公布了吗?
据报道,近日相关部门公布了中国全域旅游魅力指数排行榜,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山东省烟台市、贵州省遵义市等20个城市名列该榜单前列。
报道称,该榜单的公布是为了更好传播各地全域旅游建设经验、助力全域旅游健康发展,该评选以游客体验为核心,统筹专家、网友、地方数据等三方内容,进行总分为200分的综合评定,其中基础数据占据100分、专家评审占据60分、网友投票占据40分,并根据最终得分评选出“2017中国全域旅游魅力指数排行榜地市级TOP20”和“2017中国全域旅游魅力指数排行榜区县级TOP20”。
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促进会副会长表示,2017中国全域旅游魅力指数排行榜”公平公正公开的举办,有利于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带动全面消费,缩小了与世界上已形成全域旅游格局的旅行发达目的地的距离,提升了国人的旅行眼光和生活品质。
希望类似榜单的公布可以促进每个地方对于自己旅游业的重视!...
贵州如何脱贫致富的?
以旅游拔除贫根,贵州早有案例。
2008年,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召开,将这个贫穷的苗寨推上了旅游发展之路。
凭借西江景区独特的苗族风情和迷人的自然风光,村民收入一路飙升。
2007年到2016年,西江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700元增长到12300元,80%以上的村民吃上旅游饭,村集体经济收入也突破百万元。
星星般散落在群山中的民族村寨、村落,通过各级政府、企业的大力帮扶、精心打造,成为游客们向往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多彩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不断走出大山,展现出迷人风韵,实现了文化生金,带动了村民致富。
2013年以来,全省共安排8.8亿元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100个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公益性设施建设补助或贷款贴息,向国家旅游局争取资金9700万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贵州通过推进实施“百区千村万户”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重点打造了13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1104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扶持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户发展。
快速前行的贵州旅游,成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的利器。
2016年仅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就带动13.4万贫困人口分享旅游发展红利。
2016年12月,《贵州省山地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
这是贵州着力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的新一轮全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将助推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
贵州省遵义市简介?i
贵州省遵义市属贵州省地级市;面积:30762平方公里,人口:800万 ( 2015年 ),西南官话-遵义话 。
。
。
遵义,简称“遵”,位于贵州省北部,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南临贵阳市,北倚重庆市,西接四川省,是昆筑北上和川渝南下之咽喉。
是西南地区承接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
全市辖3个区、9个县、2个县级市。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凉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遵义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
享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厚朴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吉他制造之乡等称号。
曾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多项殊荣。
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成为了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被称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
遵义市 海拔高度一般在800~1300米,在全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遵义市平坝及河谷盆地面积占6.57%,丘陵占28.35%,山地占65.08%。
遵义市是多民族市有:土家族、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仡佬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全域旅游发展迅速,是否会对传统导游行业造成冲击?
自2016年7月正式被领导人确认“全域旅游的路子是对的”,到如今各地景区纷纷建立实验性全域旅游基地。
全域导旅游的兴起印证着互联网高新产品的爆发式增长速度,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内良好的旅游发展态势。
据统计,2016年国内旅游人次高达44.4亿,旅游成为全面小康社会的硬性需求,而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人们对于旅游的要求也会迅速增长,导游的刚性需求同样在这一时期得以体现。
然而,全域导览的概念已经迅速崛起,旅游出行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
游客对于景区问题的担心:请个导游价格高,还不放心?买东西时心里没底,怕被宰?跟团旅游时,导游介绍听不清或没听到?跟团旅游时,导游走马观花的参观景点?.......这一切都将锋利的矛头指向传统人工导游的问题!传统导游当下面临最为尖锐的挑战是出游方式上散客化趋势显著,游客自助游超过 85%,自驾游超过 60%,旅游空间行为出现全域化特征,导致旅游供给的全域化。
这些作为全域导览对导游行业的冲击,是否会将导游证贬值,是否会对传统导游造成大规模的市场空虚,依照互联网发展速度,这一切相信在不久就会见证!导游面临冲击,全域导览飞速发展:2016 年 3 月国家旅游局启动首批 262 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并于同年 5 月召开首届全域旅游推进工作会议。
随后,各地创建意愿和热情持续高涨,促使国家旅游局在还未启动首批验收的情况下又推出第二批 238 家创建工作,并于 9 月在宁夏召开第二次全域旅游推进工作会议。
一些未进入名单的地方也积极践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全域旅游实现了从创建工作到试点示范和推广普及的阶段。
山东、陕西、贵州等省正积极申报全域旅游省。
一些省已经推出了省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部分地区还积极探索跨区域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
全域旅游成为中国最为广泛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活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就像2017年,腾讯在云南开启“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主要针对全域导览和智慧旅游两个全新概念,驴迹科技等电子导游行业迅速跟进实施,在3月份就已经面世。
从各个方面看来,全域旅游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全域导览也将成为时代新宠儿,这对于电子导览,对于旅游业都会是一个革命性的转折。
相信全域旅游会将国内旅游经济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增加国际旅游竞争力,为人民带来更加符合需求的新时代。
...
贵州如何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
“山也还是那些山,水也还是那些水。
近年来贵州迎来旅游业的井喷式增长,一是我国步入了大众旅游时代,二是得益于贵州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
”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李三旗说。
2015年,贵州实现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成为串联景区景点的旅游精品线和丰富游客体验的流动风景线,“通道效应”在旅游行业迅速释放。
截至2016年底,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5000公里。
同时,贵广、沪昆两条高铁的通车,形成了贵州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两条快捷通道,吸引了沿线的大批游客。
与游客数量“井喷”相对应的,是环境条件的改善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
2016年,贵州省启动“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着力打造“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的旅游环境,努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2016年国庆黄金周期间,3000多万游客涌入贵州,游客量同比增长41.8%,投诉却同比减少13.33%。
酒香也怕巷子深。
近年来,贵州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介,不断提升贵州的知名度、美誉感、吸引力。
2016年,从年初到年末,多彩贵州风吹四海。
1月,《纽约时报》将贵州作为“全球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予以推荐;3月,省领导带队走进杭州等8个城市,举行2016贵州旅游全国推广暨对口帮扶城市促销活动;12月,外交部“贵州日”,12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及工商界代表、中外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倾听“多彩贵州风行天下”。
贵州省旅发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贵州整合近2亿元资金投放旅游广告,在境内外90多个重点客源城市开展旅游推广活动1000余批次。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