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旅行的特别回忆

夏天的时候,因为Aēsop的邀请,飞到悉尼参加新品香水的发布、采访调香师,有了在Bondi Beach小住几天的机会。那个时候的南半球正是冬天,不过树木常绿,气温倒像是上海的三四月,海里

夏天的时候,因为Aēsop的邀请,飞到悉尼参加新品香水的发布、采访调香师,有了在Bondi Beach小住几天的机会。

那个时候的南半球正是冬天,不过树木常绿,气温倒像是上海的三四月,海里全是好看的冲浪小哥哥,只有从光线的颜色和倾斜角度里,才能瞥见一点点冬天的存在感。

在出差间隙的零碎自由时间里,我匆忙又开心地跟着小伙伴们的推荐,一路小跑、抽空吃喝--所以,这是一篇有点特殊的散步,是我将几个喜欢的吃喝回忆重新排列组合,虚拟出的一张的「悉尼48小时不完全吃喝地图」,希望大家也许也能用得上

D1-BONDI BEACH

“宇宙第一治愈的早餐”

好多人都知道位于东京表参道的bills分店,那是一间得排一个多小时的队才能吃到的“世界第一的早餐店”,但是鼎鼎大名的bills,其实明明诞生在悉尼!

除了Darlinghurst的老店,bills在Surry Hills和Bondi Beach都有分店,在地(店)广(多)人稀的澳洲,一般只要等5-10分钟就能吃到明星pancake。

被列在菜单经典栏的第一位的ricotta hotcakes,就是传说中的那只饼:夹着星点干酪的温热松饼,与乖巧的香蕉和蜂巢奶油,憨厚而无压力地堆叠着,再洒上细密诱人的糖霜,无论视觉还是味觉,都是属于早晨的终极治愈✨

菠菜和牛油果沙拉的topping一方面可以中和炸物油腻的口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被诱导无限大开的胃口带来一些绿叶蔬菜(的自我安慰)。

79 Hall St, Bondi Beach

$$(仅早餐)

bills.com.au

“pasta,意式到每一个细节里”

餐厅A Tavola饱负盛名的pasta并不花哨,简单、基本却暗藏玄机:一方面重回传统,严格遵循古老制法,当堂手工制作生面;另一方面,食材全都只用当季时令,用好味无形鼓励大家食得新鲜简单健康,充满了学不来的意式自信。

无论是我们熟悉的牛肉酱宽条意面、茄汁海鲜细面,还是有点儿陌生的红菜根馅儿、浸润在微甜豌豆泥里的意式饺子,A Tavola意面不但有着各异的造型,还有着各自截然不同、每一口都充满新鲜感的味道,足够打破我们“pasta都差不多”的刻板印象,令人想要贪婪地一份份全都尝一遍。

在A Tavola吃午饭,还能“解锁”另一些非常意大利的经历:比如,酷酷的意裔小哥哥就在你身旁,用最传统的手工捣鼓面粉,手法迷人地制作各种新鲜意式面食。

而意裔服务生小姐姐会要求你不能挑食:“你不能只吃香菇喔,应该把豌豆也一起吃掉!”--微笑亲切,却满带拒绝不了的意式霸道。

79/73-75 Hall St, Bondi Beach

$$$

atavola.com.au

“面朝大海的澳式新鲜水产”

North Bondi Fish有个清晰达意的名字,它坐落在Bondi Beach的北端(North Bondi),专门提供别致新鲜的澳式鱼料理(Fish)。虽然是个“生猛海鲜 x 完美景观”的餐厅,NBF的内饰和氛围,却有着轻松有趣的家庭感,很得在地人的私心。

澳大利亚的“水产系统”和国内很不一样,所以在这样的餐厅,事先查好推荐菜,询问点菜熟练的在地朋友,或是告知你的需求(无论是品种、口味还是价格),让经验丰富的服务生来帮你推荐,很多时候都好于自己埋头与菜单单干。

尝试了甜嫩滑溜的澳产生蚝、吞拿刺身塔塔作为前菜之后,瞬间被开胃的我们决定“主攻”鱼类:一份干煎John Dory、一份有点粤菜意味的蒸比目鱼。

John Dory不是动画片里那条蓝色的Dory喔,而是一种盛产于悉尼、长得很丑但很好吃的多利鲷,整条鱼干煎,外香里嫩,大块厚实又细腻的鱼肉令人满足。

两道蔬菜也值得一提:一道黑松露菌菇料理,口味东方,可以在南半球的舒缓海风中抚慰中国胃。

而另一道味增烤花菜,上来的竟然是一整只烤得焦黑的完整花菜,但在这有些尴尬的外形下,着实是我们完全陌生的、花菜的另一种好吃方式。

120 Ramsgate Ave, North Bondi

$$$

northbondifish.com.au

“去海滩另一边小酌一杯”

在NBF吃饱饱,可以沿着Bondi Beach慢慢由北往南地步行至大名鼎鼎的Icebergs小酌一杯。海风悠悠,星星满天,还有时不时远远经过、闪着微光的飞机,Bondi Beach的沙子细腻纯净,有点点像炒米粉,可以放心地赤脚踏步,甚至小坐片刻。

消化散步,行至南部矮坡上的蓝白色建筑,Icebergs的餐区总是需要预定,但酒吧却很适合随意落座,我们去的当晚,还有一个头发花白的奶奶穿着夸张的金色蓬蓬裙,和一群同龄朋友喝酒摇摆过生日。

自创的调制酒都以序号命名,简单地点了一杯No.242,加一些脆薯,在露台吹着南半球凉爽的海风,看着冬泳俱乐部Bondi Icebergs Club的明星泳池,慵懒望海,微醺半饱。

1Notts Ave, Bondi Beach

$$(仅酒吧)

idrb.com

D2 -SURRY HILLS & CBD

“早起的邻居家有好咖啡”

☕️

Single O总是人满为患的总店就在Surry Hills,咖啡馆曾经的名字其实叫做Single Origin Roasters,但出了名喜欢简称澳洲人总是喊它“Single O”,渐渐地,咖啡馆也开始用这个名字来接听电话或是更新SNS,再后来的故事,就是Single O直接荣升咖啡馆官方大名。

因为没有摸清澳洲咖啡馆的作息,周末下午2点45分到达Single O的时候,被告知他们还有15分钟就关门了。赶紧点了一杯Flat White(口感特别温淳)、拿下他们仅剩的一块南瓜蛋糕,紧急吃喝。

之后陆续去了Artificer, Gumption等店之后才发现,在这片爱吃早餐的大陆,fancy的独立咖啡馆们也全都是每天清晨六、七点就开门、下午两、三点就关门的功能性存在,是澳洲人民日常必需的早起“邻居”。

60-64 Reservoir St, Surry Hills

$$

singleo.com.au

“下午茶:不油腻的肉食主义”

Reuben Hills也是Surry Hills地区一家人气咖啡烘焙坊,从世界各地的农民手中精选、小批量地采购各种优质咖啡豆,再骄傲地通过自家烘焙出品。在烘焙坊楼下,开设了一间工业风格的餐厅,除了咖啡之外,还有很多独特、好味的食物。

并没有很饿的下午茶时间,依然勇敢尝试了很大份的「NOT Reuben」三明治,烤得香脆的黑麦面包,夹着多汁的烤神户牛胸肉,特别地用了西班牙manchego芝士和山葵蛋黄酱混拌的腌卷心菜沙拉,以跳跃的酸爽,中和大肉的狂荤。

桌角的杂志是《Drift》的斯德哥尔摩特辑,一边看着冷冷的城市里关于咖啡的故事,一边我的手冲刚好垫着一块很北欧的毛毡杯垫被送上桌,店里的所有手冲都会被贴心地附上一张特制卡片,作为豆子的“说明书”,将它的前中后味、原产农场的故事娓娓道来。

61 Albion Street, Surry Hills

$$

reubenhills.com.au

“手工烧炉里,竟然是东方感的心满意足”

“澳产”大厨Mike McEnearney只以新鲜地道的时令食材入菜,钻研烹调“可以让人吃得心满意足”的食物。可即使从来不做哗众取宠的夸张改造,也从没有刻意打造Instagram式的网红店装,他已关张的咖啡馆Kitchen by Mike,也曾是悉尼为数不多的需要大排长龙才能享受的人气回忆。

我们幸运地坐到了那张6米长的、用堪培拉一座旧木桥的黑檀木材改造的餐桌。餐前面包是每日新鲜现烤,搭配讲究的Pepe Saya黄油,醇厚治愈;熟食拼盘由甜味肉肠切片、风干牛肉条和柔软细润的火腿切片,独到地配上腌制酸辣椒,每一味都是不可或缺的味觉元素。印象很深的还有名字很可爱的「Lazy Sushi」,像是“偷懒”把制作日式手卷寿司的材料堆在盘里了事,但却意外地因为松散而有了更均匀绝妙的口感。另一道用甘草灰烘焙的茄子料理,柔软带有焦香,竟然想到在茄子上撒米通、毛豆和芝麻,完全是细腻丰富的东方味;还有在铁锅里直火烤制的羊奶芝士舒芙蕾,第一次在甜品中吃到“镬气”。

1Bent St, Sydney, 2000

$$$

bymike.com.au

出差里的悉尼48小时吃喝地图到此结束。不过,其实我们在自己的城市、日常的每一天里,也可以在时间充满弹性的隐形间隙里争分夺秒。

用发着呆、拖着延、打着盹或是P着图就消耗掉的时间探索一点点新鲜,哪怕只是好吃的食物,也会是一味匆忙又开心的小确幸✨

比如……今天中午的工作午餐,去吃点不一样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