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暑假旅行带什么意思

现在正值暑假,学生们都有各种各样的过暑假方式,但有一种方式可能就不是很多人能做了,就是不带一分钱出去旅行,也就是现在流行的"穷游"。其实,"穷游"不是今天才有的,当年

现在正值暑假,学生们都有各种各样的过暑假方式,但有一种方式可能就不是很多人能做了,就是不带一分钱出去旅行,也就是现在流行的"穷游"。

其实,"穷游"不是今天才有的,当年毛主席年轻的时候就曾有过一次经历,不带一分钱,旅行三个月,还生活得很不错。

那是在1917年,毛泽东还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他有个朋友叫萧瑜,当时在一所中学当老师,学校放暑假后,萧瑜有3个月的假期,便决定换个方式过暑假--不带一分钱,体味一下社会最底层的真实状态。

萧瑜跟毛泽东关系很好,就把这个计划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一听,也很兴奋,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穷游"之旅。

很快,他们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过湘江。

要想过湘江,有三个选择,一是游泳,毛泽东还好说,从小水性就好,但萧瑜是个旱鸭子,让他下水等于要他的命;

二是沿江多走几里路,有免费船只供穷人过江;

三就是眼前有个渡船,可人家是收费的,一人两块铜板。

按理说,第二种方式是可行的,多走几步路而已,但毛泽东不同意,为什么呢?因为毛泽东此行的目的不是锻炼身体,而是锻炼谋生的技能:如何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还能生活得不错。

于是,两人就上了船。

船离岸后,一个小姑娘端着盘子过来收钱,说:"两位体面的先生,给四块铜板吧。"

毛泽东脸不红心不跳,坦然地说:"我们没有钱。"

小姑娘没有放弃,常年开船,难免会有贪小便宜的,小姑娘见得多了,便把盘子一直举着,一双大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毛泽东和萧瑜。

毛泽东被她看得有点不忍心,就说:"我们不是没钱,是忘了带,等三个月后肯定加倍偿还。"

这时,船主冷笑一声,说:"开什么玩笑,三个月后,谁还认识你们是张三李四?没钱就赶紧下去!"

毛泽东想了想,说:"这样吧,我们替你划船,当作船费,怎么样?"

船主连忙摇头,说:"你这个年轻人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这一船人的性命,是开玩笑的吗?"

这时,一位老先生出面了,说:"看你们两个都是读书人,可能真是忘带钱了,这样吧,你们给大家讲个故事,船钱我出了。"

毛泽东一听,这主意不错,一肚子故事,正愁没人听呢!于是,毛泽东就开讲了,绝对声情并茂,引人入胜,直到船靠岸了,大家还没听够。

下船的时候,连船主都舍不得他走了,说:"下回来坐船,不收你钱了!"

当时正是盛夏,两人走了半天,又累又饿,好不容易看见一家饭馆,门口树下有两把椅子,就一屁股坐了上去,呼呼大睡。

饭馆老板娘是个好心人,看这两个年轻人坐那儿睡觉,也没去打扰他们。等醒来后,老板娘问,你们要不要吃茶?

毛泽东说:"我们不吃茶,跟你打听一下,附近有没有读书人家?"

不是又累又饿吗?不赶紧吃饭,问有没有读书人家干什么?别急,毛泽东自有打算。

(图:刘烨饰演的毛泽东)

巧了,附近还真有一位刘绅士,是前清的翰林,毛泽东和萧瑜就去了,跟门房说,有人从长沙给刘翰林寄信,我们送信来了。

其实哪有什么信,就是毛泽东和萧瑜在路上写的几首诗。

再说刘翰林,按规矩让送信人先吃饭,自己拆开信,看了半天,仍然一头雾水,这几首诗水平是不错,但送给我是什么意思呢?刘翰林摸不着头脑,就等毛泽东和萧瑜吃饱了饭,把他俩叫进来,问问他们。

毛泽东很坦然地说:"很对不起,这几首诗就是我们俩写的,久闻刘先生的大名,特地来请教。"

刘翰林开始还有点生气,这两个后生这是来找我消遣来了?但聊着聊着,就开始佩服起来,这两个年轻人真是非同一般,尤其是这个姓毛的,见解非凡,气势博大,将来定非凡品!

当天晚上,刘翰林非要留两人过夜,一直畅谈到12点。第二天,毛泽东和萧瑜要走,刘翰林又送给他们一个大红包,里面装了40个铜板。

就这样,毛泽东和萧瑜两人一路前行,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但没有落魄,反而生活得非常好。

这就验证了一句话:"知识是最大的财富。"当你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再加上一点聪明才智,"诗和远方"自然就不再遥远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