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行装
「治癒系」日本手机游戏《旅行青蛙》(旅かえる)席卷日、台,近日更卷到香港,佔据香港苹果App Store免费游戏下载排行榜第一位。游戏玩法很简单,就是帮青蛙预备出门行装和等他旅行
「治癒系」日本手机游戏《旅行青蛙》(旅かえる)席卷日、台,近日更卷到香港,佔据香港苹果App Store免费游戏下载排行榜第一位。游戏玩法很简单,就是帮青蛙预备出门行装和等他旅行归来,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了……
有趣的是,他明明只是游戏中的一隻虚拟青蛙,我们理应对他无甚感情,可每次他出门时,我们却总是惦记着他,担心他过得好吗?不知又到哪里玩了?食物够吗?睡得好吗?
然后,当每次收到蛙从远方带回来的明信片和手信,我们的内心又会感到一阵暖意:「原来这孩子知道我在家里想念他!」
港台也有不少网友留言指,养蛙就如养孩子:
两个独立的个体各有精彩生活,两者互不干预,但又有着牵绊,
这不正如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理想关系吗?
或许,我们可以透过玩养蛙游戏,学习放手。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对于自己的骨肉,哪个父母能说放手便放手?不少家长会以「孩子还小,他不懂」为理由,预先帮孩子安排人生道路,却从来没有尝试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结果,爱子心切的父母变成了「怪兽家长」、「直升机父母」,孩子则变成低自理能力、低情绪智商、低抗逆力的「港孩」。出于爱的行动,却引致如此负面的结果,何苦呢?
养蛙的游戏从一开始就把「亲子关系」设定成两个独立个体。玩家作为「家长」,要做的就是为「孩子」预备必需品,这也是「家长」唯一能够做的事。因为作为「孩子」的蛙,天生自由而有个性,完全不受束缚,即使你想管,也根本管不了。
刚开始游戏,「家长」会对于自己的「无能」略感不知所措:「吓?冇其他野做喇?咁『阿仔』去左边?几时返嚟?」
然而一段时间后,「家长」会明白,这段「亲子关系」很讲求双方独立,我们根本不能控制「孩子」的行动,他想去旅行就随时出门,高兴了就寄张明信片给你,除此之外音讯全无,可能哪天想回家的时候,顺便带点手信给你。
但「家长」慢慢会发现,这种留有距离的相处模式,其实颇舒适。
我们总以为,亲密关系就是介入对方的生活,为对方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路,结果双方也不快乐。养蛙这段「亲子关系」之间,双方留有一段距离,各有隐私,但却不代表互不关心,相反,这段关系其实很有爱。「孩子」有自己的自主意识,而「家长」亦尊重他做决定的权利,慢慢地,「孩子」自会感受到「家长」的体贴,双方才能建立互信的关系。
有时候,或许孩子会一声不响地做重大的决定,令你担心不已。
但原来,放手让孩子自己走,才知道他能够走得多远。
如果你不知道具体可以怎样「放手」,不妨参考以下其中一些方法:
1. 为自己定立不可以越过的界线。
2. 让孩子独自完成一些事,让他从跌倒中成长。
3. 相信你以往教导孩子的观念能够成为他的翅膀,帮助他飞翔。
4. 说服自己已经尽力做好父母的责任,是时候慢慢退后。
5. 理解放手是一个帮助孩子成长的必经过渡期。
6. 将自己由比孩子「高一等」变成与孩子「平等」,从而建立互相尊重、欣赏的关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