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销售注入旅行可行吗
金融界基金7月18日讯 2018华夏基金养老高峰论坛今日于北京举行,在养老基金诞生基金,业内大咖云集,分享内容精彩纷呈。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富达投资郑任远、中国养老金融
金融界基金7月18日讯 2018华夏基金养老高峰论坛今日于北京举行,在养老基金诞生基金,业内大咖云集,分享内容精彩纷呈。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富达投资郑任远、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华夏基金副总经理阳琨、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腾安基金销售谭广锋与华夏基金养老金业务总监胡兵出席会议,并分别发表演讲。腾安基金销售副总谢广锋以《注入互联网基金的养老业务及服务探索》为题做出分享。
谢广锋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商领域老龄化产品的市场覆盖性越来越强。养老基金的出现可以在资源整合上与互联网形成良好的互动。未来互联网金融同样需要账户的形式存在。在整合服务上腾安或许会延续现有产品类型进行投资。在投资周期方面,我们发现持续投入期这件事情,也许是个变量。可以按照用户不同的场景进行划分。
以下为演讲实录:
谭总:非常感谢华夏基金给腾安机会介绍下,今天内容干货很多。在整个国情民生和国外的经验,包括目前社保基金、华夏基金的投资领域也好,给了很多干货。今天收获很多启发。
因为我是搞IT出身的,对基金投资不是我的专长,我会注入一些自己的看法。这个图是华夏基金的图,把养老的状况列出来。在整个领域来看,互联网角度看这个事情,在积累期会有养老规划和养老投资,投入互联网的方式这些可以提供增值类的服务。
目前我了解的情况暂时还没有创业公司在这个领域涉猎,可能是因为专业度太高,包括基金领域的规划比较厉害。
右边可以看到消耗期,消耗期比较简单一些,跟整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年轻力壮的时候还是退休之后的生活都离不开,比如养老的医疗,这是个分支领域。
另外一块是旅行,我个人比较喜欢旅行,去海外旅行的人不一定是年轻人,很多是退休之后的人,可能拿了退休金再去旅行。
国内的情况,原来55岁就退休了。现在拿着退休金或者是社保基金去旅游。我认为他们旅游不够深度,摆拍的比较多一些,无论年轻还是年纪大一点的。
另外电商,随着互联网技术普及化。先不说老人,可以看到现在有儿童手表,有很多的产品也盛行。在电商领域,针对老龄化产品也是有市场的。
起居,最简单保险公司在很多养老地产上的投入;包括照料起居,有点类似于家族信托的理念。他挣这么多的钱怎么办?这是属于头部玩家了,不是大众的需求。
我研究了一下,市场上有些头脑比较聪明,敏锐度比较高的一些人群,已经在右手边领域上做创业,有一些创业公司整合这方面资源。这一块相对简单,只是原来领域垂直分布和整合,可以看到在养老产业与互联网结合有很多的机会点。
就目前整个系统服务商上面来看,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这边分成三种类型的变化。
1、重塑系统;
2、开放服务,现在金融提供商和金融机构没有这块领域的思考。
3、整合服务,给互联网创业公司去做的。
现有金融体系的系统会有一些问题,目前已有很多金融系统,银行、基金、保险也好,关注的重点和基础是什么?是订单和企业或机构?所有产生数据的维度居然是订单。在保险行业里面如果希望去某家保险公司查询你个人名下一共有多少个保单,是查不到的,你自己本人有多少个保单查不到。因为所有数据基础是以订单为主,现在目前所有的大型系统,金融系统整个服务是基于企业大数据的,不是个人。现在一些公司的系统做统一帐户体系项目,因为不是基于一个用户构建的。之前几位嘉宾讲到未来是以一个帐户制建立的,我们也很认同,未来必须要以帐户的形式体现。现在很重要的事情是做重塑,我们现在也在建立系统,重塑系统首先把系统搞清楚、搞好。
开放服务,目前还没有金融机构做这个事情,作为一个金融机构本身提供一个开放的服务,给到外部的互联网公司或者是创业公司提供对外的服务,这个可能跟国家的金融政策相关,因为金融服务需要有牌照的。未来在某些场景下是否值得开放?这个要探讨。
整合服务,在消耗期里面有很多的服务跟生活息息相关,这一块做了个事情就是整合服务。京东上面有卖各种各样的综合类产品,但是针对老年人的一些商品专门挑出来做个类别;针对医疗也会这样做,接下来底层的服务商可能是专业的服务机构,但是在前端进行了分装,有些创业公司也在做这个事情,这是第三种形态。
大家可能会想,如果腾安在基金行业怎么去做这个事情?我们想了很多,因为这个事情太复杂了。包括跟华夏基金也聊过,跟郑老师一起探讨过这个问题,也请教过郑老师一些意见。首先看一下国内的情况,在基金行业里面积累期现有三种类型的产品是可以进行投资的。TDF、TRF,以后证监会可能还会引出一些。
在消耗期看到返还型的年金产品可以领取,目前保险比较多一些,基金定期赎回领取型的产品,现在还没有,有可能未来会创新,也要看有没有出台相关的指引。
在整个用户生命周期整理了一下,首先用户在积累期先做一个帐户开立,之后做养老目标的设定。我们想问题跟投资方不一样,站在用户角度看,一个用户会干什么事情?基本想象的是这样的流程。开帐户完了之后选一个养老目标,要知道目标是多少?知道之后再给他一些建议,有了建议之后选个养老计划后进行执行,执行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可以变更计划。到了最后目标日期时,计划退出了,退出就变成领取服务了,领取服务也可以返还一个产品。
基于整个生命周期,可以看到在养老帐户和产品设计上面,在用户底下有多种投资帐户,不同的投资帐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在养老方面的投资帐户,为用户设定不同的养老目标,在不同的养老目标下设定不同的养老计划。养老计划跟养老目标一一对应,这样的体系是基于一个帐户体系来的,也是基于用户来的,不是基于订单,也不是基于一个机构和企业。包括目前的企业年金,我们想做查询和整合的服务,后来发现太难了,企业年金参与方太多,每个参与方信息不对称,导致一个用户从A企业跳到B企业,他的企业年金在哪里。可以看到这个设计是站在用户立场去考虑的,首先用户有投资帐户,有了帐户之后设目标,有了目标进行计划的处理,这才是正常的逻辑。不是先有一些订单,以订单推动用户去做后面的事情。
右手边看到的是养老计划的属性,基金组合、FOF、FOF组合。就基金组合这种形态,我们进行了一些大胆设想。我们以TDF为基础进行的设计,可以看到在整个TDF目前所有产品的设计,包括目前了解到的养老金与基金的报备产品。所期望的下滑曲线的设计和持续投入期,跟退休时刻点,最后这个时刻点是重叠的。我发现一个现象,站在中国立场来看不一定有这样的场景,不一定非得要持续投入时长,跟他的积累期时间是一模一样的。现在有些年轻的一代因为家长的原因生活会比较富裕一些,包括他的想法也会比较提前。现在养生都有了,养老也会有初步的概念。其实他手头上有钱的,这个钱可能是父母长辈给他的,作为他进入社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他手头上有钱之后,收入上消耗也不太多,这个时候可以在前期多投一点。意味着他的投入在后面至少可以投一部分,像右手边这张图投入时间可以少一点,我可能投资的时候去定期投入的时间可以投十年,有可能我是二十年三十年退休,假设我二十年退休,那投十年就好了。这跟管保险一样,买一个保险同样是保100万的,我可能期交十年可以,期交二十年也可以,可能三十年也可以的,要看每个人生活的情况不一样,自己输出的资本金不一样。有些人家里情况比较好,消费水平也比较低,未来有重大的事情购房、结婚、生子这种大的资金输出要消费掉,那他前面多投一点。有些现在没有这么多钱,我把时间拉长,每个月少投一点,但是时间可以拉长一些。导致我们会发现一点,持续投入期这件事情,也许是个变量。其实是可以按照用户不同的场景进行划分。
基于这个大的假设,我们跟华夏基金和其他的基金公司一起研究了一下,得出这个是可行的。并且可以做出一个东西来,针对30岁的人群来看,同样是30岁的人群,但是他们的下滑曲线可能不一样。经过一些模型的测算或者是所谓大数据的理念支持,发现可以实现的。但是他们退休期的目标一样,首先人群是一样的岁数,接下来他们退休之后,根据他的情况来看,退休之后要维持他的生活质量,至少会有一个缺口假设是200万,可以得到一个情况不同的用户下滑曲线和投资不一样。这样给投资端又会带来新的挑战,去处理有可能千人千面情况下,投资应该怎么做这个事情?这个时候没有系统支持和IT技术的支持,是做不到的。我们跟华夏基金未来会推出养老金服务的系统,通过底层端的数据分析在投资端上进行投资,投资端只关注投资组合。未来在养老这块也已经设计投资系统,会推出一些服务给到大家。谢谢!
主持人:谢谢谭总!我们也期待华夏基金和腾安基金未来在公募养老基金以及更多领域的深入合作。
华夏基金在养老金投资领域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开展业务业内最早,并具备了基金行业全部养老金业务资格。2000年,华夏基金在业内率先组建了专门的养老金管理团队,企业年金规模连续10年基金行业排名第一。下面有请华夏基金养老金业务总监胡兵先生为大家具体介绍华夏基金的养老金业务,有请胡兵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