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旅行读书笔记
你的人生追求是什么?你未来会成为什么样子?一万个人有一万种回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回答。这些回答之间到底谁优谁劣?这些回答到底有没有可比性?古典老师的《你的
你的人生追求是什么?你未来会成为什么样子?一万个人有一万种回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回答。
这些回答之间到底谁优谁劣?这些回答到底有没有可比性?古典老师的《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深刻的解释和回答,深深地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从小是个好学生,学习好,听话,认真,循规蹈矩一帆风顺地考上了一流的大学,然后进入知名的大公司工作,结婚,生子,循着标准的路子展开自己的人生。算不上有什么成就,但过得也不算差。但是即将进入不惑之年的我,对于自己却产生了深深的困惑,虽然工作也算努力,生活也算美满,但为什么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不太有激情,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这让我对自己产生了很多问题:为什么不喜欢在公司担任更高的职位?为什么不愿意钻研专业? 为什么我梦想的生活就是到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享受生活?我是不是太不上进了?我是不是个贪图享乐的人?我为什么对心理、身心灵这些感兴趣?
书中的生涯四度给了我一个全新的看问题的角度,让我终于对自己的内心的选择释然了。
人生有四个方向:高度、深度、宽度和温度。
高度的终极价值是影响力和权力,普世的成功学指引的都是这个方向,也是当前社会主流的价值观。生涯高度的追寻者,热爱竞争,有感召力和影响力,渴望资源与平台,希望有朝一日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这是一个外显的维度,可以通过社会地位、财富收入、名声与权力大小判断一个人的生涯高度。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功成名就。对比一下我自己,我没有那么高远的理想去改变世界,对公司的高级职位没有多大的兴趣,觉得地位越高,责任越大,对于金钱也是觉得够用就好,对别墅名车奢侈品没有欲望,只是希望跟家人和三五好友,做自己喜欢的事,把酒言欢。那么,我一定不是个追求生涯高度的人。
第二个发展维度是深度,终极价值是卓越与智慧,指的是人们在思想、智慧、与体能上达到的卓越与精进程度。这类人渴求真理、寻求极致,希望站在人类知识的顶峰、思考的极限边缘。深度往往通过行业类的专业奖项评定,如诺贝尔奖、奥林匹克金牌等。下能够在深度方面有杰出成就的人,生涯是无趣的。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优秀卓越。再观察下自己,我并不渴望在一个领域达到最高的知识或技能,只要够用就好。我对突破自己的极限也不兴奋,自己相对保守和胆小。
第三个维度是宽度,终极价值是爱与和谐。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角色,生活也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选择。生涯宽度是指我们能够打开和做好人生中不同的角色,让它们丰富又互相平衡。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儿孙满堂。对了,我觉得我自己非常重视生命的宽度。我希望做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好闺蜜,与此同时,我还努力拓展更多的可能性,希望学习绘画、心理、职业发展,对到处看看世界有兴趣,也愿意尝试写作和演讲。
第四个维度是温度,终极价值是自由。除了自己的感受,很少有别的外界标准能够鉴定这个维度。生涯温度指的是我们对生命的热度,我们对生活有多大的热情与激情,能多大程度活出自己本来的面目。生涯温度的追寻者
们渴望自由,探索内心世界,追寻中鲜活真实的生命状态,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与天命。这是生涯最内在的一个维度,是评判标准最个性化的一个维度,却也是与幸福相关度最紧密的一个维度。这个维度却无法用一个普世的词来概括,因为每个人的温度都是个性的。我从十多年前开始,就对心灵成长类的书籍非常感兴趣,也追着张德芬、海蓝博士看了很多相关的书籍,对于身心的自由很是向往,看来,这个维度也是我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
根据这四个维度的特点,书中总结了如下的表格,可以快速让自匹配一下自己的维度。
在当下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主流的是追寻功成名就的维度,其实,至少还有另外三个可能:智慧、爱与关系和自由。往往被主流价值观裹挟,被动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即使达成目标,也经常觉得不快乐,其实,他们可能吗不明白,自己原来真正内心的追求在其他维度。很多企业家高度足够,却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也无暇顾及自己的爱好。一些看起来成功的影星,也一样会抑郁甚至自杀。人生成功的路真的不仅仅是一条。
另外,不同的职业和人群,虽然从世俗的角度区分了三六九等,我们会认为企业家比老农更成功,但是其实人生的四个维度,即使社会地位和收入千差万别,却都各自有让生涯变得兴奋和有价值的可能。书中举了四个不人的例子,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个全职妈妈,一个IT工程师,一个老农,虽然美每个人在每个维度的打分各不相同,但总分却差别不大,因为他们对幸福定义的方式各自不同。
看到这里,我释然了,我其实不是不上进,我对很多东西有兴趣,只是目前的兴趣和热情跟功成名就无关,我更看重的是宽度和温度。所以,看到身边一些有地位的同事,我只是赞赏,却不会羡慕;看到周围的朋友住大房子,开好车,背名牌包,我也是稍稍感叹一下,自己却没有兴趣去买,觉得够用就好。而我真正喜欢的是,跟家人一起静静地看书,一起户外活动,或者在家里各自看电影,共进大餐。我并不需要高朋满座,只是需要有几个知心好友,梦想着有一天能够一起开开心心地聊聊天、购购物,做一群臭美的老太太。我喜欢读书,喜欢读身心灵相关的书,思考人生的意义,也喜欢读科幻,想象未来的科技世界,也喜欢心理学,希望探索女性心理的发展。我的喜好并不低级,人到中年,并不一定需要做到管理层,或者赚到很多钱才是幸福,真正的幸福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至此,我才真正明白人生而平等这句话的意思,才明白为什么很多富豪会抑郁会自杀,而很多平民天天脸上挂着笑容,自己追寻的生涯到底是哪个维度,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做的事情跟维度一致了,人才会不拧巴。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你内心选择了一条生涯之路,却非要绑架着自己走另一条路。所以,我们需要找到自己在乎的维度,在这个维度做到极致,其他平衡就好,没有人能同时过上功成名就、智慧卓越、生活宽广,同时又自由自在的生活。没有完美的选项,不求完美,但求值得。同时,生涯能量守恒让我们有机会看清楚与人攀比是件愚蠢的事情,与其羡慕,不如自己做个选择,幸福和成功的方式不止一种。
生涯四度中,高度和深度外显,而宽度和温度则内含。如果一个人看不到生涯的全貌,他就会下意识地用单一的、外显的维度来评价自己的人生,同时通过牺牲维度的方式来达到所谓的成功,这只是一维度的伪成功。例如一些高分低能的“超常儿童”连基本的生活自理和为人处世都不懂,很多琴童通过了钢琴十级后再也不愿意碰钢琴。一维度成功的人生涯只是一条直线,他们可能只是把应该用来发展其他维度的时间和资源,强加在一个维度上,堆出一个虚假的成功架子,展示给别人看,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追求的东西。一维成功使人焦虑且压抑,牺牲其他维度的成功,到底是受益,还是仅仅是转账,可能是把家庭的温暖、自己的健康、内心的追求都转账到了世俗的金钱和地位上了?
书中还提到一些提升各个维度的书籍,其中高度类的有:《曾国藩》《工作DNA》《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深度类的有:《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异类》宽度类的主要是跟孩子和伴侣相关的,例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孩子你慢慢来》《正面管教》《爱的五种语言》;温度类的主要是跟心理学和身心灵相关的,有积极心理学三部曲、《遇见未知的自己》、哈佛幸福课、生涯规划等等,还有旅行类的《孤独星球》等等。从这些相关书籍来看,我近些年看的书籍都跟宽度和温度类书籍相关,原来心真的不会骗人,虽然那时候不知道生涯四度的知识,但是自己的喜好已经非常清楚地指明了方向,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后续的努力方向。另外,我还惊喜地发现,我跟爱人的爱好不完全一样,爱人爱旅行、历史、地理、美食,我爱感情、心理和身心灵,但我们俩追求的维度是一致的,都是温度和宽度,这也有力地说明了我俩结婚十几年,虽然日常中经常有争吵,但感情融洽的原因。试想,如果女方关注宽度和温度,希望爱人都陪伴和呵护,而男方追求的是高度,虽然事业成功,但是甚少关注家庭和孩子,很难给予家庭足够的陪伴,那即使有很多钱又有什么用呢?我想这就是很多坐在宝马车中哭的原因吧。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在找对象的时候,探寻一下对方的生涯四度还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之一,否则可能就是一辈子的苦恼了。
好的生命,是有事做、有人爱、有问题可想、有选择的自由!
附:生涯四度测评:http://www.xjy.cn/ceping/new/ready/id/34.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