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最新旅行摩托车

“双脚着地性”是长久以来困扰着摩托车厂牌与骑士的问题,如果为了寻求杰出的着地性而减少坐垫厚度的话,就可能会造成骑乘姿态不舒适;如果透过调整避震器下降车身高度的话,又可

“双脚着地性”是长久以来困扰着摩托车厂牌与骑士的问题,如果为了寻求杰出的着地性而减少坐垫厚度的话,就可能会造成骑乘姿态不舒适;如果透过调整避震器下降车身高度的话,又可能会使车身失掉操控平衡性。

那么究竟该怎么办才好呢……?解决这个困扰的答案,正是广泛制作摩托车/轿车的OEM坐垫厂牌-TS TECH在东京摩托车展上展出的“智能坐垫”。

▲因应骑乘速度改变坐垫高度,一同兼具双脚着地性与操控便利性两项诉求,正是智能坐垫的最大卖点。坐垫高度向上提高的话,膝盖的曲折视点也跟着趋缓,得以提高骑乘时的舒适性。

简单地来说就是“全主动的坐垫高度可变结构”。这是一项一旦摩托车的速度下降,坐垫高度就会跟着主动下降,以改进泊车时双脚着地性的交心结构;而当起步加快骑乘时,坐垫就会主动地回复到本来的高度,所以彻底不会影响操控的便利性与骑乘时的舒适性。

智能坐垫是一项具有30mm左右调整崎岖的机械性高度调整结构(依据轿车坐垫高度调整结构改进而成的设备),并且可以依据骑乘速度主动进行调整。

▲TS TECH在车展上展出的“智能坐垫”。由于可变结构选用内藏式规划,所以从外观彻底看不出可变结构。

智能坐垫还有一项重要特征,那就是“坐垫形状可变”。智能坐垫内藏着数个“气囊”,当气囊胀大或缩小时,座面的形状就会跟着改变。

举例来说,如果让坐垫后侧气囊胀大的话,座面就会往前倾,如此一来骑士就可以更容易对立加快力(下图③);进入左弯弯道时将坐垫右侧气囊胀大的话,坐垫就会往左侧歪斜,如此一来就能帮忙骑士调整重心(下图④)。

顺带一提,这些气囊如果彻底缩小的话,坐垫高度就会下降20mm左右(下图①),所以再合作前述的高度可变结构一同运用的话,智能坐垫的高度调整崎岖可到达50mm左右。

▲坐垫形状可变示意图。透过调整坐垫里的内藏气囊(图中蓝色/黄色部分)胀大程度,就可以改动坐垫座面的形状(歪斜视点)。(图片转载并摘译自TS TECH)

百闻不如一见,笔者马上把握时机体会TS TECH在展区上供给试乘的智能坐垫。跨骑上设备有智能坐垫的VFR800X后,一边欣赏着旅行骑乘景色的VR影片,一边体会在骑乘中智能坐垫的主动改变。

笔者关于在中止前,坐垫俄然下降感到十分地惊奇,而当加快或转弯时,坐垫的座面宛如按摩机般的崎岖震动也让人留下激烈形象。

▲智能坐垫体会设备的全貌。合作VR虚拟实境,坐垫可变结构也会跟着运作进行。

想要设备这项智能坐垫的话,坐垫下需求有可以包容升降结构的空间,当然车身分量(没有揭露详细的分量改变,不过据说正努力地寻求轻量化中)也就会跟着添加。

如果和GPS或行车纪录器一同运用的话,就能依据路况改变坐垫高度;再进一步与IMU惯性计测设备等连动的话,或许会为摩托车的操控便利性和运动性等带来全新的骑乘技能理论。

宛如坐垫里潜藏着生命般的簇新构思,是继电子操控设备正朝向大众化的避震器之后,另一项让人也看见了摩托车全新“可变”的可能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