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旅行英语
Lumia是天使爸今年暑期黑马营--疯狂学校精读营的学员,魔都公立小学三年级在读学生。妈妈口中的Lumia是“普娃”一枚,没有“鸡血”的课内课外补习经验,也没有超强的智商与情商。
Lumia是天使爸今年暑期黑马营--疯狂学校精读营的学员,魔都公立小学三年级在读学生。妈妈口中的Lumia是“普娃”一枚,没有“鸡血”的课内课外补习经验,也没有超强的智商与情商。
但正是这个普普通通的孩子,利用暑假两个月的时间,集中精力做好了一件事:阅读,英文阅读,英文原版阅读。60天,她的英文阅读力测评值从GE 2.2直接跃升至GE3.9,给了所有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这不是一个普娃暑期逆袭的故事,每一个成功的案例都不会是偶然,厚积才能薄发!
Lumia妈妈形容自己是“英语渣妈”,事实真的如此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Lumia的英语成长之路!
接到天使爸的约稿采访,虽然满口答应了,但内心着实有些诚惶诚恐。我不是鸡妈,娃也不是牛娃,比不得那些6岁看《哈利波特》的孩子。Lumia的英语启蒙之路其实异常漫长,可能有人用一半时间甚至更短,就能走完我们4年走的路。
这个暑假,对于Lumia来说进步确实是非常大,但我相信,一切偶然事件的背后一下存在其必然性。首先想和大家分享的体会是:教育的根源在于和谐的家庭关系,和随时随处营造的学习氛围,这会让你的孩子愿意接受你的观点和任务,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一切都是枉然!
分享一些自己在陪娃学习英语的路上用过的资源,感悟的经验!
用好工具不怕自己“渣”身边有个同事英语很牛,大学时代以上海赛区第一名的身份被选送全国级口语比赛,好生羡慕。但如今,像我们这样的“英语渣妈”是大多数人群,尤其是工作之后基本不接触英文。所以,对孩子英语启蒙早期遇到的问题,就是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
科技的进步带来的好处,就是丰富的学习资源、工具和学习平台。现在学习工具(点读笔、IPAD)、分级读物、在线平台名目繁多,只要用专、用好一件或者几件,就不怕自身能力不够。我的体会是:不要看见、听见什么好就频繁更换或跟风,踏踏实实用好用透一个胜过无数,毕竟同一个工具、同一套读物有比较有系统性。
点读笔
担心数码产品看多了影响孩子的视力与注意力,可以选用点读笔。
早期孩子英语启蒙的时候选择了外研社的书,现在较几年前可选择的范围大了许多,有心的家长可以自己网上搜索一下。点读笔特别适合刚启蒙的孩子,可以单页、单句点读,还可以全文播放和自动关机。家长没有时间,孩子自己也可以点读,受时间的限制较小。
RAZ-Kids
孩子进入小学阶段后,时间就变得更加宝贵了,我们选用了美国RAZ-Kids做为分级阅读软件。
文章篇幅不长又有系统性,有光标指引读到的每一个单词,内容题材又极其丰富,文章后还设置了相应的QUIZ,是孩子早期接触阅读思维的好途径。
蓝牙音响+网络资源
蓝牙音响+网络资源,听力输入的好伴侣!
前后用过三个蓝牙音响,热门音频在喜马拉雅、荔枝很容易就能找到,手机、IPAD连上就能用,一般隔一个房间也能播放。音量足够大,更有氛围。另外,觉得自己发音渣的家长,根本不用担心,大量的听力输入后,平时你对他读的那些所谓“渣”发音,压根影响不了他。
背单词用APP
分级到初章,单词是瓶颈。单词的积累,对于阅读速度,与阅读理解尤为重要。
小童推荐百词斩,趣味性更高一些,但是不配合大量阅读,忘得很快。目前我们使用的是有道字典,查过的单词可以加入单词本,设置后可以进行复习,我家一般用听的背单词,我放她背。相信大家都知道“遗忘曲线”,所以要滚动复习。
配音软件
口语练习使用配音类软件,通过反复朗读一句话,用模仿找到语感,Lumia当时攻克这个难题靠的就是“英语趣配音”。
不过相对来说,美音的资源比较多,结果说得溜是溜了,也使得Lumia从英音转向了美音(其实学英语不用太在乎口音,靠的是自信!)
和大部分的孩子一样,Lumia喜欢迪士尼,卡通动画的配音选段,但Lumia的妈妈也会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韵律的英文诗歌、公益性的广告给孩子练习语感和发音。配音活动母女俩坚持了一年左右,完成配音500多个。
抓住孩子学习的敏感期,捕捉适合她年龄段的兴趣点,需要家长的用心和耐心,这一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思维导图
Thinking Map需常练习,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天使爸的黑马营精读课程里,有很多利用图表辅助阅读的技巧,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更为形象地帮助孩子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作者的意图。但如果只是在英文学习中使用,频率太低,生活中的一切,奥数整理、演讲思路、手帐学习、出门购物都能和孩子一起实践。画多了他才会真正理解和使用。
和Lumia的妈妈沟通下来发现,母女俩对于思维导图的实践可谓贯穿在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有关于展览的,有关于旅行的,有关于烘焙的,还有关于植物特点的......她们的导图或许不够严谨,或许不够精美,有时甚至信手涂鸦在草稿纸上,但在我看来,却是最接地气,最真实存在的“刻意练习”!
Lumia妈妈主导完成的“杯子的历史”
Lumia完成的疯狂学校中的章节导图
先输入,后输出,选对方法很重要看过很多好的经验分享,其实很多道理都是共通的,重在理解,重在执行!
听,听,还是听
首要就是听听听听听!
没有足够的输入就不要幻想着孩子一夜之间就能开口说。利用任何碎片时间,比如我家孩子特别喜欢画画,她画的时候永远有背景音。听力词汇真的很重要!
精读+泛读
天使爸在英文阅读方面是绝对的专家,不敢班门弄斧,大家可以关注他的订阅号,很多观点都非常新颖,比如最近的一篇深度剖析电子阅读的文章,我就认真读了两遍。天使爸也经常组织一些各类主题的讲座,多学习多反思,及时改进优化孩子的学习方法。
目标+执行
除非有特殊情况,对立下的分解任务和目标要切实执行。孩子暑假里时间安排也非常紧张,黑马营的课程每周更新三次,每次更新两课,从任务的角度是不轻的。如果一天消化两课感觉难度比较大。我就和孩子一起约定需要完成的任务,将课程化解成一天一课,每周六天,每天一课。但各类要求都不马虎,必须按要求完成。
Lumia的妈妈是理科女,重逻辑,强调执行力。她自己就是一个身体力行,执行力超强的人。她曾带领社区里的八个孩子,用暑期的时间完成一个关于“电子书和纸质书”的调研项目,教孩子们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做课题,Lumia当然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Lumia也是一个具有执行力的孩子。暑期学习的任务虽重,可是预习,录音,作业完成的一丝不苟,即使在妈妈不在的时候,也可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疯狂学校的故事性,趣味性比较强,也让Lumia更有意愿去完成学习!
预习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单词,Lumia会用两种颜色的记号笔标注出来,一种是她根据上下文联想猜词但不确定意思的,另一种是完全不理解的。由于暑期时间紧任务重,妈妈会协助她查出词意并标注出来,以提高学习效率!
对同类单词进行了归类和比较
词组,例句,词缀,一个都不放过
家长坚持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孩子坚持的行动!
调整节奏
一步一个脚印,不要怕自己走的慢,我喜欢和女儿说一句话就是:“不会走就别跑,把脚踩实了。”
幼儿园那会儿,她学冰雪奇缘主题歌用了整整一个月时间,但全曲都能唱下来的时候,她自己也被感动坏了。当自己感觉能力可以上一个档次了,可以适时突击一个强度大些、难度大些的任务。比如天使爸黑马营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真的,真心不是打广告。我也真心觉得是过去的路走得实了,黑马营就像是一个助推器,通过原版精读系统性地将整体能力进行提升,这次的进步才会那么大!
再谈执行力与自律意识Lumia中班那会儿依靠泡论坛涨育儿经验,“大家论坛”经常去,初次了解到安妮鲜花、廖彩杏书单、分级读物,不仅被一群建楼牛娃的实力惊呆了,更是被海量的学习资源吓到了。
但很多时候,分水岭就是从这会儿开始的。了解和执行是两码事,一时兴起和持之以恒更是收效甚远。尤其是信息化的今天,要在百度云里收集100G的资料绝对轻而易举,但躺着永远只是躺着。又好比现在打开这篇推送,只是看了然并卵用。
在后期自己总结了一些小经验后,也曾给同学、同事也推荐过英语学习方法和资料,但有成效者是极少数。这其中,家长的执行力是关键因素。
那么,如果家长执行力和自律意识不够怎么办?
目标定得小一些。王健林都说了,“先定一个亿的小目标”,呵呵。从一天看读几页、听几段开始,走得慢走得扎实但也一样有收获,我家就是很好的例子。
让孩子挥鞭子。从孩子感兴趣内容题材或卡通人物出发,让她盯着你赶着你,她自己想读想看远胜过你无数句唠叨。比如最近我家选的泛读读物是小女生喜欢的Magic Ballerina,不用盯着,自己看完一本接一本。
习惯养成很重要。尤其是小小孩,每天固定一段亲子共读时间后,先养成强迫症的绝对是他们。到了点儿,自动拿着书就来找你。
利用打卡好方法。如果觉得不好意思,比如我脸皮薄也不愿意晒娃,就只对少数人可见。但有了家人和朋友的点赞和激励,无形中自己和孩子就都有了坚持的动力,过程中,还可以让孩子自己画手帐做简单的打卡,同时练习了Thinking Map, 一举两得!
执行力与自律性是Lumia妈妈天然自带的气质,也是她认为自己做得最好的方面。这个自称“英语渣”的妈妈,不鸡血,不盲目报班,不跟风不随流,行事有所取舍有所判断,一旦确认方向与目标就坚持执行,努力实现。
阅读第一,其次才是英文阅读如果一个孩子对阅读没有最基本的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很难想像,他会爱上英文阅读。因此我们说,阅读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英文阅读。
早在泡论坛那会儿我就发现鸡血家长特别多,掐指算了一下这些孩子每天的英语阅读量,除非是全职家长,否则每天六七点到家,这些量下来也就到点睡觉了。
本着全面发展的理念,刨去我不在的时候、她自己听音频的时间,从幼儿园至今我家英语亲子共读的时间,一般也就在半小时左右。我们反而是花了更多的精力看做中文阅读,大量中文阅读的好处在小学阶段就显现出来了,理解归纳、语言组织、逻辑推理能力厚积薄发。
到了三年级更是体会到中文阅读的至关重要,在做一些复杂英语阅读理解的时候,她会告诉我,文章和题目都看得明白,就是不知道怎么答题,推理判断不出来。但中英文精读的理念是一致的,比如英语讲块状阅读、讲句子结构和分段,其实中文有类似,俚语俗语也经常不约而同的撞车,因为不同场合和不同语气触发的不同效果,中英文更是相通。这个时候用中文去讲解,基础好的孩子一点就通,瞬间意会。
或许我们唾弃今天高考各种阅读理解变态题的可笑之处,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基础思考能力的养成大多依赖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理解,就是现在时髦的精读说法。
和身边人交流的时候,最常被问到的就是,不爱英文阅读的孩子怎么办?给大家分享一点个人心得:
先培养中文阅读习惯。越早引导越容易,各家孩子情况不同,不用心急,但总体来说,早期阅读在内容的挑选上要以孩子为主,不要用家长的眼光去评判没营养、很低级,有了兴趣再逐步引导。
给孩子营造悦读氛围。书店、图书馆、家庭图书角都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图书馆,浦东图书馆还用自家借书卡的时候,全家人手一卡,每次抱回30本绘本。当时除了反复阅读的科普类绘本,情节类绘本以借阅为主。公用书的卫生问题没有那么糟,新书也挺多。原版书店里很喜欢申东,书展和某宝都有,虽是二手的,极新极便宜,非常适合泛读,吹风机吹吹就好。
和孩子灌输工具思想。一旦孩子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后,告诉他英语阅读是打开世界的窗,尤其是好些有趣好玩的读物和视频只有英语版本。
自己先树立阅读榜样。这个也是很多家长在分享经验中强调的,自己随时随地摸出个手机,孩子自然也盯着数码产品了。经常和孩子分享你的读书收获和心得,在他感受到你的榜样作用的同时,也促进了双方的沟通交流。就算自己看的不多,也要装出很好学的样子,对吧?
坚持多久就敢说不爱?爱上阅读不是一朝一夕,不要指望十天半个月就能养成爱好。我有个初中同学,超有耐心,陪孩子读了几年的中文书,直到快小学三年级,孩子才愿意独立阅读,但是现在对阅读如饥似渴。你能做到么?
尾声以上就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学习之路漫长,学习也不单是英文,思路各科相通,何况每个孩子都不相同,家长还得自己摸索方法。大家一起共勉~
PS:不知道有没有人会问,那你家为什么学SBS呢,主要魔都升学压力大,校内书面和英语素质完全两码事,衔接有难度。加州网课纯粹是一周两次练习口语,主要是我自己口语渣,说不起来,刚好遇到一个聊天功夫一流的外教,两人经常胡侃瞎聊。这个暑假参加黑马营确实进步很大,回头看G2的书觉得太简单了,打算和老师聊一聊,是不是跳个级......
暑假前,Lumia的阅读力测评是GE2.2
暑期黑马营结束,阅读力测评提升至GE3.9,达到北美同龄孩子的阅读水平
你是否和我一样,被Lumia妈妈简单纯粹的干货分享感动?渣妈不渣,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派,她也是第一个用“秀米”精心制作分享稿给天使爸的学员家长,“认真”二字,体现在生活、工作与学习的点点滴滴!
成功路上有捷径,唯有“认真”二字不可辜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