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熊本旅行价格
2008年,一件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槌瓶以6752万港元成交,刷新当时南宋瓷器世界拍卖纪录。南宋 官窑粉青釉纸槌瓶,6752万港元成交2014年,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盌以1.4684亿港元成交,刷新
2008年,一件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槌瓶以6752万港元成交,刷新当时南宋瓷器世界拍卖纪录。
南宋 官窑粉青釉纸槌瓶,6752万港元成交
2014年,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盌以1.4684亿港元成交,刷新当时定窑世界拍卖纪录。
北宋 定窑划花八棱大盌,1.4684亿港元成交
2014年,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124亿港元成交,刷新当时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
明成化 斗彩鸡缸杯,2.8124亿港元成交
艺术品缔造的市场价格直接反应其藏家精准的艺术鉴赏力,官窑粉青釉纸槌瓶与定窑划花八棱大盌皆来自坂本五郎的收藏(图1),鸡缸杯也曾经为坂本五郎所有。

1/ 坂本五郎。苏富比/图
2016年,92岁的坂本五郎于东京与世长辞,从买卖旧衣到买卖古董,从一窍不通到一声千两,坂本五郎的拍卖事迹也已成为传说,值此2018春拍之际,点点为诸位分享东方“小拿破仑”坂本五郎的传奇人生。
成长历程
1923年8月31日,坂本五郎出生于横滨市。隔日正午,以这个城市为中心的关东地区发生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与熊熊烈火,吞噬并摧毁了关东平原,满目疮痍仿若人间地狱。坚韧勇敢的母亲在一片混乱中救出刚出生的幼婴、女儿、儿子及被压在房梁底下动弹不得的丈夫,一家人徒步到八王子市展开浩劫后的新生活。
八年后父亲与世长辞,母亲独力做生意抚养儿女,过着清苦的日子。坂本从小喜欢画图,曾经梦想成为画家,小学毕业后,考虑现实因素,母亲将他安排到渔市中的干货店当学徒。十年的渔市学徒经验,虽让他练就分辨水产品好坏的眼力,他却想转战其他生意。二战后他开始经营旧衣买卖和黑市交易,期间虽有挣到钱,却也经常被仿品所误,亏损连连。他听说古董和旧衣服一样属于旧货,决定改行当古董商人。
入行之初,对古董一无所知的坂本拜托同行前辈领着他走访各个市场观摩学习,日本古美术界有句俗话“火眼金睛30年”,说明要成为一流的古董商,得要付出30年的修炼时间。刚开始坂本曾购入两件书画,拿到市场却都只卖出原价的一半,一问之下才知道自己买到了赝品。
他发愤图强购入大量艺术书籍,努力钻研。除了专业知识与鉴赏眼力,他不畏风险、大胆果断、灵活应对的性格,也适合这个行业,他曾凭借胆识在八王子市场以一千日元买下景泰蓝花瓶和银制温酒壶,在茶具店主野口淑太郎的帮忙下,于东京美术俱乐部的拍卖会上以一万日元卖出。
创立于1907年的东京美术俱乐部,是日本极富盛名的古董交流会,会员都是日本一流的古董商,取得入会资格并不容易,据说在拍场上依会员资历安排座位,最有名望的古董商通常坐在最前面。第一次来到东京美术俱乐部的坂本,感受到东京市场的活络,决定进军东京,并期许自己未来有一天能坐在东京美术俱乐部拍卖会的最前面。
进军东京,成立不言堂
1947年夏天,坂本离开八王子市,到东京开店,他引用《史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取店名为“不言堂”(图2)。
2/ “不言堂”牌匾
在东京创业初期,由于没有同行资源,坂本勤奋走遍各家古董店,积极请教哪类商品最为热销,得知美国官兵喜爱伊万里瓷器,为了进货频繁往返于新潟与东京,这让他颇有收获。随着经验的累积,他渐渐体认到,要成为杰出的古董商,必须提高商品的层次,于是开始转型专营古代艺术。
他曾在新潟买下南宋官窑仿古琮式瓶转售给广田不孤斋,最后广田不孤斋将这只花瓶捐赠予东京国立博物馆,成为日本重要文化财。古董商之路艰辛严峻,他每每历经挫折都选择在失败之处站起,再次接受挑战,终得鉴赏要领,并订下“向世界级的文物挑战,有一天能经手世界顶级的美术品”的宏大目标。
“小拿破仑”的远征
1960年坂本五郎参加欧洲古代美术爱好者旅行团,首度踏出日本国境,与他同行的多是业内人士。为了赚取旅费,他中途与其他团员分开,在德黑兰购买波斯古陶瓷后,才赴开罗与大家会合,继续前往罗马、伦敦、巴黎等欧洲城市,参观名胜古迹、博物馆与古董店。经过此次考察,他认为海外贸易是未来的重要趋势,也下定决心要继续出国,为古董生意展开欧洲远征计划。
20世纪60年代,远赴欧洲参与拍卖的日本人极少,坂本五郎得知中国明初洪武年间的釉里红水注将在欧洲展出后,决定启程前往英国。经过充足的准备,1961年11月踏上海外寻宝之旅,不同的是,这次没有旅伴,对英语一窍不通的他带着友人的介绍信和翻译字卡,单独出征。当时的伦敦是优秀学者、古董商人和拍卖专家的聚集之处,也是中国陶瓷的拍卖会圣地,他在伦敦斩获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现藏东京畠山纪念馆),并被伦敦《泰晤士报》所报道,这次旅程是坂本五郎经常性海外出差的开端,往后的几十载,直到退休以前他共往返欧洲近百次,成为国际拍卖会上的重要常客,在拍场上屡创惊艳世界的战绩,被欧洲古董商们称为“小拿破仑”。
有价至宝--元代青花釉里红罐
1972年初夏,伦敦佳士得寄来的拍品图录中一件元代青花釉里红大罐(图3)让坂本五郎激动不已,它与当时伦敦大学大维德基金会所藏的一件元代大罐十分类似,可谓陶瓷器中的梦幻逸品,他定下目标一定要把握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竞标到它并将其亲手抱回日本。
3/ 青花釉里红罐,元代,高34.3厘米,私人收藏
然而,如此世界级的精品必然是收藏家和古董商的关注焦点,坂本预料到此拍品的成交价可能将创下亚洲艺术品拍卖新纪录,以往未曾购入如此稀罕重器的坂本斗志高昂,为了筹措资金,甚至做好在必要时卖掉店铺的心理准备。
带着些微紧张不安却坚定的雄心抵达伦敦,在预展现场看到实品的那一刻,顿时勇气大增。这只罐子是荷兰家族处理财产时送至伦敦佳士得拍卖,此前一直放置在家中作为雨伞架,该罐色彩鲜明、制作技巧精湛,在工艺及美学方面均属上乘之作,其气势和魅力让坂本为之倾倒,决心倾尽所有来一决胜负。
开拍之后,不出所料,价格在激烈竞争下迅速上升,坂本在最后关头奋力一搏,以22万500英镑(1.8亿日元)击退对手,“在拍卖师落槌的一刹那,由于极度的紧张,我感到一阵剧烈的腹痛。避开了涌来的记者,我迅速回到宾馆,一口气灌下了一杯白兰地后才终于觉得全身放松下来,”坂本在其自传中回忆道。
这只元代大罐的价格刷新了当时中国陶瓷器的世界成交纪录,消息很快传布开来。(图4)对于重金投得此器,坂本始终抱持着“好东西必然物有所值”的信念,认为这样的价格并不算过分,据悉,坂本后来将该罐售予英国著名古董商埃斯卡纳齐(Giuseppe Eskenazi)。
4/ 1972年《伦敦新闻画报》报道元代青花釉里红罐高价成交
时至今日,仅有三件与之类似的作品存世,分别收藏于大英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和北京故宫。成功拍得此重器无疑是坂本事业中的一大高峰,也掀起了东方陶瓷器在世界艺术市场中的热潮,如同这件曾经被当成雨伞架使用的元代大罐,许多埋没已久的名品陆续出现,中国陶瓷的价值也逐渐被世界重新认识和关注。
陶瓷帝王--元代青花鱼藻纹大罐
1970年代,坂本五郎带着员工出差至纽约,准备购买浮世绘版画,因价格过高而未有收获,然而这并不影响他的探索之心,想起布鲁克林博物馆珍藏着一件元青花鱼藻纹大罐,便专程前往参观欣赏,他在自传中回忆:“逛了一圈欧洲的博物馆,都没有见到这样的元代青花大罐,那件精美绝伦的作品深深地打动了我。”回到日本后,他召集所有员工并传阅该罐的照片,告诉大家如果见到类似的名品,一定要买回来。
几个月后,坂本带着伊万里陶瓷赴九州岛准备参加熊本的拍卖会,出发前他交办员工把在伦敦购入的盔甲送拍至东京美术俱乐部拍卖会,并再三嘱咐员工,若发现任何重要拍品,一定要立刻通知他。当天上午10点左右,在旅馆的坂本接到了东京打来的电话,告知他东京美术俱乐部的拍卖会上,出现了与布鲁克林博物馆藏元青花鱼藻纹罐相似的大罐(图5),不过这件拍品没有外包装的箱子,这一点令他非常在意与疑虑,因为当时日本的中国陶瓷几乎都是镰仓、室町时代传下的珍品,通常都会有外包装的箱子。他立刻指示其他店员去检验该只大罐,同时拜托友人时刻观察其他同行、前辈与拍卖场上的动向。即使传回来的消息并不理想,古董商们的见解分歧,一派认为是元青花,另一派则认为年代没有那么久远,无法亲自鉴定判断的坂本仍决心孤注一掷,他告诉店员无论竞价多高,一定要坚持到底,把罐子买回来。
5/ 青花鱼藻纹罐,元代,高28.2厘米,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经过漫长而焦虑的等待,电话再次响起,“我们买到了!”“干得不错!多少钱?”“九千万。”坂本倒抽了一口凉气,这个价格远远出乎预期,更是高于战后日本艺术品市场的最高成交价五千万日元。带着极度焦急与不安的心情急返东京店里,拉开房门的一瞬间,他一眼即认定那是一件真品,“万岁!我们成功了!”他兴奋地高举双手欢呼。抱着罐子跳进浴盆,轻轻地为它洗去尘埃,清亮的釉光、浓艳的色彩、生动丰富具流动感的纹饰,这件“从天而降的宝物”更胜布鲁克林博物馆所藏,让坂本当晚兴奋得难以入眠,静静凝望着罐上的鱼藻纹,他想起了挚爱的母亲以及小时候在海产干货店工作的时光,并打算将这个罐子作为传家之宝。
创下新纪录的元青花大罐很快便成为大新闻传遍日本,各路人士透过各种渠道联系坂本试图求购,当时人在瑞士的著名收藏家安宅英一得知消息后,立即联络坂本一定要将该罐保留至他回国,并于隔日一早抵达日本后直奔坂本家亲自求购,坂本将这件原本欲做传家宝的珍品以超过入手金额两倍以上的价格,转让给这位重要的老客户。1977年,安宅产业的经营出现危机,而后在其最大债权者住友集团辖下21间商社的安排下,安宅所有的收藏品被寄赠于大阪市,1982年大阪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正式成立,这件元青花大罐便随着安宅收藏成为该馆的永久典藏品,并被日本政府指定为重要文化财。
凭直觉和眼光邂逅“夜之女王”
在海外商务旅行中,除了购买东方艺术品,坂本五郎也会关注古代西洋艺术品及其市场行情,有时也会收购一些古埃及、罗马、希腊的雕刻和陶器等。他曾在伦敦某拍卖公司古艺术部门办公室的角落发现一块满是斑点的黑色石头,敏锐直觉那是亚述王朝石刻,立即奔至大英博物馆的亚述王朝展厅,找类似展品进行比对,并在之后的两天内往返拍卖公司与大英博物馆达四五次,只为做更仔细的拍前研究。后来如愿以偿成功竞得,顺利运回日本。
在古代西方艺术品的购买经验中,最令他难以忘怀的可能是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巴比伦女神浮雕(图6)。有一次,他翻阅着伦敦寄来的古董拍卖图录,目光被其中一件大眼带翼女神像所吸引,认为可能是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古代艺术品,便遣员工前往伦敦竞买这件世界级精品。
6/ 夜之女王(Queen of the Night)浮雕,高49.5厘米,大英博物馆藏
拍场上坂本派出的店员顺利拿下女神像,然而,大英博物馆却以女神像是珍贵文物为由,禁止此件文物出境。从未遇过这种情况的坂本认为并不合理,开始调查拍品的来源和英国的法律,也与英国官员、大英博物馆馆方及拍卖公司进行多次协商,最后他同意将女神像出借给大英博物馆展出,于是这件女神像浮雕在1979至1991年间被陈列于美索不达米亚展厅正中央的展柜中。
后来,考虑到长年累月的展览不利于女神像的保存,坂本决定中止对大英博物馆的借展,并将之暂存于英国友人家中,直到2003年,大英博物馆筹资150万英镑向坂本购买这件被专家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市场上出现的最重要的近东文物”,并将其正式命名为“夜之女王(Queen of the Night)”。据大英博物馆公布的展品信息,在属于坂本个人收藏期间,坂本曾于这件浮雕的底部边缘加上日文铭文及1975年的纪年。坂本五郎的敏锐直觉和精准眼光,无论在亚洲或是西洋艺术品均能有所发挥。
广泛交游与争夺之战
坂本五郎在自传中经常提及与同行前辈、朋友们的交游纪事。早期的日本由于交通不发达和信息不对称,各地区间的商品价格差异极大。对古董商人来说,做生意惟有勤于走动、与人交流学习,才能争取更多成功机会。他回忆一个月里在外奔波的时间高达20多天,他的人际网络也因此逐渐扩大,只要有学习或买卖机会,他都会竭力把握锻炼自己。
在决定投入古董生意之初,他听说家乡八王子一带有一位爱好古董的前辈收藏家大贯忠三,便主动登门拜访学习中国陶瓷相关知识。1947年搬到东京创业后,他结识了西洋古董店“三日月”的创始人石黑孝次郎,两人近50年的情谊更胜亲兄弟,也因为石黑的委托,坂本开始接触埃及、希腊、罗马、中东等地的文物。在鉴赏陶瓷方面,他将最崇拜的广田不孤斋和茧山顺吉视为努力目标,从经营古董的热情斗志到鉴赏的专业知识,皆向他们看齐。此外,前辈横井周三也传授他许多鉴别陶瓷的诀窍。决定往海外发展后,曾经向日本建设产业社长竹腰健造学习英语,也透过友人英国驻日大使馆的著名东亚艺术收藏家约翰·菲格斯爵士(Sir John Figgess,1909-1997)了解欧洲风土民情及事业网络。
进军欧洲拍场后,他曾在1970年与友人仇焱之(Edward T. Chow,1910-1980,图7)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激烈争夺南宋官窑瓶(图8),最后虽不敌仇焱之的出价而败阵,但两人依然维系着良好交情。“我的一生中在日本、欧美、中国、台湾、韩国、中东结识了很多人,只打过一次交道变成了朋友,这都要感谢对方的友善和神佛的保佑。”对于人生中所遇之人提供的帮助与照顾,坂本始终抱持着真诚的感激与谦逊正向的态度,正因如此,他一旦与人来往,都能维持长久的友好关系。
7/ 坂本五郎(左)与仇焱之
8/ 1970年在伦敦佳士得与仇焱之争夺的南宋官窑青瓷瓶,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坂本五郎并非一个单打独斗的古董商,许多立志在古董业发展的年轻人到不言堂来当学徒,接受坂本严谨的训练,他坚信“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有所作为”,很多经过多年磨练的员工后来自立门户,成为出色的古董商人,让他感到十分骄傲与欣慰。
为了加强徒弟之间交流与学习,他效法东京美术俱乐部,成立了“桃李会”,希望能栽培更多喜欢古董的行家后辈,这个最初只是坂本的徒弟、徒孙们间商业往来及交流信息的组织,逐渐发展成日本深具影响力的古董交流会之一,目前拥有七百多名会员。
1978年,坂本五郎因健康因素决定退休,迁至京都隐居休养,并将不言堂交给长子五兵卫经营。然而他没有因此告别亚洲艺术世界,他四处游历,1980年参与日本经济新闻社圆城寺次郎率领的中国文物爱好团访问中国,同年偕夫人应邀赴巴黎参观葛饰北斋作品展,1984年至韩国国立博物馆旅游考察,再前往台北故宫参观,对于艺术的热爱从未减退。他曾多次慷慨将珍藏的文物捐赠给博物馆,受赠机构包括东京国立博物馆、奈良国立博物馆、台北故宫、中国国家博物馆等。
1998年初五兵卫骤逝,蛰居京都二十寒暑的坂本决定出山,于1999年4月于香港苏富比释出一只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917万港元成交,再度缔造当时中国古代瓷器在拍卖市场最高的成交纪录,宝刀未老的坂本重出江湖,一出手便震撼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
之后,身材瘦小、满头白发、西装笔挺的坂本,总是神采奕奕地带着对文物的热情与执着穿梭在国际古董市场。集古董商、收藏家、鉴赏家于一身,他的收藏类别甚广,涵盖陶瓷、青铜器、书画、佛像、文房等,各大拍卖行陆续推出坂本收藏专拍,例如2000年伦敦苏富比拍卖中,坂本释出的六件陶瓷收藏以140.35万英镑成交。而后市场上许多顶级精品均来自坂本收藏。就在纽约苏富比于2016年9月13日举槌的“艺海观涛:坂本五郎珍藏中国艺术--高古”专拍前夕,坂本辞世的消息传遍亚洲艺术圈,一代古董商的传奇人生正式画下句号,这场他生前参与规划的最后一场拍卖,拍品全数成交,总成交额达250万美元,如同苏富比亚洲艺术部兼欧美洲主席司徒河伟(Henry Howard-Sneyd)所说,“是次白手套佳绩正是向这位伟大的传奇古董商及鉴藏家致敬。”而拍品“唐三彩贴花双系绳柄壶”(图9)在四位投标者竞价下,以87.4万美元成交,该壶亦是1970年10月12日伦敦佳士得编号95号的拍品,恰巧与前述南宋官窑瓶同一天拍卖,让人不免想象,或许当年它曾见证坂本与仇焱之两大古董商在伦敦佳士得拍卖大厅的激烈交手……
9/ 三彩贴花双系绳柄壶,唐代,纽约苏富比2016年9月13日,编号6。苏富比/图
从一窍不通到一声千两,坂本五郎的古董事业横跨近70年,他努力不懈和不畏挫折的坚持、决绝的意志和刚毅的战斗精神,成为国际拍卖场上让人敬重的传奇人物。他晚年曾回忆:“我在拍卖的惊木声中度过了50年,但我没有做过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以92岁高龄圆满完成人生任务的坂本五郎,一生为了找寻稀世珍宝而走遍全球,经手过的许多文物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和机构的重要典藏,也成就了众多艺术市场上的精彩事迹。
2016年8月15日,坂本五郎于东京与世长辞,享耆寿92岁。
文|陈若姗
图|本刊资料室
参考书目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