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旅游收入排名
2017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排名中国位居榜首吗?
从各大板块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在全球所占份额来看,欧洲板块比例持续下降;美洲板块旅游人次份额有所下降,旅游收入所
2017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排名中国位居榜首吗?
从各大板块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在全球所占份额来看,欧洲板块比例持续下降;美洲板块旅游人次份额有所下降,旅游收入所占份额略有上升;亚太板块份额继续显著上升。
在旅游总人次方面,2017年亚太地区旅游人次占全球旅游总人次的比例为66.6%,比上年增长了1.6个百分点;从2016年到2017年,美洲板块份额从16.5%降到15.8%,下降了0.7个百分点;欧洲板块份额从15.6%降到14.9%,下降了0.7个百分点;中东板块份额下降了0.1个百分点,非洲板块份额保持不变。
总体而言,欧洲、美洲和亚太市场占据全球旅游总人次的97.3%。
在旅游总收入方面,从2016年到2017年,亚太地区所占份额从32.3%增长到33.1%,增长了0.8个百分点;美洲板块份额从30.7%增长到30.9%,增长了0.2个百分点;欧洲板块份额从32.0%降到31.0%,下降了1个百分点;中东和非洲板块份额保持不变。
总体而言,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的旅游总收入占全球的95.0%。
2017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排名中,中国位居榜首,其后依次为印度、美国、日本和法国。
2017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排名中国位居榜首吗?
从各大板块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在全球所占份额来看,欧洲板块比例持续下降;美洲板块旅游人次份额有所下降,旅游收入所占份额略有上升;亚太板块份额继续显著上升。
在旅游总人次方面,2017年亚太地区旅游人次占全球旅游总人次的比例为66.6%,比上年增长了1.6个百分点;从2016年到2017年,美洲板块份额从16.5%降到15.8%,下降了0.7个百分点;欧洲板块份额从15.6%降到14.9%,下降了0.7个百分点;中东板块份额下降了0.1个百分点,非洲板块份额保持不变。
总体而言,欧洲、美洲和亚太市场占据全球旅游总人次的97.3%。
在旅游总收入方面,从2016年到2017年,亚太地区所占份额从32.3%增长到33.1%,增长了0.8个百分点;美洲板块份额从30.7%增长到30.9%,增长了0.2个百分点;欧洲板块份额从32.0%降到31.0%,下降了1个百分点;中东和非洲板块份额保持不变。
总体而言,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的旅游总收入占全球的95.0%。
2017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排名中,中国位居榜首,其后依次为印度、美国、日本和法国。
...
2016年旅游收入最高的是哪个省
其中广东全年旅游总收入达11560亿元、江苏、浙江。
而同比增长最高的前3个省份分别为云南、贵州.3亿人次,同比增长7.7%在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增速下行、结构调整仍面临重重压力、消费热点缺乏的情况下,旅游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旅游接待过夜游客.1%,紧随其后的贵州同比增长达43%。
据了解,2016年云南省旅游重大项目增加至513个,累计完成年度投资58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500亿元的目标任务.82亿美元,旅游业的表现依然令人瞩目。
来也股份根据各地旅游局公布的数据、入境游客等旅游各项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1%;接待入境游客308.79万人次,同比增长13%;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5,同比增长33.9%,统计了2016各省市旅游收入,从统计表可看出,2016年旅游收入排行前三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接待国内游客6.54亿元,同比增长24、同比增长11.5%。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四川实现旅游总收入7705。
四川旅游工作成果显著,多项活动受到全国高度认可;旅游外汇收入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3%、江西。
其中云南的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达44,同比增长87.1%
五一各省份旅游收入排行榜都有哪些省份?
2018年“五一”假日已结束,在已经公布“五一”假日旅游收入的20个省份中,江西以199.96亿元列旅游总收入排行榜第一名。
根据排行榜中的数据显示,10个省份旅游总收入均超过100亿元,分别为江西、河北、陕西、安徽、湖北、贵州、河南、山西、重庆和湖南。
》》》查看其他排行情况与2017年春“五一”假日全国各省份旅游收入的情况相比,陕西和安徽各下降两名,位列第三和第四。
云南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达到59.52%,成为20个省区市中旅游收入增长最快的省份,江西是接待游客总数最多的省份,达3383.17万人次。
经中国旅游研究院综合测算,“五一”假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47亿人次,同比增长9.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71.6亿元,同比增长10.2%。
假日期间,各地游客纷纷走出家门,到景区景点观景、踏青、赏花、休闲,文旅融合旅游产品、研学旅游、红色旅游等成为假日旅游新亮点,各地古镇、古街、文化馆、博物馆等游人众多。
2018年“五一”假日全国各省区市旅游收入排行榜(统计中)名次 省区市 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接待游客总数(万人次)同比增长 1 江西 199.96 16.08% 3383.17 12.55% 2 河北 169.60 24.60% 2433.50 19.20% 3 陕西 159.88 41.04% 3613.15 33.65% 4 安徽 134.44 34.32% 2918.62 18.04% 5 湖北 134.35 18.30% 2869.15 16.80% 6 贵州 133.46 46.50% 3190.22 43.30% 7 河南 125.20 56.60% 2035.00 41.50% 8 山西 115.25 20.84% 2613.35 21.76% 9 重庆 112.48 30.50% 1735.75 21.60% 10 湖南 101.04 29.58% 1548.58 21.01% 11 辽宁 95.40 / 1142.70 / 12 广东 85.01 14.37% 1442 11.90% 13 福建 80.30 30.40% 1101.72 21.80% 14 甘肃 77.40 28.10% 1190 20.80% 15 广西 64.53 46.46% 897.10 33.31% 16 云南 59.19 59.52% 823.03 28.33% 17 北京 48.40 5.70% 465 3.70% 18 天津 12.11 8.03% 254.88 6.08% 19 新疆 8.80 / 129.57 / 20 宁夏 8.49 31.40% 194.85 19.04%
2017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和总收入中国位居榜首是真的吗?
近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中国旅游市场发展论坛”在伦敦举办,会上发布了《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18)》,并邀请联合会专家、会员代表探讨了世界旅游发展趋势下的中国市场特点。
据分析,2017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排名中,中国位居榜首,其后依次为印度、美国、日本和法国。
数据显示,从各大板块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在全球所占份额来看:欧洲板块比例持续下降;美洲板块旅游人次份额有所下降,旅游收入所占份额略有上升;亚太板块份额继续显著上升。
在旅游总人次方面,2017年亚太地区旅游人次占全球旅游总人次的比例为66.6%,比上年增长了1.6个百分点;从2016年到2017年,美洲板块份额从16.5%降到15.8%,下降了0.7个百分点;欧洲板块份额从15.6%降到14.9%,下降了0.7个百分点;中东板块份额下降了0.1个百分点,非洲板块份额保持不变。
总体而言,欧洲、美洲和亚太市场占据全球旅游总人次的97.3%。
...
中国国际旅游收入排名,1980年在世界仅列34名,哪一年进入前5名
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的排位都在世界40名以后。
1980年国际旅游接待人数开始进入前20名,1988年进入前10名,1999年起进入前5名。
中国国际旅游收入排名,1980年在世界仅列34名,1982年进入前30名,1992年进入前20名,1994年进入前10名,2001年进入前5名。
2017国庆假期全国旅游收入多少?
2017年国庆、中秋假日叠加,构成长达八天的“超级假期”,公众旅游需求集中释放,出游热情高涨,假日旅游市场保持高位运行。
据国家旅游局消息,2017年国庆中秋假日旅游市场供给充足、需求旺盛、运行平稳、安全有序,全国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无重大旅游投诉,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
旅游市场“蛋糕”不断增大的同时,旅游消费结构朝着个性化、品质化的方向升级。
从观光到休闲、从景点到全域,游客需求更多样、眼光更挑剔。
注重体验和休闲的体育健身游、科技游、康养游、美食游以及乡村农事活动等,受到越来越多游客青睐。
另外,随着高铁和高速公路网的完善,自驾游取代团队游成为主流,告别了“走马观花”旅游时代,快旅慢游正在成为新的旅游方式。
假日期间广大游客纷纷选择阖家出行,旅游让家庭更凝聚,让生活更幸福。
2017国庆各省旅游收入排行榜如何?
2005年,中国10大旅游目的地城市排名与2004年相比,逐渐趋于稳定,2005年前10名城市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成都、武汉、南京、青岛以及天津,它们与2004年的10强名单完全一致,仅仅是座次略有变化。
10强中,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来看,具体来说,前2名即北京与上海的超群地位仍然没有城市可以撼动,属于当之无愧的第一层次;3至5名中,广州逐渐下滑,跌出前3名而位列第5;杭州、深圳稳中有升,各自前进了一位;而6-8名的排位非同寻常。
2004年的南京、武汉、成都变成了2005年的成都、武汉、南京;更为巧合的是,2004年的9-10名的排位天津、青岛,2005年也倒了个个,排位为青岛、天津,即青岛在10强名单中排名第9。
上述排名主要是根据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各个城市的订房间夜总量统计出的,并参考了相关的度假产品的预订数据。
分析一:青岛旅游业蓄势待发。
青岛,人们传统印象中始终用“美丽”二字来形容。
蓝天、碧海的纯美画面完全符合人们对一个海滨城市的向往。
这里有最好的海滨浴场,有中国最早的海洋馆,有更著名的“海上名山———崂山”。
无独有偶,与青岛的海之魅力同样著名的是扎根于此的中国名牌企业群体。
在2005年中国自主创新、品牌高层论坛暨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峰会上,青岛被授予“中国品牌之都”称号。
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件、中国名牌产品44种(数量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
2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青岛,无论是在商务方面,还是在旅游方面,都显得底气十足。
青岛若能在旅游文化和景点上再下一番功夫,相信其位次自然会水涨船高。
青岛以第29届“相约奥运,扬帆青岛”奥帆赛为契机,从城市形象、招商引资和旅游推介等层面展开城市品牌环境推介所取得的成功,极具代表性的彰显了青岛商务、旅游和谐互动的整合能力。
分析二:杭州位居头三强。
近几年,随着杭州自身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杭州正逐渐由一个单纯的旅游城市向商务、旅游齐头并进的城市转变。
除去“人间天堂”、“文化之邦”、“丝绸之府”、“茶叶之都”、“鱼米之乡”等一大堆名头再来看杭州,很多“硬指标”的良好表现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飞速发展中的杭州: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城市竞争力仅次于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居全国城市第5位。
吸引了众多500强企业落户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杭州产生的影响正越来越强地显现出来。
通讯、软件、集成电路、数字电视、动漫、网络游戏6条“产业链”初具规模的杭州正孕育着一个“天堂硅谷”的诞生。
而杭州赖以成名的旅游产业,也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驾轻就熟地发挥着系统开发、整体规划的作用,无论是名景点的修葺、维护,还是新景点的引入、开发,都显得自然、协调且成效卓著。
分析三:成都稳扎稳打休闲旅游牌。
作为旅游城市的成都向来不缺旅游资源,历代的名胜古迹,周边醉人的自然风光,乃至名扬天下的成都美餐,均让人流连忘返。
但近几年来,人们对成都刮目相看的似乎是“休闲之都”的雅号。
2005年,成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突破50万人次,同比增长22.36%,旅游外汇收入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5.65%;接待国内旅游者3619.63万人次,同比增长12.57%;旅游总收入286.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3%。
如此宠爱一方面得益于“天府之国”的正宗传承,也得益于成都悄然迈进的综合实力。
不声不响中,落户成都的500强企业已经达到100家。
2005年是落户成都500强最多的一年,而500强企业达到100家,这是一个重要的门槛,标志着成都在跨国企业的战略中拥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分析四:深圳、广州旅游业难有抢眼的表现。
排名在成都之前的深圳、广州,不乏雄厚的实力,但作为老字号的南部城市代表,他们却总让人感觉有点风光不复往日之盛的“低调”,很难说这是被动的无奈还是主观动力的缺失。
无论是广州还是深圳,似乎总可以轻而易举地在10强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又似乎总没有抢眼的表现成为备受瞩目的旅游明星城市。
或许用更加务实和高度关注的心态来对待本市的旅游业,是当务之急。
分析五:其他城市。
排名紧随成都的武汉与南京,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以南京为例,无论是十运会的成功举办还是新南京火车站的落成,都为南京的城市魅力增光不少。
天津既不缺乏历史的积淀,也不缺乏旺盛的经济活力,天津需要为自己打造的,是一张个性与特点更为鲜明的城市名片。
此外,诸如西安、重庆以及厦门等10强之外的旅游城市,正逐渐向10强逼近。
大连、苏州的排名则出现了小幅度的下滑。
相对于10强中的城市,10强外城市相互间的竞争似乎更为激烈。
纵观2005年度中国10大旅行目的地城市排名,稳定的格局仍呈绝对态势。
但杭州、成都、青岛等城市的表现仍不失亮色。
经济活力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密,一个城市的魅力或者说综合实力往往是多方元素的集合,稳中微变的2005旅游产业体现了这一点。
徐新明附表: 2004年、2005年中国10强旅游城市名次 2004年(城市)2005年(城市)1北京北京2上海上海3广州杭州4杭州深圳5深圳广州6南京成都7武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