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筒井镇旅游
遂宁哪些旅游景点好玩
一、皇帝赐封著名观音道场——广德寺寺园森林330余亩,庙宇建设规模之大名冠全川,明代原始建筑居于全省之首。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距今已有1280多
遂宁哪些旅游景点好玩
一、皇帝赐封著名观音道场——广德寺寺园森林330余亩,庙宇建设规模之大名冠全川,明代原始建筑居于全省之首。
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距今已有1280多年历史。
唐大历十三年(788年)敕封为“禅林寺”,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敕名“广德寺”。
广德寺是唐代高僧克幽禅师出家之处。
克幽乃唐中宗孙子,唐玄宗侄子。
民间相传,克幽禅师是观音的化身。
自克幽禅师开山阐教以来,历代高僧辈出,主领川、滇、黔300余山,曾获历代帝王11次敕封,被誉为“西来第一禅林”。
据《历代法宝记》记载,木棉袈裟传于广德开山法师克幽。
克幽禅师两度被引入宫讲经说法,被封为护国禅师,唐代宗赐名“克幽”,并赐予紫衣袈裟。
广德寺能历久不衰,屡受帝王器重,除了克幽禅师的德行外,还与他的身世密切相关。
广德寺成为全国著名的皇帝赐封的观音道场时,南海的观音道场还未修建。
寺内有目前国内尚存的规模最大的盛唐风格的寺庙建筑群,而珍藏于庙内的圣旨坊、九龙碑、宋明玉印、缅甸玉佛、善济塔等稀世之宝蜚声中外,无时不在昭示世人,这里是中国观音的著名道场。
进入广德寺山门,迎面可见圣旨坊屹立在十分级台阶之上,是寺庙迎接皇帝诏书的地方。
坊形如冀,高18米,长12米,宽2.5米,由四根大红色圆柱支撑,两侧作五踩斗拱,中间为七踩斗拱,坊正中上端竖题“圣旨”二字。
圣旨坊被专家定为全省独存。
峨眉山奉迎圣旨,出庙门十里。
广德寺却在庙中,可见位尊之极。
寺中珍藏的九龙碑(宋碑)记录了唐宋时期前后九个皇帝对广德寺的赐封和褒奖,让人领略到什么是皇恩浩荡。
皇帝御赐镇山法印,在全国屈指可数,广德寺独得两枚玉印,为稀世珍宝,足见地位之尊。
宋代真宗赵桓,赐“敕赐广利禅寺观音珠宝印”。
明代武宗赐“敕赐广德禅寺”,玉印用中文、缅甸文、僧迦罗文、巴利文四种文字刻成。
善济塔位于大雄宝殿之西,观音殿之后(俗称肉身塔),是一座方形塔,塔高22米,石结构,初建于唐宗德宗贞元三年(787年),系唐代高僧克幽禅师掩骨之所,虽经千年尘风俗雨而岿然无损。
广德寺因为是民间公认的著名观音道场,因而历代帝王赐予了它无与伦比的恩宠,它的皇家禅林气象在西部独一无二。
二、中国最早的著名观音道场——灵泉寺山顶观音殿内有一泉,泉中之水人们称做“观音圣水”,千百年来始终不溢不涸、绀碧甘美。
民间传说此水可祛病延年,慕名前来饮之者络绎不绝,宋代苏东坡曾题“七泉”二字于岩壁,林则徐赠“香林德水”匾额悬于观音殿并流芳于世。
梵音亭一侧有三口相距不到1米的古井,水至井口的深度竟各不相同,其中最深的井终年泉水滴答,声音清脆而悠远,其余二井静默寂然,人们说,那是妙善公主在给两位姐姐娓娓讲着佛法。
连根树是三枝主干根部紧紧相连的古树,人们说它象征着本是同根生并于灵泉、广德修行的大姐、二姐与远在南海普陀山的三妹遥相呼应、息息相通。
观音柏在离地面2米左右,分成了三枝,在人们心目中,她早已成为观音三姐妹形神不离、齐心向佛的形象化身。
寺庙前山门外为规模宏大的观音广场。
观音广场呈巨大的圆坛形,上下共三级,每级之间的石壁上均镶嵌着陶制观音塑像,共计一万有余,故此广场又名万佛广场。
圆坛正中央为三面观音镀金塑像,立于高高的莲台之上,仪态端庄,气象万千。
气势恢宏的观音阁,高48米,共7层,56个角。
阁内供奉着净高18.6米、全国最大的室内观音。
观音阁耗资2000万的建设资金,全部来自海内外特别是东南亚游客的自发慷慨捐助,足见世人对灵泉观音道场的高度认同,寄托了人们对真、善、美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三、 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丘壑无奇山自好,青山绿水任逍遥”。
绵延起伏的红色丘陵,孕育了遂宁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和人文景观游。
子昂故里——金华山金华道观位于金华山前山,又名玉京观,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已有1400多年历史,唐代重建时更名为大华观,宋英宗治平二年赐名玉京观。
道观坐北面南,依山取景,层叠而上,有六殿、五楼、三洞、二院、二门,结构谨严,布局合理。
山上有观音堂、药王殿、二贤祠,荟三教文化共处一山。
山门石刻“蔚蓝洞天”四个字为宋代黄庭坚手书。
玉虚阁石碑刻“蔚蓝胜景”回文诗一首,字形龙蛇飞舞,顺念倒念皆成诗句。
其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千年来虽遭风雨剥蚀,仍然古貌犹存,声名愈显。
穿过雕梁画栋的虹飞桥,就到了金华山前门。
顺着石阶往上看,共有365级石阶,拾级而上,可依次参观灵祖殿、冥王殿、东岳殿、祖师殿。
在宽敞的祖师殿,可看到石龙龙头、铁灯杆、长廊、古柏。
石龙全长180米,堪称世界上最长的明代石龙。
真武祖师是金华山供奉的正神,出道飞升的日子为农历三月三,因此有金华三月之庙会。
继续前行,可看到的六角亭就是玉虚亭,是陈子昂青年时代读书的地方。
陈子昂家境富裕,十五、六岁还是一个任侠放纵的公子哥,十八岁慨然发奋,在这儿闭门苦读三年。
在后山梧岗岭上,乃是迁建的陈子昂读书台。
门额蓝色框内用碎石镶嵌的四个大字“古读书台”。
陈子昂青年时代塑像后面的木刻是陈子昂《感遇诗》...
四川遂宁大英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一、皇帝赐封著名观音道场——广德寺. 广德寺,坐落在遂宁城西2公里处的卧龙山间,是皇帝赐封的中国观音的著名道场,是遂宁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品牌。
寺园森林330余亩,庙宇建设规模之大名冠全川,明代原始建筑居于全省之首。
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距今已有1280多年历史。
唐大历十三年(788年)敕封为“禅林寺”,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敕名“广德寺”。
广德寺是唐代高僧克幽禅师出家之处。
克幽乃唐中宗孙子,唐玄宗侄子。
民间相传,克幽禅师是观音的化身。
自克幽禅师开山阐教以来,历代高僧辈出,主领川、滇、黔300余山,曾获历代帝王11次敕封,被誉为“西来第一禅林”。
据《历代法宝记》记载,木棉袈裟传于广德开山法师克幽。
克幽禅师两度被引入宫讲经说法,被封为护国禅师,唐代宗赐名“克幽”,并赐予紫衣袈裟。
广德寺能历久不衰,屡受帝王器重,除了克幽禅师的德行外,还与他的身世密切相关。
广德寺成为全国著名的皇帝赐封的观音道场时,南海的观音道场还未修建。
寺内有目前国内尚存的规模最大的盛唐风格的寺庙建筑群,而珍藏于庙内的圣旨坊、九龙碑、宋明玉印、缅甸玉佛、善济塔等稀世之宝蜚声中外,无时不在昭示世人,这里是中国观音的著名道场。
进入广德寺山门,迎面可见圣旨坊屹立在十分级台阶之上,是寺庙迎接皇帝诏书的地方。
坊形如冀,高18米,长12米,宽2.5米,由四根大红色圆柱支撑,两侧作五踩斗拱,中间为七踩斗拱,坊正中上端竖题“圣旨”二字。
圣旨坊被专家定为全省独存。
峨眉山奉迎圣旨,出庙门十里。
广德寺却在庙中,可见位尊之极。
寺中珍藏的九龙碑(宋碑)记录了唐宋时期前后九个皇帝对广德寺的赐封和褒奖,让人领略到什么是皇恩浩荡。
皇帝御赐镇山法印,在全国屈指可数,广德寺独得两枚玉印,为稀世珍宝,足见地位之尊。
宋代真宗赵桓,赐“敕赐广利禅寺观音珠宝印”。
明代武宗赐“敕赐广德禅寺”,玉印用中文、缅甸文、僧迦罗文、巴利文四种文字刻成。
善济塔位于大雄宝殿之西,观音殿之后(俗称肉身塔),是一座方形塔,塔高22米,石结构,初建于唐宗德宗贞元三年(787年),系唐代高僧克幽禅师掩骨之所,虽经千年尘风俗雨而岿然无损。
广德寺因为是民间公认的著名观音道场,因而历代帝王赐予了它无与伦比的恩宠,它的皇家禅林气象在西部独一无二。
二、中国最早的著名观音道场——灵泉寺 灵泉寺位于遂宁城东4公里,始建于隋朝开皇初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寺中胜迹不胜枚举,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印证着观音三姐妹在此修行的美妙传说。
山顶观音殿内有一泉,泉中之水人们称做“观音圣水”,千百年来始终不溢不涸、绀碧甘美。
民间传说此水可祛病延年,慕名前来饮之者络绎不绝,宋代苏东坡曾题“七泉”二字于岩壁,林则徐赠“香林德水”匾额悬于观音殿并流芳于世。
梵音亭一侧有三口相距不到1米的古井,水至井口的深度竟各不相同,其中最深的井终年泉水滴答,声音清脆而悠远,其余二井静默寂然,人们说,那是妙善公主在给两位姐姐娓娓讲着佛法。
连根树是三枝主干根部紧紧相连的古树,人们说它象征着本是同根生并于灵泉、广德修行的大姐、二姐与远在南海普陀山的三妹遥相呼应、息息相通。
观音柏在离地面2米左右,分成了三枝,在人们心目中,她早已成为观音三姐妹形神不离、齐心向佛的形象化身。
寺庙前山门外为规模宏大的观音广场。
观音广场呈巨大的圆坛形,上下共三级,每级之间的石壁上均镶嵌着陶制观音塑像,共计一万有余,故此广场又名万佛广场。
圆坛正中央为三面观音镀金塑像,立于高高的莲台之上,仪态端庄,气象万千。
气势恢宏的观音阁,高48米,共7层,56个角。
阁内供奉着净高18.6米、全国最大的室内观音。
观音阁耗资2000万的建设资金,全部来自海内外特别是东南亚游客的自发慷慨捐助,足见世人对灵泉观音道场的高度认同,寄托了人们对真、善、美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三、 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丘壑无奇山自好,青山绿水任逍遥”。
绵延起伏的红色丘陵,孕育了遂宁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和人文景观游。
子昂故里——金华山 金华山位于射洪县城北20公里的金华镇,因其山贵重华美而得名,被誉为川中名山,是开初唐一代诗风的杰出诗人陈子昂少年时代的读书之所,留有读书台古迹。
金华道观位于金华山前山,又名玉京观,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已有1400多年历史,唐代重建时更名为大华观,宋英宗治平二年赐名玉京观。
道观坐北面南,依山取景,层叠而上,有六殿、五楼、三洞、二院、二门,结构谨严,布局合理。
山上有观音堂、药王殿、二贤祠,荟三教文化共处一山。
山门石刻“蔚蓝洞天”四个字为宋代黄庭坚手书。
玉虚阁石碑刻“蔚蓝胜景”回文诗一首,字形龙蛇飞舞,顺念倒念皆成诗句。
其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千年来虽遭风雨剥蚀,仍然古貌犹存,声名愈显。
穿过雕梁画栋的虹飞桥,就到了金华山前门。
顺着石阶往上看,共有365级石阶,拾级而上,可依次参观灵祖殿、冥王殿、东岳殿、祖师殿。
在宽敞的祖师殿,可看到石龙龙头、铁灯杆、长廊、古柏。
石...
遂宁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一、皇帝赐封著名观音道场——广德寺 广德寺,坐落在遂宁城西2公里处的卧龙山间,是皇帝赐封的中国观音的著名道场,是遂宁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品牌。
寺园森林330余亩,庙宇建设规模之大名冠全川,明代原始建筑居于全省之首。
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距今已有1280多年历史。
唐大历十三年(788年)敕封为“禅林寺”,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敕名“广德寺”。
广德寺是唐代高僧克幽禅师出家之处。
克幽乃唐中宗孙子,唐玄宗侄子。
民间相传,克幽禅师是观音的化身。
自克幽禅师开山阐教以来,历代高僧辈出,主领川、滇、黔300余山,曾获历代帝王11次敕封,被誉为“西来第一禅林”。
据《历代法宝记》记载,木棉袈裟传于广德开山法师克幽。
克幽禅师两度被引入宫讲经说法,被封为护国禅师,唐代宗赐名“克幽”,并赐予紫衣袈裟。
广德寺能历久不衰,屡受帝王器重,除了克幽禅师的德行外,还与他的身世密切相关。
广德寺成为全国著名的皇帝赐封的观音道场时,南海的观音道场还未修建。
寺内有目前国内尚存的规模最大的盛唐风格的寺庙建筑群,而珍藏于庙内的圣旨坊、九龙碑、宋明玉印、缅甸玉佛、善济塔等稀世之宝蜚声中外,无时不在昭示世人,这里是中国观音的著名道场。
进入广德寺山门,迎面可见圣旨坊屹立在十分级台阶之上,是寺庙迎接皇帝诏书的地方。
坊形如冀,高18米,长12米,宽2.5米,由四根大红色圆柱支撑,两侧作五踩斗拱,中间为七踩斗拱,坊正中上端竖题“圣旨”二字。
圣旨坊被专家定为全省独存。
峨眉山奉迎圣旨,出庙门十里。
广德寺却在庙中,可见位尊之极。
寺中珍藏的九龙碑(宋碑)记录了唐宋时期前后九个皇帝对广德寺的赐封和褒奖,让人领略到什么是皇恩浩荡。
皇帝御赐镇山法印,在全国屈指可数,广德寺独得两枚玉印,为稀世珍宝,足见地位之尊。
宋代真宗赵桓,赐“敕赐广利禅寺观音珠宝印”。
明代武宗赐“敕赐广德禅寺”,玉印用中文、缅甸文、僧迦罗文、巴利文四种文字刻成。
善济塔位于大雄宝殿之西,观音殿之后(俗称肉身塔),是一座方形塔,塔高22米,石结构,初建于唐宗德宗贞元三年(787年),系唐代高僧克幽禅师掩骨之所,虽经千年尘风俗雨而岿然无损。
广德寺因为是民间公认的著名观音道场,因而历代帝王赐予了它无与伦比的恩宠,它的皇家禅林气象在西部独一无二。
二、中国最早的著名观音道场——灵泉寺 灵泉寺位于遂宁城东4公里,始建于隋朝开皇初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寺中胜迹不胜枚举,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印证着观音三姐妹在此修行的美妙传说。
山顶观音殿内有一泉,泉中之水人们称做“观音圣水”,千百年来始终不溢不涸、绀碧甘美。
民间传说此水可祛病延年,慕名前来饮之者络绎不绝,宋代苏东坡曾题“七泉”二字于岩壁,林则徐赠“香林德水”匾额悬于观音殿并流芳于世。
梵音亭一侧有三口相距不到1米的古井,水至井口的深度竟各不相同,其中最深的井终年泉水滴答,声音清脆而悠远,其余二井静默寂然,人们说,那是妙善公主在给两位姐姐娓娓讲着佛法。
连根树是三枝主干根部紧紧相连的古树,人们说它象征着本是同根生并于灵泉、广德修行的大姐、二姐与远在南海普陀山的三妹遥相呼应、息息相通。
观音柏在离地面2米左右,分成了三枝,在人们心目中,她早已成为观音三姐妹形神不离、齐心向佛的形象化身。
寺庙前山门外为规模宏大的观音广场。
观音广场呈巨大的圆坛形,上下共三级,每级之间的石壁上均镶嵌着陶制观音塑像,共计一万有余,故此广场又名万佛广场。
圆坛正中央为三面观音镀金塑像,立于高高的莲台之上,仪态端庄,气象万千。
气势恢宏的观音阁,高48米,共7层,56个角。
阁内供奉着净高18.6米、全国最大的室内观音。
观音阁耗资2000万的建设资金,全部来自海内外特别是东南亚游客的自发慷慨捐助,足见世人对灵泉观音道场的高度认同,寄托了人们对真、善、美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三、 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丘壑无奇山自好,青山绿水任逍遥”。
绵延起伏的红色丘陵,孕育了遂宁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和人文景观游。
子昂故里——金华山 金华山位于射洪县城北20公里的金华镇,因其山贵重华美而得名,被誉为川中名山,是开初唐一代诗风的杰出诗人陈子昂少年时代的读书之所,留有读书台古迹。
金华道观位于金华山前山,又名玉京观,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已有1400多年历史,唐代重建时更名为大华观,宋英宗治平二年赐名玉京观。
道观坐北面南,依山取景,层叠而上,有六殿、五楼、三洞、二院、二门,结构谨严,布局合理。
山上有观音堂、药王殿、二贤祠,荟三教文化共处一山。
山门石刻“蔚蓝洞天”四个字为宋代黄庭坚手书。
玉虚阁石碑刻“蔚蓝胜景”回文诗一首,字形龙蛇飞舞,顺念倒念皆成诗句。
其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千年来虽遭风雨剥蚀,仍然古貌犹存,声名愈显。
穿过雕梁画栋的虹飞桥,就到了金华山前门。
顺着石阶往上看,共有365级石阶,拾级而上,可依次参观灵祖殿、冥王殿、东岳殿、祖师殿。
在宽敞的祖师殿,可看到石龙龙头、铁灯杆、长廊、古柏。
...
遂宁现在最好玩的地方,妹纸最多的地方是哪
一、皇帝赐封著名观音道场——广德寺广德寺,坐落在遂宁城西2公里处的卧龙山间,是皇帝赐封的中国观音的著名道场,是遂宁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品牌。
寺园森林330余亩,庙宇建设规模之大名冠全川,明代原始建筑居于全省之首。
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距今已有1280多年历史。
唐大历十三年(788年)敕封为“禅林寺”,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敕名“广德寺”。
广德寺是唐代高僧克幽禅师出家之处。
克幽乃唐中宗孙子,唐玄宗侄子。
民间相传,克幽禅师是观音的化身。
自克幽禅师开山阐教以来,历代高僧辈出,主领川、滇、黔300余山,曾获历代帝王11次敕封,被誉为“西来第一禅林”。
据《历代法宝记》记载,木棉袈裟传于广德开山法师克幽。
克幽禅师两度被引入宫讲经说法,被封为护国禅师,唐代宗赐名“克幽”,并赐予紫衣袈裟。
广德寺能历久不衰,屡受帝王器重,除了克幽禅师的德行外,还与他的身世密切相关。
广德寺成为全国著名的皇帝赐封的观音道场时,南海的观音道场还未修建。
寺内有目前国内尚存的规模最大的盛唐风格的寺庙建筑群,而珍藏于庙内的圣旨坊、九龙碑、宋明玉印、缅甸玉佛、善济塔等稀世之宝蜚声中外,无时不在昭示世人,这里是中国观音的著名道场。
进入广德寺山门,迎面可见圣旨坊屹立在十分级台阶之上,是寺庙迎接皇帝诏书的地方。
坊形如冀,高18米,长12米,宽2.5米,由四根大红色圆柱支撑,两侧作五踩斗拱,中间为七踩斗拱,坊正中上端竖题“圣旨”二字。
圣旨坊被专家定为全省独存。
峨眉山奉迎圣旨,出庙门十里。
广德寺却在庙中,可见位尊之极。
寺中珍藏的九龙碑(宋碑)记录了唐宋时期前后九个皇帝对广德寺的赐封和褒奖,让人领略到什么是皇恩浩荡。
皇帝御赐镇山法印,在全国屈指可数,广德寺独得两枚玉印,为稀世珍宝,足见地位之尊。
宋代真宗赵桓,赐“敕赐广利禅寺观音珠宝印”。
明代武宗赐“敕赐广德禅寺”,玉印用中文、缅甸文、僧迦罗文、巴利文四种文字刻成。
善济塔位于大雄宝殿之西,观音殿之后(俗称肉身塔),是一座方形塔,塔高22米,石结构,初建于唐宗德宗贞元三年(787年),系唐代高僧克幽禅师掩骨之所,虽经千年尘风俗雨而岿然无损。
广德寺因为是民间公认的著名观音道场,因而历代帝王赐予了它无与伦比的恩宠,它的皇家禅林气象在西部独一无二。
二、中国最早的著名观音道场——灵泉寺灵泉寺位于遂宁城东4公里,始建于隋朝开皇初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寺中胜迹不胜枚举,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印证着观音三姐妹在此修行的美妙传说。
山顶观音殿内有一泉,泉中之水人们称做“观音圣水”,千百年来始终不溢不涸、绀碧甘美。
民间传说此水可祛病延年,慕名前来饮之者络绎不绝,宋代苏东坡曾题“七泉”二字于岩壁,林则徐赠“香林德水”匾额悬于观音殿并流芳于世。
梵音亭一侧有三口相距不到1米的古井,水至井口的深度竟各不相同,其中最深的井终年泉水滴答,声音清脆而悠远,其余二井静默寂然,人们说,那是妙善公主在给两位姐姐娓娓讲着佛法。
连根树是三枝主干根部紧紧相连的古树,人们说它象征着本是同根生并于灵泉、广德修行的大姐、二姐与远在南海普陀山的三妹遥相呼应、息息相通。
观音柏在离地面2米左右,分成了三枝,在人们心目中,她早已成为观音三姐妹形神不离、齐心向佛的形象化身。
寺庙前山门外为规模宏大的观音广场。
观音广场呈巨大的圆坛形,上下共三级,每级之间的石壁上均镶嵌着陶制观音塑像,共计一万有余,故此广场又名万佛广场。
圆坛正中央为三面观音镀金塑像,立于高高的莲台之上,仪态端庄,气象万千。
气势恢宏的观音阁,高48米,共7层,56个角。
阁内供奉着净高18.6米、全国最大的室内观音。
观音阁耗资2000万的建设资金,全部来自海内外特别是东南亚游客的自发慷慨捐助,足见世人对灵泉观音道场的高度认同,寄托了人们对真、善、美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三、 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丘壑无奇山自好,青山绿水任逍遥”。
绵延起伏的红色丘陵,孕育了遂宁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和人文景观游。
子昂故里——金华山金华山位于射洪县城北20公里的金华镇,因其山贵重华美而得名,被誉为川中名山,是开初唐一代诗风的杰出诗人陈子昂少年时代的读书之所,留有读书台古迹。
金华道观位于金华山前山,又名玉京观,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已有1400多年历史,唐代重建时更名为大华观,宋英宗治平二年赐名玉京观。
道观坐北面南,依山取景,层叠而上,有六殿、五楼、三洞、二院、二门,结构谨严,布局合理。
山上有观音堂、药王殿、二贤祠,荟三教文化共处一山。
山门石刻“蔚蓝洞天”四个字为宋代黄庭坚手书。
玉虚阁石碑刻“蔚蓝胜景”回文诗一首,字形龙蛇飞舞,顺念倒念皆成诗句。
其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千年来虽遭风雨剥蚀,仍然古貌犹存,声名愈显。
穿过雕梁画栋的虹飞桥,就到了金华山前门。
顺着石阶往上看,共有365级石阶,拾级而上,可依次参观灵祖殿、冥王殿、东岳殿、祖师殿。
在宽敞的祖师殿,可看到石龙龙头、铁灯杆、长廊、古柏。
石龙全长180米,堪称...
四川遂宁有什么出名的风景地呢?
遂宁有“八大奇观”都是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胡乱编造的(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不过算不算奇观就只有自己知道了奇观之一:世界侏罗纪公园——龙凤峡 龙凤峡位于遂宁市射洪县明星镇境内。
其地貌景观独特,有溶蚀洞穴、阶梯瀑布、沉积波痕等奇妙景观,有分布集中、保存完好的硅化木和恐龙化石遗迹,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数量最多、保存完好的一亿五千万年前的原关于统一我市生硅化木森林,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价值,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四川射洪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
2010年,第八届国际侏罗纪大会将在这里举行,这是首次在亚太地区召开的国际侏罗纪盛会。
奇观之二:中国人造卫星回收基地——遂宁 就人造返回式卫星而言,选定合适的回收区域,对于成功回收具有决定作用。
遂宁因处在特殊的经纬度上而被确定为我国人造返回式卫星的回收基地。
1979年11月,遂宁被确定为我国第一颗人造返回式卫星回收地而受到世界的关注。
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先后发射的数十颗人造返回式卫星,绝大多数都将遂宁确定为回收地并准确落入预定区域。
遂宁已成为“天之骄子”——中国人造返回式卫星的港湾。
奇观之三:中国第五大发明——卓筒井 北宋庆历年间,遂宁人发明了卓筒钻井技术,可汲取地下千米深处的盐卤,揭开了人类用钻井方法开采地下深处矿产资源的序幕。
卓筒井的发明,使地下盐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得以开发和利用,加速了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
《中国井盐科技史》载“卓筒井技术的发明堪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等重要发明媲美,它是近代石油钻井之父”。
《中国科学技术史》称卓筒井为继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2006年,“大英卓筒井深钻汲制技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奇观之四:神秘北纬30度——中国死海 1亿5千万年以前,剧烈的板块运动在北纬30度上形成两个惊人相似的内陆湖,一个是裸露地表的中东死海,另一个则是深藏遂宁大英县境内的地下古盐湖。
依托丰富的地下盐卤资源,遂宁积极吸引民间资金,成功打造“中国死海”,再现了中东死海的神奇魅力。
“中国死海”景区的横空出世,引领着大型参与性体验互动旅游的新时尚,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百万人(次)以上,创造了四川旅游神话。
“中国死海”正以宽广的胸襟拥抱远道而来的客人。
奇观之五:中国皇家禅林——广德寺 被誉为“西来第一禅林”的广德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是唐代高僧克幽禅师的出家之处。
克幽禅师是唐中宗的孙子,唐玄宗的侄子。
广德寺以其皇家“血缘”而深受历代帝王恩庞,曾得到唐、宋、明9位皇帝的11次敕封。
珍藏于寺内的圣旨坊、九龙碑、善济塔、缅甸玉佛以及宋、明两朝皇帝敕赐的观音珠宝印,无不印证着皇家禅林的尊贵。
广德寺规模宏大,建筑精美, 2万多平方米保存完好的盛唐风格寺庙建筑群,更彰显出这里的王者气度。
广德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奇观之六:观音朝觐圣地——灵泉寺 灵泉寺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远在一千多年前就已成为佛教圣地。
民谣:“观音菩萨三姐妹,同锅吃饭各修行,大姐修在灵泉寺,二姐修在广德寺,只有三妹修得远,修在南海普陀山”印证着灵泉寺作为观音道场的久远。
灵泉寺观音殿内有一泉,被称做“观音圣水”,虽处绝顶,但千百年来不溢不涸,色碧味甘。
民间认为此水可祛病延年,慕名前来饮取者络绎不绝。
苏东坡曾为它赋诗一首:“泉泉泉泉泉泉泉,古往今来不记年。
玉斧劈开天地髓,金钩钓出老龙涎。
”林则徐曾赠“香林德水”匾额悬于观音殿,流芳于世。
奇观之七:世界文化瑰宝——国宝宋瓷 1991年,在遂宁城南金鱼村发掘出中国最大的一宗宋瓷窖藏,其数量之多,价值之高,令文物界、史学界为之震撼。
在出土的985件精美瓷器中,国家一级文物达29件,其余均为国家二、三级文物,其中荷叶盖罐、刻花梅瓶、龙耳簋式炉等更是弥足珍贵。
孤品荷叶盖罐被称为中国“三大国宝之一”而享誉中外。
2003年,遂宁修建了全国唯一的专业宋瓷博物馆,前来参观的文物专家、收藏爱好者和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遂宁宋瓷先后到新加坡、日本、香港、澳门和北京、上海等地展出,引起极大轰动。
奇观之八:古老的东方仙画——宝梵壁画 宝梵壁画现存于蓬溪县宝梵寺内,共87幅、近200平方米。
这些壁画均以佛教故事为题材,所绘法像103人,各具情态、栩栩如生,天上人间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超凡的艺术魅力。
《中国绘画史》、《中国名胜词典》等十余种辞书对宝梵壁画均有文字记载,称其可与敦煌壁画媲美。
宗教界尊此画为禅宗秀迹,绘画界赞美其有画圣吴道子笔意,文博界誉为蜀中明代壁画代表作,民众敬之为仙画。
宝梵壁画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遂宁最好玩的旅游景点是那个地方
遂宁有八大奇观:世界侏罗纪公园——龙凤峡;中国人造卫星回收基地——遂宁;中国第五大发明——卓筒井;神秘——;中国皇家禅林——广德寺;观音朝觐圣地——灵泉寺;世界文化瑰宝——国宝宋瓷;古老的东方仙画——宝梵壁画.其中,卫星回收基地这肯定是不可能看到的,这是军事秘密。
挨近遂宁城区的,你可以去,广德寺,灵泉寺,还可以去滨江路看看,那里模仿的是外滩,还有市中区的商务区,那是遂宁最大的步行购物街。
遂宁大英县的也值得一游,遂宁到死海的车程只需20分钟。
除了上面说的,遂宁蓬溪县的高峰山也很好玩,那里有中国最高的老子像,是奇妙的迷宫,进去之后很难走出来的。
...
四川遂宁哪里风景区最美
四川概况导游词 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内陆大省,地处长江上游。
全省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名列第5位(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人口8500万,仅次于河南、山东,是中国第三人口大省。
主要民族有汉、藏、彝、羌、回、苗等53种,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3种,是中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四川虽不靠海,又不沿边,对外交通相对闭塞,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国内,只要是受过中等教育的人,一提到四川就会立即想到:啊,那是“天府之国”'一个古老又富饶的地方!外国人了解四川,恐怕以下三个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一是当代世界伟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出生在四川;二是四川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不仅把中国的卫星送上了天,而且还把美国生产的卫星送上了太空,这不得不使许多外国人对四川另眼相看。
三是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
为使外省人或外国人更透彻地认识四川,我在这里给导游先生(女士)们说说四川的古今梗概。
天府之国历史悠久 在远古时代,四川为巴、蜀两个国家统治着,过去一般认为是在商周时期(即公元前11世纪至前5世纪)建立的国家。
现根据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推断,早在4000年前,蜀人就已经在川西平原建立起了奴隶制国家。
《华阳国志》说:“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封,蜀与焉”。
以前认为,这一记载多根据传说,不一定可信。
三星堆文物的出土,人们才相信,蜀国的历史至少应向前推1000年。
“蜀”的名称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
蜀的祖先据说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古代羌族的一支,他们沿岷江流域南迁进人四川盆地,被称为“氐族”,并在成都平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传说中最早称王的是蚕丛和鱼凫,以后是柏灌。
到了杜宇王朝,正是中国的西周时期;开明王朝则是中原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16年,泰国趁蜀国和巴国发生战争之机,派大将司马错率军南下,一举灭掉了蜀国和巴国,使四川地区统一于中华帝国的版图之内,古代蜀国的历史就此结束。
此后,又因历代帝王都将统治巴蜀的最高治所设在成都,而成都为古蜀都,“蜀”也就成了四川地区的地简称。
因此,三国时,刘备占据四川称帝,史称“蜀汉”;五代时,王建和孟知祥先后占据四川称帝,史称“前蜀”和“后蜀”。
关于“蜀”名称的来历,史书记载中有两种说法:一说蜀就是蚕,是因古蜀王蚕丛教民栽桑养蚕,使四川成为中国最早养蚕的地方,因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是,蜀是一种形态象蚕、但能螫人的毒虫,因此“蜀”很可能是商朝统治者对蜀人的一种贱称。
巴族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墟甲骨文,叫“巴方”,大约生活在今陕西省汉水流域,以后逐渐向东南方向迁移,进入今湖北清江流域和四川东部(大部分在今重庆市境)。
关于“巴”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有说是因川东两条河流的形状而得名;有说是川东盛产的一种植物“巴茅”而得名;还有以虫、蛇之属来解释的。
另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巴人居石穴,川东人称石为巴,因此得名。
巴国建国的时间不详,春秋战国时期经常与楚国发生战争,因此都城不断迁徒,合川、丰都、阆中、重庆都作过都城,以重庆的时间最长。
秦灭巴、蜀后,在四川推行郡县制,在原巴蜀地区设置了巴郡和蜀郡。
汉初增设了广汉郡,·汉武帝元封5年(前106年),在全国设13刺史部,四川地区为益州部。
三国末年,魏灭蜀后,分割益州,另置梁州。
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一直沿用梁、益二州建制。
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除州、郡制,改益州为剑南道,梁州为山南道。
唐玄宗开元23年(公元735年),剑南道又分为剑南西川节度和剑南东川节度,“川”字开始在四川地区区划名称中出现。
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对州县大加减并,宋军灭掉后蜀政权后设置西川路,开宝6年(公元973年),又分设峡西路;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又将西川路和峡西路合并为川峡路;宋真宗咸平4年(公元l001年),将川峡路一分为四,目p益州路(后改成都府路),梓州路(后改潼川路)、利州路(州治广元)、夔州路(州治奉节),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这就是“四川”一名的由来。
元朝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川峡四路全并成四川行中书省,“四川省”名自此问世。
明、清时期,四川省建制未变,疆域已达川西高原和凉山地区。
民国时期,四川形成军阀割据局面,行政建制极不统一。
1935年,蒋介石势力进人四川后,把四川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及西康行政督察区;1939年,又将西康督察区和四川的17、18督察区合并为西康省,实行川、康分治,直到1955年撤销西康省,将金沙江以东地区划归四川,四川省的西部省界最后确定下来。
1997年3月,重庆市升格为中央直辖市,并将涪陵、万县二市和黔江地区划归重庆。
划归重庆市的土地面积共8.2万平方公里,人口3002万。
现在的四川省共有21个地区(市、州)辖县(县级市、区)128个。
四川遂宁有多大?
遂宁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
区位优势明显,南距重庆146公里,西距成都147公里,与成渝两市成等距三角关系,经济上融入成渝经济圈中。
东邻南充,西连德阳,南接重庆,北靠绵阳。
古称遂州,别称斗城。
历来为川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东川巨邑”、“川中重镇”和“小成都”之称。
遂宁发展历史悠久,自东晋以来,历为郡、州、府、专署和县的治所。
1985年2月建立省辖市,目前辖船山区、安居区、蓬溪县、射洪县和大英县。
全市有105个乡镇、2216个村,幅员面积53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7万亩。
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380.82万,市城区面积约50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
境内以丘陵地貌为主,丘陵面积占70%。
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呈波状缓倾。
最高海拔674.4米,最低海拔215米;气候温和,光照较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年降雨量907—993毫米。
森林覆盖率达30.6%,是四川省绿化全面达标第一市。
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是四川粮食、花、油料、生猪、水果、蔬菜和中药材重要生产基地;涪江由北而南纵贯全境,妻江、梓江、琼江等支流呈树枝状分布。
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量17.37万千瓦,涪江干流上已建成6座中小型水电站。
农业有效灌溉面积164万亩;境内石油、天然气、盐卤、沙金、页岩、沙石等资源储量丰富,易于开采。
遂宁英才辈出,人文荟萃。
初唐诗人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开一代诗风,成为中国诗坛千古绝响。
清代“天下廉吏无出其右”的名臣张鹏翮(Hé),两袖清风、政绩卓著名垂青史。
可以历数的还有明代著名女诗人黄峨,清代著名诗人张船山,传下冰糖制作技术的唐代邹和尚等历史名人。
遂宁市旅游资源:遂宁钟灵毓秀、山川秀美,自然资源丰富。
境内玲珑华美的金华山,清波浩渺的赤城湖,千年古刹灵泉寺、西来第一禅林广德寺,史称“仙画”的宝梵壁画等风景名胜,或淡雅飘逸,或雄浑壮美,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
被誉为世界石油钻井之父的大英卓筒井采盐卤技术,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至今还有“大顺灶”等18眼井保存着,千年守望,见证着古老历史。
遂宁利用独特的“两面临山水,中间一座城”的自然环境优势,建成突出生态园林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遂宁正在成为四川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
遂宁市旅游美食:“五味和”白菜豆腐乳 它在遂宁已有近50年的生产历史,因其外表用白菜叶包裹,具有麻、辣、鲜、软、香特色而得名。
它能增进食欲,健胃宽肠,帮助消化,营养丰富。
远销上海、天津、重庆等地。
1983年被评为全国优质名特产品。
川北凉粉 亦名黄凉粉,是在婆婆凉粉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制作而成,因遂宁地处川北而得名。
它具有软和细腻,韧性良好,麻、辣、鲜、香特色,深受顾客喜爱。
蓬溪夹缸醋 早在清朝乾隆年间,蓬溪县就开始生产夹缸醋,并名噪一方。
它取上等稻、梁、麦作原料,拣麦芽、红花、精菜籽等84味药材精制而成曲,引泉蒸酿,集液成珍,其色棕红,液澄清,香浓郁,酸柔和,稠而不糊,浓而不浊,具有一定的医药保健价值。
蓬溪姜糕 首创于清朝同治年间。
它选有去病健身久服无伤的食物药物,合制为糕。
被西太后封为“御糕”。
评曰“有油不腻,有糖不伤,洁如脂玉,软似秋云”。
蓬溪熨斗糕 始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由该县夏其宣仿照甜熨斗糕,经过改加配料,精心制作而成。
外壳色黄偏棕红,外酥内嫩,深受大众喜爱。
射洪五香果汁牛肉 它是射洪清真食店的名厨,在继承五香干牛肉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研制的一种风味食品,以棕红油亮、五香味浓、干酥麻、化渣等特点,成为城乡人民喜爱的食物和馈赠佳品。
遂宁糖霜 据史书记载,糖霜(冰糖)起源于遂宁。
它采用小锅恒温、慢火久炼、人工勤滤、自然结晶的手工工艺,其天然结晶就本质酷似冰雕玉砌的假山,具有止咳化痰、润肺消肿、除心烦心热之功能。
太和豆豉 射洪县太和镇生产豆豉的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其原料为黄豆,经过蒸煮拌料后,入坛发酵2-3年方为成品上市,是作炒菜的重要佐料。
销省内13个县市,以及西安、武汉等地。
冒节子肥肠粉 是以自家打制的鲜粉入骨头汤中烫熟,捞出,再配以适量的肥肠、豆芽、豌豆尖等即可。
麻辣、清淡任君选择。
另外,既然名为冒节子,一般顾客都会要求加冒节子,五毛一个,便宜于好吃。
品味好去处:胡记冒节子肥肠粉(政府西街 摩尔春天对面)。
遂宁市旅游娱乐:观音香会节 遂宁市自古流传着“观音菩萨三姐妹,同锅吃饭各修行,大姐修在灵泉寺,二姐修行在广德寺,唯有三姐修得远,修在南海普陀山”的传说,广德寺、灵泉寺作为观音的道场,香火兴旺,声名远播。
广德寺曾主领川、滇、黔三百余山,获唐、宋、明朝皇帝十一次敕封,被誉为“西来第一禅林”,有全国罕见、全川唯一的珍贵文物“圣旨坊”和北宋真宗皇帝所赐“敕赐广利禅寺观音珠宝印”一颗及明朝皇帝所赐的“敕赐广德禅寺”玉印。
每年观音菩萨的生日(2月19日)、得道日(6月19日)、出家日(9月19日),在遂宁的民俗活动中,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生日)、六月十...
西双版纳的民俗民风怎样?有啥历史遗迹?
傣族的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以傣历、傣文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于世。
早在 一千多年前,傣族的先民就在贝叶、绵纸上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小说、诗歌等,仅用傣文写的长诗就有550馀部。
《召树屯与楠木诺娜》、 《葫芦信》等是其代表作,被改编成电影、戏剧等,深受群众的喜爱。
傣族的舞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动作为多类比和美化动物的举止,如流行广泛 的“孔雀舞”、“象脚鼓舞”等。
傣族的音乐悦耳动听,除了为舞蹈伴奏外,常与诗歌相结合。
雕刻、绘画也具有鲜明的特点。
傣族信仰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 佛塔和佛寺随处可见。
傣族民居——竹楼,是我国现存最典型的干栏式建筑,造型古雅别致,住在里面清凉舒爽。
傣族男子有纹身的习俗,表示勇敢、美观,亦能吸引异性的爱慕。
历史文化 泼水节传说 民间传说,远古时候,傣族居住的地方遭受一一场灾难。
夏无雨,春无风,秋无艳阳,淫雨满冬。
需晴不晴,需雨不雨,四季相淆,庄稼无法种,田荒地芜,人畜遭 疫,人类面临灭顶之灾。
那个被人们称为帕雅晚的人,见到如此光景,决心到天庭弄清原由,禀告天王英达提拉。
他以4块木板作成翅膀,腾空而起,冲入天庭,将 人间遇到的灾难报告了天王英达提拉。
项达提瓣闻状一查,知道是负责掌管风、雷、电、雨、晴、阴的天神捧玛点达拉乍无视捧玛乍制定的旱、雨、冷三季之规,凭借广大神通,蓄意作乱。
而这个捧玛点达拉乍,法术高明,众天神均对他无可奈何。
为惩处这个乱施淫威的天神,英达提拉装扮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到捧玛点达拉乍 家里去串姑娘。
被捧玛点达拉乍长期禁闭在深宫中的7位女儿,对这位英俊伙子一见钟情。
英达提拉便将捧玛点达拉乍降灾人间,使人类面临灭顶之灾的实情相告, 7位平日已对父王心情愤懑的善良姑娘,,决心大义灭亲,拯救人类。
她们天天围在父王身边撒娇,探查他的生死秘诀。
面对 娇女,捧玛点达拉乍终于吐露了秘密:他不怕刀砍、箭射、也不怕火烧水淹,他怕的是自己头上的发丝。
姑娘们探得秘密之后,将自己的父亲灌得酩酊大醉,乘机 剪下他的一撮头发,制作了一张“弓赛宰”(直译为心弦弓,褛必弦弓),他们刚把弓弦对准捧玛点达拉乍的脖子,他的头颅便倏然而落。
然而捧玛点达拉乍的头是 只魔头,落地喷头,火势冲天。
7位姑娘见状,不顾安危扑向头颅抱于情中,魔火顿灭。
为扑灭魔火,7位姑娘只好将魔头抱在怀中,不断轮换,直到头颅腐烂。
姐 妹每轮换一次,便互相泼一次水冲洗身上污迹,消除遗臭。
捧玛点达拉乍死后,树鲁巴的麻哈捧重修历法,执掌风雨,使人间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
传说,修 订的历法是由帕雅晚于傣历六月托梦给他的父亲宣布的。
因此,傣族便把公布新历法的六月作为辞旧迎新的年节。
人们在欢度新年时,相互泼水,以此纪忘那7位大 义灭亲的善良姑娘,并寓驱邪除污,求吉祥如意流传至今。
傣历新年,一般要过三天或四天,通常称为“宛麦”、“宛恼”、“麦帕雅晚玛”。
“宛麦”是辞旧岁之 日,有些类似农历的除夕。
这天,人们要打扫卫生,准备过年的食品,辞旧岁迎新年 傣家 傣族是西双版纳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精巧的竹楼,优美的孔雀舞。
傣族少女服饰精美、容姿秀丽、能歌善舞,是西双迷人的景致之一。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
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
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
傣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
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饭。
制作方法是将米装进新鲜的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
普洱茶是云南西双版纳特产,唐代就远销中国各地,清代时远销东南亚及南亚,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产非常丰富,仅水果就有110多种,这里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有名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1991年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正式向外界开放,人们可以亲身游历大自然的宝库,体味浓郁的亚热带风情。
爱水的傣族 西双版纳傣族,是与水有缘的民族,称为水的民族。
民谚说“泡沫跟着波浪漂,傣家跟着流水走”、“水创世,世靠水”。
傣族心目中的水,是孕育万物的乳汁,是生命的血源。
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讲到,开天辟地的英叭天神,就是用水混合其他物质造成了地球。
是水形成地,水是万物之源。
在傣族的《回塔五蕴》医学论著中,把“巴他维塔都”(土)、“阿波塔都”(水)、“爹卓塔都”(火)、“佤约塔都”(风)解释为人体的物质本源。
水在其中起胶合作用,起生命源泉的作用。
傣族认识到水不仅有饮用、洗涤、航运、灌溉、带动水车等功能,还具有养育世间万物的作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