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画小兔子的旅行地方

黄山乃为华夏景致之冠,九华乃为神州佛教之名山。齐云山也,中华道教之崇山。天柱山也,五大镇山之一景观。唐代罗隐遗墨于四顶山:“鹦鹉观天”、“罗隐棋盘”。李白醉酒捉月于采石

黄山乃为华夏景致之冠,九华乃为神州佛教之名山。齐云山也,中华道教之崇山。天柱山也,五大镇山之一景观。唐代罗隐遗墨于四顶山:“鹦鹉观天”、“罗隐棋盘”。李白醉酒捉月于采石矶,矶乃兀立江流,十分峻险。来到安徽,必然要亲眼看看这四座名山。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的景色秀丽神奇,最神奇的当然是那些奇形怪状的岩石了。走进黄山,便看见一座山上有一只猴子,他两只胳膊抱着腿,往远方望去,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了。 再往里走去,看到一位高大的仙人,伸着手臂指向远方,不用说,这就是仙人指路。继续往里走去,便看见了一直金光闪闪的雄鸡,在高高的山头上,她的头朝向天都峰不住地啼叫,就是神奇的金鸡叫天都了。有一位像仙女一样美丽的少女站在地面上,拿着一颗长生不死的灵丹。这就是嫦娥奔月了。黄山的石真奇,由于地质变化,一些山峰巨石不断地被腐蚀,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而飞来石便是其典范之一,飞来石好像是被人搬到那个平台上的一块大石头,竖立在悬崖边,重200吨,可与地面接触的地方只有一点点,无论风怎么吹,雨怎么下,它都纹丝不动,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样。从远处看,云雾缭绕,飞来石若隐若现,甚是美丽。黄山的松树真奇,那里的松树差不多都和迎客松一样,枝条向一侧伸展,恰似人造的盆景,真是奇特。更奇特的是,几乎所有的松树都生长在岩石上,从岩石和云雾中汲取营养和水分,迎风傲雪,屹立百年。黄山的峰真险!上“天都”的路几乎直上直下,与地面成直角。“鲫鱼背”是在两个山顶间架起的一千八百多米,直面悬空,底下是万丈深渊,低头一望,不禁叫人胆战心惊。黄山的云海真美,近看云海,像一层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的无影无踪,大风一吹,雾气飘走,一幅幅奇妙的景象又都展现在我的眼前。远看,那一朵朵白云像一只只小兔子,围绕着山峦,翩翩起舞;等高看,数十里间,就像一片望不到这边儿的海洋,把一座座山峰淹没,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的小岛在云里时隐时现,飘浮变幻,使人感到如临仙境。

九华山古称陵陽山,原叫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唐天宝年间改称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青陽县境内,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有八百寺,九十九峰。相传金乔觉在九子山头,跌坐禅修,山神为他供养饮食,人称地藏僧,后称地藏菩萨。那时九华山下,有一位阁老,人称闵公,平日奉行众善,时常请99位僧人吃斋,独留一个空位,邀请山上地藏僧,以满足百人之数,连续多年。一天晚上,地藏菩萨从山上下来,向闵公借一片袈裟之地修行。闵公说:"这九华山上的土地都是我的,请您随意选择吧。"于是菩萨一展袈裟,竟然覆盖了整个九华山。闵公大喜,捐献了这座山。九华山,处处是景,移步换景。仰望,群峰连绵,深沟峡谷,流泉飞瀑;远眺,山峦起伏,云雾撩绕,山奇林秀;俯瞰,人如蚂蚁,车如甲壳,房子如火柴盒。九华山有99座峰,99座寺庙,99朵灵秀的“莲花”佛国。香客川流,香火旺兴不减当年;山顶云蒸霞蔚,山下车水马龙,九华镇日见繁华。凤凰古松是九华山闵园竹海中的一棵天然生长的古松,相传生长于南北朝了,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古松老干虬枝,鳞甲交错,高三米处枝干分成三股,中间枝干曲形向上,如凤凰翘首;一股微曲平缓下伸,似凤尾下摆;一股斜伸微翘,分两翼、似彩凤展翅。此时,夕陽西坠、晚霞流金,那映红了西天的云霞,飘坠在迎风摇曳的凤凰松上,绮丽的闪烁着,犹如一阵淡红蔷薇花片的微雨,遍染了苍翠欲滴的凤凰松,越发的楚楚动人,真不愧为"天下第一松"!

齐云山虽以“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而得名,但最高峰海拔只有585米,山不甚高,却崖壁直削、谷地幽深、群峰竞秀,愈见其高耸巍峨,深不可测,蹊跷多姿的峰峦洞岩散发着神秘的气息.36奇峰,峰峰入画;72怪岩,岩岩皆景.加之境内河、湖、泉、潭、瀑、构成了一幅山清水秀、乔乔巴名利的自然图峭拔明丽的自然图画.加之全山为典型丹霞地貌,地质构成为层积砂岩,赤如朱砂,灿若红霞,崖洞石壁全是如景似霞的紫红和棕红,在在绿色波涛般树林的掩映下,整整座齐云山紫衣赭裳,显得生动而鲜明,灿烂而大气.山奇、岩怪、水秀、洞幽,徐霞客、唐寅、海瑞、戚继光等历代名人学士都在此留有佳句墨宝.在齐云山人文景观中,号称“江南第一”的摩崖石刻和碑刻占有突出的地位。这些石刻年代最早为宋代,数量最多的要数明清,主要分布在真仙洞府、紫霄崖和石桥岩一带,全山共有一千多处。这些石刻流派纷呈,风格各异,正、行、草、隶、篆俱全。有的雄劲豪放,有的柔婉清丽,有的刚劲傲骨,有的飞龙走蛇。再加上刻工精炼娴熟,完好地保留了原作的神韵,堪称艺术瑰宝。“天开神秀”、“齐云胜景”、“亘古奇观”等是崖刻中的珍品,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如果用大文豪郁达夫的话说:“齐云山有一部伟大的金石志好编”。

天柱山奇峰凌云,巍峨峥嵘,断崖绝壁,雄浑厚重;它怪石林立,状人状物,奇洞异景,妙趣横生。最高峰——天柱峰如擎天巨柱,雄伟壮丽,犹如石笋,拔地入云,顶天立地,它海拔1488米,突兀伫立在群山之巅,整座山峰就是一块灰白色巨石,松树稀疏地生长于巨石间。天柱峰只能远观,这也是我所游历过的山峰中绝无仅有的。泰山可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黄山可以“山登绝顶我为峰”,而天柱峰全身石骨嶙峋,如天剑,似天柱,巍峨屹立,平地凌空拔起500多米,攀援非常危险,人们历尽艰辛来到她的身边也只能遥对着“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和“顶天立地”12个石刻大字惊叹,流连。大凡到过天柱山的人都会发现,那些围绕天柱山应运而生的名称和品牌随处可见,如天柱山车站、天柱山宾馆、天柱山商场、天柱山旅行社、天柱山学校、天柱山茶叶、天柱山野葫芦籽……那丰富多彩的景象,着实让人感慨不已。是啊,天柱山不仅仅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它已经悄无声息地渗透在人们生活中,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始终激发人们去体会、去追求、去展现生活的美好!记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地质公园考察专家,在评估天柱山后称赞道:天柱山地质资源具有世界级品味,其资源的独特性和地质环境都优于其它名山,在中国是首屈一指的。充分展现了地质环境、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如是雨天来看天柱山,天柱峰时隐时现,“倚天生紫烟,巉绝入太虚”。云浪从谷底滚滚涌出,如海浪翻涌,似万马奔腾。浓若帷幕,势若江流,时而白絮堆叠,时而云雾弥漫。千姿百态的云雾在此激情奔涌。天柱山千峰百嶂,但最奇的要数天柱峰。远观天柱峰,一石独尊,一石成峰,岩石重叠,斧劈刀斩,孤峰直指青天,耸入云霄。势若玉柱插云霄,形同长剑指苍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