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必备的英文书
精湛制假技术p出来的封面 Lonely Planet 长安精心准备一场永远无法启程的旅行,那个早已消失的目的地,有最熟悉的街道和姓名。请不要停止想象,也许有一天醒来,你手中就拿着柯勒律
精湛制假技术p出来的封面
Lonely Planet 长安
精心准备一场永远无法启程的旅行,那个早已消失的目的地,有最熟悉的街道和姓名。请不要停止想象,也许有一天醒来,你手中就拿着柯勒律治之花。
如何使用本书
使用 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最让人开心的,就是你可以选择任何自己喜欢的旅行方式。Lonely Planet相信,旅行中最难忘的经历往往是那些出乎你意料的事情,而最激动人心的发现也往往源于你自己亲身的寻觅。旅行指南不是教科书,旅行的主人是你自己。
关于内容
《孤独星球》是世界最大的私人旅行指南出版商,年销售达700万册,约占全球英文旅游指南销量的四分之一。但是这一本的销量,我们恐怕有点担心。因为《孤独星球 长安》是由一位从未到达过该目的地的民科撰写的,他不是资深旅行者,没有第一手资料,所学专业和工作都与唐长安城没有关系,只能靠古文全文检索和爱来发电。
所有 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列的形式基本一致。但这本有点特殊,由于本书作者懒惰成性,他略去了惯常的关于目的地的历史、环境、文化等背景介绍,而打算直接介绍目的地的景点、住宿、餐饮、娱乐、购物、交通等相关信息。本书并不会提及发生在皇宫内部的事情,因为作者知道你们根本进不去,而长安最有人情味的景点和美食,往往也在长安城的一百多座坊中。书中穿插了根据内容提炼的亮点、传说故事和反映“当地人的声音”所进行的人物采访,以及图文并茂、深入生动的精彩主题。
使用 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你并不需要从头读到尾,旅行者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
关于地图
地图在 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列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每一本书中都囊括了大量有价值的地图。这本书中最常用到的就是长安城坊图,讲到不同的主题时,会相应更换标识。皇城图,宫城地图本来也会放,但是为了让你们死心,作者准备把这两张地图放在附录里。
正文中出现的每一个重要地点都会相应地出现在地图上。利用坐标,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你想找的地点。
虽然旅行指南中提及的内容总是带有推荐的意味,但作者不可能把所有值得推荐的好地方都列出来。没有介绍的地方,并不意味着不好,而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也许可能仅仅是因为不适合鼓励旅行者前往(但是作者也会列出乱葬岗、闹鬼地点和独柳树,狗脊岭砍头俱乐部等“不鼓励前往”的地方,没有介绍的绝大多数原因其实还是他没有找到资料),或许这些地方需要你自己去体验与发现。
下面一些小贴士可以确保你做到保护和支持你的旅行目的地的环境和社区:
>> 多了解信息,你可以阅读《长安志》、《唐两京城坊考》和一堆乱七八糟的唐代笔记小说。暂时就推荐这么多,因为如果你读了上面那些可能这本书就卖不出去了。
>> 购物前先确定自己是否带够钱,但还是不要让购物的欲望控制你。唐代通行的货币:钱币和绢帛都很难携带。相比钱币,长安城的商贩可能更喜欢你给他们绢帛。宪宗后期到达的旅行者请不要妄想使用飞钱。飞钱是给往来长安的商人(主要是茶商)使用的,他们和进奏院和军使、富户合作,没有长期合作关系的流动旅行人口是没有权利使用飞钱的。
>> 不要到处扔垃圾 长安城外郭城排污主要靠的是明沟和渗井。如果你敢把垃圾和排泄物(不排除有这样的旅行者)扔进明沟里,那我们不得不为你的勇气喝彩。如果你把垃圾丢进渗井里,那估计你就有渗井病了。唐代后期,渗井导致的地下水污染越来越严重,诗人姚合就曾在诗中写道:“浅浅一井泉,数家同汲之。独我恶水浊,凿井庭之陲。”他不得不搬到别处去解决喝臭水的问题。
>> 尊重当地文化和传统 长安城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请做到学别人的样子,入乡随俗。如果不懂请开口问。八百声街鼓响完前回到自己旅舍所在的坊是常识。
长安城
本指南仅限于长安城使用
图来自网络
餐饮
关于餐饮,这本书不会介绍韦巨源的烧尾宴,因为普通旅客无法进入韦尚书的家。也不会介绍皇宫内的饮食,道理如上。同样,也不会介绍唐朝人日常的饮食,因为毫无特色。我们只是旅行者,并不需要长期生活在这个目的地。
本书将介绍长安城内的特色饮食,该特色是针对食物本身和食物背后的故事而言的,并会给出具体地址和建议。(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喜欢吃牛肉制品以及炒制食物的旅行者将在本区域感到十分遗憾。如果你在武周时期到达,该时段长期又频繁的禁屠钓令可能会导致没有肉食的局面,故而热爱美食的旅行者一般将武周时期视为淡季。乳糖不耐受症旅行者请谨慎饮食。
毕罗
曾经有人考证,毕罗是一种肉菜混合的抓饭,不要上当!那只是长安城内不法商家的虚假宣传。毕罗是大唐富有特色的面食,一斗面能做八十枚毕罗,按斤来卖,通常有馅。至于它的模样,唐人卢言在他的笔记《卢氏杂说》中写道:“翰林学士每遇赐食,有物若毕罗,形粗大。”由此推测,毕罗大概是一种长粗的卷饼。
毕罗的馅可甜可咸,以下为旅行者提供几个长安城能尝到毕罗的去处。
永兴坊 左金吾卫 韩将军的店
左金吾卫位于长安城的永兴坊,在那里可以找到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的毕罗店。韩约最拿手的樱桃毕罗是传承自其家中一张祖传方子。毕罗的樱桃馅甜香可口,浓而不腻,几经烤制后樱桃还能保持鲜红粉嫩的颜色,是长安城一绝。另外,韩将军的店还提供冷胡突鲙(鱼片汤),醴鱼臆(可能是酒糟鱼胸肉,稍微带甜味)等。
旅行建议:韩约是国家公务员,按法律不允许从事营利性活动,所以他的店很难找,就藏在左金吾卫的马厩处,睁大你的眼睛!
韩约本人一般在大明宫内的金吾左仗院上班,不在东城永兴坊的廨署,要签名可能会有点困难。
韩将军的店开业时间为公元833-835年,持有其他时间车票的旅游者请勿造访。尤其注意,请千万不要在公元835年十一月到达,当时正爆发甘露之变,会对旅行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东市 鬼不理毕罗肆
东市非常好找,就在西市的对面。不过和西市一样都在中午后开张,千万不要考虑去那吃早饭。早饭一般可以在坊内解决。
到东市吃毕罗,请认准“鬼不理”老字号。“鬼不理”毕罗肆历史悠久,传说元和初年,东市有一名恶少曾遇到两名捉他去地府的鬼。恶少还不想死,便想贿赂两名鬼,带他们去吃好吃的。走到东市的这家毕罗肆,“鬼掩鼻不肯前”。这个故事一传出去,众人开始好奇,鬼都不愿吃的毕罗到底是什么味道,纷纷前去品尝。没想到鬼不爱吃这毕罗,人却爱吃,坊间还传说吃了这家店的毕罗,鬼闻到了皆掩鼻,就不会被鬼缠身了。这家店从此更名“鬼不理”,名传千古。
旅行建议:由于缺乏实地调查,并不知道毕罗是什么馅,就把这味道当是旅行途中一个小小的惊喜吧。
长兴坊 无名毕罗肆 来一场幻境之旅
长兴坊这家毕罗肆,特色是蒜放的比较多,看来是咸馅,适合没有与伴侣同行的旅行者。
这家店默默无闻,却因为一个梦境而成为旅行者蜂拥的圣地。据说有一年,一个书生曾梦见一黄衣人对他说:明年春天你将会及第。那书生很奇怪,就请黄衣人来长兴坊的这家毕罗肆吃饭。等到他醒来,竟听见毕罗肆的老板敲门,老板告诉他说:您和一位客人在小店吃了两斤毕罗,还没给钱呢。书生大惊失色,顺手将自己的衣服给老板算作饭钱。等书生来到店里,见到店内陈设都和梦中的一样,于是问老板:我和那人是梦中来到这里的,当时我们吃了毕罗吗?老板说:你们一口都没吃,我还以为是你们嫌我蒜放多了。”
书生及第后,这家店也因此声名远播。如果你也相信这个神奇的梦境,就请来这家店探秘吧。
旅行建议:请于九世纪初到达。
备好口气清新剂
崇仁坊南门 广州进奏院的蟹黄毕罗
进奏院是晚唐时期藩镇在长安的驻京办。进奏院也有商业经营活动。在广州做司马的卢恂利用业余时间写作有《岭表录异》,记录岭南道的特产,其中就有一项蟹黄毕罗。做法是:用赤母蟹黄油油的膏和猪油一样白滑的肉填满蟹壳,浇上五味汁,裹上面粉烤制成蟹黄毕罗。
旅行者也许没有胆量去卑湿的岭南,但同样可以在崇仁坊的广州进奏院尝到这一特色美食。如果对大唐各地特产感兴趣,请多在崇仁坊和平康坊走走,晚唐大多数的进奏院都集中在这两个坊。崇仁坊离皇城的景风门很近,故而都是达官贵人聚集之所。而平康坊,只看这三个字我们就知道,唐代驻京办公务员们也很懂得享受生活。
旅行建议:请在大历十二年后到达,因为进奏院始置于大历十二年。
政府地带,请不要讨价还价。
蒸饼
一切上笼蒸的饼都叫蒸饼,主要就是今天所说的馒头,做蒸饼需要用到面一升,炼猪膏三合,是唐人最普通的主食。唐代的蒸饼大多有馅。唐德宗就吃过用熊的肥肉和鹿肉做馅的蒸饼。
胜业坊 怀德坊南门 金斗蒸饼肆
金斗蒸饼肆的老板邹凤炽是高宗时期的传奇人物。他两肩高,后背驼,人称邹骆驼。
邹骆驼年轻时非常穷困,常推小车卖蒸饼。当时他在胜业坊叫卖,地上有一块砖翘起,每次碰到车轮都会翻车,蒸饼上沾满泥土,就卖不出去了。邹骆驼很难过,将砖掀开,发现下面有竟数斗金子,从此富甲一方。
为了纪念自己的好运气,邹骆驼在胜业坊和自己所住的怀德坊都开了蒸饼分店。这家金斗蒸饼肆从此成为人们慕名来沾好运气的名吃。
邹骆驼有钱到什么程度?他曾想要购买终南山的树,以每棵树价值一匹绢的价格,他说:山木可尽,我绢有余 。
旅行建议:本店可以赊账,但请不要肆无忌惮地赊账。
胡饼
胡饼是汉代自西域传入的芝麻烤饼,香脆可口,适合做旅途中的干粮。因为好保存,也建议旅行者带一份回去尝尝。
辅兴坊 知名胡饼铺
这是连白居易也爱吃的胡饼。
白居易在忠州任刺史时,曾见到有人在卖胡饼,味道和京城辅兴坊的这家胡饼铺不相上下,便寄给以前饭友杨归厚请他品鉴,赋诗一首:“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白居易回长安后,到该店手书了这首诗,至今还挂在店里,可以合影留念。
另外,该店还提供升级版胡饼:古楼子。即用巨大的胡饼铺上新鲜羊肉,夹层中加上椒,豉,抹上酥油入炉烘烤,等羊肉将熟未熟,香嫩可口之时取出,一份可供三至四人食用。
胜业坊 宁王宅左 忆妻胡饼舍
去这家胡饼店之前,务必要知道背后的故事。
据说这家胡饼店的老板娘生得纤白明媚,非常美丽。本来能与老板恩爱到老,却被住在隔壁的宁王李宪看上。宁王给了老板一笔钱并接走了她。一年后,宁王问她:你还记得你卖饼的丈夫吗?那女人默然不语。宁王把她丈夫找来,叫两人四目相对。女人望着她丈夫,双颊垂泪,在场的十几人心中都凄异万分。当时也在场的王维便作了《息夫人》:“莫以今时宠,宁忘昔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楚文王灭了息国,抢走了息国国君的夫人)
旅行建议:请不要在店内提起老板娘的故事、提及娘子、老婆、夫人等称呼。
如果老板脾气不好、上错菜、服务态度差,请予以理解。
脍
唐人爱吃鱼脍。鱼脍就是细切的生鱼片,通常用鱼为鲤鱼(注意,由于“鲤”同“李”,吃鲤鱼可能触犯禁令,建议游客还是尊重当地习惯和法律)、鲫鱼和鲈鱼。新鲜透明的薄切鱼片在布上晾干后,切丝,拌上葱姜丝、蒜、芥末、酱醋等食用。脍丝切得越薄越好,曾经有一位唐人,他切的脍丝轻薄得能被嘴吹起。一天,空中突然狂风暴雨,一阵惊雷后,所有的脍丝都化作蝴蝶翩翩飞去。
西市东壁南第三店 脍店
自隋代就有的老字号,是神仙杨伯丑点名要吃的鱼脍店,先点鱼,再做脍,讲究新鲜。走到店门口就能看到杨伯丑的故事。“有人失马,诣伯丑卜之,伯丑方为太子所召,在途遇之,立为作卦,曰:“可于西市东壁南第三店。为我买鱼作脍。”
除了生鱼片,在本店还可以尝尝入唐后的新吃法“泼沸之法”,即烫鱼片。
指南书分上下两册!下册待续!
更 多 文 章
卖国将军,瘾君子,风流少帅 教科书为何称他“民族英雄”
埃及人在修金字塔的时候,中国人在做什么?世界上各个文明都在?
日本人的起源是哪里?
被邀请出席新中国开国庆典的帮会大佬
新疆是先有了汉族还是维族,最早是哪个民族在新疆生活
死人是怎么结婚的?——聊聊神秘的冥婚背后
抗日战争中,蒋介石是怎么失去南京的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