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徐州发展低碳旅游

【(2011•徐州模拟)化学与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密切相关.下列...
A、城市采用分质供水,收集雨水进行综合利用,节约了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故A错误;B、大

徐州发展低碳旅游

【(2011•徐州模拟)化学与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密切相关.下列...

A、城市采用分质供水,收集雨水进行综合利用,节约了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故A错误;B、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鼓励市民购买家用汽车,将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经济,故B正确;C、推广煤的气化、液化技术,提供清洁高效燃料,可以减少污染,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故C错误;D、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氢能、核能等能源,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了二氧化碳,符合低碳经济,故D错误;故答案为:B.

文明环保从我做起 作文(300字)

三是城市整体面貌大为改观。

彭城广场成为全市最大开放式公园绿地,水幕电影流光溢彩,小南湖景区建设等,使城市形象与功能得到全方位提升。

城乡结合部、铁路,云龙山。

巩固和新建环境噪声达标区86.36平方公里,迎宾路改造。

城市中心区综合改造。

国家考核我市淮河流域8条主要河流的9个考核断面已有7个达标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高速公路沿线等敏感区域和卫生死角,基本消除脏乱差现象,面貌焕然一新.2%。

烟尘控制区覆盖率实现100%,我市为民办实事58件,使城乡居民直接受益;城市居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市民关心的噪声扰民、垃圾处理和燃用管道煤气等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亚洲铁人三项赛训练和比赛基地。

从2003年至2006年,市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天数由109天上升到310天;万元。

二是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86%,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6.51%。

云龙湖水质稳定在III类。

四是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创模”让徐州实实在在尝到了环境是资源、环境是资本、环境是生产力的甜头。

“十五”以来,下降到2006年的0.44千克/.05千克/万元。

“创模”以来,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的,我市倾力投入,不仅解决了一些环保积弊,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构筑起更高更优的平台;单位GDP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由2001年的1,我市赢得了越来越多中外客商的青睐。

2004年以来我市连续两年荣登《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连续两年被台湾电机电子同业公会评为“极力推荐投资城市”,去年还荣获“中国品牌经济城市”称号。

五是新举措让百姓受益,使我市出现了5大显著变化。

一是主要污染物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单位面积主要污染物(COD)排放强度,覆盖率达到73,由2001年的6.65吨/平方公里下降到2006年4.75吨/平方公里、云龙湖“显山露水” 展开...

...“低碳经济绿色发展”.我省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已上升

(1)、发现资料可知,海南岛的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等林区,终年高温,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典型的热带雨林类型.根据资料二,说明其显著的特征是动植物种类丰富.根据资料三,可知,森林覆盖率高,森林能消耗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素有“天然氧吧”之称,说明其主要功能优势是碳~氧平衡能力强.(2)、从资料一和资料四可知,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我省风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开发风电项目建设;阳光充足,有利于开发太阳能光伏项目建设.(3)、)、“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如节约用电(如随手关灯、关电脑…)、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故答案为:(1)热带雨林;动植物种类丰富(2)风电;太阳能光伏(3)节约用电(如随手关灯、关电脑…)、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

初中地理复习资料

1.关于下图中甲、乙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点的经纬度是南纬10°、东经70° B.乙点的经纬度是南纬20°、西经60° C.甲点位于乙点的东北方向 D.乙点位于我国境内2.关于泰安城区(约36°N、117°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低纬度 B.位于北半球、高纬度 C.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D.位于西半球、低纬度3.下列地图图幅大小相等,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山东省交通图 B.亚洲地形图 C.中国水系图 D.泰安市政区图4.王芳同学在学习了“世界的气候”一章内容后,有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世界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B.南半球的年平均气温等温线比北半球的平直 C.世界年平均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升高 D.非洲的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5.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人们的户外活动最为适宜的一组是6.关于下图甲、乙两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大洲地势四周高、中部低 ②乙大洲地形以高原为主 ③甲大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稠密 ④乙大洲的尼罗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⑤甲、乙两大洲都被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过 ⑥甲、乙两大洲都濒临印度洋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③⑥7.下面是几位同学对美洲地理特征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小明:人们在美洲大陆中部开凿了巴拿马运河,习惯上以它作为划分南、北美洲的界线 B.小玲:科迪勒拉山系纵贯美洲大陆西部 C.小兰:南美洲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热带气候缺失 D.小华: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国、加拿大为发达国家,其余均为发展中国家8.下列四幅图中箭头所示的海峡,不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9.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有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农业生产具有良好的水热条件 B.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原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均有丰富的煤和石油资源10.下图为“日本略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领土由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大岛组成 B.图中⑤是日本的首都东京,位于濑户内海沿岸 C.日本重要的海港主要分布在A大洋沿岸 D.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B海域沿岸11.下图是“俄罗斯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几种资源所占比例示意图”,读后判断俄罗斯亚洲部分占优势的资源是 A.淡水资源、科技力量 B.科技力量、人口 C.人口、土地资源 D.淡水资源、土地资源读“我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根据我国夏季风的进退和雨带推移规律,结合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Ⅱ地区(长江流域)的时间大致是 A.5月 B.6月 C.7月 D.8月13.如果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的灾害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北皆涝 D.南涝北旱读漫画,回答14-15题。

14.这幅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 A.土地资源紧张 B.生物种类减少 C.水资源短缺 D.矿产资源枯竭15.这一问题在我国十分突出,其解决途径主要有 ①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②跨流域调水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④制定矿产资源保护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木四季长青。

据此,结合下图回答16-17题。

16.该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它们大致与我国的______________吻合。

①一月0℃等温线 ②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17.关于该地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 B.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 C.该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 D.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下图是2010年世博会的会徽。

据此回答18 - 19题。

18.2010年世博会举办城市的简称是 A.京 B.津 C.沪 D.渝19.家住西安的张强同学,随爸爸、妈妈乘火车经徐州去参观世博会,他们沿途经过的铁路干线应是20.关于我国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是陕西 ②京津唐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 ③位于黄河流域的钢铁工业基地有包头、太原等 ④上海钢铁工业基地发展的资源条件是靠近我国著名的铁矿产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案必须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答在试题上或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试题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2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7分) (1)A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米。

(2)B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

(3)图中所画的①、②、③三处河流中,有一处错误,应该是___________(填数码)。

(4)图中甲、乙是两处村落,甲村落位于乙村落的________方向;若甲、乙两村落图上相距5厘米,那么,两村落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

(5)甲、乙两村落中,将来更有可能演变成为城市聚落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2.读“西亚地区图”,回答问题。

(6分) (1)图中A是____________运河...

镇江属于苏南还是苏中

因为镇江属沿江城市,也算是在江苏中部地区。

您称呼为苏中,也不惟错.因为任何叫法都是人叫出来的嘛!也从不习惯,而后慢慢习惯的!镇江,江苏省地级市,位于江苏南部、长江南岸、长江三角洲西段,古称“润州”,民国时曾为江苏省省会。

镇江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和国家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及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

有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

镇江境内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高铁、沪蓉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泰镇高速公路、镇丹高速公路、312国道、104国道等通达全国各主要城市。

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

中国大运河镇江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拥有长江流域第三大航运中心——镇江港。

镇江是著名的江南鱼米之乡,市内有三山、茅山两个5A级风景区和西津渡、南山等众多名胜古迹。

2016年11月,镇江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7年国际低碳大会(镇江)于2017年9月26-28日期间在江苏镇江成功举办。

2017年11月,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3] 2017年12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 。

...

为实现今后五年奋斗目标,报告提出那些举措

(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势。

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工作。

着力在“破、立、降”上下功夫,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打击非法产能。

加大“僵尸企业”处置力度,健全债权债务依法清理处置机制,妥善分流安置好企业职工。

因城施策,重点化解部分中小城市仍然偏高的房地产库存。

稳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尤其是国有企业杠杆率。

认真落实降低企业成本各项政策,继续清理涉企收费,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物流、融资等成本。

围绕科技创新、富民增收、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继续推进实施一批补短板重大项目。

加快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

突出抓好智能制造,积极申报“中国制造2025”扬子江城市群试点。

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互联网+制造业”专项行动,建立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智能制造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创建一批示范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培育一批智能制造领军企业,提高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

制定实施重点产业集群培育促进计划,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一批万亿级产业集群。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分工协作的产业生态体系,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

积极推进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促进要素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技术、高成长性企业集聚。

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监管,打响“江苏制造”品牌。

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进一步配套跟进和细化实化“创新40条”“人才26条”等政策措施,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

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建好用好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创新平台,全面启动未来网络实验实施项目,推动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南京江北新区、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

推动教育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研究编制全省高技术发展计划,努力突破引领性原创成果。

高质量建设“双创”示范基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迈上新水平。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

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密切跟踪国际产业发展的最新变化,聚焦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等领域,继续组织实施一批省级重大项目,促进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成长。

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绿色低碳改造,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催生新动能。

大力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双百工程”和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着力做大做强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和区域服务经济中心。

扩大品牌消费、信息消费和服务消费,着力培育服务业新增长点。

加快推进以“水韵江苏”为品牌的旅游强省建设。

大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促进基础建设军民一体,关键领域军民共建。

(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

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坚持增产导向向提质增效转变,调整优化粮食产业、畜牧业、园艺业、水产业的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培育优势产区和县域特色产业。

完善农村产业发展布局,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力度,发展规模大、质量优、效益好的名特优新农产品。

实施“一村一品一店”行动计划,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加快发展。

围绕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型服务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积极发展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加强农田水利、农机作业配套,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办好国家“双新双创”博览会和现代农业科技大会。

扎实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休闲渔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根据不同地区和乡村的个性特色,注重保护乡村传统肌理、空间形态和传统建筑,做好重要空间、建筑和景观设计,深挖历史古韵,传承乡土文脉,形成特色风貌。

加强村庄垃圾、污水等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加快农业秸秆和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力度,营造优美和谐的田园风光。

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物流配送、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完善规划体制,通盘考虑城乡发展规划编制,实行一体设计、多规合一。

进一步优化镇村布局,加快重点镇和中心镇建设。

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