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题材的剧
《德里女孩》《末了个日》《少年犯》《诸事不顺》继《伯德小姐》在金球奖、奥斯卡金像奖上大出风头之后,聚焦“中学生”的青春题材剧作忽如一夜春风来,席卷欧美荧屏。在英国
《德里女孩》
《末了个日》
《少年犯》
《诸事不顺》
继《伯德小姐》在金球奖、奥斯卡金像奖上大出风头之后,聚焦“中学生”的青春题材剧作忽如一夜春风来,席卷欧美荧屏。在英国,除了豆瓣高分作品《少年犯》及《末了个日》之外,近日还有一部创下Channel4 五年来喜剧首播收视最高纪录的《德里女孩》收官;而在美国,新剧《诸事不顺》也让观众看到了年轻人的种种困惑与忧伤。
虽然主题各不相同,但这批作品无不以丧丧的画风来讲述暖暖的故事,让人笑到捧腹的同时也伤心到飙泪,既拍出了年轻人青春期经历的彷徨和梦想,也表现了成长的种种反思。
【兄弟帮、姐妹淘,组合不重样】
同样是中学生校园题材,以上四部作品用不同的人物组合,创造出极大的变量。
《少年犯》聚焦的是曾在电影版中火遍英伦的乔克和科纳兄弟,两个长相和性格截然不同的纯爷们组合充满喜感。如同剧中警察描述的那样:一个很高,瘦竹竿,皮包骨,这是乔克;一个又矮又胖,举止可笑,行动迟缓,这是科纳。两人品味一致,留着同款发型,戴着同款项链、耳环、戒指,同款不同色的衣服,还组了个红蓝CP。
《德里女孩》则走相反的路子,将故事设置在一个“女校”,让四个“好姐们”成为主角。女主角艾琳,16岁,一个长相奇特的欢脱女生,与爸爸妈妈外公小姨妈住在一个屋檐下,家里吵个没停,家外纷争不断;“社会姐”米歇尔,一个有勇无谋的傻大姐;小姨妈的女儿欧拉也是个不让人省心的角色,三天两头拿着姐姐艾琳的日记本在学校晃悠,还高声朗诵;白白胖胖的克莱尔,善良胆小、遇事慌张。剧中还给这个小团队配了个男生--米歇尔的表亲詹姆斯。当时英伦口音在北爱尔兰相当不受待见,家人怕他去男校会被男生们揍扁,于是将他送到了女校。
丧到没朋友的《末了个日》则选用了一对少男少女作为主角。男主詹姆斯一脸面瘫,外表和内心高度统一的“丧”;女主阿莱莎看上去斯斯文文,但转眼就会变成暴躁易怒的小太妹。
相比其他三部剧的个性男女主角,倒是Netflix的《诸事不顺》中男女主角最为“正常”,他们与人为善,不骂脏话,成为青春剧的一股“清流”。
【在闯祸、去闯祸,作得不重样】
“年轻最大的乐趣就在于犯错。”不难想象,这批青春剧里的年轻人,自然“作”得不遗余力。
《少年犯》里的乔克和科纳,总是犯一些无脑又中二的错。科纳受到恶霸比利的欺负,就在网上订制了一个面具,以恶霸比利的面孔明目张胆地在警察局门口偷自行车。又比如,两人在房顶偷铅皮,最后被警察追到跳楼,还被淋了一身油漆,为了掩人耳目,只能光着身体回家……各种高级的冷幽默和低俗的蠢萌贱,密集的笑点总有一个会逗到你。
同样把日子过成段子的还有《德里女孩》。五人小组和《少年犯》的二人搭档一样,一群戏精永远能把琐碎小事捅成大窟窿。比如,一开始,几个人只是坐个校车,发现没座位了,米歇尔冲上去威胁低年级的“小屁孩”让座;没想到的是,小屁孩的姐姐是学校大姐头。米歇尔当场认怂,几个人还被告到校长那里去了,连带姐妹团五人一起被罚留堂。
【有欢笑、有苦恼,主题是成长】
这几部青春片,戏剧冲突够强烈,过程也大多很喜感,但这些或丧或喜感的故事背后,说的都是青春期苦恼以及成长的代价。
《少年犯》里,六集内容每一集都言之有物,分别讲了友情、初恋、母亲、家庭、工作和担当。每一集中都在搞笑的同时不经意间透出感动,触动你的心。乔克和科纳的骨子里是善良而温暖,正如不少影评人对他们的评价那样,“我抽烟我喝酒我文身,但我知道我是好孩子。”
《德里女孩》同样有着各种青春期苦恼--她们学习成绩不好,只能在考试前集体熬通宵;她们想买漂亮裙子、想去旅行,但零花钱总是不够用;她们想装酷、想另类,但妈妈总是带着家罚用的“木勺”紧跟其后;她们想有个人空间,但家人总是人多势众且聒噪不已,一点隐私都没有……
《诸事不顺》则剧如其名,青春期的每一天似乎都不按理出牌,每一天都“惊吓”大于“惊喜”,让还在探索期的孩子们措手不及。这部剧里,凯特和卢克有自己的热情和才华,一个是音乐,一个是剪辑;都倍感无助,一个因被排挤,一个因不再独占母亲;但都没有失去对自我、对爱的追寻。
《末了个日》的“杀人事件”过后,两个年轻人开始直视自己的内心。阿丽莎的离开,让詹姆斯从一个隔绝一切的冷漠怪胎,变成一个感受到情感需要的男孩。他才明白父亲为何那么热衷于庸俗的笑话和电视节目,一切都是为了填满因为母亲的离去而变得越来越强烈的寂寞。反叛的阿丽莎也开始反思:父母真的有那么可恶吗?这个世界是不是真的不值得信任?
羊城晚报记者 章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