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名词解释会展旅游

展览的名词解释~我意思是展览是动词也是名词,动词指的是将物品...
能够熟悉会展管理在国内外的发展过程、现状和趋势,能独立从事某些工程领域会展策划、会展评估、会展计划与

名词解释会展旅游

展览的名词解释~我意思是展览是动词也是名词,动词指的是将物品...

能够熟悉会展管理在国内外的发展过程、现状和趋势,能独立从事某些工程领域会展策划、会展评估、会展计划与监控、会展融资、会展采购管理、会展合同管理等工作。

会展经济作为经济的形式,会展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城市经济长足发展,还将关系到社会生活的诸多地方面,这使行业间相互交流,更可以培训新兴产业群,直接或间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发展,行业之间相互促进。

我国会展从业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社会急需大量专业的会展策划人士。

全国有会展从业人员100多万人,其中从事经营策划的各级管理人员15万人。

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撒钱产业"的会展业,正依托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崛起。

深圳会展业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深圳是国际化的城市,国际化的制造、物流、金融等行业都需要走向世界市场,都需要向世界展示实力,在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会展业则提供全面优质的信息服务和商务平台。

就业方向(1) 会展企业各业务部门中的基层管理人员;(2) 会展企业市场拓展部的管理人员;(3) 会展企业项目部的管理人员;(4) 会展企业策划部的管理人员;(5) 会展企业项目设计部的管理人员;(6) 会展项目经纪人员。

总的来说,会展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在会展业、旅游业(会展旅游)、广告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公共关系部门与发展开拓部门,从事会展的市场调研、策划、组织管理和运作工作。

同时,会展管理专业学生还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基层管理、文案、新闻传媒、会议营销等职务;总之,作为一个新兴专业,人才缺口还是很大,就业面也比较广。

中国民俗文化试卷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考研试题(98-07) 1998年试卷 民间文艺学(含民俗学) 一、 填空 1.北京大学于------年创办《歌谣》周刊,1928年广州中山大学创办-------周刊。

2.民间传说可分为------传说,史事传说和--------传说。

3.民间寓言是具有明显-------寓意的故事,民间笑话是具有---------性和幽默意味的故事。

4.《西游记》的蓝本是宋末元初间写成的话本--------,《水浒传》的蓝本是宋元年间的讲史话本--------------。

5.《格萨尔王传》是藏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是-----族英雄史诗,《玛那斯》是-------族的英雄史诗。

二、判断对错 1.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的《叶限》属于灰姑娘型故事。

2. 中国汉族民间叙事诗历史上曾经想讲唱的道路上发展。

3. 端阳节吃粽子、划龙舟的风俗与关于屈原的传说相联系。

4. 在民间传说中一般将李耳视为木匠行业的祖师爷。

5. 我国广大的农村节日中演出的戏剧,主要是民间小戏,一般很少有大戏。

三、 名词解释 1. 口头性 2. 谚语 3. 儿歌 4. 创世史诗 5. 人生礼仪 四、 简答题 1. 幻想故事所表现出来的古老观念主要有哪些? 2. 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五、 问答题 1. 什么是神话?神话有哪几类内容?试举例说明。

2. 中国文学史上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发生过怎么样的影响? 1999年试卷 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 一、 名词解释 模式性 创世史诗 民间历法 二、 判断对错 1. 家族村落的结构要素之一是辈谱。

2. 坐商招徕顾客的主要标志是商幌。

3. 刘德培是湖北五家沟一带的著名民间艺人。

4.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5. 《一千零一夜》在汉、回、哈萨克等民族的民间文学中都有一定影响。

6. 傩戏表演的主要功能是民间娱乐。

7. 《妙峰山》是我国现代民俗学史上第一部田野考察著作。

8. 歌墟是甘肃、青海一带民间的传统歌节。

9. 我国西南地区各民族的创世史诗最为丰富。

10. 神话的神都是由历史人物演变而来的。

11. “打春牛”是我国各省沿袭已久的开耕习俗。

12. 阿凡提是新疆各地广泛流传的机智人物故事。

13.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于1930年。

14. 牌匾的主要特征是一写二画。

三、 论述题 1. 分析孟姜女与杞良妻的关系与区别。

2. 以四合院为例,略谈北方民居的特点。

3. 民间信仰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对民众发生意义的。

社会学 一、 名词解释 1. 依附理论 2. 社会角色 3. 制度 4. 社会变迁 5. 阶级 6. 象征符号 二、 简答题 1. 人类对自然界的关系经历哪四个阶段。

2. 马克斯。

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三重标准。

3. 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的区别是什么。

三、 论述题 1. 社会学如何看待文化?你怎样看待社会与文化的关系。

2. 从我国国情出发,如何选择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中国文化史 一、名词解释(24分,每题4分) 1、“三礼” 2、宋明理学 3、 纬 4、五服 5、诸宫调 6、干栏式建筑 二、简答题(24分,每题8分) 1、简述《山海经》的主要内容 2、简述中国古代的冠礼和笄礼 3、简述科举制的兴衰历程 三、论述题(52分,每题26分) 1、试述宋代以来的家族制度 2、试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2000年试卷 民俗学 一、 名词解释 1. 士昏礼 2. 女人社 3. 庙市 4. 春官歌 5. 社火 6. 行话 7. 祭祖 8. 干亲 9. 字辈谱 10.撒帐 二、 简答题(二选一) 1. 以工匠集团为例,简论民间组织的“局内意识”。

2. 以文人传说为例,简论民间集团的“局外意识”。

三、 论述题 1. 论民俗的传承性、现代民俗传承的类型与功能。

2. 概述在你身边发生的春节民俗的变迁,并谈谈你个人对这种变迁的含义和趋势的认识。

社会学 一、 名词解释 1. 社区 2. 边界文化 3. 组织目标 4. 社会设置(社会制度) 5. 社会现代化 二、 简答题 1. 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

2. “社会角色”的具体含义包括哪几个方面? 3. 关于“社会问题”,国外社会学家提出过什么理论? 4. 社会互动的情境,根据互动目的可分为几种? 三、 论述题 1.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论的前提下,如何借鉴西方社会学的分层论? 2.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民俗文化为何重新表现出它的作用和价值? 民间文艺学 一、 名词解释 1. 口头性 2. 幻想故事 3. 创世史诗 4. 民间说唱 5. 民间道具戏 二、 简答题 1. 为什么说民间传说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它与信史有什么区别? 2. 举例说明民间歌谣的艺术特色。

3. 坚持“忠实记录”的原则对民间文艺学有什么重要意义。

三、 论述题 1. 神话、传说、故事的主要区别的什么? 2. 你怎样理解民间文艺学是一门特殊的文艺学? 北师大历年民俗学考研试题集萃] 2001年试卷 考试科目: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24分) 血缘关系 文化丛 初级群体 城市化 社会流动 社会保障 二、简答题(24分) 1、简要说明“社会角色”这一概念之所指。

2、与其他社会控制手段相比较,文化控制手段有哪些特征? 3、“社区”概念的基本含义,一般认为是什么? 三、论述题(52分) 1、社会学为什么要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现象? 2、试概述学习社会学理论对研究民俗有哪些帮助作用? 考试科目:民间文艺学 一、回答问题(30分) (一)指出下列作品的作者(10分) 述异记 搜神记 黄山谜 古谣谚 中国农谚 粤风 ...

什么是健康文化? 要定义哦

你好!!目前,许多有关茶文化的概念存在一些分歧,模糊甚至混乱的现象,如到底什么是茶文化问题,什么是茶道问题,什么是茶艺问题,茶道和茶艺的关系问题,都存在误区,没有统一的认识,需要加以探讨,以求得共识。

按文化学的定义,目前通常使用的文化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即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同时也包括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

因此,茶文化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

王玲教授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是主张狭义说的,她强调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培植、制作、化学成份、药学原理、卫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

也不是简单地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

我们的任务,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 按照文化学的研究,文化可分为技术和价值两个体系。

技术体系是指人类加工自然造成的技术的、器物的、非人格的、客观的东西;价值体系是指人类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形成的规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

这两个体系经由语言和社会结构组成统一体,也就是广义的文化。

因而,文化的价值体系狭义文化。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这是文化的核心。

那么,茶文化也应该有这样的四个层次。

1. 茶文化的四个层次 物态文化——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即有关茶叶的栽培、制造、加工、保存、化学成份及疗效研究……等等,也包括品茶时所使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物。

制度文化——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

如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其管理措施,称之为“茶政”,包括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等等。

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早在周武王伐纣之时,巴蜀地区的“茶、蜜、灵龟……皆纳贡。

”至唐以后贡茶的份额越来越大,名目繁多。

从唐代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开始,对茶叶征收赋税:“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

”(《旧唐书?食货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开始实行榷茶制,即实行茶叶专卖制(《旧唐书.文宗本纪》)宋代蔡京立茶引制,商人领引时交税,然后才能到指定地点取茶。

自宋至清,为了控制对西北少数民族的茶叶供应,设茶马司,实行茶马贸易,以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

对汉族地区的茶叶贸易也严加限制,多方盘剥。

行为文化——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是以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

如宋代诗人杜来“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名句,说明客来敬茶是我国的传统礼节;千里寄茶表示对亲人的怀念;民间旧时行聘以茶为礼,称“茶礼”,送“茶礼”叫“下茶”,古时谚语曰“一女不吃两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礼”便不再接受别家聘礼;还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

至于各地、各民族的饮茶习俗更是异彩纷呈,饮茶习俗更是异彩纷呈,各种饮茶方法和茶艺程式也如百花齐放,美不胜收。

心态文化——人们在应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

如人们在品饮茶汤时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以及由此生发的丰富联想;反映茶叶生产、茶区生活、饮茶情趣的文艺作品;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谓茶德、茶道等等。

这是茶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因此,广义的茶文化应该由上述四个层次组成。

但是第一层次(物态文化)中早已形成一门完整、系统的科学——茶叶科学,简称茶学。

第二层次(制度文化)属于经济史学科研究范畴,而且也是成绩显著,硕果累累。

所以作为新兴的学科,茶文化学应该将研究重点放在过去比较薄弱的第三、第四两个层次,也就是狭义的茶文化。

如此看来,我们要研究的狭义茶文化是属于平常所谓的“精神文明”范畴,但是它又不是完全脱离“物质文明”的文化,而是结合在一起的。

不管是茶道也好,茶艺也好,茶礼也好,茶俗也好,都是在茶叶应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离开,也就不存在什么茶文化了。

2. 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 目前,关于茶文化的许多名词术语存在一些模糊甚至是混乱的认识,茶艺界有许多人常常将茶道、茶德、茶艺混为一谈,...

能否用英语做名词解释?用20个左右的单词做名词解释.指向唯一的答...

shanghai:a modern city lies in the coast of china which boasts traditional culture as well as vigorous modern charm.Liuxiang:a well-known athelete of china who won the first olympic gold medal for china and now has established himself as the most influenced man of china sports field.油条; a time-hornored delicay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and since old china,it has became one of the most favored breakfast both welcomed within country and abroad.1997; is a great time when Hongkong back to her motherland after several decades suffer from the foreign countries,during which China once again erected as a giant eastern dragon.博克:is a new mean of P2P contaction which literally means BLOG,it is seen from most websites and is win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ity due to its privacy space as well as intercommunication with others.我自己写的,你看看合适不~

高中病句修改1000句

你想拿点病句修改做做么?我给你找找。

如果还想要的话,把你邮箱留下,我发给你。

望采纳。

高三语文知识点病句训练试题(附答案)板块一 语序不当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紫禁城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B.2012年3月23日16时30分左右,一名男子突然闯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医生办公室,将三名医务人员和一名实习学生砍伤,然后逃跑。

C.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将推出七期特别节目,目的就是为了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自救自护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D.现在人们认识到,一方面极光与地球高空大气、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带电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有关。

解析:A项,定语语序不当,“最伟大的”应该放在“人类建筑史上的”之后。

C项,句式杂糅,可删去“为了”。

D项,关联词位置不当,“极光”座放在“一方面”之前。

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中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B.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梁振英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

将于2012年7月1日就职。

C.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都要不断巩固和提高经济发展的成果,争取在2020年前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D.将“乾坤柱”改为“哈利路亚山”,实际上只是满足了少数人的好奇心理,却忽视了大多数人的感受。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兴起和发展”。

B项,成分残缺,最后一句话缺少主语“梁振英”。

C项,搭配不当,“巩固和提高经济发展的成果”中的“提高”与“成果”不搭配。

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正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能源、产业、技术、贸易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B.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C.导演黄建新认为,由于过去的主旋律影片创作掌握资料不足,往往将领袖人物的性格模式化,让观众难以接近。

D.在央视举办的“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中,著名画家范曾继向汶川两年前捐款1000万元后,再次慷慨解囊,向玉树受灾同胞捐款1000万元. 解析:B.关联词语序不当。

“一方面”要放在“这些作品”后面。

C.介词语序不当。

“由于”放在“掌握”的前面。

D.状语语序不当。

应将“两年前”放在“向汶川”之前。

答案:A板块二 搭配不当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温家宝总理的激情话语,有力地传递出政府解决民生难题的庄重承诺,弘扬了推进社会发展转型的价值取向。

B.汉字大讲堂的开设,对网络时代学习汉字提供了一个平台,为进一步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创造了一个好形式。

C.目前武汉已经明确表示,要在10月份推房的楼盘不到20个,与去年同期的36个相比减少了近一半,之前业界一度十分期待的“红10月”极有可能成为楼市的“静默期”。

D.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地震后不到一个小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的一些医院,就像当年在战场上听到冲锋号声一样,火速奔赴灾区。

解析:A.动宾搭配不当。

将“弘扬”改为“张扬、彰显、昭示”等。

B.介宾搭配不当。

“对”应为“为”。

D.“医院……奔赴灾区”,主谓搭配不当。

答案:C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尽管猪肉的生产能够完全实现自给,但每年仍从美国、欧盟和加拿大三大主要猪肉出口国进口数量可观的猪肉。

B.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C.台风“莫拉克”使台湾遭受了5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已导致500余人死亡或失踪,大陆人民积极捐款捐物,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扶贫济弱、大爱无疆。

D.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采取阳光公示的方法,防止人们所议论的可能出现的“潜规则”“权力寻租”等不正之风的侵袭。

解析:A.主谓搭配不当。

“猪肉的生产”与“自给”不能搭配,可将“猪肉的生产”改成“生产的猪肉”。

B.动宾搭配不当。

“降低”和双宾语之一的“流通环节”不搭配,可在“流通环节”前加“减少”。

C.成分残缺和搭配不当。

应改为“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感情,表现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弱、大爱无疆的高尚精神”。

答案:D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百年孤独》分别是西方上世纪20~70年代问世的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

B.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C.在经贸方面,尽管中美经贸关系将因中国入世...

沈阳市未来五年规划图或者介绍,有人知道吗 2013-2018

未来十年 沈阳要建成国家中心城市主城区将构建“四级中心”体系 名词解释 城市总体规划 指城市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历史上,沈阳城市总体规划有四版,分别是1932年的奉天都邑计划、56版初步规划、79版总体规划、96版总体规划。

作为建国后第四版城市规划,“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草案”(以下简称《规划》)昨天(6月26日)发布。

《规划》对沈阳发展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建立国家中心城市。

《规划》要求,沈阳人民未来十年要全力推进东北金融中心、综合性枢纽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实力,把沈阳建设成为立足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的国家中心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沈阳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之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约发展、合理布局,把沈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强历史文脉保护和特色风貌建设,把沈阳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加快向经济开放、文化包容的东北亚国际大都市迈进。

《规划》提出,为了更好的建设沈阳经济区,未来十年,沈阳将构建大沈阳都市区,将以沈阳为核心,依托沈抚、沈本、沈辽鞍营、沈铁、沈阜五条城际连接带,采取同城式、珠链式和区域组团式的布局模式建设新城、新市镇;加强以沈阳为中心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省干道的建设,形成七条复合交通走廊,实现沈阳经济区“1小时交通圈”,打通沈阳至主要海港的出海通道,强化出海物流运输体系。

《规划》提出,未来十年沈阳主城区要建设“四级”中心体系,即“市级中心、市级次中心、地区中心、片区中心”,形成梯度覆盖、便捷可达的“多中心”服务网络。

市级中心是面向区域的综合性服务中心。

主要包括金廊、太原街地区、中街-小东路地区等区域。

金廊重点发展金融、商贸、商务、文化、体育等功能。

太原街及中街-小东路地区重点发展现代商业,提升文化、旅游等服务功能。

市级次中心是市级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补充。

结合副城和浑河沿线建设,规划道义、永安、张士、会展中心、新南站、曹仲、东塔、南塔、西塔9个市级次中心。

地区中心结合地区发展,规划长江街、兴华街、长白、沙岭、丁香、望花、虎石台、苏家屯等多个地区中心。

片区中心按照服务10-20万人口规模,设置片区生活服务中心。

地下开发瞄准金廊 《规划》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以地铁网络为骨架(线),以市级中心和次中心为重点地区(面),以地铁站、重要交通枢纽和地区中心为节点(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化布局结构。

竖向上,沈阳地下空间将分为3个层次,0至-15米为浅层,-15至-30米为中层,-30米以下为深层。

近期重点开发利用浅层和中层空间,深层空间为远景开发预留。

沈阳也拿出了未来沈阳地下空间开发的规划图,金廊、太原街、中街是最重要的地区。

“郊区”将建八个新城 《规划》提出,在未来12881平方公里行政辖区范围内,沈阳对辽河以北地区,将以生态保护为主,辽河以南则以城镇发展为主。

强化中心城区、新城及复合交通走廊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形成“一城、六轴”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一城”是指中心城区。

“六轴”指沈山、沈大、沈抚、沈本、沈阜和沈铁(康法)六条城镇发展轴。

规划形成中心城区、新城、新市镇、一般镇四个等级的城镇体系结构。

未来十年沈阳规划了8个新城,总人口187万。

沈抚新城 以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商务物流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滨水生态新城。

规划用地规模45平方公里,人口40万。

沈北新城 以新型建材、精细化工、通航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综合型新城。

规划用地规模12平方公里,人口10万。

佟沟新城 城市南部临空产业、会议展览和旅游休闲新城。

规划用地规模12平方公里,人口10万。

胡台新城 以包装印刷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综合型新城。

规划用地规模12平方公里,人口10万。

辽中(近海)新城 区域性保税物流中心、国家级环保产业基地和生态宜居新城。

规划用地规模33平方公里,人口30万。

新民新城 沈阳西部以医药、食品、石化及纸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新城。

规划用地规模33平方公里,人口30万。

法库新城 沈阳北部的新兴产业基地、区域中心市场和现代田园城市。

规划用地规模33平方公里,人口30万。

康平新城 沈阳北部滨湖生态新城,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

规划用地规模30平方公里,人口27万。

依托建制镇和涉农街道,规划建设10个新市镇,平均人口规模3-5万。

包括大民屯、兴隆堡、清水台、兴隆台、茨榆坨、姚千户、前当堡、光辉、细河、沙河。

十年后,沈阳——人口将突破1130万 沈阳确定2020年沈阳市域常住人口1130万,城镇人口99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87.5%左右。

其中,中心城区城市人口735万人,城市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